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慢性胃炎患者和健康者督脉背段T_4—T_9段棘突下最低压痛阈值点的皮肤微循环血流灌注量(MBPV)的差异。方法 30例慢性胃炎患者为胃炎组,20例健康者为健康组。通过电子压力测痛的方法,对胃炎组和健康组受试者督脉T_4—T_9段棘突下、相应旁开4寸的非经非穴点和L_3棘突下测定压痛值。选取两组督脉T_4—T_9段棘突下最低测痛值点为测试点,以自身测试点相应的旁开4寸及L_3棘突下作为对照点,以三通道激光多谱勒血流仪记录测试点和对照点的MBPV。比较两组测试点及对照点的测痛值、MBPV,并进行两组测痛值与相应MBPV的相关性分析。结果与本组T_4—T_9段棘突下旁开4寸和L_3棘突下测痛值比较,胃炎组T_4—T_9段棘突下最低测痛值明显降低(P0.01),最低测痛阈值点MBPV明显升高(P0.01);与健康组比较,胃炎组T_4—T_9段棘突下最低测痛值及T_4—T_9段棘突下旁开4寸和L_3棘突下测痛值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胃炎组T_4—T_9段棘突下最低测痛值点及旁开4寸的MBPV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胃炎组T_4—T_9段棘突下最低测痛值点、T_4—T_9段棘突下最低测痛值点旁开4寸的MBPV与各自对应的测痛点均具有相关关系(P0.05或P0.01),而L_3棘突下不具有相关关系(P0.05);健康组各点的MBPV与其各自相应的测痛阈值均不具有相关关系(P0.05)。结论慢性胃炎患者督脉T_4—T_9段棘突下某些穴位或部位存在较低的压痛值和较高的MBPV特异性,且二者具有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研究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在督脉背段的压痛反应规律,为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和针灸治疗提供参考依据。以GERD患者76例为观察组,健康人30例为对照组,采用"人体力学压痛测定仪"测定压痛阈值的方法观察GERD患者和健康人在督脉背段的压痛情况,检测范围为第1胸椎至第12胸椎(T1~T12)棘突下,包括督脉经穴和经上非穴。发现观察组在T5~T7节段棘突间隙(即神道、灵台、至阳三穴)的压痛阈值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GERD患者在T5~T7节段棘突间隙存在显著压痛,可作为GERD辅助诊断的重要参考,并为针灸治疗GERD选穴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督脉陶道、筋缩、悬枢3个穴位压痛阈3次重复测量的差异及意义。方法选择慢性胃炎受试者13例,用电子测痛仪检测督脉陶道、筋缩、悬枢穴的压痛阈值各3次。结果 3个穴位压痛阈的重复测量没有差异。结论 1次规范测量压痛阈的简便方法,可以替代3次以上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刺督脉背段T_3~T_(12)棘突下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西药组,每组30例。西药组予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口服,针刺组予针刺督脉背段T_3~T_(12)棘突下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观察临床疗效,比较胃食管反流病问卷(RDQ)评分、胃食管反流病健康相关生存质量量表(GERDHRQL)评分及T_3~T_(12)棘突下压痛阈值的变化情况。结果 (1)针刺组、西药组愈显率分别为60.0%、26.7%;两组临床疗效比较,针刺组优于西药组(P0.05)。(2)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RDQ、GERD-HRQL评分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针刺组RDQ、GERD-HRQL评分均低于西药组(P0.05)。(3)治疗前后组内比较,针刺组治疗后T_3~T_(12)各棘突下压痛阈值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西药组T_3~T_(12)各棘突下压痛阈值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针刺组T_3~T_(12)各棘突下压痛阈值均高于西药组(P0.05)。结论针刺督脉背段T_3~T_(12)棘突下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疗效满意,较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背部督脉穴压痛的分布规律。方法:观察组109例患有严重精神障碍,对照组70例未患有严重精神障碍,分别在背段督脉穴上按压,寻找压痛穴位并记录。结果:观察组穴位压痛规律为灵台39例(35.7%)、神道45例(41.2%);对照组为灵台9例(12.8%)、神道17例(24.3%),组间比较差异显著。