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胆石性肠梗阻的CT征象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07年间14例经手术证实的胆石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及CT检查资料。结果:胆石性肠梗阻CT表现为小肠积气、扩张或见液平;肝内胆管积气,胆囊变形,壁增厚,胆囊内积气;小肠内见“同心圆”形高密度影。结论:胆石性肠梗阻具有较为特征性的CT表现,CT对胆石性肠梗阻的诊断准确性高。凡60岁以上老年人怀疑胆石性肠梗阻,应首选CT检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胆肠瘘伴结石性肠梗阻的CT影像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确诊的9例胆肠瘘伴结石性肠梗阻患者的CT影像资料。结果 9例患者CT征象为慢性胆囊炎合并胆囊周围炎表现:胆囊萎陷、变形,胆囊壁增厚,与周围结构分界不清,胆囊积气,1例合并肝内外胆道积气;9例均为小肠梗阻,其中6例为低位回肠梗阻,3例为空肠梗阻,梗阻小肠明显扩张积气、积液,伴有长短不等液平影征;9例梗阻胆结石直径1.9~2.6 cm,均呈环状高密度结节和肿块状改变。结论胆肠瘘伴结石性肠梗阻的CT影像特征具有特异性,CT是临床上最有价值的首选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82岁.因腹痛、腹胀伴呕吐7 d入院.既往有胆囊结石、胆囊炎病史约4年.B超检查所见:胃腔内见大量液体潴留,左中上腹部及下腹部肠管扩张、积液,下腹偏右肠腔内可见一直径约3.7 cm的强回声团,伴后方声影(图1).胆囊区未见正常胆囊显示,仅见斑片状强回声,后伴多重反射(图2).肝内胆管未见扩张,胆总管内径1.0 cm,腔内未见异常回声.B超诊断:(1)肠管扩张、积液:肠梗阻;(2)胃潴留;(3)右下腹强回声团:考虑回盲部结石梗阻;(4)胆囊区积气:疑为胆囊-肠道瘘.  相似文献   

4.
胆石性肠梗阻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胆石性肠梗阻在临床上不多见 ,其主要临床表现为间隙性腹痛和不完全性肠梗阻 ,多发于老年女性患者。我院于1 999年 3月至 2 0 0 2年 1月收治胆石性肠梗阻共 4例 ,现报告如下。例 1 :女 ,6 6岁 ,因间隙性皮肤黄染 1年 ,阵发性下腹痛伴恶心、呕吐 2 0d入院 ,有糖尿病病史。体检 :皮肤、巩膜中度黄染、腹膨隆 ,下腹压痛(+) ,反跳痛 (+) ,肠鸣音高亢。腹部平片 :肝内胆管积气 ,小肠扩张充气伴液平。B超 :胆囊萎缩 ,肝内外胆管积气伴结石。CT :肠管充气扩张 ,有一密度不均的重密度阴影 ,考虑胆石嵌顿于肠腔引起肠梗阻。术前诊断为胆肠瘘 ,胆石…  相似文献   

5.
肠道结石伴肠梗阻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探讨用B超诊断肠道结石所致肠梗阻的可能性,64例临床拟诊肠梗阻的住院病人做了B超检查。方法:用美国彩超仪尖端影像和SONOS 5500对肠梗阻病人行腹部器官常规检查,首先除外肠外所致梗阻,然后观察肠管情况,注意有否肠管扩张,扩张部位,扩张程度及梗阻原因。结果:64例行B超检查的肠梗阻中,48例提示有肠梗阻(肠管扩张、梗阻部位近端积液、积气,蠕动增强等),其中18例最终被证实为肠道结石所致的梗阻,17例由手术证实,1例由结肠镜证实。18例中B超正确诊断15例,3例未能提示病因。肠道结石所致肠梗阻的声像图表现为病变部位肠管扩张,蠕动增强,其内充满大量液性内容物或糜状物,扩张部位的远端可见强回声团,其后伴声影。结论:B超能诊断大部分肠梗阻(48/64);超声诊断肠道结石所致的肠梗阻正确诊断率较高(15/18)。  相似文献   

6.
