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阔叶黄檀干燥心材的黄酮类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柱及制备液相色谱等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阔叶黄檀中分离得到7个黄酮类成分,分别鉴定为:甘草素(1)、5,7-二羟基-2′,3′,4′-三甲氧基二氢异黄酮(2)、7-羟基-6-甲氧基黄酮(3)、pterosonin E(4)、3,4,4′,7-四羟基黄烷(5)、异甘草素(6)、2′,4′-二羟基查尔酮(7)。结论:其中,化合物5、7为首次从黄檀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阔叶黄檀干燥心材的黄酮类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反相、凝胶等柱色谱及制备液相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分析进行结构鉴定。采用DPPH法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抗氧化活性测试。结果:从阔叶黄檀中分离得到7个黄酮类成分,分别鉴定为甘草素(1)、5,7-二羟基-2',3',4'-三甲氧基二氢异黄酮(2)、7-羟基-6-甲氧基黄酮(3)、pterosonin E(4)、3,4,4',7-四羟基黄烷(5)、异甘草素(6)、2',4'-二羟基查尔酮(7)。结论:化合物5、7为首次从黄檀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3为首次从阔叶黄檀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均弱于阳性药物抗坏血酸。  相似文献   

3.
新黄酮类化学成分(neoflavonoids)是黄檀属Dalbergia植物的一类特征性成分。据文献统计,迄今已有59个新黄酮类成分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按其基本骨架,主要分为黄檀酚类、黄檀醌类、黄檀内酯类、苯酰苯类及其他类。现代研究表明,该类成分具有抗骨质疏松、抗雄性激素、抗炎、抗肿瘤、抗过敏、抗氧化等多种生物活性。该文对黄檀属植物新黄酮类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进行综述,以期为黄檀属植物综合利用与新药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阔叶黄檀三萜类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黄檀属植物中阔叶黄檀(Dalbergia latifolia)中的三萜类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并对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方法:将阔叶黄檀心材50.0 kg,粉碎,用7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2 h,合并滤液,减压回收溶剂得到浸膏。浸膏经水分散,通过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及水饱和正丁醇萃取,制备得到上述4个萃取部位。然后分别采用硅胶,LH-20羟丙基葡聚糖凝胶,C18色谱柱(ODS)及大孔吸附树脂等色谱分离技术对各个萃取部位进行化学成分分离。通过理化分析、波谱分析及质谱分析等手段,对分离得到的各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阔叶黄檀中分离鉴定得到7个三萜类化合物,分别为3-O-α-L-arabinopyranosyl-28-O-β-D-glucopyranosyl pomolic acid(1),β-sitostenone(2),β-sitosterol(3),豆甾醇(4),β-香树脂酸乙酸酯(5),β-香树脂醇-3-棕榈酸酯(6),3-乙酰齐墩果酸(7)。结论:化合物1,5,6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4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上述研究成果为进一步阐明阔叶黄檀药效物质基础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为该植物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降香为我国Ⅱ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降香黄檀的心材,资源稀缺,价格昂贵。东非黑黄檀与降香为同属植物,在非洲民间常用于治疗痢疾、腹泻、惊厥及支气管炎等疾病。目前,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学成分15个,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抗癌、抗炎、抗菌、抗氧化、抗凝血活性、抗疟疾及抗HIV等多种生物活性。在收集整理大量国内外文献调研的基础上,对东非黑黄檀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进行综述,发现其有6个黄酮类成分与降香的化学成分相同,部分药理活性也相同,这些为其作为降香的潜在替代药材提供了一些理论依据,也为东非黑黄檀的深入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率质谱(UPLC-Q-TOF-MS/MS)技术快速分析与鉴定黄檀属植物交趾黄檀心材甲醇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UPLC RRHD SB-C_(18)色谱柱(3. 