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报道 9例射频消融 ( RFCA)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初步体会。其中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 AVRT) 7例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 AVNRT) 2例。RFCA后 9例均不再发室上性心动过速。有些左右难辨的后间隔旁道 ,可先标右后标左。在左后间隔难以消融成功的病例 ,不妨在右后间隔标测消融。 相似文献
2.
包全儒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30(4):69-70
采用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已是一种成熟的治疗方法。我院自2003年9月-2004年10月,采用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RFCA)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1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射频消融治疗老年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射频消融 (RFCA)是根治老年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安全、有效的方法[1] 。我院 1997年 5月~ 2 0 0 1年10月间 ,采用RFCA治疗老年PSVT共 6 0例 ,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 :PSVT患者 6 0例 ,男 2 7例 ,女 33例 ,年龄 6 0~ 83岁 ,平均为 (6 7± 6 )岁。其中合并高血压病 10例 ,冠心病 3例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2例 ,体表心电图A型预激综合征 2例 ,阵发性I型心房扑动 (AF) 3例。均经体格检查、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相关生化检查 ,部分患者行食管心房调搏 (TEAP)检查 ,可初步明确PSVT机制… 相似文献
4.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勤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2,23(11):1269-1269
射频是指能够进行能量相干电离辐射的电磁波 ,由交变的电场和磁场组成。一般来讲 ,射频的频率范围为 10 0~ 30 0KHZ。用于医学中射频频率一般在 15 0~ 1MHZ。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简称室上速 )的原理是 :以射频作为能量 ,经导管使消融部位的局部心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射频消融(RFCA)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对103例行RFCA的PSVT患者的射频消融方法、成功率、复发率及并发症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3例室上性心动过速中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38例,房室旁路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65例,消融总成功率89%。随访20.6±24.7个月,AVNRT消融复发率16.7%,永久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AVB)发生率5.3%;AVRT消融复发率3.6%,永久性Ⅲ度AVB发生率1.5%。结论导管射频消融(RFCA)治疗PSVT安全、有效;熟练的心导管技术、仔细的电生理检查、耐心地寻找最满意的靶点图以及合适的消融能量和时间是提高成功率及最大限度地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射频消融治疗儿童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射频消融 (RFCA)是治疗成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PSVT)的主要方法 ,但对儿童PSVT的治疗有其一定的特殊性。我院自1999年11月~2001年9月应用RFCA治疗儿童PSVT14例 ,现报道如下。1.1对象选择临床有心动过速反复发作病史 ,并经心电图证实为PSVT,且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不能坚持药物治疗的患儿14例 ,男性9例 ,女性5例 ;年龄9~14岁 ,平均 (12.3±1.6)岁 ;首次发病年龄为 (10.7±2.1)岁。经常规体检和超声心动图、心电图、胸部X线摄片等检查均未发现器质性心脏病。1.2标测及… 相似文献
7.
经导管射频消融是目前根治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一种有效方法。因具有创伤小、成功率高、安全可靠、复发率低等优点而备受重视。我院自1998年10月以来运用该方法治疗PSVT共31例,疗效显著,现将临床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1)目的为了探讨不同病变部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速(PSVT)的射频消融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2)方法应用射频消融治疗43例PSVT病人,其中房室结双径路11你,房室旁道32例(左侧旁道23例,右侧旁道9例)。(3)结果11例房室结双径路病人采用下位法消融均获成功,32例房旁道病人中,31例消融成功(96.9%),另1例因旁道位于心外膜以心内膜消融失败,手术并发症发生率2.3%,随访28d~3.5年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不同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射频消融(RFCA)术中消融参数的变化,探讨不同部位附加径路消融参数变化规律,并进一步指导临床实践。