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目的:通过研究温经化瘀止痛法对寒凝血瘀证原发性痛经大鼠血清雌二醇(E_2)、孕酮(P)、前列腺素E_2(PGE_2)、前列腺素F_(2α)(PGF_(2α))、血栓素B2(TXB2)及6-酮-前列腺素F_(1α)(6-Keto-PGF_(1α))的影响,探讨其治疗痛经的作用机制。方法:参考文献法建立寒凝血瘀证原发性痛经大鼠模型,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中药小剂量组、中药大剂量组和西药组,分别给药6 d,于末次给药30 min后,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分别腹腔注射缩宫素,观察其30 min内扭体反应次数,并检测各组大鼠血清E_2、P、PGE_2、PGF_(2α)、TXB2及6-Keto-PGF_(1α)的含量。结果:中药小剂量组和中药大剂量组均可延长寒凝血瘀证原发性痛经大鼠疼痛潜伏时间,减少其子宫痉挛收缩引起的疼痛反应,降低血清E_2、PGF_(2α)和TXB2的含量,有效升高血清PGE_2及6-Keto-PGF_(1α)的水平,与模型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大剂量组血清P含量较模型组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经化瘀止痛法的止痛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调控寒凝血瘀证原发性痛经大鼠血清前列腺素、E_2含量以及TXB2与6-Keto-PGF_(1α)比值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痛经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缩宫素制备大鼠痛经模型,选择治疗痛经常用的腧穴关元、次髎、三阴交对痛经大鼠进行简易穴位埋线治疗,观察大鼠30min内扭体次数,子宫组织PGE_2、PGF_(2α)的含量变化,推测穴位埋线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机制。结果:西药组和穴位埋线组大鼠30min内扭体反应次数均显著较少,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西药组与穴位埋线组大鼠扭体反应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GE_2含量明显升高,PGF_(2α)含量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穴位埋线可拮抗缩宫素致大鼠实验性痛经,减少扭体次数,其镇痛机制可能与升高子宫组织PGE_2含量,降低PGF_(2α)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不同时机艾灸对寒湿凝滞型痛经大鼠子宫组织前列腺素E_2(PGE_2)、前列腺素F2α(PGF2α)及精氨酸加压素(AVP)含量的影响,探讨不同时机艾灸对寒湿凝滞型痛经大鼠止痛效应的差异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3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7只,模型组、预先灸组、即刻灸组和预先即刻灸组,每组9只。采用(0±1)℃冰水浸泡法结合苯甲酸雌二醇注射法干预10 d建立寒湿凝滞证,再于第11 d注射缩宫素后制备成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模型。艾灸干预的3组均取神阙和关元,每穴均灸10 min,均每日1次。预先灸组于造模期间第8 d开始接受温和灸,连续3 d;即刻灸组于第11 d注射缩宫素后即接受温和灸1次;预先即刻灸组于第8 d至第11 d注射缩宫素后均接受温和灸,连续4 d。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大鼠子宫组织PGF_(2α)含量,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大鼠子宫组织PGE2和AVP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子宫组织PGF_(2α)、AVP含量及PGF_(2α)/PGE_2比值均显著升高(均P0.01),PGE_2含量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预先灸组、即刻灸组及预先即刻灸大鼠的扭体潜伏期明显延长,扭体次数减少,扭体总分降低(均P0.01);3个治疗组大鼠子宫组织PGF_(2α)、AVP含量及PGF_(2α)/PGE_2比值均明显降低(P0.05,P0.01),PGE_2含量明显升高(P0.01)。与预先灸组比较,即刻灸组和预先即刻灸大鼠扭体次数减少,扭体总分降低(均P0.01),预先即刻灸大鼠的扭体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即刻灸组和预先即刻灸大鼠子宫组织PGF_(2α)含量及PGF_(2α)/PGE_2比值均明显降低(P0.05,P0.01),PGE_2含量明显升高(P0.01)。与即刻灸组比较,预先即刻灸组大鼠的扭体潜伏期明显延长,扭体次数减少(均P0.05),扭体总分降低(P0.01);预先即刻灸组大鼠子宫组织PGF_(2α)含量及PGF_(2α)/PGE_2比值明显降低(均P0.01),PGE_2含量明显升高(P0.01)。结论:不同时机艾灸对寒湿凝滞型痛经大鼠均有明显的止痛效果,其中以预先即刻灸最佳。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PGF_(2α)、PGE_2和AVP异常水平,有效地抑制痛经大鼠子宫平滑肌痉挛性收缩,进而改善子宫局部缺血、缺氧状态而起到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即时艾灸对寒湿凝滞型痛经大鼠子宫组织前列腺素E_2(PGE_2)、前列腺素F2α(PGE_(2α))及加压素(AVP)含量的影响。方法: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痛经宝组、预先灸组、即刻灸组,每组9只。采用(0±1)℃冰水浸泡法结合苯甲酸雌二醇注射法复制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模型。痛经宝组于第8天造模后,予痛经宝颗粒灌胃给药。预先灸组于第8天造模后,温和灸"神阙""关元"穴,每穴10 min。