0 mm×100 mm,1. 8μm),流速0. 3 mL·min~(-1),进样量1μL,流动相0. 1%甲酸水溶液(A)-乙腈(B)梯度洗脱(0~0. 01 min,5%B;0. 01~2 min,5%~22%B;2~28 min,22%~35%B;28~45 min,35%~44%B;45~55 min,44%~100%B;55~57 min,100%B;57~57. 10 min,100%~5%B);选择电喷雾离子源,负离子模式采集数据,采集范围m/z 100~1 500。结果:从交趾黄檀心材的甲醇提取物中初步鉴定了101个化学成分,包括22个黄酮类,34个异黄酮类,15个新黄酮类,18个其他类型黄酮和12个其他类成分。结论:UPLC-Q-TOF-MS/MS技术方法可快捷、准确、较全面地鉴定交趾黄檀心材中的化学成分,交趾黄檀心材中主要化学成分为异黄酮类、黄酮类和新黄酮类成分,对揭示其内在物质基础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其作为潜在的中药新资源开发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中药材》2015,(9)
目的:研究交趾黄檀心材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各种色谱方法分离纯化,通过光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交趾黄檀心材中分离鉴定了11个化合物,分别为:对苯二甲酸二丁酯(1)、美迪紫檀素(2)、紫檀茋(3)、6-羟基-2-(2-羟基-4-甲氧基苯基)苯并呋喃(4)、紫檀醇(5)、邻苯二甲酸丁基异丁基二酯(6)、pterolinus B(7)、对羟基苯甲酸甲酯(8)、对羟基苯甲酸乙酯(9)、2-(2'-甲氧基-4'-羟基)-苯基-3-甲基-6-羟基-苯并呋喃(10)、6α-hydroxycyclonerolidol(11)。结论:其中,化合物1、6~10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4、1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建立降香的HPLC指纹图谱及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C;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0.5%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10 nm,进样量10μL。18批降香的指纹图谱相似度为0.343~0.779,表明不同批降香之间差异性较大;共标定了18个共有峰,指认了甘草素、阔叶黄檀酚等8种黄酮类成分,其中甘草素、木犀草素、柚皮素、异甘草素、刺芒柄花素、黄檀素、阔叶黄檀酚和生松素的质量分数依次为0.1341%~0.4952%、0.0282%~0.1670%、0.0163%~0.5913%、0.0535%~0.1880%、0.1424%~0.6401%、0.0680%~0.5907%、0.0032%~1.9807%、0.0096%~0.7402%;聚类分析将18批降香分3类,PLS-DA分析标记了降香中8个差异性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0.5%。建立的降香HPLC指纹图谱和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可靠性,可采用PLS-DA模型对降香药材的质量进行评价,为降香药材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和临床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降香为豆科黄檀属植物降香檀Dalbergia odorifera T.Chen树干和根的干燥心材,具有化瘀止血、理气止痛之功效。现代化学及药理研究表明,其主要化学成分为挥发油及黄酮类化合物,主要药理作用为防治心血管疾病。从传统提取分离鉴定和在线鉴别角度,对降香中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的归纳与总结,为降香药效作用的深入研究、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及临床用药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中成药》2016,(4)
目的研究广豆根Sophora subprostrata Chunet T.Chen的化学成分。方法广豆根二氯甲烷提取物采用柱色谱、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广豆根素(1)、多花胡枝子素A——3(2)、L-高丽槐素(3)、光甘草酚(4)、lupinifolin(5)、5-hydroxysophoranone(6)、β-谷甾醇(7)、大豆皂醇B(8)。结论化合物1~6为黄酮类成分,化合物2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6和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光叶淫羊藿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海艳  秦海林  赵天增  王惠亭 《中草药》2009,40(11):1719-1723
