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调查产后抑郁症(postpartum depression,PPD)发生情况,并对PPD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苏州市姑苏区产后2~6周产妇634例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自制产妇基本情况调查表及爱丁堡产后抑郁症自测量表(edinburgh postnatal depression scale,EPDS)对产妇基本情况及抑郁情况进行调查,分析PPD发生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结论:本次调查共发放634份问卷,有效622份,其中EPDS评分≥13分114例,PPD发生率为18.33%。产后发生PPD产妇和非PPD产妇在经济条件、性格特征、家庭及夫妻关系、孕期抑郁情绪、孕期焦虑情绪、新生儿疾病、孕期保健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家庭及夫妻关系差、孕期抑郁情绪、孕期焦虑情绪、新生儿疾病是导致产妇产后发生PPD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孕期保健是PPD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PPD在苏州市姑苏区产妇中发病率较高,由多因素共同作用所致,临床应根据相关影响因素对该地区产妇实施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减少PPD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产后抑郁症,又称为产褥期抑郁症(PPD),是指产褥期发生的以抑郁症群状为主的情感性精神障碍.产褥期精神障碍从轻到重可分为产后忧郁、产后抑郁症、产后精神病.  相似文献   

3.
产后抑郁症(postpartum depression, PPD)是产褥期精神综合征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由于PPD 疾病的复杂多变以及产妇分娩后所处的特殊时期,使得临床上研究该疾病存在很多局限性?因此,制备与建立临床接近PPD 动物模型及行为学评价方法对研究其发病机制具有重要作用?本综述主要介绍了常用的产后抑郁症动物模型以及行为学评价方法,为深入研究PPD 发病机制及药物开发提供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4.
妊娠和分娩是女性一生中经历的重要事件,产后抑郁症(postpartum depression,PPD)是妇女产后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系指产褥期(尤其是产后 1 周内)发生的重度抑郁症.有资料显示,美国每年约有11.5%的新生儿母亲遭遇这一困扰[1].PPD 临床症状多表现为沮丧、焦虑、易怒、哭泣、睡眠障碍(不包括与照顾...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随着生育政策的放开,我国生育二胎、三胎的家庭逐渐增加,优化生育服务、保障孕产妇身心健康越来越受到重视。产后抑郁症(postpartum depression,PPD)是近年来社会关注度较高的产后相关心身疾病之一,它是一种非精神病性的抑郁综合症,也是产褥期妇女最常见的心身疾病之一。PPD是产妇完成分娩后,由于生理、心理、社会与家庭角色,以及激素水平变化导致的自身情绪极不稳定。PPD往往在产后2周左右发病且病程较长,部分患者症状可持续至产后半年甚至是幼儿学前[1],其主要症状为心情烦躁、敏感焦虑、容易激怒、莫名失落,部分患者会出现离家出走,甚至自残、自杀的极端行为。该疾病不仅严重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也对婴儿的健康成长十分不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产褥期抑郁症患者的预防及护理对策。方法:对40例产褥期抑郁症患者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40例患者中37例发生情绪及心理的转变,有效率为92.5%。结论:对产褥期抑郁症患者给予及时、正确、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患者治疗及康复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产后抑郁症(PPD)是指在产褥期发生的抑郁症,是一种身体,情绪和行为变化的综合表现,妇女从妊娠到分娩经历了一次非常强烈的情绪体验,是一次强烈的生理,心理应激过程,将带来一系列生理心理方面的改变,对她们的认知和行为有很大的影响,容易超越正常生理界限造成病理改变.其表现形式为抑郁、悲伤、沮丧、哭泣、易激怒、烦躁,重者表现为幻觉或自杀等一系列症状为特征的精神紊乱.[1]以产后1-2周易发生,产后抑郁症发病率国内报道为3.8%-16.7%.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寻找产褥期抑郁症发病原因及影响因素,对产褥期抑郁症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用产褥期抑郁症自评量表对笔者所在医院30例产褥期抑郁症进行护理干预.结果 产褥期抑郁症的发生与生理心理及社会因素密切相关,其中B型性格、年龄偏小、独生子女、不良妊娠结局对产妇的抑郁情绪影响很大.结论 产褥期抑郁症的发生极大的影响母婴的身体健康,对家庭、社会也会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社区从各方面,利用社会支持系统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能有效的改善孕产妇的生活环境,有利于预防产褥期抑郁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黄锴 《吉林医学》2013,34(10):1933-1934
目的:探讨对孕产妇及亲属实施产前健康教育对产褥期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0例孕妇随机分成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即由孕妇来孕妇学校上课;观察组由孕妇及亲属(孕妇生产后将负责护理的人)同来孕妇学校上课。评估并记录产褥期产妇休养环境,饮食结构,活动情况,个人卫生,新生儿情况,产妇情绪等。结果:观察组产褥期产妇休养环境,饮食结构,活动情况,个人卫生,新生儿情况,产妇情绪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产妇及亲属共同接受产前教育能有效地改变传统的不良产褥期护理陋习,提高产褥期护理质量,使母婴均得到科学健康的护理。  相似文献   

10.
