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苗药乌桕的酚性成分。方法:综合利用各种色谱方法对苗药乌桕的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基于波谱数据并结合文献对比的方法鉴定所分离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乌桕的乙醇提取物中共分离鉴定出9个酚性成分,其结构分别为5,6,7,8-四甲氧基香豆素(1)、6,7,8-三甲氧基香豆素(2)、7-O-甲基东莨菪内酯(3)、东莨菪内酯(4)、3,3′-O-二甲基鞣花酸-4-O-α-L-鼠李糖苷(5)、3,3′-O-二甲基鞣花酸(6)、栗木酯苷(7)、3,3′-bisdemethylpinoresinol(8)和没食子酸乙酯(9)。结论:化合物5、7、8均为首次从乌桕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山乌桕茎枝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贾靓  闵知大 《中成药》2005,27(11):1319-1320
目的:对广西产山乌桕茎枝进行了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方法:采用柱层析进行了单体化合物的分离,并运用波谱学方法对分得的化合物进行了结构鉴定.结果:从中分离得到九个化合物,分别为3β-acetoxy-D-friedoolean-14-en-28-oicacid(Ⅰ),β-谷甾醇(Ⅱ),豆甾醇(Ⅲ),胡萝卜苷(Ⅳ),异东莨菪素(Ⅴ),没食子酸(Ⅵ),6,7,8-三甲氧基香豆素(Ⅶ),没食子酸乙酯(Ⅷ),3,3'-二甲基鞣花酸(Ⅸ),其中,化合物Ⅴ为首次从乌桕属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Ⅰ,Ⅲ,Ⅳ,Ⅵ-Ⅸ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山乌桕化学成分研究(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贾靓  施瑶  刘晓燕  闵知大 《中成药》2007,29(7):1043-1045
采用硅胶和凝胶柱层析,对广西产山乌桕(Sapiumdiscolor(champ.) Muell.-Arg)茎枝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从醋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了五个酚性化合物,运用化学及波谱学方法分别鉴定为3,3’,4’-三甲氧基鞣花酸(Ⅰ),3,3’-二甲氧基鞣花酸-4’-O-β-D-木糖苷(Ⅱ),香草酸(Ⅲ),短叶苏木酚酸乙酯(Ⅳ),次没食子酸(Ⅴ)。化合物Ⅰ-V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对以上化合物的抗菌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化合物Ⅲ和Ⅳ具有弱的抗嗜血放线伴生杆菌A.actinomycetemicomtans活性,其它化合物没有明显活性。  相似文献   

4.
《中药材》2016,(8)
目的:研究化香树果序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各种色谱方法分离纯化,通过光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化香树果序的氯仿部位和乙酸乙酯部位分离鉴定了11个化合物,分别为:正三十二烷(1)、熊果酸(2)、二十六烯(3)、β-谷甾醇(4)、胡萝卜苷(5)、2,5,8-三羟基-3-甲氧基-1,4-萘醌(6)、3,3'-二甲氧基鞣花酸(7)、鞣花酸(8)、4'-羟基异黄酮-7-O-β-D-半乳糖苷(9)、3,3'-二甲氧基鞣花酸-4'-O-β-D-木糖苷(10)、没食子酸(11)。结论:其中,化合物1、3~6、9、10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6、9、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安痛藤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为阐明其活性成分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根据化合物的光谱数据(IR,MS,1HNMR,13CNMR)和化学方法鉴定其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5个化合物,分别为岩白菜素(Ⅰ),3,3',4'-三甲氧基鞣花酸(Ⅱ),β-谷甾醇(Ⅲ),没食子酸(Ⅳ),3,3'-二甲氧基鞣花酸(Ⅴ)。结论化合物Ⅰ,Ⅱ,Ⅴ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化合物Ⅱ和Ⅴ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6.