结论:灵台、神道穴压痛是严重精神障碍疾病经络反应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风市穴在耳鸣患者中的压痛反应及其压痛阈,为应用风市穴诊治耳鸣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耳鸣患者90例为耳鸣组,非耳鸣者30例为非耳鸣组,对两组的风市穴进行按压,记录压痛阳性反应次数。采用压痛测试仪对风市穴的压痛阈进行测量。结果:耳鸣组风市穴的压痛频率高于非耳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侧别耳鸣患者的风市穴均以双侧压痛多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左、右侧风市穴压痛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压痛阈比较,耳鸣组风市穴的压痛阈小于非耳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侧别耳鸣患者的风市穴左、右侧压痛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鸣患者较非耳鸣患者风市穴的压痛反应频率更高、压痛更敏感。不同侧别耳鸣患者的风市穴均以双侧压痛多见,左右侧压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在督脉背段T3—L4的压痛反应规律,为消化系统疾病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别以按诊的方式观察近期经胃镜或肠镜检查确诊为消化系统疾病患者(30例)和具有消化道症状但未行胃镜或肠镜检查患者(16例)的督脉背段,范围从督脉的至阳穴到腰阳关穴(包含经上非穴),以所按压的棘突间隙出现明显疼痛或酸胀的感觉为压痛阳性反应。结果:30例镜检患者和16例未镜检患者的压痛点阳性率均为100.0%,压痛反应阳性点主要集中在T6—T10的5个胸椎节段的相关穴位和经上非穴,压痛反应点的数量大多为5~9个。结论:从督脉灵台穴到中枢穴(T6—T10节段水平)循行区域的压痛反应与消化系统疾病密切相关,可以作为消化系统功能状态的判断和辅助诊断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外关、足临泣穴在耳鸣患者中的压痛反应及压痛阈,为临床上运用二穴诊治耳鸣提供依据。方法:选取非耳鸣者32例为对照组,耳鸣患者101例为耳鸣组,对外关、足临泣穴进行按压,记录压痛阳性反应次数,同时使用压痛测试仪对两组的外关、足临泣穴的压痛阈进行测量。结果:压痛频次比较:耳鸣组外关的压痛频次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耳鸣组足临泣的压痛频次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侧别耳鸣患者双侧外关、足临泣穴的压痛反应频次均高于单在左侧、右侧有反应者,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两穴单在左、右侧有压痛反应者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压痛阈均值比较:对照组外关、足临泣的压痛阈均值都大于耳鸣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耳鸣患者较非耳鸣者外关、足临泣穴压痛敏感,提示两穴为耳鸣患者相对敏感的反应穴。不同侧别耳鸣患者的二穴均以双侧压痛多见,左右侧压痛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耳鸣患者太白穴和三阴交穴压痛反应及压痛阈,研究二穴在耳鸣时的敏感性,为临床诊治耳鸣提供选穴依据。方法选取耳鸣患者75例作为耳鸣组,非耳鸣者30例作为非耳鸣组,对2组受试者太白穴和三阴交穴进行按压,记录压痛反应阳性频次,并采用压痛测试仪测量太白穴和三阴交穴压痛阈。结果耳鸣组与非耳鸣组三阴交穴及太白穴压痛频次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不同侧别耳鸣患者双侧太白穴和三阴交穴压痛频次均明显多于单独左侧和单独右侧(P均0. 05),而单独左侧和单独右侧压痛频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耳鸣组太白穴和三阴交穴压痛阈均明显低于非耳鸣组(P均0. 05);不同侧别耳鸣及脑鸣患者太白穴和三阴交穴左、右侧压痛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结论耳鸣患者太白穴和三阴交穴压痛均以双侧为主且对压痛均敏感,左、右侧无明显差异,二穴是耳鸣的敏感反应穴。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原发性痛经患者月经期三阴交穴的压痛反应。方法:将3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痛经组)和30例健康女性(健康组)纳入本试验。分别在两组受试者的月(痛)经期和非经期进行三阴交穴压痛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值和压痛阈值评估,并进行比较。