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HPLC指纹图谱研究五倍子发酵百药煎化学成分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王瑞生  史莲莲  张振凌  李柯柯 《中草药》2017,48(18):3734-3740
目的建立百药煎HPLC指纹图谱,比较五倍子发酵百药煎化学成分变化,为百药煎的质量评价提供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Waters Symmmetry ShieldTM RP18(250 mm×4.6 mm,5μm)C18色谱柱,乙腈-0.1%三氟乙酸水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8 m L/min,检测波长280 nm,"Chromap Chromafinger 2005 beta 0.1"色谱软件生成百药煎标准指纹图谱,对10批不同批次的百药煎化学成分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计算,并且通过对照品比对及高效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HPLC-MS)对主要共有峰进行指认。结果 10批百药煎指纹图谱中有10个共有峰,HPLC指纹图谱各峰分离度良好,各批次间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RSD均1.0%,样品间相似度均0.9,共指认出7个共有峰,即没食子酸(1号峰)、表没食子儿茶素(2号峰)、没食子酸甲酯(3号峰)、没食子酸乙酯(5号峰)、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6号峰)、2,4,6-三-O-没食子酰-α-D-葡萄糖(7号峰)、2,4,6-三-O-没食子酰-β-D-葡萄糖(9号峰);五倍子发酵百药煎后没食子酸、2,4,6-三-O-没食子酰-α-D-葡萄糖的量升高,没食子酸甲酯、没食子酸乙酯、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的量明显降低;表没食子儿茶素、2,4,6-三-O-没食子酰-β-D-葡萄糖为新生成成分。结论百药煎炮制作用机制与发酵过程使五倍子化学成分发生变化和产生新的化学成分有关。指纹图谱法可用于监控百药煎发酵炮制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比较五倍子发酵为百药煎后其抗炎镇痛、止咳化痰等药理作用的变化。方法采用二甲苯致耳廓肿胀法评价抗炎作用,采用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评价镇痛作用,采用浓氨水致咳法和酚红模拟化痰药效结合分光光度法分别评价止咳化痰作用,分别对比五倍子发酵为百药煎后其药理作用变化;通过测定二甲苯致耳廓肿胀模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0(IL-10)、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1β(IL-1β)含量,探究其抗炎机制。结果百药煎能显著抑制热板和醋酸引起的疼痛反应(P<0.05),作用强于五倍子(P<0.05);显著抑制二甲苯致耳肿胀现象(P<0.05),降低血清中TNF-α、IL-6和IL-1β含量(P<0.05);显著降低咳嗽潜伏期时间,减少咳嗽次数(P<0.05),而五倍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酚红排出量明显高于五倍子组(P<0.05)。结论五倍子发酵为百药煎后抗炎镇痛、止咳化痰作用增强,其抗炎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因子TNF-α、IL-6和IL-1β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3.
卢芳  闫静思  刘树民 《中草药》2021,52(13):3954-3965
目的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探讨淫羊藿Epimedii Folium对生理状态及寒热模型大鼠肠道菌群多样变化的影响以判断淫羊藿的药性归属.方法 取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3部分,生理状态大鼠、热证模型大鼠及寒证模型大鼠.生理状态大鼠共10只,随机分为2组:空白组与淫羊藿组(SmQ);热证模型大鼠共15只,随机分为3组:空白组...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五倍子发酵百药煎中抗氧化活性成分没食子酸和鞣花酸含量的方法,并对不同批次五倍子发酵百药煎中的含量进行比较。方法: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Waters Symmmetry ShieldTMRP18(4.6×250 mm,5μm)C_(18)色谱柱;流动相:乙腈-0.1%三氟乙酸水,梯度洗脱;流速1.0 m L·min~(-1);检测波长254 nm;柱温35℃。结果:五倍子没食子酸和鞣花酸含量分别为3.94%,0.25%;发酵成百药煎含量增加,分别为14.20%,0.26%。