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加味脑泰方对大鼠缺氧/复氧损伤海马神经元炎性通路SIRT1/NF-κB的影响,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原代分离、培养及鉴定SD大鼠胎鼠海马神经元,采用缺氧24 h、复氧2 h干预构建缺氧/复氧细胞模型。将培养的原代海马神经元随机分为正常组、空白血清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药物血清组和加味脑泰方药物血清组,待缺氧24h后,除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培养液外,其余各组分别给予相应体积分数10%药物血清或空白血清,继续复氧共孵育培养2h;采用MTT法检测海马神经元细胞活力,高内涵细胞成像分析系统检测海马神经元沉默信息调节蛋白1(SIRT1)、核因子-κB抑制蛋白(IκBα)、核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海马神经元细胞活力显著降低(P0.01),神经网络及树突、树突棘断裂或减少,细胞明显受损,且神经元内SIRT1、IκBα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NF-κB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药物血清组和加味脑泰方药物血清组海马神经元细胞活力明显增加(P0.05),神经网络、树突棘受损明显改善,且神经元内SIRT1、IκBα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NF-κB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5)。结论加味脑泰方对缺氧/复氧损伤海马神经元内炎性相关信号通路SIRT1/NF-κB具有明显的调控作用,这可能是其保护缺氧/复氧损伤海马神经元继而抗血管性痴呆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毛蕊异黄酮苷(CG)通过调控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信号通路对氧糖剥夺再灌注(OGD/R) 海马神经元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海马神经元细胞在无糖培养基中缺氧8 h 后,在完全培养基中复氧 6 h 建立OGD/R 模型。将细胞分为4 组:正常对照组、氧糖剥夺再灌注组(OGD/R 组,模型组)、SIRT1 特异性 抑制剂组(EX527 组)、EX527+毛蕊异黄酮苷组(EX527+CG 组)。细胞处理结束后,采用CCK-8 法测定细胞存 活率;分光光度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含量;荧光 法检测细胞中活性氧(ROS)含量、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 及ELISA 法检测SIRT1 信号通路中相关蛋白的表 达水平。结果与OGD/R 组比较,EX527 组的细胞活力、SOD 含量及SIRT1、叉头转录因子1(FOXO1)、B 淋 巴细胞瘤-2(Bcl-2)、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共激活因子-1α(PGC-1α)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 0.05),LDH 及MDA 含量、细胞凋亡率、Bax 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EX527 组比较,EX527+CG 组的细胞活力及FOXO1、Bcl-2 和PGC-1α 蛋白表达水平均有升高,SOD 含量及SIRT1 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 (P<0.05);MDA 含量有降低,LDH 含量、细胞凋亡率及Bax 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毛蕊 异黄酮苷缓解海马神经元OGD/R 损伤的机制与调控SIRT1 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药提取物地黄寡糖(rehmannia glutinosa oligosaccharides,ROS)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凋亡及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SD成年大鼠,随机分为伪手术组、模型组和地黄寡糖高、低剂量组(9.0,45 g·kg-1·d-1).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缺血再灌注法制作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采用行为学评分法评价大鼠的行为学障碍程度,HE染色法观察大鼠海马CA1区病理组织形态学变化,TUNEL法检测大鼠海马CA1区的神经元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海马区凋亡相关蛋白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Bcl-相关x蛋白(Bax)的表达含量的变化,并检测大鼠海马组织匀浆中神经毒性氨基酸谷氨酸及海马组织和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结果:ROS能够显著改善缺血再灌注型血管性痴呆的大鼠的行为学障碍,降低其行为学评分(P<0.01),减轻海马CA1区神经组织的病理性改变,降低神经元凋亡细胞比例(P<0.01),并显著升高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细胞中Bcl-2蛋白表达(P<0.01)、降低Bax蛋白表达(P<0.01),Bcl-2/Bax显著升高,从而抑制了该区域神经元细胞的凋亡.