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4 毫秒
1.
目的探讨下腹按摩结合心理护理预防产后尿潴留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经阴道分娩的198例分娩初产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8例,对照组执行产后护理常规,观察组早期给予按摩下腹膀胱区及宫底部并结合心理调护,观察两组产妇产后首次排尿的时间、尿潴留发生情况及残余尿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首次排尿时间较早,排尿后残余尿量明显减少,尿潴留发生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产后心理护理结合下腹按摩可明显减少产后尿潴留发生率,此护理措施简单易行,患者易于接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阴道分娩的产妇,早期实施热敷按摩和低频脉冲治疗,刘预防产后尿潴留的效果。方法将112例阴道分娩的初产妇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6例。观察组产叟1于产后2~4h实施热敷按摩和低频脉冲治疗,对照组产妇实施一般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产妇的疗效,并经统计学处理。结果观察组对预防产后尿潴留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利用热敷按摩和低频脉冲治疗,能改善膀胱肌肉组织的舒缩,使排尿通畅,有效预防产后尿潴留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在产后尿潴留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住院的4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尿潴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明显(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在产后尿潴留预防中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大大降低尿潴留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付义霞 《现代保健》2013,(19):66-67
目的:探讨分析产后尿潴留原因和护理对策,总结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本院妇产科36例产后发生尿潴留产妇作为观察组,选择36例同期产后尿潴留产妇作为对照组,统计两组产妇的临床资料,探讨产后发病原因,观察组采取针对性综合护理对策,对照组全部予以尿管诱导排尿,观察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和满意度,总结体会。结果:两组产妇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现,产后尿潴留的发生原因复杂多样,观察组自行排尿时间为(3.4±0.6)d,对照组自行排尿时间为(6.2±0.8)d,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问卷显示观察组产妇的满意度为97.22%,对照组为83.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给予针对性综合护理可以有效的缓解尿潴留,促进其及时排尿,预防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曾丽华  周媛 《医疗装备》2020,(5):177-178
目的探讨盆底功能训练联合康复治疗仪护理对产妇产后尿潴留、首次排尿时间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8月医院接收的64名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各32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帮助产妇排尿,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盆底功能训练联合康复治疗仪预防尿潴留,比较两组产后尿潴留发生率、首次排尿时间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后尿潴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首次排尿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盆底功能训练联合康复治疗仪可有效预防产妇产后尿潴留的发生,缩短首次排尿时间,提高产妇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下腹部按摩预联合心理护理在预防产后尿潴留中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2月到2014年1月我院经阴道分娩产妇105例,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的53例作为观察组,在产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下腹部按摩并给予心理指导,其中的52例产妇给予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观察组首次排尿时间,排尿后残余尿量,尿潴留发生的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后尿潴留发生率为3.8%(2/53),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的17.3%(9/52)(X2=5.271,P=0.022)。观察组首次排尿时间、残余尿量依次为(2.6±0.4)h、(40.5±5.2)ml,均显著地低于对照组的(4.3±0.6)h、(60.4±6.1)ml(t=17.050,P=0.000;t=18.002,P=0.000)。结论下腹部按摩预联合心理护理大大降低产妇产后尿潴留率,对预防产后尿潴留影响显著,值得推广应用于广大产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通过产后早期乳房按摩,促进乳汁分泌和缓解乳房胀痛的效果。方法 将40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进行早期乳房按摩,对照组进行母乳喂养的常规宣教和指导,比较两组产妇开始泌乳时间和乳房胀痛程度。结果 观察组开始泌乳时间比对照组要早,而且乳房胀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产后早期乳房按摩不仅促进乳汁早期分泌,还能缓解乳房胀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第二产程会阴按摩联合外阴热敷应用于初产妇分娩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在铜山区人民医院分娩的初产妇15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7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助产,观察组实施第二产程会阴按摩联合外阴热敷。对比两组产妇第二产程时间、会阴情况、宫缩疼痛程度、产后切口疼痛程度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产妇第二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会阴撕裂程度轻于对照组,宫缩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产后第1天切口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第二产程会阴按摩联合外阴热敷应用于初产妇分娩中可缩短产妇产程,改善产妇会阴撕裂程度,减轻产妇宫缩疼痛及产后切口疼痛,从而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联合产后康复仪治疗产后尿潴留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5月--2013年5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76倒产后尿潴留的产妇。随机分组采用不同方法进行干预护理观察。结果两组通过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为78.9%,故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穴位按摩联合产后康复仪治疗产后尿潴留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按摩联合产后康复仪治疗产后尿潴留效果显著,且方法简单易行,适宜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分析产房护理中无保护会阴接生的效果.方法:选我院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接收的正常分娩100例产妇.根据接收时间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方式接生,观察组实行无保护会阴接生.对比两组产妇临床相关性.结果:观察组产妇第二产程时间为(42.1±10.7)min,对照组产妇第二产程时间为(46.9±13.3)min,两组产妇第二产程时间差异不显著(P>0.05);对比分析两组产妇会阴侧切率、产后尿潴留率与产后出血率,观察组产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产妇分娩期间,实行无保护会阴接生方法,可降低会阴侧切率与产后出血率,同时还可减少产妇产后并发症的发生,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改良助产方式对于降低阴道分娩产妇会阴侧切率的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的分组方法将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2014年1月至12月间3400例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00例。