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任亮 《实用中医药杂志》2010,26(12):852-853
目的:探讨全椎板切除减压脊柱内固定术在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治疗中的意义及疗效。方法:52例采用全椎板切除加椎弓根螺钉系统脊柱内固定及椎体间植骨融合治疗。结果:52例中随访48例,随访3~12个月、平均8个月,症状体征均得到显著改善。优23例,良19例,中6例,优良率87.5%。结论:全椎板切除脊柱内固定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减压充分、可明显缓解临床症状并增强脊柱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后方入路椎管减压加椎体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腰椎管狭窄伴有明显间歇性跛行的患者,经保守治疗无效,但要求改善生活质量,于是行后路全椎板减压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及椎间盘摘除、椎间植骨融合术,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60例患者获得1~3年随访,按Fischgrund标准评定术后疗效,优良率达90.0%。结论:该手术方法减压彻底,固定可靠,融合率高,脊柱稳定性好,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一种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阐明有限性椎板切除术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可靠方法。方法58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病人行有限性椎板切除术,随访22个月。结果优良率为93%,大部分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而且远期疗效很好。结论有限性椎板切除术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内固定、椎间融合治疗腰椎管狭窄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腰椎管狭窄症是老年人常见疾患。随着人寿命的不断延长,腰椎管狭窄症疾病也在呈逐渐增多的趋势。大多数患者症状可通过非手术治疗缓解,少数患者需要手术治疗。自2002年6月~2009年3月,我院共手术治疗67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其中应用内固定、椎间融合治疗29例(简称治疗组),进行疗效分析,并以同期未行本术式的另38例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结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43例。两组均用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研究组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3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均低于术前(P<0.05),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结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7.
椎板减压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口老龄化,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患者逐步增多,出现腰腿痛症状严重影响老年人日常生活质量。作者自1999年1月~2005年12月对经正规保守治疗无效且70岁以上退行性腰椎管狭窄患者60例进行手术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60例,男24例,女36例,年龄70~91岁,平均76.8岁。病情10个月到20年。临床表现:本组病例术前均以间歇性跛行为主要临床表现;均有腰痛和/或下肢麻痛症状,其中单侧腰腿痛32例,双侧28例,大小便功能障碍5例,小腿内侧、外侧或足背皮肤针刺觉减退40例,鞍区痛觉减退5例,膝反射减退4例,跟腱反射减退23例,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横突间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老年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均行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横突间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治疗,其中Moss-Miami固定4例,USS固定3例,GSS固定8例,RF固定3例。结果经6~24个月的随访,按Steffee分级:优10例(56%),良6例(33%),可2例(11%)。结论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横突间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是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结合独活寄生汤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1例。两组均用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组加用独活寄生汤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VAS、ODI及JOA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结合独活寄生汤可减轻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术后疼痛,改善腰椎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Coflex系统结合有限椎管减压术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3月至2011年2月,采用Coflex系统结合有限椎管减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22例,男9例,女13例。年龄55~78岁,中位数67岁。术前平均行走距离〈500m者15例,500m〈平均行走距离〈1000m者7例。CT及MRI检查示:所有患者腰椎间盘均变性及突出,椎间隙及椎管狭窄,伴关节突关节增生,黄韧带肥厚致明显的侧隐窝狭窄,过伸、过屈位无明显腰椎不稳定。病变节段:L3~L44例,L4~L518例。术后随访观察患者切口愈合情况,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和日本矫形外科协会评分法评价患者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手术时间(70±15)min,出血量(100±10)mL。切口均甲级愈合。患者视觉模拟评分由术前(7.7±1.6)分降至术后(3.4±1.4)分;日本矫形外科协会评分由术前(12.5±1.7)分升至术后(23.9±2.3)分;椎间隙背侧高度由术前(7.89±1.12)mm升至术后(10.91±1.26)mm;椎间隙腹侧高度由术前(14.67±1.58)mm升至术后(15.22±1.54)mm;手术节段相邻上一节段椎体间活动度术前11.8°±1.47°,术后10.1°±1.9°;手术节段相邻下一节段椎体间活动度术前12.09°±1.23°,术后11.9°±1.5°。结论:Coflex系统结合有限椎管减压术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安全性高、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少、疗效好等优点,为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经椎间孔单侧入路双侧减压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2018年4月13日至2019年6月22日期间收治的120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随机分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双侧棘突旁小切口入路减压治疗,观察组采用经椎间孔单侧入路双侧减压融合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椎间隙高度、Cobb角优于对照组,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实施经椎间孔单侧入路双侧减压融合内固定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开窗潜行减压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金良 《中医正骨》2004,16(10):33-34
