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颅咽管瘤术后尿崩的影响因素,以及术后尿崩的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121例经手术治疗的颅咽管瘤术后尿崩情况,并分析影响尿崩的因素.结果 术前尿崩发生率为27.3% (33/121例),术后早期尿崩率89.9%(107/119例),晚期尿崩率为39.8%(37/93例).早期尿崩与肿瘤分型、肿瘤钙化程度显著相关,鞍膈上脑室外型肿瘤术后发生早期尿崩率最低.远期尿崩与年龄、术中垂体柄的处理、肿瘤分型显著相关,与肿瘤切除程度、肿瘤钙化程度无显著相关.非成人组较成人组发生远期尿崩率高,垂体柄离断者较垂体柄保留者发生远期尿崩率高,鞍膈上脑室内外型较鞍膈上脑室外型、鞍膈下型发生远期尿崩率高.结论 颅咽管瘤术后尿崩与肿瘤分型、肿瘤钙化程度、垂体柄的保护程度等多种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2.
高岩  安群  王洪亮 《黑龙江医学》2002,26(2):155-156
水钠紊乱是颅咽管瘤术后的常见并发症 ,低血钠症是最常见的一种。然而 ,术后顽固低血钠症 ,每日需补充氯化钠90~ 12 0g ,且历时 4个月 ,将血清钠纠正至正常低值的病例亦属少见。本文收治 1例颅咽管瘤术后并发严重低血钠症 1例 ,现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男性 ,2 2岁。颅咽管瘤术后 3个月开始出现低血钠 ,血清钠持续低于 135mmol/L ,同时伴有尿崩 ,2 4h尿量 710 0~110 0 0ml,尿比重持续 <1 0 0 5 ,2 4h尿钠最高达 2 134mmol,相当于氯化钠 12 5g。氯化钠每日生理需要量为 5~ 10g。补充钠量为计算值加生理需要量。最初 ,每日…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颅咽管瘤术后血钠紊乱的发生规律.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颅咽管瘤病人术后血钠紊乱的情况,分析血钠紊乱与病人手术入路之间关系.结果 术前血钠紊乱7例(14.6%),术后出现血钠紊乱37例(77.1%),其中初始高钠高氯型12例(25.0%).高钠高氯的平均初始时间为术后(1.3±0.9)d;术后初始低钠低氯型25例(52.1%),低钠低氯的平均初始时间为术后(3.8±2.4)d.手术入路术后血钠紊乱发生率:额下入路73.9%,翼点入路75%,经胼胝体-透明膈-穹窿间入路91.7%,经蝶入路1例术后血钠未见异常.结论 颅咽管瘤全切除后血钠紊乱的发生率高于术前;未见术后血钠紊乱的类型与手术入路有关.  相似文献   

4.
颅咽管瘤是鞍区肿瘤之一,病变通常累及下丘脑,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尿崩,易造成水、钠代谢紊乱,严重危及患的生命。我院近年来对颅咽管瘤切除术后的患进行了严密的临床观察,及时发现水、钠平衡紊乱,并实施了相应的护理对策,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颅咽管瘤(CPG)全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和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措施。方法24例CPG都位于鞍区。术前准备主要包括糖皮质激素的替代疗法和癫痫的预防。手术均采取翼点入路,采用显微技术从鞍区各个手术间隙分块切除肿瘤。术后处理主要包括严密观测病人的意识、尿量和血清电解质,及时防治尿崩症、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预防癫痫和糖皮质激素替代治疗。结果22例病人显微镜下肿瘤全切,2例肿瘤有少部分残余,术后无明显的神经功能障碍。16例发生了尿崩症,12例发生了电解质紊乱,6例发生了体温失衡。经过处理后,电解质紊乱和体温失衡完全纠正,13例尿崩症痊愈,3例得到了缓解。结论根据肿瘤的扩展范围选用最合适的手术入路,以及熟悉鞍区的各个手术间隙解剖并在术中充分利用之是完成CPG全切除术的关键。术前采用糖皮质激素的替代疗法,术后严密监测尿量和血电解质,积极处理尿崩症、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可以有效降低手术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颅咽管瘤术后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总结分析颅咽管瘤术后常见并发症并探讨其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38例颅咽管瘤手术治疗后出现的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结果 患者在术后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各种并发症,其中尿崩症33例,钠代谢紊乱31例,低钾血症13例,高热6例.临床痊愈出院36例,死亡2例.结论 术后严密监测血电解质及尿量,手术前后补充糖皮质激素,积极处理并发症, 可有效降低手术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颅咽管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43例颅咽管瘤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手术入路、肿瘤切除程度以及随访资料.结果 37例肿瘤全切除(86.0%),6例近全切除(14.0%).术后随访3个月~5年,平均2年,4例部分切除的患者肿瘤复发.结论 颅咽管瘤显微外科治疗效果良好,应尽量全切除,避免复发.  相似文献   

8.