即刻灸组于第11天注射缩宫素后同法施灸1次。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大鼠子宫组织PGE_2、PGE_(2α)含量,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大鼠子宫组织AVP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痛经宝组、预先灸组、即刻灸组大鼠的潜伏期明显延长、扭体次数均减少、扭体总分均降低(均P0.01);与痛经宝组比较,即刻灸组大鼠的潜伏期明显延长、扭体总分均降低(P0.05,P0.01);与预先灸组比较,即刻灸组大鼠扭体次数均减少、扭体总分均降低(均P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子宫组织PGE_(2α)、AVP含量及PGE_(2α)/PGE_2比值均显著升高(均P0.01),PGE_2含量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痛经宝组、预先灸组、即刻灸组大鼠子宫组织PGE_(2α)含量及PGE_(2α)/PGE_2均明显降低(均P0.05,P0.01),PGE_2含量均明显升高(均P0.01),预先灸组与即刻灸组大鼠子宫组织AVP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P0.01);与痛经宝组比较,即刻灸组大鼠子宫组织PGE_(2α)、AVP含量及PGE_(2α)/PGE_2均明显降低(P0.05,P0.01);与预先灸组比较,即刻灸组大鼠子宫组织PGE_(2α)及PGE_(2α)/PGE_2均明显降低(均P0.05),PGE_2含量均明显升高(均P0.01)。结论:预先灸与即刻灸均可明显抑制痛经大鼠子宫平滑肌痉挛性收缩,调节失衡的PGE_(2α)和PGE_2,降低AVP的含量,进而改善子宫局部缺血缺氧状态,起到镇痛作用,但即刻灸疗效优于预先灸。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温畅祛痛汤对寒凝痛经模型大鼠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10只及造模组50只。造模组采用皮下注射苯甲酸雌二醇加寒冷刺激制备大鼠痛经模型,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组及温畅祛痛汤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阳性药组予痛经宝颗粒混悬液20g/kg灌胃,温畅祛痛汤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予温畅祛痛汤24、12、6 g/kg灌胃,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予等容积蒸馏水灌胃,每日1次,每次10 m L/kg,共10 d。观察各组大鼠扭体反应,测量大鼠子宫收缩情况,检测子宫组织中6-酮-前列腺素F_(1α)(6-keto-PGF_(1α))、血栓烷B_2(TXB_2)、一氧化氮(NO)及内皮素(ET)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RT-PCR)法检测子宫组织中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 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 mRNA表达。结果温畅祛痛汤能显著延长寒凝痛经模型大鼠的扭体潜伏期(P 0. 01),减少扭体次数(P 0. 05),减少子宫收缩波数量(P 0. 01,P 0. 05)和收缩峰峰值(P 0. 05),抑制子宫活动度(P 0. 01),升高子宫组织中6-keto-PGF_(1α)和NO含量(P 0. 01,P 0. 05),降低TXB2和ET含量(P 0. 01,P 0. 05),上调子宫组织中e NOS mRNA表达(P 0. 01,P 0. 05),下调i NOS mRNA表达(P 0. 01)。以温畅祛痛汤高剂量组作用最为明显。结论温畅祛痛汤有良好的抗痛经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以温畅祛痛汤高剂量组效果最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子宫收缩,扩张血管,缓解子宫缺血乏氧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角度探讨隔药灸脐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机制。方法将40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造模组(30只)和空白组(10只,A组),用缩宫素制备大鼠痛经模型,造模成功后,将30只痛经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B组)、隔药灸脐组(C组)、隔淀粉灸脐组(D组)。隔药灸脐组采用隔药灸神阙穴,隔淀粉灸脐组采用隔淀粉灸神阙穴。比较各组大鼠30min内扭体次数,测定各组大鼠血浆中β-内啡肽(β-EP)水平、子宫组织PGE_2、PGF_(2α)含量及脾脏NK细胞活性。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扭体次数较多(P0.01);与模型组相比,隔药灸脐组、隔淀粉灸脐组均能减少30min内扭体反应次数(P0.01),隔药灸脐组30min内扭体次数最少(P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血浆β-EP含量显著降低,子宫组织中PGE_2含量明显降低(P0.01)、PGF_(2α)含量明显升高(P0.01),脾脏NK细胞活性含量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隔药灸脐组、隔淀粉灸脐组血浆中β-EP的含量明显升高(P0.01),子宫组织中PGE2含量明显升高,PGF_(2α)的含量明显降低,脾脏NK细胞活性含量明显升高(P0.01);其中尤以隔药灸脐组对血浆β-EP、子宫组织PGE_2、PGF_(2α)含量及脾脏NK细胞活性含量影响最为明显。结论隔药灸脐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其机制与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有关,可升高血浆β-EP含量,降低子宫组织中PGF_(2α)含量、升高PGE_2含量,提高脾脏NK细胞活性。  相似文献   

7.
