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熊兴江 《中国中药杂志》2023,(10):2606-2612
小柴胡汤合麻杏石甘汤为经方合方,均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该方具有和解少阳,辛凉宣泄,清肺平喘功效,主治三阳合病,邪热壅肺证。小柴胡汤合麻杏石甘汤为治疗外感病三阳合病的经典组合,在北方外感诸疾中尤为常用。小柴胡汤合麻杏石甘汤也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伴见发热、咳嗽的治疗主方。麻杏石甘汤是历代临床治疗肺热咳喘的经典名方。“汗出而喘”,揭示邪热壅肺,轻者可见于咳喘的同时伴见额头、发际汗出溱溱,重症多见于全身汗出,前胸“挂满”豆大汗珠,成排成串,现代医学认为与肺部感染有关。“无大热”,这里的“大热”言症状而不言病机,并非热证不重,恰恰相反,提示火热与炎症很重。小柴胡汤合麻杏石甘汤证指征:(1)疾病方面,可用于病毒性肺炎、支气管肺炎、大叶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麻疹合并肺炎、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急性加重、百日咳等;(2)症状方面,其指征包括口苦、咽干、目眩、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胸胁苦满,往来寒热、恶寒与发热交替、低热、中等发热、或高热均可见,胸闷咳喘、咳嗽咳痰、黄痰难咳,口干渴、欲冷饮、烦躁、汗出,小便黄、大便干,舌红、苔薄...  相似文献   

2.
外感发热为儿科最常见急症,辨证论治、个体化治疗是中医药治疗的精髓,同病异治在儿童外感发热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辨证准确,银翘散、柴葛解肌汤、小柴胡汤、人参败毒散、麻黄附子细辛汤均能在外感发热中发挥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外感发热起病急、进展快,在短暂的表证之后即会出现表里同病的症状。柴葛解肌汤作为治疗外感发热的基础方,具有辛凉解表、表里兼顾的特点。陈宪海教授根据外感热病的临床传变特点,在柴葛解肌汤的基础上自拟解肌退热方,用于治疗外感发热,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4.
柴葛解肌汤出自陶华的《伤寒六书》,具有解肌清热之效,主治外感风寒,郁而化热证.三仁汤出自吴鞠通的《温病条辨》,具有清利湿热、宣畅气机之效,主治湿温初起或暑温夹湿证.笔者以柴葛解肌汤合三仁汤取味治疗反复离热不退,每每取得良效,现举1例分析,以供学习交流.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柴葛解肌汤对外感发热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柴葛解肌汤与扑热息痛各治疗外感发热50例的疗效比较。结果:柴葛解肌汤组治愈率78%,显效率22%,总有效率96%;扑热息痛组治愈率20%,显效率60%,总有效率80%。结论:柴葛解肌汤治疗外感发热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柴葛解肌汤加减治疗病毒感染性发热5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葛解肌汤加减治疗病毒感染性发热56例201300上海市南汇县光明中医医院张舒冠柴葛解肌汤出自陶节庵《伤寒六书》,原治阳明经证无汗者,后又用以治三阳合病,乃是以辛凉解肌为主的方剂。笔者临床上用以治疗病毒感染性发热56例,获效较为满意,现小结如下:一般...  相似文献   

7.
柴葛解肌汤治疗感冒高热二则湖南省人民医院(410002)郑水源柴葛解肌汤由柴胡干葛甘草黄芩羌活白芷芍药桔梗石膏生姜大枣组成。其功能解肌清热,主治三阳同病。或温病热入气分,大头瘟等证。症见高热持续不退,头昏胀痛,口渴心烦,咽喉疼痛。或恶寒渐轻,身热增盛...  相似文献   

