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分析慢性伤口患者抑郁、焦虑的影响因素,以及抑郁、焦虑不良情绪与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的相 互关系。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150例慢性伤口患者,使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焦 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生活质量调查简表(Short Form 36 Health Survey,SF-36)、社会支持评定量 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评估患者的抑郁、焦虑程度、生活质量及社会支持情况。结果:慢性伤口患者抑 郁检出率为45.3%,焦虑检出率为14%。慢性伤口患者年龄与其SDS,SAS标准分之间呈正相关(P<0.05),患者受教育 年限,SF-36各因子,SSRS的客观支持、主观支持、社会支持总分与其SDS,SAS标准分之间呈负相关(P<0.05)。多元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慢性伤口患者的伤口持续时间,SF-36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SSRS的客观支持、主观 支持、支持利用度、社会支持总分是其SDS标准分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而患者的受教育年限、一般健康状况、 社会功能、精神健康是其SAS标准分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慢性伤口患者的生活质量、社会支持度降低会 加重其抑郁、焦虑情绪。医护人员在对慢性伤口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还应充分重视其抑郁、焦虑不良情绪与生活 质量和社会支持的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急性心梗患者基线资料对其社会支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并分析两者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急性心梗患者,进行SSRS(社会支持自评量表)及SF-36(简明健康调查量表)评分,分组统计两量表得分间的相关性,对基线资料进行分层比较.结果:急性心梗患者SSRS及SF-36量表得分呈强正相关,且评分较低组别相关性更显著(P<0.05).对SSRS及SF-36评分具有显著影响的包括:性别、年龄、职业及文化程度(P<0.05).结论:急性心梗患者社会支持较差,生活质量下降,两者呈强正相关.社会支持及生活质量评分越差,两者间的相关性越显著.在冠心病的预防及治疗中,提高整体意识,重点控制相关因素,改善患者社会支持及生活质量,将有利于冠心病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居家老年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QOL)的影响因素,为该人群生命质量社区干预方法的改进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应用SF-36生命质量量表(第二版)、社会支持量表(SSRS)、简易应对问卷(SCSQ)和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对206例居家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调查,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合理量化及数据处理后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影响居家老年慢性病患者生理健康总评(PCS)的主要因素为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患病数量、疾病认识程度、客观支持、社会支持总分和消极应对(OR值分别为0.300、0.207、0.304、0.357、3.073、0.583、2.320、0.650),影响心理健康总评(MCS)的主要因素为年龄、文化程度、医疗付费方式、社会支持总分和积极应对(OR值分别为0.327、1.985、0.078、2.300、1.492).结论 影响居家老年慢性病患者QOL的因素包括人口学和心理社会等多种因素,社区干预应采取综合措施以提高该人群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腹症患者家属焦虑抑郁情绪现状和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编问卷、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和汉化版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对2010年11月-2012年11月在我院小儿外科住院治疗的50例急腹症患者家属进行测评,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找出急腹症患者家属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结果:急腹症患者家属的焦虑抑郁情绪检出率为42.00%和48.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患者家属主观支持分高是急腹症患者家属出现焦虑情绪保护因素,患者家属工作压力大是急腹症患者家属出现抑郁情绪危险因素,患者家属文化程度高、急腹症患者家属对疾病了解程度、患者家属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总分、SF-36量表总分高和患者疾病预后好是急腹症患者家属出现焦虑抑郁情绪保护因素,而患者患病对工作影响大和患者家属有睡眠问题是急腹症患者家属出现焦虑抑郁情绪危险因素。结论:急腹症患者家属焦虑情绪普遍存在,其焦虑抑郁情绪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医护人员应该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来减少焦虑抑郁情绪的出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生存质量及与心理社会影响因素的关系。方法:应用SF-36量表中文版、焦虑自评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社会支持量表对68名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调查,并与60名健康人群进行比较。结果:溃疡性结肠炎患者SF-36量表各维度得分显著低于健康人群(<0.01);患者焦虑水平高于对照组(<0.05),并且处于较高水平(高于全国常模,<0.001);消极应对显著高于对照组(<0.05);积极应对和社会支持与其生存质量呈正相关(<0.05),焦虑和消极应对与生存质量呈负相关(<0.05)。结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生存质量低下,优质的护理工作可提升心理社会干预效果,以及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影响强直性脊柱炎住院患者生存质量社会心理因素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影响强直性脊柱炎住院患者生存质量的社会心理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测查住院82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一般资料、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社会支持量表(SSRS)、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医学应对问卷(MCMQ)、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结果①相关分析:SDS,SAS,EPQ各因子和屈服应对因子与SF-36的因子分成负相关(r=-0.522~-0.740);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和回避应对因子与SF-36的因子分成正相关(r=0.451~0.747);②在多因素分析中,性别、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收入、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回避和屈服)和人格特质的各因子分进入回归方程,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生存质量社会心理学因素包括性别、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收入、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回避和屈服)和人格特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动脉瘤手术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旨在为针对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编问卷、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SF-36量表对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在我院神经外科住院治疗的36例脑动脉瘤手术患者进行测评,同时选择36例年龄与脑动脉瘤手术患者相匹配的正常人为对照组,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脑动脉瘤手术患者生活质量和影响因素.