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 目的 分析1995-2014年沙洋县疟疾防制效果, 为调整和制定消除疟疾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方法 收集 1995-2014年疟疾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结果 20年累计报告疟疾病例582例 (其中输入性病例9例), 年均发病率为 0.53/万。疟疾发病率从1997年2.30/万逐年降至2010年0.02/万, 下降了99.13%。疟疾病例占传染病疫情报告总数的构 成比也从1997年的21.23%下降至2010年的0.07%, 下降了99.67%。2011-2014年连续4年无本地疟疾病例发生。但近 年来输入性疟疾呈逐年上升态势。结论 结论 该县已达到国家 《疟疾控制和消除标准》, 疟疾防控工作已从控制阶段转入消 除阶段, 但今后仍应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加强输入性疟疾病例管理, 不断巩固防治成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2008-2014年南通市疟疾疫情以及消除疟疾工作进展情况,为调整疟疾防治措施、指导消除疟疾工 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8-2014年南通市疟疾疫情资料及消除疟疾工作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 析。结果2008-2014年南通市累计报告疟疾305例,平均年发病率为0.57/10万。305例疟疾病例中,本地间日疟病例 26 例(8.52%),输入性病例279 例(91.48%);男性占90.49%(276/305),年龄以青壮年为主,20~59 岁占91.48%(279/ 305);全年均有病例发生,无明显季节性;输入性病例主要集中在海安县、海门市和通州区,分别为80、71例和41例,占全 市输入性病例总数的68.82%(192/279)。自2011年起全市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报告,启东市、如东县、崇川区、开发区和 港闸区已通过江苏省消除疟疾考核。结论2008-2014年南通市疟疾病例以输入性病例为主,本地疟疾病例数大幅下 降,2011-2014年已连续4年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报告;全市所辖9个县(市、区)中已有5个通过消除疟疾考核。今后应 进一步加强输入性疟疾防治,继续推进全市消除疟疾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 目的 了解2010-2014年湖北省疟疾流行特征, 为制订和调整全省消除疟疾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 方 法 法 收集2010-2014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网络报告中湖北省疟疾病例资料,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0- 2014年湖北省网络报告疟疾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结果 2010-2014年湖北省共报告疟疾病例 997 例, 其中间日疟 618 例、 恶性疟 352 例、 卵形疟 18 例、 三日疟 9 例; 本地疟疾病例 479 例, 输入性疟疾病例 518 例。自2013年起无本地感 染病例; 输入性疟疾病例数逐年上升, 其中以输入性恶性疟病例数上升更为明显。81.85%的病例分布在襄阳、 武汉、 孝 感、 宜昌、 荆门和随州6个市; 男性病例810例, 女性187例, 男女性别比为4.33 ∶1。本地疟疾发病以40~69岁居多, 占本 地病例总数的78.29% (375/479); 输入性疟疾发病以 20~49岁居多, 占输入性病例总数的 88.22% (457/518)。本地疟疾 病例中, 职业以农民为主 (67.01%); 输入疟疾病例中, 职业以工人、 民工和农民为主 (63.90%)。结论 结论 湖北省本地感染 疟疾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 初步实现消除疟疾目标; 但输入性疟疾病例逐年增多, 是目前全省疟疾防控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2010-2014年启动消除疟疾行动以来萧山区疟疾流行特征,评价消除疟疾工作效果,为制定适合本区实际的疟疾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以及疟疾疫情个案调查表,收集2010-2014年萧山区疟疾疫情数据资料,用Excel 2003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10-2014年萧山区共监测报告疟疾病例25例,年报告发病率在(0.09 ~ 0.38)/10万之间。监测报告病例均为实验室确诊病例,其中间日疟占48.00%(12例),恶性疟占52.00%(13例),无死亡病例发生。患者以青壮年为主,主要为境外务工或经商人员;国内省外输入性病例8例,境外输入性病例17例,分别占32.00%和68.00%,无本地感染病例报告。 结论 萧山区疟疾发病率继续保持在较低水平,感染来源已从省外感染和境外感染结合为主转向境外感染。今后需加强境外输入性疟疾疫情的监测和处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掌握云南省疟疾疫情特征和消除疟疾工作规范执行情况,为科学制定消除疟疾后监测措施提供数据支撑。方法 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2014–2019年云南省疟疾病例信息,分析疟疾疫情变化。