《中药材》2016,(3)
目的:探讨四物合剂提取纯化过程中不同中间产物补血及调经止痛的功效,以期为其生产工艺研究提供科学、合理的药效学评价基础。方法:按照现行版中国药典收载四物合剂项下制备当归-川芎蒸馏液、四物水煎液、四物醇沉上清液、四物醇沉淀样品液,采用乙酰苯肼(APH)-环磷酰胺(CTX)联用构建大鼠血虚模型,观察对其外周血象、脏器指数的影响;采用雌二醇-缩宫素联用构建小鼠痛经模型,观察其对血浆前列腺素2α(PGF_(2α))、前列腺素E2(PGE_2)及子宫组织丙二醛(MDA)、钙离子(Ca~(2+))的影响。结果:当归-川芎蒸馏液、四物水煎液、四物醇沉上清液、四物醇沉淀样品液均能显著升高血虚模型大鼠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比容(HCT)及肝脏、胸腺指数,四物醇沉上清液能提高血虚大鼠PLT水平,当归-川芎蒸馏液、四物水煎液能显著升高血虚大鼠脾脏指数。当归-川芎蒸馏液、四物水煎液、四物醇沉上清液、四物醇沉淀样品液均能显著升高痛经模型小鼠血浆PGE_2,降低血浆PGF_(2α)及子宫组织MDA含量;当归-川芎蒸馏液、四物水煎液、四物醇沉上清液均可显著降低痛经模型小鼠子宫组织Ca~(2+)含量。结论:四物合剂提取纯化工艺能较好的保留方中药效成分,发挥补血、调经止痛功效;同时发现被醇沉除去的物质仍具有一定的药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药敷脐结合温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临床疗效及对外周血PGE_2和PGF_2的影响。方法将244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敷脐组、温针组和联合组各61例,西药组采用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敷脐组采用温经散寒行气止血中药敷脐治疗,温针组采用温针灸足三里穴治疗,联合组联合采用敷脐和温针灸治疗。观察治疗后4组的痛经评分、VAS评分及PGE_2、PGF_(2α)、hs-CRP、IL-8和TNF-α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4组痛经评分和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均0.05),敷脐组和温针组评分明显低于西药组(P均0.05),联合组评分明显低于其余3组(P均0.05)。治疗后4组PGF_2α、hs-CRP、IL-8和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PGE_2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敷脐组和温针组变化幅度明显高于西药组(P均0.05),联合组变化幅度明显高于其余3组(P均0.05)。结论敷脐和温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效果明显,二者联用可增强治疗效果,其作用可能通过降低PGF_(2α)、hs-CRP、IL-8和TNF-α水平和升高PGE_2水平实现。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温通散神阙穴敷贴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起效机制。方法将72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予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组予温通散神阙穴敷贴。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经周期,观察比较中医证候积分,以及血清相关指标环氧化酶-2(COX-2)、前列腺素PGF_(2α)及PGE_2、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雌二醇(E2)、孕酮(P)的变化情况。结果 (1)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前后差值比较,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COX-2、PGF_(2α)、PGF_(2α)/PGE_2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PGE_2水平明显升高(P0.01),对照组PGE_2水平明显降低(P0.01)。组间治疗后比较,两组COX-2、PGF_(2α)、PGE_2水平差异显著(P0.01),而PGF_(2α)/PGE_2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IL-6、TNF-α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组间治疗后比较,IL-6及TNF-α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E_2水平明显升高(P0.01),对照组E_2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P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E_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4)试验期间,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常规、二便常规、肝肾功能均未检出异常。结论温通散神阙穴敷贴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可显著改善患者痛经情况,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升高E_2,降低COX-2、IL-6、TNF-α,调节前列腺素(降低PGF_(2α),升高PGE_2)水平等多靶点或通路而实现。  相似文献   

10.