结果:痛经组痛经期的三阴交穴VAS值显著高于非经期、健康组月经期(P0.01);痛经组痛经期的三阴交穴压痛阈值显著低于非经期、健康组月经期(P0.01);健康组和痛经组的非经期三阴交穴VAS值和压痛阈值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痛经的急性发作可使三阴交穴压痛反应更敏感。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胃食管反流性胸痛的患者针刺督脉背段T 3~T 12棘突下穴位及非穴位前后压痛变化规律,并观察其疗效。方法:根据纳入标准收集60例胃食管反流性胸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刺组30例、西药组30例。针刺组予针刺督脉背段T 3~T 12棘突下穴位及非穴位治疗,隔日1次,西药组予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口服,每次20 mg,1日两次,治疗疗程为8周。比较两组患者胃食管反流病问卷(RDQ)评分以及其中的胸痛评分在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比较T 3~T 12棘突下穴位及非穴位压痛阈值的变化情况,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结果:①治疗后针刺组与西药组RDQ评分以及其中的胸痛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1),且针刺组较西药组改善更为明显(P<0.01);②西药组治疗后T 4、T 5、T 7、T 8、T 9棘突下的压痛阈值较治疗前降低(P<0.05或P<0.01),针刺组治疗后T 5~T 12棘突下的压痛阈值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或P<0.01),治疗后针刺组与西药组进行比较,针刺组在T 6~T 9棘突下的穴位压痛阈值高于西药组较明显(P<0.05);③针刺组愈显率为76.67%(23/30),西药组为30.00%(9/30),临床疗效针刺组优于西药组(P<0.01)。结论:针刺督脉背段T 3~T 12棘突下穴位及非穴位治疗胃食管反流性胸痛较西药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更优,可以明显减轻胸痛程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肠癌患者是否存在某些穴位的痛觉敏化及穴位痛敏面积扩大现象。方法:共纳入30例肠癌患者与30例健康受试者,采用电子Von Fray检测仪测定与胃肠疾病相关的13个穴位及其周围1寸、2寸和该穴位相应的同神经节段的参照点的压痛阈值,并与该穴位异神经节段的参照点压痛阈值比较计算痛阈的相对值,和健康受试者的相对压痛阈值比较,分析肠癌患者体表相关穴位压痛阈的变化。结果:在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曲池、大肠俞,肠癌患者的压痛阈值较健康受试者均显著下降(P0.05,P0.01,P0.001),在这些穴位旁开1寸和2寸及其同神经节段非穴位点,其压痛阈值也较对照组均显著下降(P0.05,P0.01,P0.001)。而阴陵泉穴的敏化区域集中在穴位及其旁开1寸,其同神经节段非穴位点也出现敏化(P0.01,P0.001)。结论:肠癌患者在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曲池、大肠俞及阴陵泉穴出现穴位压敏和面积扩大现象。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耳鸣患者中渚、翳风压痛反应及压痛阈,研究其在耳鸣时的敏感性,为临床诊治耳鸣提供选穴依据。方法:选取耳鸣患者104例,非耳鸣者30例,对中渚、翳风进行按压,记录压痛反应阳性频次,并采用压痛测试仪对中渚、翳风压痛阈进行测量。结果:压痛频次:耳鸣组中渚、翳风的压痛频次大于非耳鸣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不同侧别耳鸣患者比较双侧中渚、翳风压痛频次均高于左侧或右侧,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左、右侧压痛频次无显著性差异(P0.05)。压痛阈:耳鸣组中渚、翳风压痛阈小于非耳鸣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右耳鸣患者左侧中渚压痛阈小于右侧,有显著性差异(P0.05),左耳鸣和双耳鸣患者左、右侧中渚压痛阈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左耳鸣患者左侧翳风压痛阈小于右侧,有显著性差异(P0.05);右耳鸣和双耳鸣患者翳风左、右侧压痛阈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侧别耳鸣患者翳风压痛阈均小于中渚,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耳鸣患者中渚、翳风压痛频次较高,压痛阈较低,说明中渚、翳风是耳鸣的敏感反应穴,不同侧别耳鸣患者翳风压痛阈均小于中渚,说明翳风较中渚更敏感。