诸红 《上海医学影像》2001,10(3):195-197
目的 评估超声在外科急腹症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用超声对98例外科急腹症病人进行检查。观察肝脾双肾大小,形态,包膜完整性,实质内情况;胆囊大小,囊壁厚度,囊内及颈部情况;胆总管粗细及其内有无结石;左右肝内胆管有无结石或扩张。观察右下腹或右侧腹腔内有无指状急性阑尾炎声像图。结果 10例完全性肝脾破裂病人表现肝脾包膜不完整,实质内探及不均质中等回声光团,外形不规则,边界不清,43例胆囊炎,胆石症病人表现胆囊肿大,壁厚毛糙,本组多数胆囊颈部发现结石嵌顿。十例胆总管中下段梗阻病人,上段扩张,伴左右肝同胆管扩张,6例在胆总管中段或下段内找到结石。24例急性阑尾炎病人在右下腹腔内找到指状低回声光团。6例病人仅有中上腹痛或脐周痛,病程最短4小时。结论 超声是诊断外科急腹症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MSCT检查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对胆石性肠梗阻的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或临床证实的胆石性肠梗阻患者的资料,所有病例均接受MSCT平扫及增强检查,对图像行MPR、滑动薄层最大密度投影(STS-MIP)及CPR,并将影像学表现与手术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 所有病例MSCT均表现出肠梗阻征象,其中胆管积气13例、胆囊积气6例、合并肠缺血4例、明确显示胆肠瘘5例;发现异位结石共20枚,15枚位于回肠,5枚位于空肠,其中3例为多发结石;MSCT后处理图像可清晰显示结石大小、数目、位置、梗阻点及周围并发症,与术中所见一致。 结论 MSCT及图像后处理在胆石性肠梗阻的定位和定性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可为临床治疗提供丰富全面的影像学信息。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 ,42岁。因腹部阵发性绞痛伴呕吐、腹胀、便闭二天而入院。患者既往有胆石症病史多年。查体 :腹部膨胀 ,不定位的压痛、反跳痛 ,肠鸣音亢进。血常规示白细胞增多。行B超探查示 :既往胆囊内大结石未及 ,仅见肿大的胆囊。腹部胀气较多 ,并见明显扩张含液的肠腔 ,见肠粘膜环状皱壁呈“青鱼骨刺”状 (图 1) ,并在扩张的肠管内见一枚大小约 5 5× 4 7× 3 3cm的强回声团块 ,其后伴宽声影 (见图 1)。超声诊断 :肠梗阻 (结石性 )。术中见腹腔大量的黄色渗出液 ,空肠及部分回肠明显扩张 ,在距回盲瓣约 10cm回肠肠腔内有一如鸡蛋大小的硬…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55岁。因间断上腹痛伴呕吐20天,加重1天入院。自述30年前行胆囊切除术,且多年来上腹部不适,以胃病治疗效果不明显。查体:巩膜及全身皮肤黏膜未见明显黄染,上腹正中可见陈旧手术疤痕,右上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超声检查:胆囊窝区仍见胆囊形状存在,约11.5cm×6.5cm,体积增大,壁厚,毛糙,腔内显示4.0cm×4.0cm强回声光团,后方伴声影,随体位的改变而移动。肝内胆管呈囊状扩张,左叶胆管内显示3.0cm强回声光团,后方伴声影,胆总管内显示3.5cm×2.5cm强回声光团,后方伴声影(图1)。超声诊断:①胆囊炎、胆囊结石?②肝内外胆管多发性大结石。  相似文献   

10.
