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癫痫是神经系统常见疾病之一,其发病机制非常复杂,迄今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癫痫发作时大脑神经元的异常放电与神经递质、离子通道、神经胶质细胞、突触联系、遗传及免疫等的异常有密切关系。本文就以上方面对癫痫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便深入理解癫痫发病机制,为诊断、预防与治疗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癫痫是以神经元异常兴奋为特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癫痫发生时可引起突触可塑性的失调从而导致了学习和记忆能力减弱,这一过程与蛋白质从头合成有关。真核细胞延伸因子2激酶(eukaryotic elongation factor 2kinase,eEF2K)作为一种钙/钙调蛋白依赖性激酶,通过磷酸化其唯一底物真核细胞延伸因子2(eukaryotic elongation factor 2,eEF2)来调控蛋白的翻译延伸。eEF2/eEF2K磷酸化/去磷酸化动态过程起着调节蛋白质合成、突触可塑性和记忆巩固等作用。eEF2K活性受一系列调控信号严密调控,包括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1,mTOR)、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和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ERK)等,但作用机制知之甚少。本文主要对eEF2/eEF2K在癫痫突触可塑性作用机制作一综述,以期为癫痫及记忆衰退的未来诊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右江医学》2016,(4):450-453
<正>癫痫是神经元异常过分放电引起短暂性脑功能失调为特征的慢性脑部疾病,尽管近年来在癫痫药物治疗方面的研究取得巨大进步,开发很多抗癫痫新药,绝大多数癫痫患者能够被治愈,但是还有约25%的癫痫患者对抗癫痫药物(antiepileptic drugs,AEDs)耐药,发展为难治性癫痫(refractory epilepsy,RE)[1]。原因在于对RE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只是存在一些猜想或假说。由于其对药物反应性差,发  相似文献   

4.
抑郁症作为一种全球范围内的常见精神疾病,被称之为"心灵的感冒",且日益受到全球各国的关注.抑郁症的发病机理十分复杂,至今尚未完全研究清楚,因此抗抑郁药物的研发受到很大限制,而且目前的抗抑郁药物治疗仍然不尽人意.目前关于抑郁症发病机制假说的研究大部分指向海马的变化,如海马体积减小,神经元衰亡、丢失,及突触发生和神经发生的...  相似文献   

5.
突触是神经信息传递的关键部位,突触可塑性是学习记忆的机制,其重要表现形式长时程增强被认为是学习记忆的神经基础。长时程增强可以分为诱导产生和增强两个主要阶段,其机制涉及到神经递质、受体、基因表达以及突触结构的变化。研究长时程增强的机制可以为进一步探究学习记忆的机制打下基础,也可以为脑内功能紊乱疾病的治疗提供潜在的靶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杏仁核点燃癫痫发生过程中突触素-1(synaptophysin,SYN-1)在海马表达动态变化。方法:建立杏仁核点燃癫痫大鼠模型及左乙拉西坦(levetriacetam,LEV)治疗模型,用real time-PCR测定不同时期SYN的表达量,并测量免疫反应光密度值。结果:SYN-1见于癫痫1周组阳性细胞率最低,表达最少,8周组表达最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8周组用药前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大鼠在14 d开始出现自发发作。结论:SYN-1与突触形成与重建密切相关,在癫痫组亚组8周组表达上调,提示其可能在慢性期参与了癫痫的维持。  相似文献   

7.
李海宇  梁若飞  毕赢  王远传   《四川医学》2024,45(4):422-425
<正>癫痫发作可能是胶质瘤患者唯一或首发的临床症状,临床上常表现为局灶性癫痫发作,并可进展为全身性发作,甚至癫痫持续状态。据统计,低级别胶质瘤患者癫痫发生率高达60%~90%[1]。胶质瘤相关癫痫(glioma-associated epilepsy, GRE)因其高发病率、耐药性以及可随胶质瘤复发而伴发等特点,不仅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还将导致认知功能受损等其他严重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癫痫是临床脑部疾患之一,其发病原因较复杂,治疗方式由传统的药物治疗逐渐发展到手术治疗、基因疗法、细胞移植及神经刺激等多种治疗方式,但目前仍未有理想的治疗方案。为了进一步加深对癫痫疾病的认识,促进新的抗癫痫治疗手段的发展,本次研究对癫痫的病因、发病机制及临床治疗发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癫痫是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一种常见病,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癫痫的年发病率为(50~70)/10万;患病率约为5‰[1]。癫痫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近年研究表明,中枢神经系统兴奋与抑制间的不平衡主要与离子通道、神经递质及神经胶质细胞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0.
大致密核心小泡非突触部位胞吐的研究进展解剖学教研室孔祥玉关键词非突触部位胞吐,大致密核心小泡,大鼠,三叉神经尾侧脊束核在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中,神经元间的信息传递无疑主要是借助突触完成的。但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1~11],某些神经元间的信息传...  相似文献   