方法:记录我院一年来137例因PSVT行RFCA治疗的患者消融术中的消融参数,包括消融温度(T)、阻抗(R)、功率(P)、时间(t),计算消融的总能量,统计分析不同部位附加径路消融参数的差异。结果:1.AVNRT与AVRT消融参数相比,消融温度AVNRT组小于AVRT组(P〈0.001);功率AVNRT组小于AVRT组(P〈0.001)。而消融阻抗、时间及总能量在两组之间均无差异。2.经左侧消融径路与右侧消融径路消融参数相比,左侧所达到消融温度较高(P〈0.001),而消融功率、时间、阻抗及总能量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游离壁旁路与间隔旁路消融参数相比,消融温度、阻抗、功率时间均无差异,但总能量在间隔旁路高于游离壁旁路(P=0.045)。4.左侧旁路与右侧旁路消融参数相比,右侧旁路的消融功率、时间及总能量均大于左侧旁路(P值分别为〈0.001、0.023、〈0.001),而两组的消融温度、阻抗无差异。5.137例患者中有2例发生并发症。所有患者术后随访2~15个月,无一例复发。结论:除在左侧和右侧旁路以及游离壁和间隔旁路消融能量存在不同外,在其他不同类型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消融中所需总能量无明显差异。但根据附加径路位置不同,应当选择不同消融功率和时间,以在达到治疗效果的同时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经导管射频消融 ( RFCA)是 2 0世纪 80年代末开展起来的治疗心律失常的新方法 ,笔者自 1 998年 1 0月~ 2 0 0 2年 1 2月成功地施行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室心动过速 ( PSVT)患者 32例 ,取得良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32例患者中 ,男性 2 6例 ,女性 6例 ,年龄 30岁至 5 5岁 ,平均年龄 ( 4 5± 9.2 )岁。均有反复发作的心动过速史 ,无器质性心脏病者 ,术前常规体表心电图及经食道心房调搏检查 :A型预激综合征 8例、B型预激综合征 1 3例、房室结双经路 1 1例1.2 腔内电生理检查 :手术前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5个半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PSVT)同时并存冠心病患者射频消融的可行性。方法 对 1 0例PSVT合并冠心病患者进行导管射频消融治疗 ,其中 5例术前冠状动脉造影 ,术中加强监护 ,射频治疗尽量从较小能量开始。结果 9例PSTV被根治 ,成功率 90 % ,无严重并发症。随访 6个月~ 2年 ,无 1例复发。结论 PSVT合并冠心病进行射频消融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CARTO电解剖标测系统对射频消融室上速的指导作用。方法:118例室上速患者分为CARTO组(69例)和常规组(49例),比较两组标测与消融过程的X线曝光时间、手术时间、放电次数、放电时间及成功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18例均完成射频治疗,2例常规射频失败患者转为CARTO指导下成功完成治疗,两组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RTO组较常规组在手术时间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8±36 min VS 119±52 min,P>0.05),但在X线曝光时间明显缩短(9±3 min VS 17±6 min,P<0.05)、放电次数显著减少(4±2次VS 9±3次,P<0.05)、放电时间显著缩短(196±73 s VS402±84 s,P<0.05)。均无并发症出现。结论:CARTO电解剖标测系统指导下射频消融室上速安全有效,可明显减少放电次数和时间,缩短X线曝光时间。 相似文献
13.
14.
Endocardial mapping and ablation of tachycardia guided by noncontact balloon catheter mapping system
Ventriculartachycardia (VT)mappingisconventionallyperformedbysequentiallypositioninganelectrodecatheteratmultipleendocardialsites However,thisconventionalcatheter basedpointmappingfailstoprovideaglobalviewofchamberactivation Globalactivationmapsmayallow… 相似文献
15.
经食道心房调搏在射频消融术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中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经食道心房调搏(TEAP)在射频消融(RFCA)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中病人的初选、旁道的初步定位等方面的价值。方法于检查前1wk停服任何抗心律失常药物,以DF-5A心脏电生理刺激仪发放刺激信号,起搏方式为S1S1分级递增性刺激和S1S2程序早搏刺激,个别加发S3或S4。结果31例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患者中房室结双径路11例,房室旁道18例,均得到RFCA时心内电生理检查的证实;其他2例。结论其结果证明食道心房调搏对于行RFCA治疗的病人的初选及旁道的初步定位、旁道不应期的测量、是否存在多条旁道具有明显帮助;该法操作方便、安全,对RFCA取得成功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行射频消融术(RFCA)后复发的原因,探讨降低RFCA复发的方法。方法:128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行RFCA治疗,术后每3-6个月随访1次,随访4-70个月。结果:128例患者中,复发10例,总复发率7.81%,其中房室结折返性心运过速复发率为7.89%,左侧房室旁路介导心运过速复发率5.56%,右侧旁路介导心动过速复发率16.67%。行射频消融术前70例患者中复发率11.43%,后58例复发率3.45%。