结果:脑动脉瘤手术患者的SF-36量表中各维度指标得分均明显低于年龄与脑动脉瘤手术患者相匹配的正常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文化程度、患者对疾病了解程度、主观支持分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总分与脑动脉瘤手术患者生活质量正相关,而Fisher's分级、Hunt-Hess分级、术后并发症、焦虑抑郁情绪与脑动脉瘤手术患者生活质量负相关.结论:脑动脉瘤手术患者的生活质量较低,受很多因素影响,我们在临床工作中要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活体肾移植供者社会支持现状及对供肾者术后远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58例在我院接受生活质量调查的活体肾移植供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社会支持量表(SSRS)及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估供肾者社会支持及术后远期生活质量现状,并与术后近期生活质量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社会支持对供肾者远期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供肾者术后肾功能保持稳定。与手术近期比较,供者手术远期在躯体疼痛(BP)得分较高,生命活力(VT)、情感角色功能(RE)和心理健康(MH)3个维度得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供者SSRS得分在客观支持方面与常模无差异(P>0.05),主观支持、对支持利用度及社会支持总分方面得分较常模低(P<0.05)。SSRS总分的影响因素包括:家庭收入、文化程度、居住地、供受者关系及睡眠质量(P<0.05)。供者在躯体角色功能(RP)、总体健康(GH)、生命活力(VT)、情感角色功能(RE)、心理健康(MH)5个维度及SF-36总分等方面与社会支持总分密切相关(P<0.05)。结论:供肾者术后长期保持肾功能稳定,但生活质量较手术近期下降,社会支持是影响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社会支持及伴发焦虑、抑郁的现状,探讨其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糖尿病人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DSQL)、社会支持量表(SSR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504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糖尿病对健康的损害率为95.64%,对心理、人际关系的影响率为76.19%、30.36%;伴发焦虑、抑郁的比例为11.31%、29.96%;生存质量与病程等因素显著相关(r=0.18~0.55,P<0.01);社会支持与年龄等因素显著相关(r>0.11,P<0.01);焦虑、抑郁与并发症等因素显著相关(r>0.20,P<0.01);生存质量、社会支持、焦虑、抑郁在病程、并发症等变量的不同水平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并发症、伴发焦虑、抑郁是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预防和控制并发症,改善不良情绪是提高生存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陈晔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7):2051-2053
目的:探讨影响住院抑郁症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因素.方法:对符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的55例患者评定了一般情况问卷、生活事件量表(LE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A型行为问卷(TABQ)、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结果:住院抑郁症患者中92.7%存在中重度抑郁和83.6%存在中重度焦虑;HAMD和HAMA评分与A型行为量表总分、客观支持分存在显著正相关;社会支持量表的主观支持分和社会支持利用度与HAMD评分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影响住院抑郁症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因素主要是A型行为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的评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应用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F-36)、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 S)对6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术后6个月以上的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SF-36各维度得分显著低于常模(P均〈0.01);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社会支持与其生存质量呈正相关(P〈0.05或P〈0.01)。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生存质量水平普遍较低,建议增加社会支持可能有助于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不同等级肢体残疾患者心理健康状态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社区内不同等级肢体残疾患者的心理健康、生活质量及社会支持的区别。方法采用一般情况、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健康状况问卷(the Short-Form-36 Health Su.rvey,SF-36)、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等对843例社区肢体残疾患者进行评定于比较分析。结果SCL-90测评中二级肢体残疾患者9个因子均高于其他3组(P〈0.01或P〈0.05);SF-36测评中二级肢体残疾患者在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7个因子低于其他3组,一级肢体残疾患者生理机能因子得分最低(P〈0.01或P〈0.05);SSRS测试中,一级肢体残疾患者总分及主观支持得分低于其他3组(P〈0.01或P〈0.05)。结论不同等级肢体残疾患者面临的问题不同,特别是要对二级肢体残疾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和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影响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D)患者生存质量的社会及临床因素.方法 采用自编调查问卷和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对确诊的66例GD患者和66例正常对照人群进行调查和测量分析.结果 测得GD患者SF-36量表8个维度的得分低于正常对照组,并且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中GD患者要和正常对照组得分生理功能为[(70.45±19.25)分,(92.8±6.51)分,t=8.898,P=0.001];生理角色限制为[(39.42±39.00)分,(90.97±21.67)分,t=8.582,P=0.001];躯体疼痛为[(79.36±19.18)分,(85.98±12.88)分,t=2.453,P=0.017];社会功能为[(75.95±19.46)分,(83.79±13.17)分,t=4.457,P=0.001];情感职能为[(37.88±40.04)分,(71.21±41.30)分,t=5.732,P=0.001];精神健康为[(52.91±17.31)分.(68.67±13.33)分,t=4.519,P=0.001].SF-36总分、牛理健康综合得分和心理健康综合得分均与年龄、文化程度、临床症状计数正相关(P<0.05).GD患者的生存质量与文化程度呈正相关,与临床症状计数、年龄呈负相关.结论 GD患者生存质量明显下降,影响GD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是临床症状计数、年龄和文化程度.  相似文献   

14.