对照组产妇接受传统助产方式助产,观察组产妇接受改良助产方式助产。比较两组产妇会阴侧切率及裂伤程度、产后出血量、疼痛程度、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分娩时会阴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会阴完整率、侧切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值分别为23.100、11.442,均P<0.01),而会阴Ⅰ度裂伤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17.553,均P<0.01),两组会阴Ⅱ度裂伤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0.901,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量、VAS评分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52.128、23.272、39.637,均P<0.05),而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t=0.000,P>0.05)。结论改良助产方式可较好的保护会阴,降低会阴侧切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下腹部横切口分层撕开法在妇产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04例采用下腹部横切口分层撕开法为入径行妇产科手术(观察组),57例采用传统下腹部纵切口为入径行妇产科手术(对照组),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切口愈合情况及总住院时间较之对照组明显优化(P<0.05)。结论下腹部横切口分层撕开法应用于妇产科手术临床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结合体位护理在无保护会阴接生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0例无保护会阴接生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心理护理+体位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各100例.比较两组的产程时间、疼痛情况、产后会阴情况及心理状态.结果 观察组第一产程、总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干预对无痛分娩产妇产后尿潴留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间收治的68例无痛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临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产后首次排尿时间、留置导尿管率、尿潴留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产后首次排尿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留置导尿管率及尿潴留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0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41%(P<0.05)。结论临床护理干预可有效缩短无痛分娩产妇的产后首次排尿时间,降低留置导尿管率及尿潴留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侧卧位分娩与传统仰卧位分娩对产程以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8月至2016年6月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产房无合并症的足月初产妇20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100例侧卧位分娩为研究组,100例传统仰卧位分娩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的第二产程时限、会阴损伤、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出血等母儿结局.结果 研究组产妇第二产程显著短于对照组(t=-3.10,P<0.05).研究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值分别为6.37、5.10,均P<0.05),而两组新生儿锁骨骨折、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χ2值分别为2.75、1.01,均P>0.05).研究组的产妇会阴完整率明显优于对照组(χ2=7.29,P<0.01),且产后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4.35,P<0.05).结论 侧卧位分娩能够预防胎儿窘迫,减少新生儿窒息,减少产妇的会阴撕裂伤,降低产妇会阴侧切率,有利于产后恢复,还能够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早期干预对产后尿潴留患者近期尿失禁发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产后尿潴留患者近期尿失禁发病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08年12月住院分娩后被确诊为产后尿潴留患者196例,根据患者是否接受盆底肌肉锻炼+电刺激生物反馈早期干预分为3组,未干预组(A组)、未规范干预组(B组)、规范干预组(C组),同期无产后尿潴留193例产妇为对照组(D组),观察产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时各组产后尿失禁的发生率。结果:①产后尿失禁的发生率在产后总体呈下降趋势。②在产后3个月时,A组尿失禁的发生率为48.72%(38/78),B、C、D组发病率分别为28.13%(18/64)、25.93%(14/54)和18.65%(36/193),A组发病率与其他3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6个月时,A组发生率(30.77%,24/78)仅与D组(13.47%,26/193)相比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1年时,4组的发病率分别为23.08%(18/78)、17.19%(11/64)、3.70%(2/54)和11.92%(23/193),A组与C组及D组、B组与C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后尿潴留患者进行早期规范干预,可有效预防产后近期尿失禁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限制会阴切开在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住院单胎头位初产妇22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118例实施限制会阴切开(会阴保护法)进行接生,对照组107例采取常规会阴侧切术助产分娩方式接生,比较两组会阴伤口、产后疼痛情况及产妇满意度。结果:两组产妇伤口愈合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会阴完整率为73.7%;其产后并发会阴水肿、产后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分娩方式及其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限制会阴切开可有效增加会阴完整率,减少产后并发会阴水肿及疼痛,提高产妇满意度,安全、可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产程中应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和产妇自控硬膜外镇痛(CSEA+PCEA)是否对母儿存在不良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27例初产妇病历资料,观察组(CSEA+PCEA)共345例,对照组(未采用CSEA+PCEA)282例,比较两组产程经过、分娩方式及母儿结局。结果镇痛后VAS疼痛评分下降(87.5±12.5)%。观察组产程中需增加催产素用量(41.4%)、出现胎心异常(36.5%)及因胎心异常手术产(26.4%)较对照组增加(对照组26.6%、20.6%、15.6%);活跃期及第二产程时间观察组延长,两组分别为271.93±127.44min、57.39±35.52min和188.08±110.29min、44.84±31.92min;观察组产钳率(18.0%)及剖宫产率(24.9%)、产程中发生尿潴留(27.0%)及羊水变化(21.4%)均较对照组增加(对照组分别为11.7%、12.1%、10.3%、14.6%),第三产程、产后出血、新生儿Apgar评分及产后尿潴留两组无差异。结论CSEA+PCEA镇痛效果满意,但对产程进展及胎儿存在一定的不良影响,并非理想的产时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盆底超声在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我院行产后检查的健康女性6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使用美国GE Voluson E8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盆底超声检查。观察两组的膀胱颈移动度(Mu)、尿道膀胱后角(Ar、 As)、膀胱颈旋转角(θ)、膀胱颈至耻骨联合中点的距离(Br、 Bs),并比较两组的尿道内口形成率。结果观察组的Mu、 Br、 Bs、 As、 Ar、θ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尿道内口形成率为3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5.00%(P <0.05)。结论盆底超声在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