结论:精确的靶点标测、熟练的操作技巧以及消融方式的正确运用是降低RFCA复发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多中心试验方法评价国产腺苷注射液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126例18~70岁PSVT患者,在心电监测下,先2s内快速静脉冲击注射生理盐水5ml,观察30s不能转变为窦性心律者,随机分入试验(腺苷注射液)组和对照(进口腺苷注射液)组,分别给予国产或进口腺苷注射液3mg,30s不能转变为窦性心律者,可每次增加剂量3mg,最大剂量至12mg/次。记录所用的剂量和转变为窦性心律的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①试验组3mg、6mg和9mg以下剂量腺苷可分别使49.18%、93.44%和96.72%的PSVT患者恢复窦性心律,达12mg腺苷转复PSVT患者率为100%,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试验组和对照组平均起效时间分别是18.95±3.74s和21.67±3.95s。③两组在转为窦性心律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④两组的不良反应有面红、头晕、胸闷,面色苍白,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国产腺苷注射液转复PSVT的疗效与进口制剂相同,临床建议剂量为3~12mg.怏涑静脉注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院前急救中应用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该院急诊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随机分成普罗帕酮和维拉帕米治疗组.普罗帕酮组给予普罗帕酮35 mg静脉推注,若无效,继续用普罗帕酮70mg缓慢静脉滴注(30滴/min).维拉帕米组给予维拉帕米5~10mg静脉推注.记录是否转复以及转复前后心电图参数改变、血压改变等.结果 维拉帕米组在20min内转复为窦性心律的患者为75%.平均复转时间为(14.62±4.39)min;普罗帕酮组为转复为窦性心律的患者为93%,平均复转时间为(9.61±1.47)min,两组疗效差异和评价复转时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拉帕米组未转复前基线PR间期为(172.4±20.5)ms,复转后降为(159.3±19.4)ms;普罗帕酮组未转复前基线PR.间期为(173.1±19.4)mS,复转后降为(132.1±14.2)ms,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拉帕米组治疗后QKS间期延长为(81.3±2.4)ms;普罗帕酮组治疗后QRS期延长为(89.2±4.5)ms,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给药后转复前的RR间期两组均明显延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拉帕米组伴高血压痛的患者收缩压(20.7±2.9)kPa下降至(16.3±1.8)kPa,舒张压从(14.7±2.6)kPa下降至(12.6±1.7)kPa,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罗帕酮组伴高血压病的患者收缩压(20.1±2.3)kPa下降至(14.1±1.1)kPa,舒张压从(4.8±1.2)kPa下降至(4.8±1.2)kPa,治疗前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变化幅度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出现严重的副反应和相关的血生化改变.结论 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19.
射频消融术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7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78例射频消融术(RRCA)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SVT)临床资料。方珐:应用RFCA技术治疗难治性SVT。结果: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52例,共54条旁路消融成功49条,成功率为90.7%。其中左侧旁路成功率(97.6%)明显高于右侧(66.6%)。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26例,仅1例失败,成功率为96.1%。78例总成功率为92.5%。本组无1例严重并发症。随访2~42个月,5例复发,经再次消融成功。结论:RFCA为治疗SVT安全而有效的方法,靶点标测、消融功率和时间的控制县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三维电磁导管标测系统(Carto)指导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局灶性房性快速心律失常(简称房速)的临床价值.方法 我院2007年4月至2009年4月共13例房速患者接受治疗,男性7例,女性6例,年龄(42.2±10.2)岁,其中3例为常规消融失败患者.对所有患者应用Carto标测实时重建房速发作时三维电激动图,判断房速起源部位及类型,采用冷盐水灌注导管在最早激动点或关键峡部消融.结果 13例房速均为局灶性房速,12例消融成功,1例右心耳体部房速消融失败.7例房速在希氏束或冠状静脉窦(CS)近端记录到显著提前的A波,电解剖标测和消融证实房速起源于上腔静脉口部3例、右心耳体部1例、CS口部及其附近3例.3例房速在CS电极远端记录到明显提前的A波,消融结果 证实房速起源于左心耳后壁1例、左上肺静脉开口部2例.3例房速在希氏束和CS近端记录到相对提前的A波,消融证实房速起源于右下肺静脉口部2例、主动脉无冠窦内1例.随访2~24个月,其中1例术后3周复发,再次消融成功.3例术前显著右心扩大者,术后3个月内2例心脏大小恢复正常,1例心脏无显著变化.结论 Carto标测房速起源及类型准确快速,能安全、有效指导消融,提高成功率,特别对常规方法 消融失败者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