<正> 产褥期抑郁症是指产妇在分娩后出现抑郁症状,是产褥期精神综合症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这种感觉忧伤的情绪是人对悲伤、挫折、泄气和感觉情绪低下体验的一部分。通常在产后2周出现症状。现将1997年7月~2002年6月入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产后抑郁症(postpartumdepression,PPD)产前、产时、产后三阶梯预防模式。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孕妇310例为观察组,外院孕妇172例为对照组。产前:妊娠12周、28周、36周时分别进行焦虑和抑郁问卷调查,观察组除进行常规的孕妇学校培训外,发现焦虑和抑郁状态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只进行常规的孕妇学校培训;产时:观察组在宫口开大3cm时进行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对照组常规产时护理;产后:3周、6周随访进行艾迪产后抑郁量表(Edinburgh postpartum depressionscale,EPDS)评分,对焦虑和抑郁状态进行干预,PPD患者给予药物和心理干预相结合的治疗方法。结果两组妊娠12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scale,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初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8周、36周SAS和SD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第3产程末雌二醇(estradiol,E2)、孕酮(progesterone,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催乳素(prolactin,PR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7天E2、P、PR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3周、6周的EPDS评分和PPD的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前、产时、产后三阶梯预防PPD模式有效,并具有较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杨容  胡光曦  谢文义  杨弟芳 《重庆医学》2016,(20):2786-2788
目的:探讨初产妇产母角色认同与抑郁、焦虑的相关关系。方法在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选取213名初产妇,运用自编的产母角色认同问卷、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别测量初产妇产前、产后1周、产褥期3个阶段角色认同度、抑郁和焦虑程度。结果产妇产后1周的焦虑值显著高于产前和产褥期(均P<0.01);产后1周的抑郁值显著高于产前和产褥期(均P<0.01);产母在产褥期的角色扮演、角色适应、角色认同总分均高于产后1周(P<0.05);产母的焦虑、抑郁与产母角色认同呈负相关(r=-0.03~-0.30)。结论初产妇角色认同程度随分娩事件增进,认同进程与抑郁、焦虑情绪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5):165-168
产后抑郁症(Postpartum depression,PPD)发病率高,是生育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对产妇、婴儿、家庭和社会均可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害。多种因素可引起PPD的发生,目前多项研究表明下丘脑-垂体-甲状腺(Hypothalamuspituitary-thyroid,HPT)轴功能紊乱参与PPD的发生,但两者间的具体联系尚未明确。本文从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变化、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游离三碘甲状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水平变化对PPD的影响、甲状腺自身抗体与PPD的关系以及抗PPD治疗对甲状腺功能影响等方面对PPD与甲状腺功能关系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以期为深入了解和治疗PPD带来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产后抑郁患者血浆犬尿氨酸(kynurenine,KYN)通路代谢产物变化情况。方法:收集2014年2 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择期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726例,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dinburgh Postnatal Depression Scale,EPDS)在产后第42天对产后抑郁(postpartum depression,PPD)的发生情况进行评估,≥13 评定为PPD。