颅咽管瘤是从胚胎期颅咽管的残余组织发生的良性先生性肿瘤,多发生于鞍内鞍上脑室内,但由于其生长部位累及下丘脑,肿瘤切除后部分患者可能发生严重的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我科手术治疗50例颅咽管瘤患者,在护理工作中,笔者总结出术后常见并发症的护理经验,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11例颅咽管瘤翼点入路显微手术的方法。方法: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11例颅咽管瘤。结果:11例颅咽管瘤患者无1例死亡,8例镜下全切,2例大部切除,1例部分切除,术后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颅咽管瘤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并发症少,效果好,是颅咽管瘤常用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30例颅咽管瘤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30例颅咽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肿瘤全切除25例(83.3%),近全切除3例(10.0%),大部切除2例(6.7%)。垂体柄保留者19例(63.3%),切断4例(13.3%),不能鉴别7例(23.4%)。本组术后6例发生并发症,其中尿崩症3例(10.0%),脑脊液鼻漏3例(10.0%)。结论术前通过影像资料评估颅咽管瘤与第三脑室、垂体和视交叉的关系,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可获得较好的肿瘤切除并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Background As an X-linked recessive way, arginine vasopressin receptor 2 (AVPR2) gene mutation resulted in ahereditary disease - congenital nephrogenic diabetes insipidus (CNDI). We found a suspect clinical CNDI pedigree. Inorder to identify the genetic etiology, we performed the genetic analysis.  相似文献   

12.
鞍区肿瘤手术后尿崩症及水钠失衡紊乱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鲍刚陈伟  宋锦宁 《医学争鸣》2005,26(20):1898-1899
目的: 探讨手术方式及肿瘤性质的不同对鞍区肿瘤术后发生尿崩和水钠失衡的影响. 方法: 对109例鞍区肿瘤的手术方式、病理类型、术后尿崩水钠失衡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术后发生尿崩及水电解质平衡紊乱者86例(78.9 %). 颅咽管瘤术后并发尿崩及水钠平衡紊乱比率最高(100%),胆脂瘤及脑膜瘤的发生率最低(60.0%~64.3%);经侧脑室-室间孔-第Ⅲ脑室入路者,术后发生率最高(89.0%),颞下入路最低(79.0%). 结论: 手术方式及肿瘤性质对鞍区肿瘤术后尿崩和水钠失衡的发生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颅咽管瘤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防治措施。方法分析127例颅咽管瘤手术后所出现的各种并发症的临床资料。结果颅咽管瘤术后常见并发症为尿崩、水电解质平衡失调、高热、高血糖和癫痫。其发生率分别为82.7%、81.1%、47.2%、44.9%和13.4%。结论颅咽管瘤术后并发症多,早期预防和治疗,可进一步提高该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4.
15.