收集寄生虫病防治信息管理系统疟疾防治系统中2014–2019年云南省消除疟疾工作规范核心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4–2019年,云南省累计报告疟疾病例2 283例,其中间日疟病例1 927例、恶性疟326例、其他类型29例、未分型1例;本地感染病例64例,境外输入2 219例。云南省报告的疟疾病例中,男女性别比为4.58∶1,80.25%的病例年龄为15 ~ 50岁,职业以农民(70.00%)为主,76.70%(1 751/2 283)的病例分布在25个边境县(市、区);每月均有疟疾病例报告,病例数于4月开始上升、5–7月达高峰、8月开始下降。2014–2019年,云南省疟疾病例诊断后24 h报告率为100%,实验室检测率为99.69%(2 276/2 283)、确诊率为99.65%(2 275/2 283);3 d内完成个案流行病学调查率为100.00%(2 283/2 283),7 d 内完成疫点调查和处置数为576个(仅统计2017–2019年)。全省于2020年6月实现消除疟疾目标。结论 云南省实现了消除疟疾目标,境外输入性疟疾防控是今后巩固消除疟疾成果的首要任务。消除疟疾工作措施有待保持,需进一步强化云南省疟疾诊断参比实验室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2005-2014年无锡市疟疾流行情况,为寻求适合本地的疟疾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并分析2005-2014年网络报告的无锡市疟疾疫情数据,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0年来共报告疟疾病例201例,其中本地病例52例,输入性病例149例。2005-2009年报告病例156例,恶性疟6例;2010-2014年报告病例45例,恶性疟23例;2005-2009年男女性别比2.39 : 1,民工、农民、工人构成比分别为41.03%、17.95%、9.62%;2010?2014年男女性别比10.25 : 1,工人、农民、民工构成比分别为37.78%、11.11%、6.67%;每年5-10月为发病高峰;2005-2009年以疾控中心报病为主,2010-2014年以综合性医疗机构报病为主,且恶性疟占所有报告病例的比例有所上升。结论 有效控制输入性疟疾病例是无锡市今后疟疾防治工作的重点;基层医疗机构工作人员疟疾诊治能力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目的 探讨广西壮族自治区平果县疟疾疫情流行规律和分布特征, 为消除疟疾后制定适合本地特点的防控策 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 对1951-2014年平果县疟疾疫情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结果 1951- 2014年平果县累计报告疟疾病例71 365例, 疟疾发病率从1960年的429.43/万下降至1993年的0。1993年达到了基本消 除疟疾目标, 2002年起已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 2014年通过了消除疟疾考核评估。结论 结论 广西壮族自治区平果县在不 同阶段实施的疟疾防治策略和综合抗疟措施有效。今后应加强流动人口监测和输入性病例及时处置, 这是巩固疟疾防 治成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 目的 分析2005-2014年荆门市疟疾疫情, 为制定和调整消除疟疾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方法 搜集2005- 2014年荆门市疟疾疫情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 结果 10年间荆门市累计报告疟疾516例, 年平均发病率为0.17/万, 且逐年下 降。 其中, 本地感染疟疾病例484例 (占93.80%), 具有明显的季节高峰 (6、 7、 8月), 病例相对集中于农民 (占60.08%), 男 女性别比为1.93∶1, 2012-2014年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报告; 输入性疟疾病例32例 (占6.20%), 近年发病呈上升趋势, 存 在发生二代病例的风险。 结论 结论 2004-2015年荆门市本地感染疟疾发病在较低水平, 发病呈逐年下降趋势, 但输入性疟 疾近年呈上升态势, 应加强疟疾病例监测, 规范输入性疟疾的防控管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 目的 分析2012-2014年四川省疟疾流行特点, 为本省消除疟疾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方法 资料来自中国疾 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 分析四川省疟疾病例的流行病学特点。结果 结果 2012-2014年四川省共输入疟疾病例690例, 其中恶性疟376例 (54.49%)、 间日疟290例 (42.03%)、 三日疟4例 (0.58%)、 卵形疟13例 (1.88%)、 混合感染7例 (1.01%)、 死亡5例。境外感染671例, 占全部输入病例的97.25%, 其中非洲输入517 例, 东南亚输入138例。全年均有病例报告, 其中5月和6月共报告病例185例, 占26.81%。病例分布于20个市 (州), 广 安和成都病例较多, 分别报告137例和105例, 2市病例数占全省病例总数的35.07%。结论 结论 四川省境外输入性疟疾病 例逐年增多, 应全面加强境外输入性疟疾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江苏省2014年消除疟疾"1-3-7定点清除"工作模式执行情况的分析,提高全省疟疾防治工作的及时性,进一步推动消除疟疾阶段江苏省疟疾防控工作进程。