肠扭转的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肠扭转的各种CT征象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分析11例经手术证实肠扭转的CT表现,其中平扫8例。平扫加增强扫描3例。结果11例中“漩涡征”6例,“靶征”4例,肠腔扩张积气积液9例,腹水征6例,肠壁积气征1例,“花瓣状”1例,大跨度肠曲1例。结论“漩涡征”是诊断肠扭转的特异性征象。“靶征”、肠壁积气征,是诊断肠缺血的可靠征象。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致麻痹性肠梗阻的X射线诊断分析。方法:随机抽取60例疑似抗精神病药致麻痹性肠梗阻患者,均给予X射线、超声检查,以典型临床表现及治疗后症状消失为金标准,对比检查结果。结果:X射线、超声检查敏感度、特异度以及准确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X射线图片表示为,腹部各肠管均积气明显扩张,跨度大,四周明显,均为出现膈下游离气体影。其中有20例患者,出现大小不等的液气平,40例患者出现明显的肠蠕动减弱。23例出现胃、小肠与结肠轻、中度积气扩张,3例出现重积气扩张度,其中结肠最为明显,多为腹周全结肠框充气。同时部分可出现液气平面,高低各不相同,但大部分为静止不动。结论:抗精神病药致麻痹性肠梗阻的X射线诊断效果显著,可作为首选检查方式,超声对肠腔积液的发现具有优越性,可联合检验,进一步提升检查准确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腹部平片对小儿肠套叠的应用价值.方法小儿均摄立位腹部平片、诊断性空气灌肠与整复、整复失败者均采取手术治疗.结果 腹部平片可表现为:腹部大部分区域较为致密;呈完全性致密状,无任何小肠积气影;肠腔出现明显扩张和积液,呈多发阶梯状气液平面改变;在肠腔气体影衬托下显示肠腔内软组织肿块影.结论 腹部平片对诊断小儿肠套叠有明显的征象和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螺旋CT在急性肠梗阻中的诊断应用。方法:收集46例经手术和临床综合诊断证实的急性肠梗阻病例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T显示扩张肠袢和萎陷肠段间移行区是梗阻的可靠征象。近段肠腔扩张越明显,远端结肠积气越少,越提示急性完全性肠梗阻;梗阻肠壁增厚,延时强化及系膜密度增高,血管模糊,是绞窄性肠梗阻十分重要的征象。结论:螺旋CT在评价急性肠梗阻方面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胆囊十二指肠瘘超声表现及漏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回顾分析17例胆囊十二指肠瘘患者的超声表现,并与手术结果对照,旨在提高胆囊十二指肠瘘的超声诊断水平.方法:对我院17例胆囊十二指肠瘘住院患者行常规超声检查,重点观察有无胆道、胆囊结石、积气,小肠有无结石情况,并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术前超声诊断为胆囊十二指肠瘘9例,漏诊8例.结论:结合胆囊十二指肠瘘的超声征像和临床资料可对本病作出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对胆囊结石患者实施超声诊断及影像学特征。方法:从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择取120例疑似胆囊结石患者,所选患者均实施超声诊断,并对照手术病理诊断结果,分析超声诊断结果及影像学特征。结果:从诊断结果来看,手术病理诊断中118例患者确诊为胆囊结石,确诊率为98.33%(118/120),其中典型胆囊结石63例、充满型胆囊结石34例、胆囊颈结石13例、泥沙样型结石8例,超声诊断中114例患者确诊为胆囊结石,其中典型胆囊结石61例、充满型胆囊结石33例、胆囊颈结石12例、泥沙样型结石8例,诊断符合率为96.61%(114/118)。从超声影像学特征来看,典型胆囊结石可见胆壁粗糙,而且毛糙度高,腔内形态稳定,边界清晰,有强回声团,检查期间若移动体位,则后方声影、回声团随之改变。充满型胆囊结石可见胆囊壁增厚,大部分病例胆囊内无明显液性透声腔,胆囊后半部分以及后壁未完全显示,囊壁、结石、声影三合征(即WES症)清晰。胆囊颈结石可见在胆汁衬托下横切面上部分胆囊颈、结石嵌顿明显,结石具体位置无法确定,胆囊肿大,需要改变体位为左前倾位,以更好地暴露结石。泥沙样型结石中,结石大小差异,胆囊结石特征不同,沉积厚、颗粒大的结石声影有移动性,且有沉积状强回声带,颗粒小的结石胆囊后壁粗糙,毛糙感高,相比于前壁、侧壁,后壁回声更强,回声随体位变化出现细小发丝状强回声。结论:对胆囊结石患者实施超声诊断可以对具体疾病状况进行明确,医学影像清晰,临床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74岁,因“腹痛、呕吐3天”入院.腹部平片示不全性肠梗阻;CT示小肠套叠合并不全性机械性肠梗阻(图1).超声探及大量内容物于胃内蠕动,左中下腹探及小肠肠管扩张回声,最宽径约3.6 cm,其内肠黏膜丰富,呈“琴键征”;远端肠管内见多个强回声团,后方伴声影,最大者约5.1 cm×3.5 cm(图2).超声提示:小肠内强回声团(考虑肠结石)伴肠梗阻、胃潴留.术中见空肠远段充血水肿,管壁上有4个巨大憩室,其内均有结石,最大约5.0 cm×4.0 cm,位于小肠中段,并阻塞肠管;切除憩室,行空肠端端吻合.术后诊断:小肠多发性憩室伴结石性肠梗阻.  相似文献   

17.