此外,ROS给药能够显著减少血管性痴呆大鼠血清及海马组织中MDA的积累(P<0.01),提高SOD的活性(P<0.01),降低海马组织中谷氨酸的水平(P<0.01).结论:ROS能够显著减少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所致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Bcl-2/Bax相关蛋白的表达来实现的.此外与ROS减少组织中谷氨酸的水平和MDA的含量,提高SOD活性等,也提示ROS对血管性痴呆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银杏叶注射液对麻醉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75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银杏叶组、抑制剂组、激动剂组,每组15只。银杏叶组、抑制剂组、激动剂组从麻醉前3 d腹腔注射银杏叶注射液(2 mL/kg),1次/d,连续给药3 d;抑制剂组在麻醉前腹腔注射EX527(5 mg/kg);激动剂组在麻醉前腹腔注射SRT1720(200 mg/kg)。水迷宫观察认知功能程度,观察大鼠脑组织神经元形态学变化,透射电镜观察脑组织组织超微结构,检测Iba-1、IL-6、IL-8、TNF-α、SOD、MDA、SIRT1、NF-κB、IκB-α、Bcl-2、Bax、Caspase-3指标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抑制剂组比较,银杏叶组和激动剂组大鼠逃避潜伏期缩短、穿越平台次数增多、脑组织神经细胞形态改善,突触数量增多,SIRT1、IκB-α、Bcl-2、SOD表达升高,IκB-α、Bax、Caspase-3、IL-6、IL-8、TNF-α、MDA表达降低(P<0.05);与银杏叶组比较,激动剂组的上述情况均较优(P<0.05);与模型组比较,抑制剂组的上述情况均较优(P<0.05)。结论:银杏叶注射液改善麻醉引起的认知障碍,其机制之一可能通过SIRT1/NF-κB通路介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红景天苷对血管性痴呆大鼠空间记忆及海马区环氧化酶2(COX-2)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血管性痴呆大鼠45只为研究对象,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红景天苷组,各15只。通过Morris实验比较各组大鼠上台潜伏期、上台总路程、站台象限停留时间、穿越站台次数的水平。行为学实验结束后,测定各组大鼠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单胺氧化酶(MAO)、乙酰胆碱(Ach)、乙酰胆碱酯酶(ACh E)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各组海马组织COX-2、NF-κB蛋白表达。结果:干预后,红景天苷组大鼠上台总路程、大鼠上台潜伏期都少于模型组,而红景天苷组大鼠穿越站台次数都多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景天苷组大鼠的血清MDA含量及脑组织MAO活力低于模型组,而红景天苷组大鼠的SOD活力则高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景天苷组大鼠的Ach水平低于模型组,而红景天苷组大鼠的Ach E水平则高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脑海马组织内COX-2、NF-κB水平显著增高,经过红景天苷治疗后,COX-2、NF-κB水平则显著降低(P<0.05)。结论:红景天苷通过抑制NF-κB及COX-2表达,进而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的认知能力障碍,产生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7,(3):108-111
目的:观察蓝布正提取物对血管性痴呆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核因子κB(NF-κB)、白介素-6(IL-6)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脑缺血再灌注合并尾静脉放血的方法制备小鼠血管性痴呆模型,将小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天保宁0.01g/kg剂量组,蓝布正10g/kg、5g/kg、2.5g/kg剂量组,每组12只,各组灌胃相应药物20ml/kg,连续35d。给药35d后利用跳台仪、Morris水迷宫检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考察海马区病理形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海马区NF-κB、IL-6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蓝布正10g/kg、5g/kg剂量组小鼠的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穿越平台数显著增加;与模型组比较,蓝布正10g/kg、5g/kg、2.5g/kg剂量组小鼠海马组织病变情况改善,海马区NF-κB、IL-6表达显著下降。结论:炎症反应在血管性痴呆的发生中起到重要作用,蓝布正可能是通过降低NF-κB表达,抑制炎性因子(如IL-6)的释放,保护脑神经元,改善血管性痴呆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温阳补肾灸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行为学、海马IL-1β、TNF-α及NF-κB相关基因与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温阳补肾灸抑制VD炎性反应的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艾灸组、西药组,每组10只。