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患者血浆PGF_(2α)值较正常人明显增高,PGE_2较正常人明显下降。根据活血祛瘀法组方治疗的两组临床有很好疗效,均能使PGF_(2α)显著下降,PGE_2显著升高,两观察组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前后PGS的变化与中医其病本质为血瘀的认识一致。活血祛瘀解除痛经高凝病理,阻抑血小板激活,可能是治疗血瘀疼痛的生化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1.
12.
小青龙汤为温阳宣肺、蠲痰涤饮之剂,凡见哮喘、咳嗽、痰、饱胀、喘息和四肢水肿等因"外感风寒,内有寒饮"所致者,均可辨证应用小青龙汤。临证应用时注意:①寒邪不必拘泥外感;②"三水"的变化要审清;③但见寒饮,有无表证均可用此方;④注意痰饮在临床上的变化;⑤临床见喘未必治喘,要临证辨别。用此方,要抓住以下临床指征:①面色:"三水"之面色--黧黑之色;②脉象:弦脉或浮紧;③舌象:舌苔多水滑;④痰涎:咳痰较爽,痰涎清稀,泡沫状。以上"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俱",有效之后,应中病即止。  相似文献   

13.
探析神阙穴与气及脏腑经络关系及现代医学对脐中的认识,介绍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病证关系,分析了“病”与“证”的内涵,认为疾病是决定证候的内在稳定的因素,而证候是疾病的外在综合表现。辨证论治以证候处方用药,会产生病证重合与分离两种情况,病证重合时疗效就肯定,而病证分离时则疗效就会远离预期目标,这就是辨证论治疗效重复性差的客观原因。为了提高病证的重合,避免病证的分离,应该重视方药与疾病的联系,不能只讲“方”与“证”的联系。笔者认为,方药对疾病的疗效是根本的,而方药对证候的疗效是附属的,疾病与疾病证候具有不同的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15.
建立冬凌草乙素药物浓度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研究其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结合情况以分析冬凌草乙素的血清蛋白结合机制。采用超滤法结合LC-MS/MS测定冬凌草乙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的蛋白结合率及相关结合常数,以Scatchard方程计算冬凌草乙素与BSA的结合常数(Ka)和结合位点数(n),并对冬凌草乙素与BSA的结合机制进行分析探究。结果显示冬凌草乙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的平均结合率为57.2%,且结合类型主要为一类强结合,相关参数为结合常数2.54×104L·μg~(-1),结合位点的数目为n=0.75。冬凌草乙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在考察浓度范围内无浓度依赖。该研究建立的方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强、操作简单,能够满足分析要求,结合常数的求算为临床药物相互作用以及药动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郭振球 《天津中医药》2008,25(6):441-444
用中医药治疗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控制过度炎症反应.微观证治学.脏腑、神经、激素、免疫和代谢调节病机链.分析过度炎症反应.从过度炎症反应分始动、放大和损伤3个阶段,提供了证治方药.创新了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微观证治学的理法方药.  相似文献   

17.
郑莉  郑林 《天津中医药》2003,20(3):78-79
论述了非典发病与传播的特点。阐述遵循科学控制疫情、总结经验中西合治、心身调节防病健身在论治非典的系统性。从科学严谨的手段、积极努力的态度、正确的应对措施、适宜的心身调节等方面,说明防治的整体优势。  相似文献   

18.
从中医精气神辨识角度认识虚劳病,总结虚劳病病因病机。通过观察面容、形态、神色、五官、舌象、脉象等辨识精气神状态,确立虚劳病精气神调治原则。在精气神辨识理论指导下,对《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相关条文、方药进行解析,总结虚劳病相关治则治法。根据精气神调养原则,为虚劳病临床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9.
魏星 《光明中医》2013,(11):2415-2416
目的 探讨中药饮片党参在临床使用中的鉴别方法,确保中药党参的正品,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方法 通过性状、显微、理化鉴定的方法,比较党参、银柴胡、家种防风之间的鉴别点.结果 可以明确鉴别所使用中药党参的真伪.结论 尽管党参与银柴胡和家种防风有相似的一面,但是仔细辨别还是有其鉴别特点,希望引起药房中药技术人员的重视,区别真伪、正确应用.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的形成与素体阴虚,五脏虚弱,饮食不节,形体肥胖,精神刺激,情志失调,外感六淫,毒邪侵害,滥用丹药,化燥伤津,房劳纵欲,肾精亏耗等诸多因素有关,因此,首先要进行有效的糖尿病社会宣传与教育,防治于未然,即病之后的临床护理与药物治疗同等重要,包括生活调理,饮食调理,精神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