荭草花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荭草Polygonum orientale花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色谱技术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个化合物,分别为高朦胧木素(alphitonin,1),3,4-二羟基苯甲酸甲酯(methyl 3,4-d.hydmxybenzoate,2),罗布麻宁(apocynin,3),山柰素-3-O-β-D-葡萄糖苷(kaempferol-3-O-β-D-glucoside,4),1,3,5-三羟基苯(1,3,5-trihydroxybenzene,5),3,3'-三甲氧基鞣花酸-4-O-β-D-葡萄糖苷(3,3'-dimethoxyellagic-acid-4-O-β-D-glucoside,6),山柰素-3-O-β-L-鼠李糖苷(kaempferol-3-O-α-L-rhamnoside,7),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quercetin-3-O-α-L-rhamnoside,8),山柰素(kaempferol,9).结论:化合物2,4,5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3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杉寄生药材中鞣花酸和3,3'-二甲氧基鞣花酸的提取分离及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溶剂提取、硅胶柱色谱和重结晶等提取分离手段得到酚性化合物鞣花酸和3,3'-二甲氧基鞣花酸;建立其HPLC含量测定方法:采用Eclipse XDB-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0.2%磷酸水溶液(47∶53),流速0.8 m L·min-1,检测波长254 nm,柱温25℃。结果:鞣花酸在0.030 6~0.551 2μg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101.25%,RSD0.9%;3,3'-二甲氧基鞣花酸在0.018 9~0.339 5μg与其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回收率101.34%,RSD1.5%。结论:鞣花酸和3,3'-二甲氧基鞣花酸为首次从杉寄生药材中分得,并建立了其HPLC含量测定方法,该方法简便、快速、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重复性,可用于上述2种化合物含量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广西特色药材退黄藤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重结晶等方法分离和纯化,并通过EI-MS及NMR等波谱学方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结构鉴定。结果:从退黄藤中共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棕榈酸酯(1),维生素E(2),二十四烷酸(3),蒲公英赛醇(4),豆甾-4-烯-3,6-二酮(5),十七烷酸(6),二十六烷酸甘油酯(7),豆甾-4-烯-6β-醇-3-酮(8),二十七烷酸甘油酯(9),没食子酸乙酯(10),东莨菪内酯(11),3,3',4'-三甲氧基鞣花酸(12),没食子酸(13)。结论:化合物1~13均为首次在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采用硅胶、MCI、ODS柱色谱等色谱技术,从鸡尾木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经波谱数据分析并结合文献对照,分别鉴定为槲皮素(1)、山柰酚(2)、(+)-儿茶素(3)、秦皮苷(4)、原儿茶酸(5)、没食子酸(6)、没食子酸甲酯(7)、没食子酸乙酯(8)、罗布麻酚A(9)、巴卡亭(10)、酵母甾醇(11)、鞣花酸(12)、3,3’,4’-三甲氧基鞣花酸(13)、N-benzoylL-phenylalaninyl-N-benzoyl-L-phenylalaninate(14)。除化合物6以外,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2,6具有一定的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10.
鸡眼睛正丁醇部位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鸡眼睛Euscaphis japonica正丁醇萃取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MCI柱色谱、C18反相硅胶柱色谱、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进行化合物的分离和纯化,根据化合物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从鸡眼睛乙醇提取物正丁醇部位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corchoionoside C(1)、鞣花酸(2)、junipetrioloside A(3)、3,3’-二甲氧基鞣花酸-4′-O-β-D-葡萄糖苷(4)、3,3’-二甲氧基鞣花酸4’-O-α-D-阿拉伯糖苷(5)、3,3’-二甲氧基鞣花酸4’-O-β-D-木糖苷(6)和3,3’-二甲氧基鞣花酸(7).结论: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宽苞水柏枝醋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张瑛  袁怡  崔保松  李帅 《中国中药杂志》2011,36(8):1019-1023
目的:研究宽苞水柏枝醋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宽苞水柏枝嫩枝95%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萃取部位中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myricarin A(1),myncarin B(2),3α-羟基-14-taraxeren-28酸(3),myricadiol(4),trans-fendic acid 22-hydroxydoco-sanoic acid ester(5),docosy1-3,4-dihydroxy-trans-cinnamate(6),3,5,7-三羟基-3′,4′-二甲氧基黄酮(7),3,5,4′-三羟基-7-甲氧基黄酮(8),3,5,4′-三羟基-7,3′-二甲氧基黄M(9),3,5-二羟基-4-甲氧基苯甲酸甲酯(10),3-羟基-4-甲氧基-反式桂皮酸(11),3,5-二甲氧基-4-羟基-反式桂皮醛(12),香草醛(13),丁香醛(14),3,3′,4′,-三甲氧基鞣花酸(15),对羟基苯甲酸甲酯(16).