目的 研究光叶淫羊藿全草的化学成分,为阐明其有效成分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根据化合物的光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 从光叶淫羊藿根、茎中分离得到了8个化合物,其中1个木脂素类成分,1个甾体类成分,6个黄酮类成分,分别为(7S,8R,8'R)-3,3'-二甲氧基-4,4',8'-三羟基-9-乙酰氧基-7,9-环氧木脂素(Ⅰ)、胡萝卜苷(Ⅱ)、淫羊藿次苷C(Ⅲ)、2"-鼠李糖大花淫羊藿苷A(Ⅳ)、淫羊藿苷(Ⅴ)、淫羊藿次苷A(Ⅵ)、朝藿定C(Ⅶ)和柔藿苷(Ⅷ);从光叶淫羊藿叶中分离得到了4个化合物,其中2个黄酮类成分,2个苯乙醇苷类成分,分别鉴定为thalictoside(Ⅸ)、sutchuenoside A(Ⅹ)、icariside D2(Ⅺ)和山柰苷(Ⅻ).结论 所有12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降香及伪品中挥发性成分分析,筛选其挥发性差异成分,为降香真伪鉴别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HS-GC-MS)检测降香及伪品中挥发性成分,GC条件采用程序升温(柱箱初始温度50℃,保留时间1 min,以10℃·min-1升温至300℃保持10 min),流速1.0 mL·min-1,分流比10∶1,进样量1 mL,采用电子轰击离子源(EI),扫描范围m/z 35~550。通过数据库匹配鉴定化合物种类,利用峰面积归一法计算各成分相对质量分数,并运用SIMCA 14.1软件对检测结果进行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与聚类分析,根据变量重要性投影(VIP)值>2及P<0.05筛选出降香及伪品的挥发性差异成分。结果:分别从降香、巴里黄檀、阔叶黄檀、两粤黄檀、斜叶黄檀、交趾黄檀中鉴定出26、17、8、22、24、7个挥发性成分,其中降香的特有成分11种,巴里黄檀特有挥发性成分6种、阔叶黄檀特有挥发性成分3种、两粤黄檀特有挥发性成分6种、斜叶黄檀特有挥发性成分8种、交趾黄檀特有挥...  相似文献   

13.
《中药材》2010,(6)
目的:对降香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葡聚糖凝胶色谱等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和波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降香中分离得到9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黄颜木素(1)、木犀草素(2)、染料木素(3)、异半皮桉苷(4)、木犀草素-6-C-葡萄糖苷(5)、高北美圣草素(6)、甘草素(7)、大豆素(8)、柚皮素(9)。结论:化合物1、4、5、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交趾黄檀异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刘荣华  温新潮  张普照  邵峰  杨尊华  黄慧莲  王艳 《中草药》2015,46(19):2851-2855
目的研究交趾黄檀Dalbergia cochinchinensis中异黄酮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正、反相以及凝胶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分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交趾黄檀心材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4个异黄酮类成分,分别鉴定为紫苜蓿酮(1)、7-羟基-2′,4′-二甲氧基异黄烷(2)、4,7,2′-三羟基-4′-甲氧基异黄烷醇(3)、5,7-二羟基-2′,3′,4′-三甲氧基二氢异黄酮(4)、芒柄花黄素(5)、2′-羟基芒柄花黄素(6)、2′,5,7-三羟基-4′-甲氧基异黄酮(7)、染料木黄酮(8)、3′-O-methylviolanone(9)、3-hydroxyvestitone(10)、鹰嘴豆芽素A(11)、后莫弗里素(12)、美迪紫檀素(13)、isodarparvinol B(14)。结论化合物3、4、12为首次从该属植物分离得到,化合物1~2、6~11、13~14首次从该植物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藏药材柳兰(Epilobium angustifolium)中黄酮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正、反相硅胶、MCI大孔树脂、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及中低压柱色谱、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纯化化合物,利用核磁共振和质谱等方法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植物柳兰全草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槲皮素-3-O-β-D-葡萄糖醛酸苷(1)、金丝桃苷(2)、槲皮苷(3)、木犀草素(4)、槲皮素(5)、阿福豆苷(6)、山奈酚-3-O-α-L-阿拉伯呋喃糖苷(7)、槲皮素-3-O-α-L-阿拉伯呋喃糖苷(8)、桑色素-3-O-α-L-鼠李糖苷(9)、槲皮素-3-O-α-D-阿拉伯吡喃糖苷(10)和芦丁(11)。结论:从藏药材柳兰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中分离得到11种黄酮类成分。其中,化合物1为首次从柳兰中分离得到,化合物7、9、10为首次从柳叶菜科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中药材》2016,(11)