11.
张妮  王世伟  苟兴春 《海南医学》2014,(16):2404-2407
突触传递是神经系统实现其功能的最基本的方式。神经细胞进行着快速的突触囊泡信息传递而没有耗尽突触囊泡,这主要依赖于突触囊泡在神经末梢进行着精确而快速的内吞作用。本文将主要介绍四种突触囊泡的回收分子机制,网格蛋白介导的经典途径、Kiss-and-run、Bulk endocytosis以及2013年12月在Nature上报道的超速内吞机制。  相似文献   

12.
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唑-丙酸(AMPARs)是调节快速突触传递的兴奋性谷氨酸受体,是由GluR1、GluR2、GluR3和 GluR4四种亚基选择性组装构成同源或异源四聚物。GluR2亚基对AMPARs的特性有重要影响,含GluR2亚基的AMPARs对Ca2+不通透,中枢神经系统中大多数AMPARs为此类;不含GluR2亚基的AMPARs对Ca2+有较好的通透性,这类AMPARs在限定的神经元或特定的生理或病理条件下表达。近年来的研究发现,GluR2缺失的AMPARs对突触功能、突触可塑性、神经局部环路传导等有特殊的作用。本文对GluR2缺失的AMPARs及其对突触功能和可塑性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一类由躯体感觉系统损伤或疾病导致的以自发痛、痛觉过敏和痛觉超敏为特征的疼 痛,目前认为中枢敏化是神经病理性疼痛产生和维持的关键机制之一。内源性大麻素系统的大麻素受体1可调控神经 递质的释放,改变突触可塑性,进而抑制中枢敏化,可减轻神经病理性疼痛。此外,大麻素受体1激活亦可缓解神经 病理性疼痛所致的抑郁。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较长期酒精处理及戒断后,大鼠背侧纹状体突触可塑性的变化.方法:在大鼠慢性饮酒10、20、30天及戒断后1、3、7天用脑片记录场电位的方法观察背侧纹状体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LTP)诱导的变化,用透射电镜(TEM)观察突触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慢性饮酒不同时期对大鼠背侧纹状体LTP的诱导均有阻抑,饮酒10天阻抑作用最强(P<0.05),饮酒20、30天的阻抑作用逐步减弱(P>0.05),戒断7天LTP较对照组有反跳性增强(P<0.05);戒断7天突触界面活性区长度变长、饮酒20、30大组突触间隙宽度变窄、饮酒30天组和撤酒7天组突触后膜致密物质(post synaptic density,PSD)变薄(以上差异均为P<0.05).结论:慢性酒精刺激可导致大鼠背侧纹状体突触传递效能和结合特性的改变.  相似文献   

