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与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的关系,为康复处方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999—01/2003—12贺州市富川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106例。在脑卒中患者住院3。9个月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测定,以评价脑卒中后VD与神经功能缺损的相关性。结果在脑卒中患者住院3个月时,伴有VD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不伴有VD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37.4&;#177;2.2和28.2&;#177;1.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1),轻、中、重3组不同程度痴呆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18.2&;#177;1.7,25.6&;#177;1.3和33.6&;#177;1.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1)。脑卒中9个月时,无痴呆。疾呆程度较前严重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8.1&;#177;6.2和25.6&;#177;7.4,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无痴呆、痴呆程度无变化或有所好转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8.1&;#177;6.2和18.5&;#177;5.9,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结论痴呆程度越重,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脑卒中后VD的程度与神经功能恢复明显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的早期干预对发病后3个月时的运动功能及3年内再发性脑卒中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2000-01/2004-08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180例诊断为脑卒中后抑郁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0例和对照组90例,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无统计学差异(P&;gt;0.05)两组的基础治疗相同,疗程1个月。而治疗组在确诊为脑卒中后抑郁的同时给予抗抑郁治疗:氟西汀20mg/d,连续服用3个月。结束后两组用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评定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抑郁程度。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为6.4&;#177;6.2.治疗前为18.5&;#177;6.0;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lt;0.01);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治疗组为10.4&;#177;8.5;对照组为22.6&;#177;8.9,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5);3年内再发性脑卒中的发生率治疗组为7%,对照组为3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5)。结论:脑卒中后抑郁的早期干预可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的积分.减少3年内再发性脑卒中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方法观察奥拉西坦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恢复期患者日常生活活动和认知功能的干预效应,并了解其安全性。方法:实验于2004-03/09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全军神经外科研究所进行。高血压脑出血脑内血肿清除术后7d且生命体征稳定的患者159例,随机分为奥拉西坦组82例和安慰剂组77例。服用奥拉西坦(400mg/粒)或安慰剂每日6粒,共服3个月。每个月随诊1次,以Barthel指数和神经功能缺损量表评估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水平,以长谷川痴呆量表评估患者的认知能力。结果:148例最终完成了3个月随访,其中奥拉西坦组76例,安慰剂组72例。①Barthel指数在治疗后1,2,3个月奥拉西坦组分别为(89.2±14.3,93.3±14.2,97.3±12.3),均优于安慰剂组的(75.8±29.3,81.3±27,79.8±25.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3.26,P<0.05)。②神经功能缺损量表在治疗第1个月奥拉西坦组(6.7±4.7)优于安慰剂组(9.6±6.8),第2,3个月差异两组有显著性意义。③长谷川痴呆量表分在治疗1,2,3个月奥拉西坦组为29.4±4.6,30.4±4.7,31.4±3.6,安慰剂组为27.6±6.4,27.9±5.1,28.6±5.4,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4.15,P<0.05)。④奥拉西坦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头晕、失眠,并不影响患者继续治疗,发生率为4.9%(3/76),安慰剂组为3.7  相似文献   

4.