方法收集网络直报系统中江苏省各级医疗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的病例信息,收集寄生虫病专报系统中的疟疾病例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和疫点调查与处置信息,对其中有关病例确诊、网络直报、流行病学个案调查以及疫点调查与处置完成时间的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4年江苏省网络直报疟疾病例355例,均为实验室确诊病例,均为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全部疟疾病例均于发现后24 h内进行网络直报,并于网络直报后3 d和7 d内分别开展了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和疫点调查与处置,执行率均达100%;所有病例中,网络直报后2 d内完成流行病学个案调查的有355例,执行率为99.72%;网络直报后5 d内完成疫点调查与处置的有319例,执行率为92.68%。结论 2014年江苏省消除疟疾"1-3-7定点清除"工作模式执行率均达到了100%,全省连续3年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报告,消除疟疾工作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泉州市输入性疟疾流行现状,为制订防治策略、实现2014年全市消除疟疾目标提供依据。方法 收 集2007-2011年泉州市疟疾疫情资料、个案调查表及年报表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7-2011年全市共发现输入性疟疾15例,均为男性,以40~49岁居多,占46.67%。发病无明显季节性,病例主要分布在泉港、晋江、石狮和惠安等地。“三热”病人血检未发现疟原虫阳性者。结论 泉州市输入性疟疾疫情平稳。但仍要加强对出入境人员的健康教育和监测,做好输入性疟疾的防控与管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目的 分析201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疟疾监测和控制效果, 探讨适合本地区输入性疟疾的监测和管理方法, 为 输入性疟疾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方法 收集201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疟疾疫情数据、 控制措施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结果 201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共检出疟疾1 251例, 恶性疟、 间日疟、 三日疟、 卵形疟和混合感染病例分别占总病例的88.25% (1 104例)、 8.63% (108例)、 0.64% (8例)、 1.52% (19例) 和0.96% (12例); 职业为农民工的病例数占93.21%(1 166例); 来 自非洲的病例占96.56% (1 208例), 以恶性疟为主; 来自东南亚的病例占3.44% (43例), 以间日疟为主。输入性疟疾病例 数增加, 使广西2013年疟疾发病率 (2.37/10万) 较2012年 (0.42/10万) 增高了464%。 结论 结论 当前广西壮族自治区疟疾疫 情以非洲输入病例为主, 加强健康教育和专业人员疟疾防治技术培训, 早期发现、 治疗是控制输入性疟疾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2013年温州市疟疾疫情及流行病学特征,为该市消除疟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3年温州市疟疾疫情流行病学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3年温州市共报告疟疾病例34例,年发病率为0.37/10万。34例均为境外输入性病例,其中恶性疟31例、卵形疟1例、间日疟2例,无死亡病例。苍南县、鹿城区、瑞安市3个县(市、区)病例占全市总病例数的64.71%(22/34)。病例年龄主要集中在20~49岁;男女性别比为4.67∶1;职业以工人、商业服务人员为主,占61.76%;非洲输入性病例占97.06%。结论 2013年温州市疟疾疫情相对稳定,针对输入性病例应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和宣传,寻求多部门联防联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掌握2014年淮安市疟疾疫情现状,为制订和调整适合该市的消除疟疾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全市网络报告疟疾疫情和专报系统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对2014年疟疾疫情及病例诊治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4年淮安市共报告疟疾56例,较2013年上升了43.59%,发病率为0.12/万;所有病例均为非洲输入性病例,其中恶性疟50例、卵形疟4例、三日疟1例、混合感染1例。56例病例均为男性;年龄为24~59岁;职业以农民工为主,占96.43%(54例);文化程度以初中为主,占69.64%(39例)。按地区分布统计,病例数居前三位的县(区)依次为淮安区(32例)、盱眙县(8例)和淮阴区(6例),3个县(区)占淮安籍病例数的82.14%。2014年全年均有病例报告,无明显季节特征。从发病到就诊时间中位数为2 d;从就诊到确诊时间中位数为1 d;16.67%(8例)的病例初次就诊时被诊断为其他疾病。所有病例均经淮安市疟疾参比实验室确诊,均得到规范的抗疟治疗。结论淮安市境外感染的输入性疟疾病例日益增多,且感染虫种呈多样性。因此仍需加强出入境人员健康教育及疟疾诊治技能培训等措施以控制输入性疟疾疫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