Gu F  Shi Y  Deng J  Jin Z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20):1401-1405
目的 探讨并检测先天性尿崩症患者精氨酸加压素受体 2 (AVPR2 )基因突变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临床诊断为先天性尿崩症的 7例患者及 2 4名亲属的血液样本 ,提取基因组DNA ,通过PCR扩增AVPR2基因的 6个片断 ,用单链构象多肽性 (SSCP)进行基因突变的筛查 ,再对异常条带进行DNA测序证实基因的突变。结果 在 7例先天性尿崩症的患者中 ,发现 6例患者存在 5种类型共8个AVPR2的突变点 ,2例患者有AVPR2基因的双点突变 ,其余为单突变点 ,1例患者的母亲为AVPR2基因突变的携带者。其中 4个突变点国际尚未报道 ,它们分别是 :G 4 6 9 4 93del 2 4 ,G 5 4 1insT ,G 4 6 2delC和G 935T >C ,分别导致AVPR2受体蛋白A37 L4 4del(缺失突变 ) ,A6 1G 190X(插入移码突变 ,无义突变 ) ,P34R 36X(缺失移码突变和无义突变 ) ,C192R(错义突变 )。结论 发现了 4种新的AVPR2基因突变类型。采用PCR SSCP的方法可以对尿崩症的患者进行基因突变的粗筛 ,最后经过DNA测序可以做出基因突变的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术后并发中枢性尿崩症时血清抗利尿激素(ADH)变化曲线对判断不同类型中枢性尿崩症的临床意义。方法:动态观察神经外科手术后出现中枢性尿崩患者158例,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患者术前及术后2周内不同时间点血清ADH浓度,绘制短 暂性、持续性及三相性尿崩症AHD变化曲线。结果:短暂性和三相性尿崩症术后血清ADH立即下降,于术后第2天达最低值,分别为术前血清ADH浓度的41.7%和63.6%,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短暂性尿崩症于术后第10天恢复术前水平,而三相性尿崩症在术后第7天血清浓度达高峰,超过术前水平,后逐渐下降。持续性尿崩症患者术后 血清ADH于术后1 d后下降,于术后第7天 最低值,为术前血清ADH水平的33.3%,后略有波动,但在2周内一直低于术前ADH水平(P<0.05)。结论: 通过对血清ADH变化曲线的分析,可以区分不同类型的中枢性尿崩症,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吲达帕胺治疗中枢性尿崩症的疗效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8例中枢性尿崩症患者轮流给予吲达帕胺25~75mg·d-1或卡马西平150~300mg·d-1或双氢氯噻嗪50~75mg·d-1口服治疗,连续8d,停药4d,依次更换药物二次,动态观察尿量及水盐代谢指标。结果:三药在用药的第4d,第8d尿量均较用药前为低;吲达帕胺在用药的第4d、第8d血钾、血氯较用药前降低,肾性活性较用药前升高(P<0.05)。结论:吲达帕胺对中枢性尿崩症有抗尿崩作用,电解质的改变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可能参与抗尿崩机制  相似文献   

18.
贾嵘  白巧红  朱江 《疑难病杂志》2011,10(11):832-834
目的研究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发生中枢性尿崩症(CDI)、高血糖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AOPP患者32例临床资料,分析发生尿崩症、高血糖的情况,观察比较不同并发症患者的预后。结果并发CDI的6例患者全部死亡,病死率100%,CDI与非CDI患者血生化、尿比重比较,除BUN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高血糖13例患中,死亡7例,病死率53.8%,高血糖与非高血糖患者比较,血渗透压、尿比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血糖水平升高,病死率呈增高趋势,血糖>14.0 mmol/L者病死率较血糖≤14.0mmol/L者病死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OPP患者合并中枢性尿崩症或高血糖者病死率极高,近期预后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如何预防、治疗经鼻内窥镜鞍 区肿瘤切除术并发尿崩症。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鼻内窥镜下鞍区肿瘤切除术。9例患者中,6例为垂体腺瘤,2例颅咽管瘤,1例囊性畸胎瘤。结果:6例垂体腺瘤中,1例发生轻度尿崩症,服用双氢克尿塞后痊愈。2例颅咽管瘤和1例囊性畸胎瘤发生较重尿崩症,先静点垂体后叶素,后口服双氢克脲噻、卡马西平治疗痊愈。结论:鼻内窥镜下切除鞍区肿瘤组织,尽量减少对垂体前后叶、柄、下丘脑等的损伤、牵拉,可以预防尿崩症的发生,减轻其症状;并发尿崩症后,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静点垂体后叶素,口服双氢克脲噻、卡马西平可以控制尿崩症症状,以待下丘脑-垂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