针刺影响不同程度血管性痴呆患者智能水平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调神益智。平肝通络”针刺法对血管性痴呆患者智力、记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并比较不同痴呆程度患者针刺后的疗效。方法:1998—06/1999-08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脑卒中住院患者128例,采用临床痴呆评定量表并结合韦氏智力量表的全智商评分将患者分为轻度、中度、重度3组,轻(n=80)、中(n=23)、重(n=25),所有患者应用“调神益智,平肝通络”针刺法进行治疗,2次/d,周日停针,连续针刺2个月。采用韦氏智力量表、韦氏记忆量表、长谷川痴呆量表、日常生活活动量表进行针刺治疗前后智力、记忆力等相关项目的测评,了解针刺治疗前后成绩的改善与痴呆程度的关系等。结果:128例均进入结果分析。针刺后韦氏智力量表,韦氏记忆量表,长谷川痴呆量表,日常生活活动分别达到88.4&;#177;23.9,80.4&;#177;21.0,47.3&;#177;12.8,24.3&;#177;5.4,较治疗前(68.3&;#177;12.4,58.2&;#177;16.3,54.5&;#177;14.9,17.3&;#177;4.1)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7.995,8.002,-3.628,6.210,P&;lt;0.01):轻度痴呆相应项目的改善值分别为(21.2&;#177;13.3),(16.2&;#177;10.7),(9.7&;#177;4.5),(10.1&;#177;4.2),与中度(15.8&;#177;12.9,13.9&;#177;10.1.8.1&;#177;3.7,8.9&;#177;3.8)、重度(4.2&;#177;3.9,3.8&;#177;6.5,2.6&;#177;3.4,2.5&;#177;3.1)痴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5,0.01)。结论:“调神益智,平肝通络”针法可全面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智力、记忆力和日常生活能力,对轻度痴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Cerebrolysin对缺血性脑卒中后早期,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早期恢复期行随机、双盲及安慰剂对照的前瞻性研究。分为Cerebrolysin组(A组)和安慰剂组(B组),以临床神经功能缺损量表(CSS)、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总的生活能力状态(TLS)的变化为评价指标;并以副反应量表(DOTES和TWIS)评定药物的副反应。结果:60例患者脱落2例(脱落率3%,2/60),剔除1例(剔除率2%,1/60)。治疗后两组问比较,MMSE评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2.2&;#177;5.6比22.0&;#177;6.6,P=0.0314)。其他3项量表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组内治疗前后比较:CSS(A组:23.7&;#177;6.3比15.1&;#177;8.8;B组:25.2&;#177;6.8比16.0&;#177;8.1);ADL(A组:46.3&;#177;7.0比39.6&;#177;12.8;B组:45.7&;#177;9.4比39.7&;#177;11.6);TLS(A组:4.4&;#177;0.8比3.7&;#177;1.3;B组:4.5&;#177;0.8比3.5&;#177;1.3);MMSE(A组:1.78&;#177;5.2比22.2&;#177;5.6;B组22.0&;#177;7.0比22.0&;#177;6.6),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结论:Cerebrolysin对缺血性卒中后早期恢复期的认知功能的恢复有益。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石杉碱甲治疗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8例确诊为VD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常规治疗6个月,观察组同时口服石杉碱甲6个月。结果 治疗组VD患者记忆功能、认知功能和精神神经功能改善较为明显,治疗后简易精神状态量表评分为(24.2&;#177;2.1)分,临床痴呆程度量表评分为(1.8&;#177;0.3)分,日常生活自理量表评分为(40.1&;#177;7.4)分,优于对照组(18.6&;#177;2.3),(2.0&;#177;0.3),(49.2&;#177;6.0)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5)。结论 石杉碱甲对VD患者的认知功能、痴呆程度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均有改善,耐受性好,安全性高,服用方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氟西汀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状态、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03-08/2004-08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脑卒中患者66例,按人院的先后顺序分为2组,治疗组34例,对照组32例。两组均给予对症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氟西汀20mg,1次/d,连用4周。两组治疗前性别、年龄、抑郁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Barthel指数基本一致(P&;gt;0.05)。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分别应用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ahel指数对两组患者抑郁程度、神经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价。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治疗后4周评估,2组66例患者均进和结果分析。治疗组治疗后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4.8l&;#177;2.05,(11.2&;#177;3.8)分;20.42&;#177;1.82,(25.3&;#177;4.2)分;15.10&;#177;4.08,(16.3&;#177;2.5)分,P&;lt;0.01),Baahel指数明显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60.1&;#177;12.1),(26.1&;#177;6.8),(51.6&;#177;11.2)分,P&;lt;0.01].结论: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可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促进神经功能的康复,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8.