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缺血再灌注法制造VD大鼠模型。造模后,艾灸组大鼠悬灸"大椎""命门""关元",每次15 min,每日一次,连续治疗4周;西药组大鼠用尼莫地平灌胃(2 mg·kg~(-1)·d~(-1))连续治疗4周。运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对各组大鼠进行行为学检测。用HE染色观察其组织病理学改变。运用RT-qPCR法和Westernblot法检测海马IL-1β、TNF-α及NF-κB相关蛋白与基因的表达。结果:造模后手术组大鼠Morris水迷宫逃避潜伏期较假手术组明显延长(P0.05)。HE染色显示模型组神经元细胞排列松散,细胞膜模糊,细胞质不均匀,核固缩,坏死量增多,炎细胞显著增加。与模型组相比,艾灸组与西药组炎细胞数目明显减少,神经元坏死减少。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西药组大鼠海马组织TNF-α、p-IκB、NF-κBp65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西药组大鼠海马组织IL-1β、TNF-α、NF-κBp65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温阳补肾灸可能通过降低脑内IL-1β、TNF-α及NF-κB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抑制NF-κB信号通路,降低炎性反应,以达到治疗VD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9,(1):149-154
目的:研究血栓心脉宁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病理损伤的改善作用,并从炎症因子方面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永久性结扎双侧颈总动脉法建立大鼠VD模型,实验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甲磺酸双氢麦角毒碱片(喜得镇)0.54 mg/kg剂量组,血栓心脉宁0.55 g/kg、1.10 g/kg、2.20 g/kg剂量组。通过Morris水迷宫观察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考察大鼠海马及皮质的病理形态;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脑组织海马CA1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核转录因子-κB(NF-κB p65)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血栓心脉宁0.55 g/kg、1.10 g/kg、2.20 g/kg剂量组对VD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海马CA1区GFAP、TNF-α、NF-κB p65及IL-6表达明显降低。血栓心脉宁1.10 g/kg、2.20 g/kg剂量组大鼠脑组织皮层区与海马区的病理损伤有明显改善作用。结论:血栓心脉宁可明显提高V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改善受损海马及皮质组织;其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VD大鼠GFAP、TNF-α、NF-κB p65及IL-6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刺对多发梗塞性痴呆大鼠海马NF-κB和IκB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针刺治疗多发梗塞性痴呆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栓子注入法制作多发梗塞性痴呆模型,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组和非穴组,并设正常组和假手术组。针刺处理3周后,运用免疫组化方法分析海马NF-κB和IκB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海马NF-κB及IκB蛋白表达显著升高。同时,针刺组大鼠海马NF-κB、IκB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结论:针刺能够增强多发梗塞性痴呆大鼠海马NF-κB、IκB的蛋白表达水平,发挥神经保护作用,改善痴呆动物的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NF-κB及其抑制因子(IκB)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发生中的作用,观察山楂叶总黄酮(TFHL)对其的影响,探讨TFHL防治NASH的作用机制。方法:以高脂饮食喂养SD大鼠12周建立大鼠NASH模型,同时分别以250、125mg.kg-1.d-1的TFHL和195.4mg.kg-1.d-1的易善复进行干预,观察大鼠肝组织的病理改变,血清MDA、SOD、TNF-α水平,RT-PCR和免疫组化法检测NF-κB及其抑制物IκB基因m RNA和蛋白在肝组织中的表达。结果:高脂脂饮食诱导NASH大鼠肝组织出现重度脂肪变、不同程度的炎细胞浸润及坏死灶,血清MDA、TNF-α含量较正常大鼠显著增高,SOD活性下降,肝组织NF-κB p65、IκBα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增强;同时肝组织NF-κB p65、IκBα蛋白表达与血清TNF-α和MDA含量呈明显正相关,与血清SOD活性呈明显负相关;TFHL和易善复能显著改善NASH大鼠的炎症程度,能提高大鼠的血清SOD水平,降低MDA和TNF-α的含量,降低肝组织NF-κB p65、IκBα基因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论:TFHL能减少NASH大鼠脂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参芎化瘀胶囊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大鼠海马CA1区NF-κBp65表达的影响.