8.
这里所说的柴葛解肌汤 ,是指明·陶华撰的《伤寒六书》中的柴葛解肌汤 ,亦名干葛解肌汤。此方由柴胡、葛根、黄芩、桔梗、芍药、石膏、羌活、白芷、甘草组成。功效解肌清热。主治感冒风寒 ,里已化热。症见恶寒渐轻 ,身热增重 ,无汗 ,头痛 ,肢酸 ,目疼 ,鼻干 ,心烦 ,口渴 ,唇燥 ,口苦。舌质微红 ,苔白而糙或薄黄。脉浮数或微洪者。众所周知 ,柴葛解肌汤是治疗风温的常用方剂。风温是感受风热病邪所致的外感热病。初起以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咳嗽、口微渴等肺卫症状为特征。多发于春冬两季 ,其发于春季的称风温 ,发于冬季的可称冬温。陈平伯…  相似文献   

9.
<正> 9.小柴胡汤类方鉴别运用小柴胡汤为张仲景《伤寒论》中的名方,应用范围甚广。应用指征为“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四大症。现代广泛用于多种发热性疾病,如感冒、疟疾、病毒性肝炎、败血症、胸膜炎、胆道感染、产后发热等而见上述症状者。本方为治疗伤寒少阳病之主方,深受历代医家重视。自仲景创制本方以来,当时及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遇有兼证时,加减衍化成多种方剂,扩大了小柴胡汤的应用范围,形成了小柴胡汤的类方。这类方剂从源流关系来谈,大致是:由小柴胡汤→柴胡桂枝汤、柴胡加芒硝汤、  相似文献   

10.
<正>柴胡桂枝汤是伤寒论中治疗太阳和少阳并病的方剂,是由小柴胡汤合桂枝汤各半量而组成,主要用于太阳少阳合病引起的发热恶寒、肢体疼痛等症。张仲景《伤寒论》中原文:"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说明柴胡桂枝汤主用于太阳少阳并病之轻症。以桂枝汤调和营为,解肌发表;小柴胡汤和解少阳,通达表里。因太、少之证俱微,故各取原  相似文献   

11.
柴葛解肌汤,原名“干葛解肌汤”,出自陶节庵《伤寒六书》,方由柴胡、葛根、甘草、黄芩、羌活、白芷、芍药、桔梗、石膏、姜、枣组成。作为辛凉解表剂,主治“外感风寒,郁而化热”之感冒病症,已成共识,众所习用,情多止此,少有发挥。笔者在临床上用于以寒热病邪郁滞三阳经脉为主要病机的头部及上窍病证,如三叉神经痛、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病毒性角膜炎等,投之多效,举验于下。  相似文献   

12.
韩凯 《河南中医》2011,31(12):1360-1360
小柴胡汤主治少阳病邪在半表半里,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临床但见一证便可用小柴胡汤,不必悉具。笔者用其治疗头痛、发热、唾涎沫,皆验。  相似文献   

13.
从宋本《伤寒论》原况看小柴胡汤所治病证的广泛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宋本《伤寒论》的篇目次第,将小柴胡汤的主治情况进行整理归纳,认为小柴胡汤可用治少阳病枢机不利、太阳与少阳合病以少阳为主、少阳与阳明合病势各参半、三阳合病、少阳太阴合病以太阴为主、热结尚浅之阳微结、厥阴转出少阳之呕而发热、热入血室之寒热如疟、肝胆郁热之发黄、伤寒差后更发热证等10方面的病证,具有治多用广的特点。同时认为现行教材无视宋本之旧,率将分见于各篇的条文移至少阳篇的刻板教条作法,是对仲景原著蕴奥的汩没和对小柴胡汤功效主治的局限。  相似文献   

14.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创立了小柴胡汤、大柴胡汤等方剂,在临床应用广泛,合称为柴胡类方。此类方方剂具有和解少阳、宣达枢机、调畅气血等作用,在外感和内伤杂病应用颇多,多用于肝胆郁热而气机失畅之证。小柴胡汤合小陷胸汤能清肝胃痰热,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能疏肝和胃安神,柴芍六君汤能疏肝健脾和胃,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能泻热通腑化瘀,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半夏泻心汤能疏肝温脾散寒,小柴胡汤合半夏泻心汤合左金丸能清肝利胆和胃。  相似文献   