失眠症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与相关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探讨失眠症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社会支持、应付方式及其个性特征。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SSAS)、应付方式问卷 (CSQ)及艾森克个性问卷 (EPQ)对 78例失眠症患者和 75名正常对照者进行了测评。结果 ( 1)失眠症组SCL 90总均分 (失眠组 1.72± 0 .5 6,对照组 1.41± 0 .3 7)及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精神病性因子评分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或P <0 .0 1) ,阳性项目数及阳性项目均分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 2 )失眠症组社会支持总分 (失眠组 3 5 .67± 5 .14 ,对照组 3 7.5 3± 4.62 )、客观支持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评分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 ,应付方式中的自责、幻想和退避评分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 3 )失眠症组EPQ的神经质评分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结论失眠症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 ,多为不稳定个性 ,缺乏社会支持 ,面对压力情景时多采用不成熟的应付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与社会支持、面子观之间的关系。方法 运用精神病患者病耻感评估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面子观量表对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255例(男98例、女15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得分为34.63±17.23,已婚者病耻感得分低于未婚者和离异或丧偶者(P<0.05)。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与社会支持总分(P<0.01)、客观支持(P<0.05)、主观支持(P<0.01)、支持利用度(P<0.05)均呈负相关,与面子观总分(P<0.01)、怕掉面子得分(P<0.01)呈正相关。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具有病耻感,婚姻状况差者病耻感程度较重。病耻感程度亦与缺少社会支持、爱面子有关。医疗工作者应当重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耻感,改善公众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歧视情况,帮助患者正确处理面子问题,使他们得到更好的治疗和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社会支持与失独者抑郁、孤独感和生命质量的关系,为从社会支持角度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提供参考。 方法 纳入2018年4月—2018年6月失独者136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国版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中文版抑郁自评量表(SDS)、孤独感量表(UCLA)和生命质量SF-36量表(SF-36)对其进行评定,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研究对象PSSS平均得分为(45.75±11.62)分,低社会支持状态组的SDS得分高于高社会支持状态组(t=2.658,P=0.009),低社会支持状态组的UCLA得分高于中社会支持状态组(t=2.062,P=0.042)和高社会支持状态组(t=2.907,P=0.005),PSSS的得分分别与SDS及UCLA得分呈负相关(r=-0.376,P=0.013,r=-0.412,P=0.011),低社会支持状态组的MCS得分低于中社会支持状态组(t=-2.331,P=0.022)和高社会支持状态组(t=-2.478,P=0.015),PSSS的得分与MCS得分呈正相关(r=0.560,P=0.007)。 结论 社会支持对失独者抑郁、孤独感有一定程度影响,社会支持对失独者生理健康的影响不显著,但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显著,更高的社会支持程度意味着更高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7.
施敏  徐维安  刘群  徐静文  肖颖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7):2120-2122
目的:探讨开展作业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患者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人,在不改变精神科用药的基础上,治疗组进行作业疗法,为期两个疗程;对照组只给予常规的精神科药物治疗。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生活满意度量表(LSR)、卢森堡自尊量表(SES)、自制操作者满意度调查表,在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经作业疗法后,其阴性精神症状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SF-36总评分及其生理机能(PF)、角色生理(RP)、社交功能(SF)、情感职能(RE)4个维度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的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生命活力(VT)、角色心理(MH)的维度得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LSR、SES得分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作业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能有效的提高自尊水平及对生活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与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中文版评估200例SLE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水平,并与国内常模相比较。结果 SLE患者的各个SCL-90因子评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而SLE患者的SF-36各维度评分明显低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SLE患者SCL-90总评分与SF-36各维度评分均呈显著负相关,均P〈0.01。结论 SLE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水平均较低,护理人员应采取包括心理护理在内的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肺动脉高压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探讨社会支持对肺动脉高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2014年12月至2015年8月期间在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住院治疗的84例肺动脉高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社会支持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肺动脉高压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均低于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肺动脉高压患者的社会支持总分与生活质量的生理功能(r=0.169,P<0.05)、生理职能(r=0.159,P<0.05)、躯体疼痛(r=0.239,P<0.05)、总体健康(r=0.225,P<0.05)、活力(r=0.247,P<0.05)、社会功能(r=0.223, P<0.05)、情感职能(r=0.279,P<0.05)及精神健康维度(r=0.509,P<0.05)得分均呈正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影响肺动脉高压者生活质量的因素有:性别(β=-0.373,P<0.05)、6 min步行距离(β=-0.354,P<0.05)、是否合并右心衰竭(β=-0.109,P<0.05)及社会支持水平(β=0.233,P<0.05)。结论肺动脉高压患者的生活质量不容乐观,今后应采取积极措施,特别是通过改善社会支持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