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参芎化瘀胶囊组.采用反复夹闭双侧颈总动脉、同时腹腔注射硝普钠制备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应用Morris水迷宫检测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化法检测NF-κBp65表达.结果 ①与正常组、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海马CA1区NF-κB p65阳性细胞[(26.67±5.71)个/高倍视野]明显增多(P均<0.01);②与模型组比较,参芎化瘀胶囊治疗组NF-κB p65阳性细胞[(12.83±6.62)个/高倍视野]减少(P<0.01).结论 参芎化瘀胶囊可能通过减少VD大鼠脑内NF-κB p65的表达发挥脑保护作用,改善V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醒智散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善作用,并研究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通过反复夹闭双侧颈总动脉同时腹腔注射硝普钠的方法制备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然后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醒智散小、中、大剂量组,每组20只.各组给予相应药物或溶媒,1次/d,连续7d.在第3d各组随机抽取10只大鼠进行脑内氧化损伤相关因子SOD、MDA以及凋亡抑制因子Bcl-2检测;第8d开始,给药同时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第14d学习记忆测试结束后,检测脑组织海马病理以及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结果 第3d: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内SOD、Bcl-2表达显著降低,MDA显著增加;与模型组比较,醒智散中、大剂量能提高脑内抗氧化因子SOD、抗凋亡因子Bcl-2的表达,降低氧化产物MDA的产生.第14d: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延长,海马区存活海马神经元显著减少;与模型组比较,尼莫地平和醒智散中、大剂量能显著缩短血管性痴呆大鼠的逃避潜伏期,但没有显著影响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尼莫地平和醒智散中、大剂量能显著降低海马神经元损伤,增加存活神经元数目.结论 醒智散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有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抗神经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4周的跑台运动结合生慧汤对睡眠剥夺大鼠SIRT1/NF-κB信号通路及相关炎症因子的调节作用,探讨其改善睡眠剥夺大鼠学习记忆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48只睡眠剥夺模型大鼠随机均分为空白对照组(CON组)、有氧运动组(EX组)、完全睡眠剥夺组(TSD组)、完全睡眠剥夺 + 有氧运动组(TSD + EX组)、完全睡眠剥夺 + 生慧汤 + 有氧运动组(TSD + SHT + EX组)、完全睡眠剥夺+生慧汤组(TSD + SHT组)。EX组、TSD + EX组进行4周的跑台运动、TSD + SHT + EX组同时给与4周的跑台运动及生慧汤之后,采用多平台水环境法建立大鼠完全睡眠剥夺模型,TSD组、TSD + EX组、TSD + SHT组、TSD + SHT + EX组进行72 h的睡眠剥夺。睡眠剥夺结束后采用Morris水迷宫评价大鼠的学习记忆,采用Western blot(免疫印迹试验)检测大鼠海马中SIRT1、IκBα(NF-κB的抑制蛋白)、AC-NF-κB p65(乙酰化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和ELISA(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分别检测海马和血清中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IL-6(白细胞介素-6)、IL-1β(白细胞介素-1β)mRNA表达水平,采用HE染色(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大鼠海马的神经元形态。结果 与CON组比较,TSD组大鼠上平台潜伏期和游泳总路程显著增加,初次抵达平台时间显著延长,目标象限停留时间显著减少;SIRT1、IκBα表达显著降低、AC-NF-κB p65表达显著升高;海马及血清中TNF-α、IL-6、IL-1β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与TSD组比较,TSD + EX组、TSD + SHT组、TSD + SHT + EX组大鼠平台潜伏期和游泳总路程显著减少,初次抵达平台时间缩短,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增加;SIRT1、IκBα表达升高、AC-NF-κB p65表达降低;海马及血清中TNF-α、IL-6、IL-1β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TSD + SHT + EX组、TSD + EX组、TSD + SHT组海马神经元细胞排列较规则,数量增加,细胞核饱满。