铝与血管性痴呆发病机制的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对缺血性脑卒中(不论有无痴呆)患者进行脑脊液(CSF)中铝含量进行测定,探索老年性痴呆的发病机制。方法 观察组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对照组为整形外科患者。取两组患者的CSF,用原子吸收光谱进行CSF的铝含量测定,然后用韦氏智力量表及长谷川简易量表对患者智能进行测定。结果 第1次检测结果:观察组铝含量为(81.6&;#177;8.9)ng/L,对照组为(35.6&;#177;2.2)ng/L(t=35.17,P&;lt;0.001)。第2次检测结果:观察组铝含量为(76.8&;#177;6.7)ng/L,韦氏成人智力量表均值低于75分,智力水平低于平常水平。对照组25例,铝含量为(14.0&;#177;1.2)ng/L(t=34.55,P&;lt;0.001)。第3次检测结果:观察组铝含量为(100.6&;#177;7.8)ng/L,长谷川简易量表均值为10.48分,为中等以下痴呆。对照组铝含量为(32.3&;#177;0.1)ng/L(1=14.92,P&;lt;0.001)。3次检测结果中观察组患者的铝含量均较对照组增加。结论 VD及AD可能有相同的致病原因,中枢神经系统铝中毒。  相似文献   

9.
脑梗死急性期C反应蛋白水平与神经功能损害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观察脑梗死急性期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与神经功能损害程度之间的关系,探讨CRP是否能作为判断神经功能受损的评估依据。方法:对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2003-10/2004-07收治的66例脑梗死患者在急性期进行CRP水平的检测,所有患者根据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梗死患者临床功能缺损程度简易标准(中国中风评分量表)进行评分,根据神经功能损害程度将其分为4组(以统计学聚类法分组),第1组0~5分,第2组6~lO分,第3组11~20分,第4组20分以上,并进行统计学分类处理。结果:第1组CRP的质量浓度为(8.03&;#177;0.18)mg/L,第2组为(13.00&;#177;6.07)mg/L,第3组为(38.75&;#177;37.78)mg/L,第4组为(71.77&;#177;37.96)mg/L。第1,2组差异存在显著性意义(P&;lt;0.05),第1组与第3,4组差异存在非常显著性意义(P&;lt;0.01),第2,4组差异存在显著性意义(P&;lt;0.05)。结论:脑梗死急性期,CRP越高,提示病情越重,CRP水平随着急性脑梗死的神经功能受损的严重程度有增高的趋势。CRP可作为判断神经功能受损程度的评估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王昕  许霁虹  祝波 《中国临床康复》2004,8(34):7625-7627
目的:观察硫酸镁治疗对脑梗死后神经功能缺损的康复疗效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2003-01/2004-05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收治的住院急性脑梗死患者68例,入院时发病时间均不超过24h,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MgSO4治疗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于用药前、用药后3d、3个月观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测定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同时采用质量综合评定问卷对脑梗死后3个月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用药后3d和用药后3个月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分别为(19.84&;#177;6.43)和(10.11&;#177;5.65)分,较对照组(24.76&;#177;7.05)和(17.65&;#177;6.30)分明显减轻,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5和P&;lt;0.01)。治疗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改善,显著高于对照组(P&;lt;0,05);治疗组疗效评定较对照组有显著性进步(P&;lt;0.05)。结论:MgS04能促进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补阳还五汤辨证治疗对脑卒中后精神障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精神障碍的疗效及对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莱芜市矫形康复医院120例脑卒中后精神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0),用常规西药疗法进行治疗;治疗组(n=70),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中药治疗,并配合早期康复训练、针灸和按摩疗法。分别与治疗前24h及治疗后1个月进行神经功能缺损(CNS)评定和长谷川痴呆修改量表(HDS—R)评分。结果:治疗组治疗后CNS(15.20&;#177;8.20)和HDS—R评分(23.42&;#177;1.32)均有改善,与对照组(20.01&;#177;9.10和21.84&;#177;1.20)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3.03,6.58;P&;lt;0.05)。治疗组治愈率(74%)和有效率(97%)均优于对照组(52%和80%),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r=6.346,9.816;P&;lt;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精神障碍,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洛汀新、波依定治疗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以了解药物对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2003—09/2004—07上海市浦东新区黄楼医院内科门诊符合纳入标准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97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297例患者分为3组:洛汀新组、波依定组、安慰剂组各99例。