自1995~2002年,作者采用选择一侧或双侧、单个或多个椎体开窗潜行减压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63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分析全内窥镜下减压结合中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中远期临床疗效。方法:随访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因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于本院进行手术并于术后服用中药的患者,手术方式为全内窥镜下经椎板间隙入路椎管减压术。分别于术前1天、术后3,6,12,24个月对患者使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ODI评分(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及改良的MacNab标准进行评价,同时记录诊疗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末次随访拍摄腰椎过伸过屈位片评估腰椎稳定性。结果:45例患者完成24个月的随访,男21例,女24例;年龄53~87岁,平均(72.35±9.24)岁。VAS评分由术前(6.96±0.95)分,下降到术后3个月(3.29±0.55)分,术后6个月(2.67±0.48)分,术后12个月(2.27±0.45)分,术后24个月(2.09±0.29)分。ODI评分由术前(87.60±6.15)分,下降到术后3个月(38.76±6.52)分,术后6个月(29.89±8.07)分,术后12个月(27.33±7.99)分,术后24个月(26.60±7.78)分。VAS及ODI评分术前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优良率达到88.89%.术后1例一过性感觉障碍及1例暂时性尿潴留,余无其他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腰椎失稳。结论:全内窥镜下减压结合中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疗效满意,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尤其针对老年患者,该方法充分发挥了现代先进技术和传统中医药结合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Coflex系统结合有限椎管减压术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3月至2011年2月,采用Coflex系统结合有限椎管减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22例,男9例,女13例.年龄55~ 78岁,中位数67岁.术前平均行走距离<500 m者15例,500 m<平均行走距离<1 000 m者7例.CT及MRI检查示:所有患者腰椎间盘均变性及突出,椎间隙及椎管狭窄,伴关节突关节增生,黄韧带肥厚致明显的侧隐窝狭窄,过伸、过屈位无明显腰椎不稳定.病变节段:L3~L44例,L4~L518例.术后随访观察患者切口愈合情况,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和日本矫形外科协会评分法评价患者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手术时间( 70±15)min,出血量(100±10) mL.切口均甲级愈合.患者视觉模拟评分由术前(7.7±1.6)分降至术后(3.4±1.4)分;日本矫形外科协会评分由术前(12.5±1.7)分升至术后(23.9±2.3)分;椎间隙背侧高度由术前(7.89±1.12)mm升至术后(10.91±1.26)mm;椎间隙腹侧高度由术前(14.67±1.58)mm升至术后(15.22±1.54)mm;手术节段相邻上一节段椎体间活动度术前11.8°±1.47°,术后10.1°±1.9°;手术节段相邻下一节段椎体间活动度术前12.09°±1.23°,术后11.9°±1.5°.结论:Coflex系统结合有限椎管减压术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安全性高、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少、疗效好等优点,为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中西医结合与西医两种方法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近期疗效.方法:将48例该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2例,两组均予后路全椎板减压、横突间植骨融合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治疗组术后口服通督健步汤3周,对照组不予中药口服.术前、术后30 d按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下腰痛评分系统记分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术后随访3月-4年,平均3.2年.术后30 d 平均改善率治疗组为78.96%,对照组为66.81%.结论: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采用手术结合中医药治疗的疗效优于单纯手术疗法.  相似文献   

16.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是引起中、老年腰腿痛的常见疾病。随着人们对退行性腰椎不稳引起腰腿痛的认识不断完善,特别是脊柱椎弓根内固定技术的发展,脊柱融合术的改进,对退行性腰椎不稳的治疗取得突出的效果。2001年6月至2005年6月,作者采用脊柱后路颗粒骨植骨融合加椎弓根内固定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186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椎弓根内固定与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腰椎管狭窄症患者36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椎板切除减压+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则采用单纯椎板切除有限减压术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2组术后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增加(P均0.05)。研究组治疗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但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术后随访跛行距离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均0.05),研究组腰痛、下肢痛VAS评分及跛行距离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出血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2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椎弓根内固定与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在短期内不能提高临床优良率,但可以即刻稳定腰椎,降低术后腰痛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19.
程宗敏  胡军  杨骏 《河南中医》2011,31(2):159-160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结合外敷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61例病例给予中药通督活血汤内服结合中药外敷治疗。结果:61例中,治愈30例,显效15例,有效1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结论:中药内服结合外敷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朱建华  董建华  葛传福  杨雷 《中医正骨》2006,18(2):28-28,30
1999~2004年2月,我们采用椎间加横突间植骨融合RF钉复位内固定的方法,治疗腰椎滑脱并腰椎管狭窄症21例,收到了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