结论 4周的有氧运动结合生慧汤可抑制神经元损伤,改善睡眠剥夺引起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SIRT1/NF-κB信号通路中的关键蛋白及TNF-α、IL-6、IL-1β等炎症因子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大蒜素对丙泊酚麻醉所致老年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将120只20月龄老年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吡拉西坦组(500 mg/kg)和大蒜素低、中、高剂量组(5、10、20 mg/kg);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100 mg/kg腹腔注射丙泊酚麻醉,造模后各组分别连续1次/d腹腔注射给药7 d(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通过Morris水迷宫实验评测各组大鼠认知功能;苏木精-尹红(HE)、原位末端标记(TUNEL)染色法行海马CA1区神经元病理性损伤和神经元凋亡检查;生化分析法检测海马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ELISA法检测炎症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海马区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核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吡拉西坦组和大蒜素中、高剂量组大鼠逃逸潜伏期缩短、穿越平台次数增加(P<0.05或P<0.01),海马CA1区神经元病变明显好转,神经元凋亡数量明显减少、凋亡指数(AI)显著降低(P<0.05或P<0.01),SOD、CAT活性显著升高且MDA、TNF-α、IL-1β、IL-6含量显著降低(P<0.01);Nrf2、HO-1表达显著上调且NF-κB表达显著下调(P<0.01)。与吡拉西坦组比较,大蒜素高剂量组大鼠逃逸潜伏期缩短、穿越平台次数增加(P<0.05),AI显著降低(P<0.01),SOD活性显著升高且MDA、TNF-α含量显著降低(P<0.05或P<0.01);Nrf2、HO-1表达显著上调且NF-κB表达显著下调(P<0.05或P<0.01)。[结论] 大蒜素对丙泊酚麻醉所致老年大鼠认知功能障碍具有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激活Nrf2/HO-1通路、抑制NF-κB蛋白表达进而抑制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脓毒症小鼠模型认知功能障碍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姜黄素低、中、高剂量组,地塞米松组,SIRT1抑制剂组,高剂量+抑制剂组,每组20只。通过盲肠结扎和穿刺(CLP)诱导小鼠脓毒症,并通过腹腔注射给药。通过旷场实验、莫里斯水迷宫检测小鼠活动探索及学习认知能力, HE 染色检测脑损伤,流式细胞术检测神经细胞凋亡率, Elisa检测TNF-α、IL-6和IL-1β含量,试剂盒检测MDA、SOD和CAT水平,蛋白印迹法检测SIRT1、Ac-NF-κB、Ac-FOXO1和Ac-p53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姜黄素高剂量组小鼠存活率增加(P<0.01),总行驶距离、站立次数和梳理毛发次数及在目标象限时间和穿越区域的次数均增加(P<0.01),潜伏期时间减少(P<0.01),海马区病理损伤减轻,神经细胞凋亡率减少(P<0.01),IL-6、TNF-α、IL-1β、MDA含量均减少(P<0.01),SOD和CAT活性升高(P<0.01),SIRT1表达上调(P<0.01),Ac-FOXO1、Ac-NF-κB和Ac-p53表达均下调(P<0.01); 加入SIRT1抑制剂EX-527逆转了姜黄素对脓毒症小鼠的作用。结论:姜黄素通过激活SIRT1调节脓毒症小鼠模型的认知功能障碍,这与FOXO1、p53和NF-κB的脱乙酰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黄连解毒汤(HJD)对老年性痴呆(AD)模型大鼠脑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Aβ1-42ICV(侧脑室)显微注射建立AD大鼠模型,5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对照组,Aβ1-42模型组(AD大鼠组),Aβ1-42+HJD低剂量组(5g.kg-1),Aβ1-42+HJD中剂量组(10g.kg-1),Aβ1-42+HJD高剂量组(15g.kg-1)。在Aβ1-42造模7天后,各组均灌胃给药(对照组和AD大鼠组给以生理盐水),1次/d,连续给药21天。采用生物化学方法检测HJD对AD模型大鼠海马组织SOD活性,MDA含量的影响,蛋白印迹检测方法检测I-κB和NF-κB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β1-42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升高(P0.01,P0.05),Ⅰ-κB-NF-κB信号通路活化。HJD作用后,AD模型大鼠海马组织SOD活性升高,MDA含量降低(P0.05),并抑制Ⅰ-κB-NF-κB信号通路活化。结论:HJD通过提高SOD活性,降低MDA含量,抑制I-κB-NF-κB信号通路活化,改善AD模型大鼠的脑组织生化学改变和炎症改变,对AD有一定的改善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药材》2010,(4)