结论:化合物5,6,12,13,14,15,16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7、10-1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九里香叶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利用制备薄层、反复硅胶色谱、半制备HPLC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5,7,3',4'-四甲氧基黄酮(1),5,7-二羟基-3',4',5'-三甲氧基黄酮(2),5-羟基-3,7,3',4'-四甲氧基黄酮(3),3-羟基-5,6,7,4'-四甲氧基黄酮(4),川陈皮素(5),香草酸(6),咖啡酸乙酯(7),5-羟基-7,3',4'-三甲氧基黄酮(8),3,5-二羟基-6,7,3',4'-四甲氧基黄酮(9),5,6,4-三羟基-3,7,-二甲氧基黄酮(10),山柰酚(11)。结论:3,4,6,9,10为首次从九里香叶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番石榴根中酚酸类化学成分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桃金娘科Myrrhinaceae番石榴Psidium guajava不同部位具有不同药用功效,其叶和果实化学成分研究深入,但有关根的化学物质基础报道甚少,为明确番石榴根的化学成分,对番石榴根进行了系统地化学成分分离与鉴定。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LH-20型羟丙基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大孔树脂柱色谱,反相硅胶柱色谱(ODS)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多种色谱方法对番石榴根醇提浸膏分离纯化,应用核磁共振(NMR)和质谱,结合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番石榴根中分离出16个酚酸类化合物,分别为3,3',4'-三甲基鞣花酸(1),3,3',4-三甲基鞣花酸-4'-O-β-D-葡萄糖苷(2),3-甲基鞣花酸-4'-O-α-L-鼠李糖苷(3),3'-O-methyl-3,4-O,O-metheneellagic acid-4'-O-β-D-glucopyranoside(4),没食子酸(5),没食子酸甲酯(6),没食子酸乙酯(7),3,4,5-trimethoxypheny-1-β-D-glucopyranoside(8),3,5-二甲氧基-4-羟基-苯甲酸-7-O-β-D-葡萄糖苷(9),1-hydroxy-3,4,5-trimethoxyphenyl-1-O-[6'-O-(4″-carboxy-1″,3″,5″-trihydroxy) phenyl]-β-Dglucopyranoside(10),香草酸(11),原儿茶酸(12),开环异落叶松脂素9-O-β-D-葡萄糖苷(13),根皮素4'-O-β-D-葡萄糖苷(14),cinchonain Ib(15),表儿茶素(16)。结论:化合物3,4,6,8~10,13~1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泽漆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秦友沐  吴艳萍  欧杜哈  蒋建勤 《中草药》2018,49(7):1520-1524
目的研究泽漆Euphorbia helioscopia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大孔树脂,正、反相硅胶柱,MCI及Sephadex LH-20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及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泽漆全草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16个化合物,包括4个萜类化合物:泽漆内酯戊(1)、对映-16β,17-二羟基-贝壳杉烷-3-酮(2)、齐墩果酸(3)、白桦脂酸(4);6个酚性化合物:苯甲酸(5)、没食子酸乙酯(6)、3,3′,4,4′-四羟基联苯(7)、短叶苏木酚(8)、6-羟基-7,8-二氧亚甲基香豆素(9)、3,3′-二甲氧基鞣花酸(10);5个黄酮类化合物:芹菜素(11)、3′-甲氧基木犀草素(12)、金丝桃苷(13)、柚皮素-7-0-β-D-葡萄糖苷(14)、杨梅素-3′-O-β-D-葡萄糖苷(15)及1个甾体化合物:3β-羟基-胆甾-5-烯(16)。结论化合物7~10、12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5、14~15首次从该植物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王瑞  师彦平  王庆忠  曹慧 《中国中药杂志》2014,39(24):4811-4815
采用正相硅胶柱色谱、重结晶等方法对中药豨莶草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 并运用波谱方法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了结构鉴定。结果从豨莶草乙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并鉴定了18个化合物, 分别为3, 4'-二甲氧基槲皮素(1), 3, 3', 4'-三甲氧基槲皮素(2), 3, 3'-二甲氧基槲皮素(3), 7, 3', 4'-三甲氧基木犀草素(4), 乌苏酸(5), 2β, 19α-二羟基乌苏酸(6), 2β-羟基乌苏酸(7), 豆甾醇-7-酮(8), 3β-羟基-5α, 8α-过氧-6, 22-麦角甾二烯(9), β-谷甾醇(10), 3, 3'-二羟基-4, 4'-二甲氧基二苯基四氢呋喃骈四氢呋喃木脂素(11), 乙酸橙酰胺(12), 3-(对甲氧基-间羟基苯基)-N-(2'-对羟基苯乙基)-2E-丙烯酰胺(13), 对羟基苯甲醛(14), 间羟基对甲氧基苯甲醛(15), 3, 4, 5-三甲氧基苯甲酸(16), 丙二酸单乙酯(17), 对羟基肉桂酸(18)。其中, 化合物 1~9, 11~18 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蒙药小白蒿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研究小白蒿Artemisia frigida氯仿和醋酸乙酯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和LH-20柱色谱法进行分离,运用各种波谱法和标准品对照法鉴定分离得到的化合物.结果 鉴定了13个化合物,分别为槲皮素(Ⅰ)、木犀草素(Ⅱ)、5,7,3'-三羟基-4'-甲氧基黄酮(Ⅲ)、5,7,3'-三羟基-6,4'-二甲氧基黄酮(Ⅳ)、5,3'-二羟基-6,7,4'-三甲氧基黄酮(Ⅴ)、5,3'-二羟基-3,6,7,4'-四甲氧基黄酮(Ⅵ)、对甲基苯酚(Ⅶ)、7-羟基香豆素(Ⅷ)、7-甲氧基香豆素(Ⅸ)、咖啡酸(Ⅹ)、β-谷甾醇(Ⅺ)、6,7-二羟基香豆素(Ⅻ)、7-羟基-5,6-二甲氧基香豆素(Ⅻ).结论 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7.