闭合性肠及肠系膜损伤的CT影像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闭合性肠及肠系膜损伤的CT影像特点,提出防范误诊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车祸伤后闭合性肠及肠系膜损伤的临床资料,重点讨论影像误诊原因.结果:本例临床表现为腹部间歇性隐痛,疼痛定位不明确.B超检查示腹腔微量积液、胆囊多发结石;伤后1小时CT扫描示肝下极周缘有极少量积液.伤后48小时腹痛加重,感恶心,无呕吐,中下腹偏右侧压痛明显,查体腹部略膨隆,全腹压痛、反跳痛,右侧腹部明显,腹肌稍紧张.再次腹部B超检查提示腹腔积液,肠梗阻?腹部立位X线平片示肠管积气、轻度扩张,双膈下未见明确游离气体影;全腹CT扫描示腹部肠管积气、积液、扩张,回盲部肠管聚拢、肠间隙模糊伴腹腔、盆腔少量积液,术后明确诊断为肠及肠系膜损伤.结论:腹部闭合性损伤早期行CT检查能显示肠及肠系膜损伤的直接征象及多种间接征象,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且能了解病变的部位、范围及周围情况,为临床确定治疗方案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8.
胆总管结石的彩色超声和MRCP诊断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岩  戴洁  陈松旺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6):2538-2539
目的:探讨胆总管结石的彩色超声表现和核磁共振胆管造影(MRCP)表现及其应用价值。方法:7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均经外科手术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证实,术前全部患者均经彩色超声和MRCP检查。结果:彩色超声对胆总管结石的超声表现为胆囊肿大、肝内外胆管扩张、胆总管扩张、胆总管腔内强回声团或稍强回声团,后方伴声影或不伴声影。MRCP表现为胆囊肿大、肝内外胆管扩张、胆总管扩张、胆总管内各类形态的低信号或无信号,其形态多为圆形、多角形,当结石较大时,MRCP显示为杯口征。结论:彩色超声检查对胆总管结石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作为胆总管结石患者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9.
胆囊管结石声像图分析及其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胆囊管结石的声像图表现,总结超声诊断的检查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或ERCP证实的胆囊管结石患,对其声像图表现和探测方法进行研究。结果 超声确诊胆囊管结石4例,疑诊9例,漏诊2例。扩张的胆囊管内出现强回声团,后方伴声影,是胆囊管结石直接征象,但其超声检查的敏感性不高;急性胆囊炎和胆囊肿大是其重要的间接征象,可提示胆囊管结石的存在。除常规探测方法之外,饮水法、脂餐法等特殊方法在胆囊管结石诊断中非常重要。结论 多种检查方法联合应用,注意超声检查中出现的各种间接征象,可明显提高胆囊管结石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20.
超声显像诊断对肝外胆管疾病的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诊断价值和作用,本文分析了经过手术病理(或ERCP)对照的82例肝外胆管疾病超声显像特点。B超诊断肝外胆管疾病总符合率为86.8%,其中,肝外胆管结石49/55(89.1%),肝外胆管癌11/14(78.6%),胆总管蛔虫9/9(100%),胆总管囊肿5/5(100%),壶腹癌5/8(62.5%)。 本文重点总结和分析了肝外胆管结石和肿瘤的超声显像特点以及两者的区别,前者胆管内结石强回声光团具有声影和可移动性。光团与胆管壁界限清楚,而肿瘤状态不规则,无声影,不移动,与胆管壁界限不清,扩张的胆管末端可突然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