结论:所建方法操作简便、准确、重复性好,适用于同时测定五倍子发酵百药煎中没食子酸和鞣花酸的含量,含量测定结果为百药煎的药用研究和产品的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HPLC法测定百药煎发酵过程中没食子酸含量的动态变化,为百药煎发酵时间终点提供依据。方法:HPLC法检测百药煎在不同的发酵时间段性状及没食子酸含量,比较五倍子和百药煎色谱图的变化。结果:百药煎在18 h之内外观性状特征及没食子酸的含量在12 h以内变化不明显;发酵24 h外观表面开始少量薄白霜,48 h长满白霜,发酵60 h长少量棕色孢子,没食子酸的含量为215.6 mg/g;60 h后没食子酸的含量开始降低,66 h以后百药煎表面开始变黄变黑,144 h表面长满棕黑色孢子,没食子酸含量降至0.04%。结论发酵时间对没食子酸的含量影响较大,发酵60 h百药煎没食子酸含量达到最高,提示60 h可能是百药煎的最佳发酵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药寒热药性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功能的影响差异。方法:对本院采用中药治疗的253例CHB住院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构建CHB肝功能指标的因子结构模型,探索影响CHB疾病进展的关键因素;通过分析寒热方药对以上关键因素指标的改善情况,阐明寒热药性对CHB疗效的影响差异。结果:就肝功能指标而言,影响CHB疾病进展情况的3个方面是:胆汁排泄障碍及胆汁淤积情况、肝脏损害程度、肝脏合成储备功能。寒、热方药均能显著降低患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汁酸(TBA)、乳酸脱氢酶(LDH)、γ-谷氨酰转肽酶(GGT)各指标值(P0.05,P0.01),热性方药还能显著升高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O)(P0.05)。结论:寒、热方药均能通过降低转氨酶、改善肝脏损害、促进胆汁排泄、减轻胆汁淤积、促进肝脏代谢而表现出对CHB的治疗作用;不同的是热性方药还有升高血清蛋白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百药煎发酵过程中pH值与没食子酸含量的动态变化,结合外观性状,为建立百药煎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别利用酸度计和HPLC法测定五倍子发酵百药煎不同时间的pH值和没食子酸含量。结果整个百药煎发酵体系处于偏酸性条件下,发酵84h,其pH变化范围在3.34~3.99。0~24h pH及没食子酸含量变化不明显;24~60h pH值迅速下降,相应的没食子酸含量从62.89mg·g-1升高至337.09mg·g-1;60~66h pH值回升;66h后pH值再次下降,可能是通气量流量小,产生的二氧化碳不能及时排出,使pH值降低,没食子酸含量基本不变。结论百药煎发酵过程处于偏酸性体系,控制pH在3.37~3.98,对于提高鞣质的转化率,升高没食子酸的含量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更好的确定发酵终点以控制百药煎的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基于传统功效的中药寒热药性研究策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药性是中医药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内容,寒热药性是药性理论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由于寒热药性的科学内涵深刻,而当前的思路及方法手段难以摆脱先入为主、循环论证的研究局限性,因此亟需为现代中药寒热药性研究注入新思维、启动新视角.本文在现有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以系统观为指导,以物质基础、生物效应和作用靶标为寒热药性的三大要素,融合多学科交叉的方法构建基于传统功效的中药寒热药性表征方法,基本揭示寒热药性的科学内涵.以期实现药性理论研究的重大突破,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为进一步提高中医临床诊疗与合理用药水平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从中药的整体性出发,开展中药拉曼谱图与其寒热药性的相关性分析,并对中药寒热药性进行统计判别研究。本研究选取寒凉性中药109种、温热性中药128种,共计237种中药;经样品前处理后,利用如海光电SEED 3000近红外拉曼光谱仪进行检测,得到每味中药的拉曼谱图;并对量化后的中药拉曼数据进行特征筛选和统计检验,筛选出与寒热药性密切相关的特征拉曼位移及其峰强,然后基于5种算法进行寒热药性的判别建模。经比较分析发现,相较于其他模型,随机森林(RF)模型展现出最佳的效果,对测试集判别的正确率高于90%,曲线下面积(AUC)和精确度大于0.90。本研究基于大样本量中药的分析,中药的拉曼数据与其寒热药性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可作为药性表征指标,结合RF算法进行寒热药性的判别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寒热药性对正常动物影响的评价系统,通过探讨怀菊花ChrysanthemiFlos对正常大鼠物质、能量代谢的影响,评价怀菊花的寒热药性。