洛汀新组、波依定组、安慰剂组患者分别接受洛汀新、波依定或安慰剂治疗12周后,采用在健康测量量表(SF-36)研究的基础上,听取了心脏科医师、临床流行病专家、社会科学工作者、统计学家以及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加以改进而成的生活质量问卷评估3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3组生活质量的定性和定量变化。同时也比较了3组的血压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定性生活质量定性观察中,洛汀新组自觉生活质量改善的患者所占百分比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lt;0.05)。定量观察中,洛汀新组患者治疗后体力健康、精神健康、总体功能和总分(3.06&;#177;5.18.3.08&;#177;5.88.1.68&;#177;4.36,7.82&;#177;10.01)均显著高于波依定组(2.65&;#177;3.09,1.62&;#177;4.05,1.26&;#177;4.50,6.00&;#177;12.49)和安慰剂组(2.28&;#177;4.88,1.38&;#177;5.09,0.66&;#177;3.65,4.32&;#177;10.28)(P&;lt;0.05)。洛汀新组和波依定组血压的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安慰剂治疗组(P&;lt;0.05)。结论:洛汀新和波依定都能有效地降低血压,且洛汀新提高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盐酸丁螺环酮治疗脑卒中后情感障碍及其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01-05/2002-06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并焦虑、抑郁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加用盐酸丁螺环酮)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并观察4周。于治疗前,治疗2周末,4周末进行汉密顿焦虑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美国心脏病协会卒中结局量表测定,并观察盐酸丁螺环酮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治疗后2周汉密顿焦虑量表[(14.3&;#177;4.6)分],汉密顿抑郁量表[(16.5&;#177;3.3)分]分值较治疗前[(22.7&;#177;5.2),(24.6&;#177;4.7)分]下降(P&;lt;0.05).4周(汉密顿焦虑量表:6.5&;#177;3.1,汉密顿抑郁量表:8.3&;#177;2.8)下降明显(P&;lt;0.01),随焦虑.抑郁的改善,神经功能也于4周末明显改善(P&;lt;0.05)结论:盐酸丁螺环酮治疗脑卒中后焦虑、抑郁有效,且能改善患者的预后,起效较快。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对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患者周围神经传导速度(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NCV)的影响,并将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的结果予以分析比较。方法:糖尿病患者69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采用糖尿病饮食、降血糖、能量合剂、促代谢药物等治疗,治疗组38例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采用多人高压氧舱,在舱内停留100min,压力0.20MPa,戴面罩吸入纯氧60min,中间休息10min,1次/d,10d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疗程间隔2~4d.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个月后测定正中神经、尺神经、胫神经的NCV并进行比较。结果1治疗组治疗前后正中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分别为(40.9&;#177;5.6)m/s,(43.9&;#177;4.7)m/s,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lt;0.01)、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分别为(41.2&;#177;4.9)m/s,(43.4&;#177;5.2)m/s,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lt;0.01),尺神经MNCV分别为(42.3&;#177;4.1)m/s,(45.5&;#177;7.4)m/s,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lt;0.01),SNCV分别为(40.6&;#177;5.3)m/s,(42.2&;#177;4.7)m/s,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5),胫神经MNCV分别为(41.9&;#177;7.8)m/s,(43.5&;#177;5.1)m/s,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5),SNCV分别为(39.7&;#177;5.4)m/s,(41.9&;#177;4.8)m/s,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lt;0.01);对照组治疗后仅正中神经的MNCV、尺神经的MNCV显著加快;治疗前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5)。结论:高压氧治疗能有效地改善糖尿病患者的NCV.  相似文献   

15.