准噶尔大戟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对新疆产准噶尔大戟根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通过反复硅胶柱色谱,硅胶薄层制备以及凝胶柱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化合物,利用核磁共振等解析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正丁醇部分分离得到了10个化合物:鞣花酸(ellagic ac id)(1),3,3′-二甲基鞣花酸(3,3-′d i-O-m ethylellagic ac id)(2),3,3′-二甲基鞣花酸-4′-O-α-D-阿拉伯糖苷(3,3-′d i-O-m ethylellagic ac id-4′-O-α-D-arab infuranoside)(3),3,3′-二甲基鞣花酸-4′-O-β-D-木糖苷(3,3-′d i-O-m ethylellagic ac id-4′-O-β-D-xylopyranoside)(4),3,3′-二甲基鞣花酸-4-O-β-D-葡萄糖苷(3,3-′d i-O-m ethylellagicac id-4-O--β-D-glucopyranoside)(5),3,3,′4′-三甲基鞣花酸(3,3,′4-′tri-O-m ethylellagic ac id)(6),3-甲基鞣花酸-4′-O-β-D-木糖苷(3-O-m ethylellagic ac id-4′-O-β-D-xylopyranoside)(7),3,3,′4-三甲基鞣花酸-4′-O-β-D-葡萄糖苷(3,3,′4-tri-O-m ethylellagic ac id-4′-O-β-D-glucopyranoside)(8),短叶苏木酚(brevifolin)(9)和短叶苏木酚酸乙酯(ethyl brevi-folin carboxylate)(10)。结论:上述化合物均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三春水柏枝化学成分的研究(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帅  陈若芸  于德泉 《中草药》2008,39(10):1459-1461
目的研究三春水柏枝的化学成分。方法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法分离,用理化性质及波谱方法鉴定结构。结果从醋酸乙酯部位分离鉴定了9个化合物:鼠李秦素(Ⅰ)、7-甲氧基-山柰酚(Ⅱ)、鼠李素(Ⅲ)、槲皮素(Ⅳ)、3,4,3′-三甲氧基-鞣花酸(Ⅴ)、3,3′-二甲氧基-鞣花酸(Ⅵ)、3′-甲氧基-鞣花酸-4-鼠李糖苷(Ⅶ)、3,3′-二甲氧基-鞣花酸-4-葡萄糖苷(Ⅷ)、胡萝卜苷(Ⅸ)。结论化合物Ⅴ~Ⅷ为首次从水柏枝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9.
肿节风抗肿瘤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研究肿节风(Sarcandra glabra(Thunb.)Nakai)抗肿瘤活性部位及其化学成分。方法:用DA201大孔树脂柱分离部位,从体内动物瘤实验确定抗肿瘤活性部位;采用各种色谱方法对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根据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95%乙醇洗脱部位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从此活性部位共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3′-双异秦皮定(3,3′-biisofraxidin,1),球松素(pinostrobin,2),异秦皮定(isofraxidin,3),棕榈酸(palmitic acid,4),白术内酯Ⅲ(atractylenolide Ⅲ,5),金粟兰内酯E(chloranthalactone E,6),正十五烷酸(pentadecanoic acid,7),5-羟基-7,4′-二甲氧基二氢黄酮(5-hydroxy-7,4′-dimethoxyflavanone,8),伊斯坦布林A(istanbulin A,9),2′,4′-二羟基-6′-甲氧基二氢查尔酮(uvangoletin,10),6,7-二甲氧基香豆素(scoparone,11),β-谷甾醇(β-sitosterol,12),胡萝卜苷(daucosterol,13)。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5,7,1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化合物1~7、9~11对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有弱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翻白草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柱层析等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等分析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翻白草全草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为齐墩果酸(1)、熊果酸(2)、没食子酸(3)、咖啡酸(4)、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5)、木犀草素(6)、槲皮素(7)、槲皮素-7-O-α-L-鼠李糖苷(8)、槲皮素-3-O-β-D-半乳糖苷(9)、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甲酯(10)、芦丁(11)、鞣花酸-3,3'–二甲醚(12)、鞣花酸-3,3'-二甲醚-4'-O-β-D-木糖苷(13)、鞣花酸-3,3',4'-三甲醚(14)。结论化合物9、13为首次从翻白草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0为首次从委陵菜属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