方法 SD雄性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随机分为对照组、黄柏组、黄连组、黄芩组、花椒组、干姜组、肉桂组及怀菊花组。每天上午9:00给药,对照组给予矿泉水,各给药组给予其水煎提取物,不间断给药9d后,水合氯醛麻醉后处死动物,摘取肝脏备用。检测各组大鼠体质量、肛温,末次给药后检测大鼠5 min内的自主活动次数。ELISA法检测物质能量代谢相关指标GS、PEPCK、HK、PFK-1、PK、PYGL、ICD、PDHC、ACC、malonyl-Co A、HSL、GK、HMGR、GDH、UCPs、CCR、COX、ADK、ATPs、ATP的水平。Werstern blotting法检测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denosine monophosphate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信号通路关键蛋白的表达。结果在正常动物实验中,典型寒性中药黄柏、黄连、黄芩能够显著降低大鼠肛温、自主活动次数以及PEPCK、PFK-1、PK、PYGL、ICD、PDHC、HSL、GK、HMGR、GDH、UCPs、CCR、COX、ADK、ATPs的水平(P0.05、0.01),显著升高malonyl-Co A的水平(P0.05、0.01),显著抑制磷酸化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α(p-AMPKα)蛋白的表达(P0.05);而典型热性中药花椒、干姜、肉桂能够显著升高大鼠肛温、自主活动次数以及PEPCK、PFK-1、PK、PYGL、ICD、PDHC、HSL、GK、HMGR、GDH、UCPs、CCR、COX、ADK、ATPs的水平(P0.05、0.01),显著降低ACC、malonyl-Co A的水平(P0.05、0.01),极显著促进p-AMPKα蛋白的表达(P0.01)。怀菊花能够显著降低大鼠肛温以及PEPCK、HK、PFK-1、PYGL、ICD、PDHC、HSL、GK、GDH、CCR、ADK的水平(P0.05、0.01),极显著抑制p-AMPKα蛋白的表达(P0.01),表现与典型寒性中药相同的趋势。结论怀菊花能够显著降低正常大鼠物质能量代谢水平,与典型寒性中药趋势相同,这与《中国药典》记载的菊花药性"微寒"相符,故基于正常动物物质能量代谢状况建立的评价系统用于评价中药药性是可行性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寒、热药性中药对生物效应指标的影响,分析变量对寒、热药性贡献度,初步建立寒、热药性生物效应判别模式。方法: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寒性中药(苦参、栀子、黄柏,黄芩、黄连、龙胆)各组、热性中药(附子、干姜、高良姜、花椒、肉桂、吴茱萸)各组,灌胃相应中药水煎液10 mL·kg-1,每日2次,共给药30 d;检测文献已报道的可能与寒、热药性相关联的生物效应指标共53项;运用Clementinel2.0数据挖掘软件,建立数据仓库;选取空白对照组数据、寒性中药组(栀子、黄柏、黄连、苦参、龙胆)数据、热性中药组(附子、干姜、肉桂、花椒、高良姜)数据,作为训练集,C5.0算法和C&R分类回归算法找出变量的重要性,构建决策树;并对黄芩、吴茱萸进行寒、热属性的测试。结果:C&R分类回归算法显示:肝SDH活性为寒热最为重要的属性,重要性接近30%,其次为甘油三酯、肝Na+-K+-ATP酶、肌糖元、血小板分布宽度等,模型的正确率达97.39%;C5.0算法显示:肝SDH活性为寒热最为重要的属性,重要性接近40%,其次为甘油三酯、谷草转氨酶、肌糖元、肝Na+-K+-ATP酶等,模型的正确率达98.26%;C&R分类回归算法、C5.0算法决策树判定吴茱萸属于热性药和黄芩属于寒性药的可能性均为100.00%,77.78%。结论:肝SDH活性为中药的寒热药性最为重要的生物效应指标;中药寒、热药性的判别通路或模式与能量代谢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动物宏观行为实验来探讨黄连用不同姜汁辅料炮制前后药性寒热的变化。方法:采用SD大鼠分别灌服生理盐水、生黄连、鲜姜制黄连、干姜制黄连、干姜汁、鲜姜汁,通过对各组大鼠的饮食、饮水、体重及肛温等一般能量代谢指标的观察和测定,同时结合对KM小鼠分别灌服上述各组药,通过不同给药对小鼠温度趋向性的影响,综合动物行为探讨不同姜汁辅料炮制黄连及黄连炮制前后药性寒热的变化。结果:生黄连组与生理盐水组、干姜制黄连、鲜姜制黄连、干姜汁、鲜姜汁组相比较饮食量、饮水、体重以及肛温在数值上下降且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同时干姜汁组与干姜制黄连组、鲜姜制黄连组饮食量、肛温在数值上上升,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温度趋向性中,小鼠在35℃、45℃停留的时间生黄连与生理盐水组、干姜制黄连、干姜汁、鲜姜汁组相比较在数值上均上升,且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与鲜姜黄连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黄连经过辅料姜炮制后寒性得到缓和,辅料干姜从药性上来说,热性强于鲜姜,且在炮制黄连中,干姜制黄连的寒性要低于鲜姜制黄连。  相似文献   

13.