目的:研究无尾果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反复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对该药材活性部位进行分离纯化,运用NMR、MS等波谱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无尾果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部位中分离鉴定了9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槲皮素(1)、(+)-儿茶素(2)、二氢槲皮素(3)、8-醛基-表儿茶素(4)、表儿茶素-[8,7-e]-4β-(4-羟基苯)-3,4-二羟基-2(3H)-吡喃酮(5)、corbulain Ib(6)、phyllocoumarin(7)、kaempferol-3-O-(6-O-caffeoyl)-galactoside(8)、根皮素-4'-O-β-D-葡萄苷(9)。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并且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降香檀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做了综述。降香檀是蝶形花科檀属植物,为海南特有植物。降香檀的心材降香既是一种药材,又是一种名贵香料。降香含有丰富的挥发油、黄酮类化合物及桂皮酰酚类化合物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保护心血管、抗肿瘤、抗炎、中枢神经抑制作用等多种药理活性。因此,对降香檀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研究对开发新药和保健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贾晓东  赵兴增  冯煦  王鸣  孙浩  董云发 《中草药》2008,39(12):1768-1771
目的研究杭白芷中的香豆素类成分。方法杭白芷鲜药材用乙醇冷浸,反复正、反相柱色谱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得到化合物Ⅰ~Ⅷ,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其光谱数据确定结构。结果从杭白芷鲜药材中分离鉴定了5个香豆素苷和3个香豆素类成分,分别为别异欧前胡素(Ⅰ)、氧化前胡素(Ⅱ)、佛手柑内酯(Ⅲ)、marmesin 4′-O-β-D-apiofuranosyl-(1→6)-β-D-glucopyranoside(Ⅳ)、β-D-glucosyl-6′-(β-D-apiosyl)columbianetin(Ⅴ)、哥伦比亚狭缝芹素(columbianin,Ⅵ)、8-O-β-D-glucopyranosyl xanthotoxol(Ⅶ)、tert-O-β-D-glucopyranosyl-(R)-heraclenol(Ⅷ)。结论化合物Ⅳ~Ⅵ为首次从当归属中分得,Ⅶ、Ⅷ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9.
祖师麻中的双黄酮类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光雄  杨永春  石建功  胡文言 《中草药》2002,33(12):1061-1063
目的 分离并鉴定祖师麻Daphne giraldii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方法 利用硅胶柱色谱和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分离双黄酮类成分,用核磁和质谱等谱学方法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分离并鉴定了4个双黄酮类化合物daphnodorins A-D1(Ⅰ-Ⅳ)。结论 首次从祖麻中得到化合物daphnodorins A-D1,这类结构的黄酮化合物目前仅发现于该属植物。  相似文献   

20.
杭白芷香豆素苷类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浩  赵兴增  贾晓东  王相云  董云发  冯煦 《中药材》2012,(11):1785-1788
目的:研究中药杭白芷中的香豆素类成分。方法:杭白芷鲜药材用乙醇冷浸,反复正、反相硅胶柱层析及制备高效液相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其光谱数据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杭白芷鲜药材中共分离鉴定了26个香豆素苷类成分,本文报道其中的7个,分别为:sec.-O-β-D-Galactopyranosyl-(R)-byakangelicin(Ⅰ)、8-O-β-D-Galactopyranosyl-xanthotoxol(Ⅱ)、7-O-β-D-Apiofuranosyl-(1→6)-β-D-Glucopyranosyl-peucedanol(Ⅲ)、(R)-peucedanol-7-O-β-D-Glucopyranoside(Ⅳ)、sec.-O-β-D-Glucopyranosyl-(R)-Oxypeucedaninhydrate(Ⅴ)、7-O-β-D-Galactopyranosyl-Scopoletin(Ⅵ)、Aesculin(Ⅶ)。结论:化合物Ⅴ为新化合物,化合物Ⅶ为首次从伞形科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Ⅲ、Ⅳ为首次从当归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Ⅰ、Ⅱ、Ⅵ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