胃肠癌患者术后抑郁反应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癌症患者手术后的抑郁情绪反应及淋巴细胞亚群和自然杀伤(NK)细胞变化规律。方法:对51例手术后3个月胃肠癌患者和22例健康对照者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并测定其CD3,CD4,CD8,NK细胞。结果:癌症组的SDS的评分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9.4%有抑郁反应的。其中重度抑郁3.9%,中重度抑郁7.8%,轻中度抑郁17.6%。癌症Ⅲ,Ⅳ期的SDS评分(0.49&;#177;0.14)高于Ⅰ,Ⅱ期(0.40&;#177;0.10)。胃肠癌的CD3(63&;#177;11)低于正常对照组(68&;#177;6,t=1.982,P&;lt;0.05),CD4、CD4/CD8(26&;#177;9,1.9&;#177;1.0)比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33&;#177;8,2.5&;#177;0.6,P&;lt;0.01.t=3.299,2.768)。抑郁组的CD8(22&;#177;6)明显高于非抑郁组(15&;#177;7,P&;lt;0.01,t=15.215),抑郁组的CD4/CDS(1.3&;#177;0.4)明显低于非抑郁组(2.2&;#177;1.1,P&;lt;0.0l,t=8.702)。抑郁组的CD8与SDS评分有明显的正相关(P&;lt;0.01,r=0.914),抑郁组的CD4/CD8与SDS评分有明显的负相关(P&;lt;0.05,r=-0.615)。结论:胃肠癌患者术后仍有明显抑郁反应。抑郁情绪反应可以影响癌症患者的细胞免疫。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自动输氧器(静舒氧)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作用,观察静舒氧对患者血液黏稠度和神经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脑系内科2003-10/2004-06收治的168例无严重心、肺、肝、肾损害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按肌力≤3级和肌力&;gt;3级分为轻症及重症两类,并随机编入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常规治疗配合康复训练,治疗组加用自动输氧器(静舒氧)治疗,250mL/次,1次/d,10d为1个疗程,使用一两个疗程;治疗前后监测血液黏稠度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改良SSS)评分,以评判疗效。结果:血液黏稠度与病情严重程度无关;两组患者血液黏稠度前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lt;O.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lt;0.05);改良SSS评分治疗组重症患者治疗前为28.9&;#177;7.0,治疗后为16.0&;#177;4.0,轻症患者治疗前为8、8&;#177;4.3,治疗后为3.6&;#177;3、4,对照组重症患者治疗前为26.9&;#177;6.6,治疗后为19.9&;#177;7.2,轻症患者治疗前为9.0&;#177;4.4,治疗后为4.8&;#177;3.2,各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7.602~11.004,P&;lt;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t=-2.525~-2.343,P&;lt;0.05)。结论:自动输氧器(静舒氧)对提高急性脑梗死治愈率有帮助作用,且经济、方便、安全。  相似文献   

17.
钱开林  王彤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5):5210-5211
目的:观察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治疗1,3,6个月后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unctional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FCA)评分的变化。方法:4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19例)。治疗组给予综合康复治疗,包括:①偏瘫医疗体操。②神经肌肉促进技术。③肌电反馈治疗。④日常生活活动(ADL)训练。⑤康复护理。⑥针灸治疗。对照组只给予常规康复指导。治疗前、治疗1,3,6个月后分别进行FCA评定。并将评定数据加以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FCA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67.53&;#177;16.81)分,优于对照组(59.96&;#177;20.97)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1.6648,P&;lt;0.05);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85.50&;#177;16.52)分,高于对照组(77.84&;#177;16.74)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1.7048,P&;lt;0.05);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94.73&;#177;13.54)分,对照组(85.34&;#177;12.81)分,差异有显著性义(t=2.3195,P&;lt;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短期及长期功能恢复均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方法:12周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30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只:安慰剂组给予安慰剂喂养,氟伐他汀组喂养氟伐他汀20mg/(kg-d):基础组入选后即处死留取血标本检测。分别测量治疗3个月前(后)收缩期血压、体质量、全心质量、左心室质量及血浆血管紧张素Ⅱ、血脂、血糖和尿素氮、肌酐、尿酸水平以及肠系膜三级动脉血管壁/腔面积比。结果:①氟伐他汀组治疗后收缩压(mmHg)均明显下降(163&;#177;4),与安慰剂组(174&;#177;7)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3.12,P&;lt;0.05)。