寒热证阴阳变化的模拟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启明 《辽宁中医杂志》1995,22(11):480-484
本文运用西医学理论探讨寒热证的病变机理,建立数学模型,借助库塔-龙法求数值解,直观显示诸证的阴阳变化。  相似文献   

14.
李冀  柴剑波  李胜志  赵雪莹  高长玉 《陕西中医》2011,32(11):1553-1555
目的:探讨幽门结扎型胃溃疡寒、热证模型的形成机制及寒、热方剂对该模型的作用机理及其方证相应的客观规律。方法:采用寒、热因素结合幽门结扎法建立大鼠胃溃疡寒、热证模型,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受试大鼠血清中IL-8、TNF-a的含量。结果:幽门结扎型胃溃疡热证模型中IL-8、TNF-a含量明显高于空白组(P<0.01);TNF-a在幽门结扎型胃溃疡寒证模型中含量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二者在热幽组、热假组含量显著高于寒幽组、寒假组(P<0.01);在病证结合模型较单纯证模型其含量升高明显。寒、热方剂分别对其对应的寒、热模型有显著的修复作用。结论:通过"方证相应"理论验证了"病证结合"胃溃疡寒、热证模型的复制成功,大黄黄连泻心汤对热性胃溃疡、理中丸对寒性胃溃疡的治疗作用,可通过改变大鼠血清中,IL-8、TNF-a的含量而实现。  相似文献   

15.
评价中药寒热药性的实验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考察寒凉药与温热药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体外生长增殖的影响来建立评价中药寒热药性的实验方法。方法用噻唑蓝比色法(MTT法)考察4种寒凉药和5种温热药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体外生长增殖的影响,倒置显微镜观察寒凉药、温热药对细胞形态特征的影响,台盼蓝染色法分析所选寒凉药和温热药的细胞毒性作用。结果寒凉药(50~800μg/mL黄连、虎杖、竹叶、夏枯草)抑制MCF-7生长增殖,随质量浓度增大抑制作用增强。温热药干姜和白胡椒(50~800μg/mL)促进MCF-7生长增殖,干姜的促进作用随质量浓度增大而增强,白胡椒的促进作用先增大后减小。其余温热药低质量浓度(肉桂与花椒50~200μg/mL、仙茅50~400μg/mL)促进MCF-7生长增殖,促进作用随质量浓度增大而增强;高质量浓度(肉桂与花椒400~800μg/mL、仙茅600~800μg/mL)抑制MCF-7生长增殖,抑制作用随质量浓度增大而增强。形态学观察表明寒凉药(黄连、虎杖、竹叶、夏枯草)在所选质量浓度范围内使MCF-7密度减小,细胞固缩变圆;温热药(干姜、白胡椒、肉桂、仙茅、花椒)在各自起促进作用的质量浓度范围内使MCF-7密度增大,生长旺盛。台盼蓝染色表明各寒凉药与温热药对MCF-7没有细胞毒性作用。结论本方法有可能用于中药寒热药性的实验评价。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观察SD大鼠舌象表面的扫描电镜探讨黄连及其炮制品的寒热药性。方法:将生黄连、酒黄连、胆黄连分别制备成水煎液,分别对大鼠灌胃三周后,从根部剪下舌头,常规制造扫描电镜样本,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各组大鼠舌象表面超微结构。结果:空白对照组大鼠舌体丝状乳头密度高,丝状乳头和蕈状乳头角质化程度重;酒黄连组、生黄连组、胆黄连组丝状乳头密度较对照组低,丝状乳头和蕈状乳头角质化程度也较对照组轻;酒黄连组与生黄连组比较,舌体丝状乳头密度高,丝状乳头和蕈状乳头角质化程度重;胆黄连组与生黄连组比较,舌体丝状乳头密度低,丝状乳头和蕈状乳头角质化程度轻。结论:酒黄连与胆黄连药性的差异可通过大鼠舌象形态学不同得以反映,该结果与传统的"酒炙黄连以热制寒,缓和黄连苦寒之性;胆汁炙黄连使寒者益寒,增强黄连的苦寒之性"的理论相一致。故舌象扫描电镜可作为研究寒热性药物的一个特异性指标。  相似文献   

17.