目的:探讨黑水缬草提取物对老年痴呆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和海马神经元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利用多因素造成大鼠老年痴呆病理复合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老年痴呆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和海马神经元一氧化氮合酶(iNOS)、环氧合酶-2(COX-2)及核因子NF-κB(IκB-α)表达的变化。结果:黑水缬草各剂量及阳性对照药均显示出一定的疗效,效果显著优于模型组和对照组(P0.05),其中50%乙醇树脂洗脱高剂量组效果尤为显著(P0.05或P0.01),且作用呈量效关系。结论:黑水缬草50%乙醇树脂洗脱高剂量能有效抑制痴呆大鼠脑内神经元炎性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减轻iNOS过表达,抑制COX-2活性及减少对核因子NF-κB的激活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山茱萸活性成分5-羟甲基糠醛对H2O2诱导损伤的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及BCL-2、NF-κB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常规方法进行乳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原代培养,复制体外H2O2氧化损伤模型,采用MTT法分析不同浓度5-羟甲基糠醛对大鼠海马神经元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5-羟甲基糠醛对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BCL-2、NF-κB蛋白的表达。结果:MTT结果分析表明,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5-羟甲基糠醛高、中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5-羟甲基糠醛高、中剂量组较模型组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5-羟甲基糠醛高、中、低剂量能提高BCL-2蛋白的表达,并对NF-κB的表达有抑制作用,并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山茱萸活性成分5-羟甲基糠醛能抑制H2O2诱导的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其增加BCL-2蛋白表达,降低NF-κB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苗药金乌健骨方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大鼠滑膜细胞核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苗药金乌健骨方高、中、低剂量组和雷公藤多苷对照组各10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建立CIA大鼠模型,致炎第7天开始灌胃治疗,4周后处死大鼠,分离关节滑膜,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滑膜组织中NF-κB/P65、NF-κB/P50、IκBα的表达。结果金乌健骨方高中剂量组和雷公藤多苷对照组NF-κB/P65、NF-κB/P50、IκBα蛋白活性均低对于模型对照组(P0.05),金乌健骨方高剂量组最明显,低于雷公藤多苷对照组(P0.05)。结论苗药金乌健骨方对CIA大鼠关节滑膜细胞NF-κB/P65、NF-κB/P50、IκBα的蛋白活性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余婷  韩亚非 《天津中医药》2018,35(11):863-867
[目的]研究苦参素对大鼠慢性脑缺血后大脑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100只SD大鼠采用结扎双侧颈总动脉的方法复制慢性脑缺血大鼠模型,设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苦参素低[25 mg/(kg·d)]、中[50 mg/(kg·d)]、高[100 mg/(kg·d)]剂量组,各20只,术后第2天开始腹腔注射给药,疗程7 d。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末端标记(TUNEL)法分别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形态及凋亡状况;免疫组织化学(IHC)法检测海马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蛋白表达;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核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生化分析海马区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测定海马组织炎症细胞因子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苦参素中、高剂量组慢性脑缺血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形态结构变化和凋亡状况均明显改善,凋亡指数(AI)显著降低(P0.01),海马区Bcl-2表达上调、Bax表达下调且Bcl-2/Bax比值显著提高(P0.05或P0.01),Caspase-3、NF-κB蛋白表达均显著下调(P0.05或P0.01),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升高且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或P0.01);炎症细胞因子[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苦参素具有抑制慢性脑缺血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的药理学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苦参素调节凋亡相关蛋白表达以及提高氧自由基清除能力、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