测定并比较PPD组24例和对照组48例产妇血浆KYN,喹啉酸(quinolinic acid,QUIN)和犬尿喹啉酸 (kynurenic acid,KYNA)的血浆浓度。结果:PPD发生率7.99%,PPD产妇相比非PPD产妇产前1 d血浆KYN浓度明显升 高(P<0.05),产后第3天血浆QUIN浓度明显升高(P<0.05),KYNA浓度明显降低(P<0.05),产后第3天KYNA/QUIN比值 明显降低(P<0.01)。结论:产妇围产期血浆KYN,QUIN和KYNA浓度变化与PPD的发病密切相关,纠正血浆KYNA/ QUIN比例失衡可能有利于防治PPD。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全程健康教育在产妇产后抑郁症干预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9月四川省眉山市中医医院产科住院分娩产妇192例,将接受全程健康宣教的103例孕产妇作为治疗组,仅产前及产后复查的89例孕产妇作为对照组,治疗组在孕期及分娩期有针对性进行宣教,并进行产后护理,对照组仅在分娩时采取同样的健康宣教.孕期建卡时及分娩前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出院前及产褥期后复查时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价抑郁的严重程度.比较治疗组孕期及产前抑郁评分情况以及两组患者产前产后抑郁评分情况.结果 治疗组孕期及产前SAS及SDS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产褥期后EPDS总分为(3.46±2.3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EPDS总分[(7.22±1.62)分],两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全程健康教育可预防孕期抑郁,对降低产后抑郁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产妇产后3年内产后抑郁(PPD)的现状,并探讨原生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对产妇PPD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0年7月至8月利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对211例产后0~3年的产妇进行线上调查。结果:34.1%的产妇在产后3年内存在PPD。原生家庭的家庭亲密度为松散型、家庭适应性为僵硬型以及家庭类型为极端型的产妇其PPD的得分较高。在控制人口学变量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原生家庭亲密度可负向预测产妇PPD程度(β=-0.175,P=0.013),而极端型原生家庭可正向预测PPD程度(β=0.178,P=0.033)。结论:产后3年内产妇PPD的患病率较高,原生家庭亲密度及原生家庭类型是PPD的重要影响因素,临床医护人员可从原生家庭角度开展PPD的预防和干预。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Meta分析评价我国产妇配偶产后抑郁(postpartum depression,PPD)的发生情况及其与产妇PPD的关系。方法:系统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Medline,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CBMdisc)中从建库至2015年10月1日前公开发表的有关中国产妇配偶PPD发生率的文献。采用随机效应模型估计合并效应值及95%可信区间,并对评价时间、评价工具、研究地点及文献质量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最终纳入文献14篇,合计产妇配偶3 819例。产妇配偶PPD的发生率为13.6%(95% CI:8.7%~21.3%),产妇与配偶PPD呈弱相关(r=0.295,95% CI:0.218~0.367)。亚组分析结果:产后0~5+6周,配偶PPD的发生率为28.7%,产后6~8周为11.4%,产后8+1~24周为5.5%;以量表为评价工具时,配偶PPD的发生率为16.8%,以访谈为评价工具时为4.1%;内陆地区配偶PPD的发生率为22.2%,沿海地区为13.3%,香港/台湾为7.8%;低质量文献所报道的配偶PPD的发生率为23.0%,高质量的文献为9.1%。 结论:我国产妇配偶PPD的发生率处于较高水平,尤其以产后0~5+6周最高。产妇配偶PPD的发生与产妇PPD的发生存在较弱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8.
马桑内酯点燃大鼠海马脑片CA1区的双脉冲抑制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以逆向-顺向刺激双脉冲抑制为指标,首次观察了用马桑内酯点燃大鼠海马脑片CA1区,由γ-氨基丁酸(GABA)介导的回返性突触抑制的变化。结果表明:大鼠海马脑片CA1区双脉冲抑制持续时程约为40~60ms;马桑内酯点燃大鼠海马脑片CA1区双脉冲抑制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6),提示GABA介导的突触抑制在马桑内酯化学点燃中不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