基于成分分析及抗菌活性的百药煎炮制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璐  张志杰  龚千锋  李娆娆  李小宁  龚志勇  俞杰 《中草药》2016,47(21):3805-3809
目的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百药煎的炮制工艺,确定最佳工艺参数。方法采用L_9(3~4)正交试验法,以百药煎中的主要有效成分没食子酸、二聚体鞣花酸的质量分数和体外抗菌活性为评价指标,通过多指标综合加权评分法,考察3因素3水平,即因素A酵曲种类(根霉曲、安琪曲、黑曲霉)、因素B茶叶种类(绿茶、红茶、普洱茶)、因素C物料比(原药量-菌种量-茶叶量分别为25∶7.5∶2.5、25∶6.25∶1.1、25∶2.5∶1.9)对百药煎炮制工艺的影响。结果百药煎的最佳炮制工艺为A_1B_2C_1,即菌种选用根霉曲,茶叶选用绿茶,原药量-菌种量-茶叶量为25∶7.5∶2.5。结论该炮制工艺可操作性强,可为百药煎的炮制工艺提供研究数据。  相似文献   

18.
大鼠寒热型胃粘膜损伤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目的 :探索建立证病结合的寒热胃粘膜损伤大鼠模型。方法 :SD大鼠用无水乙醇造成胃热模型 ,用冰NaOH造成胃凉、胃寒模型 ,并观察左金丸与反左金在模型上的药效反应。结果 :形态和组织学观察 ,左金丸都明显减轻乙醇模型大鼠的急性胃粘膜损伤 ,而冰 NaOH模型中反左金与左金丸形态上具有相当的药效 ,病理检测反左金明显优于左金丸。结论 :无水乙醇和冰NaOH造成的寒热胃粘膜损伤模型可用于评价相应药物和方剂的药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药物象与其寒热药性研究的意义及可行性。方法梳理近10年相关文献,分析物象-寒热药性相关性研究的现实意义及可行性。结果已报道的相关研究结果证明从不同角度进行的研究均显示物象-寒热药性之间具有相关性。结论不同药性属性的中药组群存在物象共性特征及其规律性。基于物象的寒热药性研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且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20.
目的:构建基于K-近邻算法(KNN)的中药化合物寒热平药性预测模型,用于评价中药化合物药性。方法:根据本课题组前期的“性-构”关系研究假说,中药化合物的结构决定中药化合物的药性。首先计算分子描述符以提取中药化合物的结构特征。然后,引入KNN度量中药化合物的相似性,构建中药化合物药性预测模型,通过交叉验证的方式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本研究共采集2 012个中药化合物,五折交叉验证下KNN模型准确率和AUC的面积分别为81.14%、0.910。模型的拟合性效果较好,精准率、召回率、Fscore值分别为0.807、0.777、0.790。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基于KNN的中药化合物药性预测模型是有效的,进一步验证了本课题组的假说——中药化合物的结构决定了中药化合物的药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