不同侧别耳鸣患者中渚、翳风均以双侧压痛多见,双耳鸣患者中渚、翳风均反应在双侧,单耳鸣患者中渚、翳风压痛阈以双侧反应为主。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以"烧心"为主的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的寒热证型分布及针刺督脉背段T3~T12棘突下经穴和非经穴对其症状及生活质量的改善程度,并分析烧心与GERD健康相关生存质量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以烧心为主诉就诊的GERD患者60例,依随机数字表法分成针刺组和西药组,每组各30例。针刺组针刺督脉背段T3~T12棘突下经穴及非经穴,隔日1次,每周治疗3次。西药组内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每日2次,每次20 mg。疗程均为8周。分别观察所有患者治疗前的寒热证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反流性疾病诊断问卷(RDQ)及胃食管反流病健康相关生存质量量表(GERDHRQL)评分,并分析患者GERD主要症状与健康相关生存质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寒热错杂证及寒证在两组60例患者中占的比例较高;治疗后两组的RDQ及GERD-HRQL积分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 0. 05),与治疗前相比各症状评分均明显降低(P 0. 01);治疗后针刺组RDQ及GERD-HRQL评分显著低于西药组(P 0. 01);在各症状中,"烧心"症状针刺组治疗后积分显著低于西药组(P 0. 01); RDQ评分与GERD-HRQL评分之间存在直线线性关系,烧心症状与GERD-HRQL评分之间的相关性最大(r=0. 505,P 0. 01)。结论:以烧心为主的GERD以寒热错杂及寒证为主,针刺督脉背段T_3~T_(12)棘突下经穴及非经穴治疗烧心为主胃食管反流病疗效比西药组更优,尤其能明显减轻烧心的程度;同时能显著提高GERD患者的健康相关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督脉背段阳性反应点的分布及通督导气针法治疗本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前在6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督脉背段T_1-T_(12)棘突下进行阳性反应点探查。根据阳性反应点探查结果行通督导气针法治疗,治疗前后观察反流性疾病RDQ症状频次量表(RDQ)、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 (1)60例病例中,督脉背段单纯压痛者50例,单纯结节者5例,压痛伴结节者3例,阳性反应率为96.67%。(2)阳性反应点分布图呈中间高、两端低的趋势,其中T_5、T_7最高,且峰值左侧坡度小于右侧的坡度;T_1与T_9基本持平,T_9以下的节段分布相对较少。(3)压痛点疼痛程度分布情况,中、重度疼痛分布呈中间高、两端低的趋势,其中T_5-T_7节段最高,重度疼痛主要分布在T_3-T_9节段。(4)治疗后,患者RDQ、SAS、SD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督脉背段T_3-T_9段阳性反应点可辅助诊断胃食管反流病;将阳性反应点作为治疗用穴,结合通督导气针法,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反流症状,还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功能性肠病便秘患者和腹泻患者以及肠癌患者的穴位敏化出现部位,并对敏化穴位的大小进行比较判断。方法:采用电子Von Fray测定了功能性肠病、肠癌以及健康受试者的与胃肠疾病相关的13个穴位及其周围1寸、2寸、同神经节段的参照点的压痛阈值,并和穴位异神经节段的参照点进行比较,获得穴位的相对压痛阈值,再和健康志愿者的相对压痛阈值进行比较,分析功能性肠病和肠癌患者体表相关穴位压痛阈的变化和敏化面积的变化。结果:3组患者的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曲池等穴位,其压痛阈值显著低于健康受试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穴位的敏化。其中以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三穴的敏化范围扩大,在旁开2寸处,仍出现显著痛敏,和健康受试者的痛阈值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曲池穴的穴位敏化范围主要集中在旁开1寸区域,和健康受试者比较痛阈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旁开2寸处压痛阈值没有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肠癌组的大肠俞,阴陵泉两穴出现显著的穴位敏化和敏化范围的扩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功能性肠病患者的此二穴痛阈值没有显著变化。