15.
小柴胡汤证的形成多系外感邪气,侵袭人体,多日不解,或失治、误治而转入少阳;主症为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病机为“正邪分争”于半表半里部位;用法可以遵“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之旨。小柴胡汤主要治少阳病,但在太阳病、阳明病、三阳合病、厥阴病等疾病中,只要具备“正邪分争”,有和解可能的病证,均可用小柴胡汤治之。小柴胡汤证应与疑似证鉴别。小柴胡汤证治宜和解,汗、吐、下、温针等都应当禁用。临床多种病证只要具有“正邪分争”病机,有柴胡证“一证”表现,无论内、外、五官、妇产等科均可应用。  相似文献   

16.
小柴胡汤主要治疗少阳病,但《伤寒论》原文第229、230条小柴胡汤又用于治疗阳明病,对此历代医家众说纷纭,大致可分为少阳病说、阳明传入少阳说、少阳传入阳明说、阳明少阳合病等多种观点。笔者认为,小柴胡汤固然与少阳病关系密切,但并非少阳病专方,提出三阴三阳系统论、三阴三阳体质论,认为此处“阳明病”是指阳明体质之人为病,但其证候仍为小柴胡汤证。其“潮热”“大便硬”等症状为阳明体质之人素体郁热,胃肠通降功能失调,肠道传导失职所致,而胸胁硬满、呕吐等症状则提示其病机当为“半在里半在外”的小柴胡汤证,治当宣透三焦,解郁清热,应用小柴胡汤可取得佳效。这一认识可以更好的解释《伤寒论》条文内涵,拓展小柴胡汤的临床应用范围,如急性胆道感染、慢性胆囊炎和胆汁反流性胃炎等多种消化系统疾病,或具有潮热、胁痛、便秘或腹泻等症状的内分泌病、代谢病、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均可应用小柴胡汤。  相似文献   

17.
小柴胡汤出自《伤寒杂病论》,具有调和枢机、祛邪透热的功效,仲景用其治疗少阳发热、三阳合病发热、妇人经期发热等多种外感热病。经过后代医家的临床拓展,该方也可以治疗当今常见的发热疾病,如癌性发热、术后发热、不明原因高热等。“古今接轨论”是经方大家刘渡舟首先提出的,是将经方与时方合用的一种理论,文章以小柴胡汤为桥梁,对古今发热疾病进行联系接轨,这不仅丰富了“古今接轨论”的内涵,也拓宽了经方的现代应用。  相似文献   

18.
柴葛解肌汤出自明·陶华《伤寒六书》,原用于治疗三阳合病。以外寒内热证作为辨证依据,用于治疗外寒内热所致的感冒、无名发热,并辅以“热稀粥,温覆,微汗,后服小促其间”之“桂枝将息法”,临床效果良好。将此汤用于预防四季感冒,也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结合临床体会对小柴胡汤的特点和应用进行探讨,认为小柴胡汤具有以下作用特点:和解少阳,三阳并调;升清降浊,调理三焦;疏肝解郁,和血安神;补虚泻实,防微杜渐.临床上不论男女老幼,外感内伤皆可运用.用于外感病则重用柴胡,尤对反复发热效果好;用于内伤杂病,则可调气机,祛邪扶正,临证据病情合理调整药物剂量,则可效如桴鼓.  相似文献   

20.
1配葛根,解血清热“柴胡主时病内外热不解。”有和解退热之功,对于外感发热有透表泄热之效。《伤寒六书》中柴葛解肌汤,以柴胡配葛根解肌清热;羌活、白芷助柴葛解肌表,并除诸痛;黄芩、石膏清邪郁所化之热;桔梗宣肺;芍药、甘草和营泄热,主治感冒风寒、郁而化热之证。2配枳、生事,疏表透邪少阳经病偏于半表之证.而症见寒热往来、头痛、耳聋目赤、胸胁满痛等证。治宜祛邪外透.方用柴胡仅橘汤。3配秦究,驱民散邪外受风邪.失治传里.耗报阴血.因虚而致的民劳病。症见骨蒸盗汗,肌肉消瘦,唇红颊赤,午后期热之劳热骨蒸之证。治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