15.
采用离体脑片灌流的电生理技术,观察吗啡成瘾大鼠的视皮层诱发场电位及其特点。结果显示:吗啡成瘾可以明显易化视皮层诱发场电位,使出现长时程增强(longtermpotentiation,LTP)样变化,而且强直刺激对其增长的影响不大。结果提示:成瘾性LTP与强直性LTP现象可能具有相同的机制,并对其可能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电针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突触性蛋白表达的影响,明确其治疗机制。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氟西汀组,除对照组外,各组均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UMS)建立抑郁动物模型。电针组于每日应激前选取百会、印堂两穴进行电针治疗,每天1次;氟西汀组于造模前通过灌胃给予阳性药氟西汀水溶液,剂量为10 mg/kg,持续21 d。于应激造模后7、14、21 d分别采用旷场测试和强迫游泳实验评价大鼠的抑郁样行为,Golgi染色观察海马突触结构的病理特点,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突触可塑性相关蛋白SYN、PSD-95、CREB、BDNF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模型组大鼠7 d时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显著增加(P<0.05),14 d时旷场自主活动评分显著下降(P<0.05),抑郁样行为明显,海马突触结构损伤,突触可塑性蛋白SYN、PSD-95、CREB、BDNF表达均显著下调(P<0.01);经电针治疗后,大鼠抑郁样行为得以明显改善(P<0.01),树突棘形态及数量趋于正常,SYN、PSD-95、CREB、BDNF表达均明显回升(P<0.01)。结论:电针能显著改善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的抑郁样行为,其机制与改善突触结构,上调突触可塑性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青年大鼠海马CA3区神经元突触结构变化及大鼠突触老龄性改变,探讨多烯磷脂提高学习记忆功能的形态学基础及对突触可塑性的影响。 方法: 5月龄Wistar大鼠2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多烯磷脂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喂养4周后进行水迷宫训练,连续训练1周。用免疫组化和MOTAC图像分析系统检测大鼠海马CA3区突触素(SYN)的免疫表达,用电镜观察海马CA3区突触变化。选取老龄鼠(24~26月龄)10只,雌雄各半,相同环境正常饲养,透射电镜观察老龄鼠海马CA3区神经元超微结构改变。 结果:多烯磷脂组海马CA3区SYN表达 (0.430 0±0.022 4)明显高于对照组(0.356 7±0.0209)(P<0.05)。电镜下观察,多烯磷脂组海马CA3区突触数密度[(102.69±8.96).μm-3]和活性区膜面积[(0.066±0.010) μm2/μm3] 高于对照组[(82.89±6.52) .μm-3和(0.046±0.006) μm2/μm3](P<0.05)。青年大鼠突触结构完整,前后膜间隙清晰,棘器清晰活跃;而老龄鼠突触结构不完整,前后膜融合,间隙模糊,扁平小囊增多并扩张,棘器变性。结论:多烯磷脂可明显改善大鼠海马CA3区SYN表达,增加突触活性区面积及突触数量,提高大鼠的空间辨别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18.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s of electroacupuncture (EA) on the structure parameters of synapse and reactive changes of astrocyte in the marginal zone of focal cerebral ischemia in rats at different time zones so as to further explore its underlying mechanisms in the treatment of cerebral ischemia.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研究E3泛素连接酶FBXL20及其下游蛋白-神经元突触膜胞外分泌调节蛋白1 (regulating synaptic membrane exocytosis 1,RIM1)在颞叶癫痫患者皮质及匹鲁卡品癫痫大鼠模型皮质、海马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探讨FBXL20在癫痫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以颞叶癫痫患者手术切除病灶标本(n=25)为癫痫组,以脑外伤减压手术所切皮质标本(n=10)为对照组.另取40只健康雄性SD大鼠腹腔注射氯化锂(127 mg/kg),20 h后腹腔注射匹鲁卡品(50 mg/kg),每30分钟重复给予1次匹鲁卡品(10 mg/kg),直到大鼠癫痫发作.2周后出现癫痫自发性发作的大鼠纳入癫痫组;2个月后仍未出现癫痫自发性发作的大鼠纳入对照组.采用免疫荧光对FBXL20的表达进行定位;免疫组化检测FBXL20的表达水平;Westem blot检测FBXL20、RIM1的表达水平.结果 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FBXL20主要表达于神经元;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检测结果均显示癫痫患者皮质、癫痫大鼠模型皮质与海马中FBXL20表达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同时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RIM1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 FBXL20在癫痫患者及大鼠模型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RIM1表达明显升高,提示FBXL20可能通过调控RIM1参与了癫痫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囊泡循环为突触的基本生理功能,涉及到多个环节的参与,囊泡回收是整个突触囊泡循环的基础。研究 表明,网格蛋白介导的内吞作用是囊泡回收的主要途径,Dynamin(发动蛋白)在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Dynamin是 一个分子质量约为100 kD的GTP酶,它在网格蛋白介导的内吞过程中发挥“剪刀”的作用,将网格蛋白包被小窝与 质膜分离。研究发现癫痫、阿尔茨海默病、中央核肌病等多种神经性疾病与Dynamin相关。本文从Dynamin的结构入 手,简要论述其功能、表达调控及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