结论:功能性肠病和肠癌患者在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出现穴位敏化和面积增大,此外肠癌患者在曲池,大肠俞及阴陵泉出现穴位压敏和面积扩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耳周耳门、听会、翳风、完骨、风池五穴在耳鸣患者中的特异性反应,为针灸治疗耳鸣提供临床选穴依据。方法选取耳鸣患者90例作为耳鸣组,非耳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对2组受试者少阳经耳周耳门、听会、翳风、完骨、风池五穴进行按压,记录压痛反应阳性穴位,并采用压痛测试仪测量上述五穴压痛阈值。结果耳鸣组完骨穴的压痛频次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余穴的压痛频次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耳鸣组完骨、翳风、风池穴的压痛阈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其余穴的压痛阈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耳鸣患者的少阳经耳周完骨、翳风、风池穴压痛较非耳鸣者敏感,提示此三穴为耳鸣的特异性反应穴位。  相似文献   

18.
王诗惠  龙杞  刘清国 《世界中医药》2014,9(8):1076-1078
目的:测量胆心综合征与冠心病患者穴位压痛阈值,观察这两种相似疾病在穴位上的不同体现,寻求两者间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希望对临床鉴别诊断两病有所帮助。方法:测量胆心综合征患者组30例,冠心病患者组30例和健康志愿者30例10个相关穴位的压痛阈值。结果:与健康组比较,胆心综合征组与胆相关穴位压痛阈值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心相关穴位其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与心相关穴位压痛阈值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胆相关穴位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胆心综合征组与冠心病组比较,与心相关穴位压痛阈值,胆心综合征组高于冠心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胆相关穴位压痛阈值,胆心综合征组低于冠心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证明了两病在穴位压痛阈值上存在差异,胆心综合征患者与胆相关穴组出现痛觉敏感,冠心病患者与心相关穴组出现痛觉敏感,此规律可用于辅助临床鉴别诊断胆心综合征与冠心病。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督脉压痛点埋线法治疗顽固性失眠的效果。方法将纳入标准的8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埋线组用督脉压痛点埋线法治疗,针刺组用普通针刺穴位治疗。结果埋线组愈显率(72.5%)明显高于针刺组(45.0%)(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两组PSQI评分都有降低(P0.05);与针刺组治疗后比较,埋线组PSQI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督脉压痛点埋线法治疗顽固性失眠比普通针刺治疗疗效更确切,可以更有效地改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针刺督脉背部T3-T9段棘突下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GERD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针刺组和西药组,各30例。针刺组针刺督脉背段T3-T9段棘突下(含穴位及非穴位),隔日1次,每周3次,共治疗8周。西药组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口服,每次20mg,每日2次,共治疗8周。两组治疗前后进行反流性疾病诊断问卷评分(RDQ)和GERD症状程度评分并评价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RDQ和GERD症状程度评分较治疗前均改善(P0.05),针刺组治疗后RDQ和GERD症状程度评分均显著低于西药组(P0.05),针刺组RDQ愈显率为70.0%(21/30),GERD症状程度评分总有效率为93.3%(28/30),西药组分别为43.3%(13/30)和66.7%(20/30),针刺组均优于西药组(P0.05)。结论:针刺督脉背段T3-T9段棘突下治疗GERD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