②氟伐他汀组全心质量和体质量比及左心室质量和体质量比明显下降(全心重/体质量:0.005l&;#177;0.0003和0.0049&;#177;0.0002;左室质量/体质量:0.0040&;#177;0.0003和0.0039&;#177;0.0001),与安慰剂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2.96,P&;lt;0.05)。③氟伐他汀治疗后血管紧张素Ⅱ(ng/L)水平无明显下降(241.50&;#177;45.68,F=1.26,P&;gt;0.05)。④氟伐他汀治疗后胆固醇(mmol/L)下降(123&;#177;0.46);三酰甘油水平(mmol/L)也明显变化(1.31&;#177;0.23),高密度脂蛋白水平(mmol/L)升高(1.20&;#177;0.51),与安慰剂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3.39,P&;lt;0.05)。⑤氟伐他汀治疗后血糖、血浆尿素氮、肌酐、尿酸水平水平无明显降低作用(F=1.76,P&;gt;0.05)。⑥安慰剂组肠系膜动脉壁/腔面积比明显高于氟伐他汀治疗组(0.69&;#177;0.06和0.42&;#177;0.06,F=3.61,P&;lt;0.05)。结论:氟伐他汀治疗可减少高血压对心血管系统的不利影响,对心血管系统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首灵健脑胶囊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脑功能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首灵健脑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的疗效。方法:采用国际诊断标准选择60例VD患者,按随机数字量表分为治疗组32例(采用首灵健脑胶囊),对照治疗组28例[采用甲磺酸双氢麦角毒碱片(商品名喜得镇)]观察两组的疗效及中医症候改善疗效,同时,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长谷川痴呆量表(HDS)及中医症状各项积分和微量元素的含量,并比较它们的变化。结果:治疗组MMSE,HDS及中医症状总积分的增加值分别为(4.9&;#177;2.1),(2.5&;#177;0.3)及(5.8&;#177;4.3)分,均较对照组明显[(3.4&;#177;1.9),(2.3&;#177;0.3)及(3.0&;#177;4.2)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5或0.01);而且治疗组MMSE量表的部分分项能力积分值的变化也比对照组明显,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P&;lt;0.05或0.01)。另外,治疗组微量元素锌的增加、镉等微量元素的减少也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4.236~15.362,P&;lt;0.05或0.01);治疗组总有效率(56%,18/32)虽然比对照组(50%,14/24)高,但无统计学意义(r=0.23,P&;gt;0.05)。结论:首灵健脑胶囊治疗轻中度VD疗效肯定,能使患者微量元素的缺乏及代谢异常恢复平衡,改善脑功能、提高VD患者的学习记忆。  相似文献   

20.
量化评估雌激素对阿尔茨海默病的干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安慰剂治疗作对照,观察雌激素对阿尔茨海默病的干预作用。 方法:选择2000-02/2004-09于解放军第八十八医院和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治疗,根据美国《精神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痴呆诊断标准确诊的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41例。患者均为65岁前绝经,排除血管性、感染、中毒、代谢等原因引起的痴呆,均排除抑郁症,无肝肾功能异常,全部患者均做头CT/MRI检查。经患者知情同意,抽签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在年龄、文化程度、痴呆病程、应用痴呆量表评估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具有可比性。雌激素治疗组21例:年龄47~62岁。平均(54.50&;#177;0.37)岁,病程6-24个月,平均(13.80&;#177;0.22)个月,给予雌激素(倍美力1.25mg口服1次/d)。对照组20例,年龄45-63岁,平均(56.14&;#177;0.51)岁,病程7~25个月,平均(14.28&;#177;0.19)个月,给予安慰剂维生素B1 20mg口服,3次/d。两组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6周分别进行修订长谷川量表(4级智力评判:显效为评分上升≥10分,有效为上升5-9分,改善为有所上升,无效为不变或下降。)、精神认识能力和社会活动功能调查智能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结果:雌激素治疗组21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与安慰剂治疗对照组20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雌激素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修订长谷川量表评分显效2例,有效7例,改善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6%。对照组经维生素B1治疗后显效0例,有效0例,改善1例,无效19例。②21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行雌激素替代疗法后,修订长谷川量表及精神认识能力评分比治疗前显著提高(13.23&;#177;6.15,13.18&;#177;6.47;19.35&;#177;5.97,16.37&;#177;6.16,P〈0.001,P〈0.01),社会活动功能调查评分比治疗前显著降低(22.69&;#177;4.62,20.07&;#177;5.41,P〈0.05)。20例对照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经维生素B,治疗后修订长谷川量表、精神认识能力评分及社会活动功能调查评分均无明显改善(14.39&;#177;5.41,24.20&;#177;3.82,12.65&;#177;7.43;14.42&;#177;6.04,23.87&;#177;5.17,11.86&;#177;6.09,P〉0.05)。结论:临床实验证实雌激素能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智力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