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与肿瘤血管形成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调控血管生长特异性高,作用强,许多肿瘤细胞均有表达;仅有极少正常组织,在特定的条件下,才量表达;也只有血管内皮细胞表达细胞表达VEGF特异性受体,因此,可通过干预VEGF及其受体,抑制肿瘤血管形成,达到预防和治疗肿瘤转移和复发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肿瘤的生长及转移依赖于血管的生成(angiogenesis),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可以抑制肿瘤的生长,已经成为不同于常规肿瘤治疗的方法和热点。与直接杀伤肿瘤细胞的化学药物治疗相比,血管生成抑制剂有以下优点:(1)血管生成抑制剂直接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而抗癌药物经组织扩散时受到组织坏死、纤维化、组织内高压的影响,常常在组织内达不到有效浓度;(2)血管内皮细胞属正常细胞,其基因型稳定,不易产生耐药性,而肿瘤细胞基因型不稳定,易产生耐药性;  相似文献   

3.
影响肿瘤血管形成的几个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孝娃  邓松华 《河南肿瘤学杂志》2005,18(4):303-304,F003
肿瘤供血血管为肿瘤细胞的形成起着转运营养和气体交换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肿瘤血管的形成是机体对肿瘤本身的血管形成机制和抑制血管形成机制的失衡造成的。肿瘤血管的形成包括内皮细胞增殖、释放蛋白酶、降解基底膜、内皮细胞黏附及移行并分化成成熟血管等一系列复杂的过程。许多细胞因子参与肿瘤血管的形成过程,本文着重从内皮素,CD105,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肿瘤干细胞以及新近提出的肿瘤拟血管等方面与肿瘤血管形成关系的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肿瘤需要获得血供以维持生长与转移。拟血管生成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不依赖血管内皮细胞的肿瘤脉管生成方式,有助于解释一些经典的血管生成理论难以说明的现象,体现了肿瘤细胞的可塑性,对于发展新的肿瘤诊断和治疗方法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抑制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inhibitor, VEGI)是一种新型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抑制因子,属于 TNF超家族,是Ⅱ型跨膜蛋白。重组VEGI 不仅可以抑制内皮细胞增殖和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凋亡,而且可阻止新生血管生成,从而产生抗肿瘤生长的作用。VEGI作为一个内皮细胞产生的血管生成负调控因子可激活JNK、P38MAPA及胱冬肽,也可激活NFκB,从而诱导内皮细胞的凋亡。VEGI的N段部分缺失可影响其生物活性,具有重要的病理生理意义,在肿瘤生物治疗方面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肿瘤需要获得血供以维持生长与转移.拟血管生成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不依赖血管内皮细胞的肿瘤脉管生成方式,有助于解释一些经典的血管生成理论难以说明的现象,体现了肿瘤细胞的可塑性,对于发展新的肿瘤诊断和治疗方法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肿瘤血管研究及其在肝癌领域的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肿瘤生长与转移依赖新生血管形成,其过程受到血管形成激活因子和抑制因子的双重调节。评价肿瘤血管形成能力可判断预后,而抗血管形成治疗有望成为肿瘤治疗的新方法,肿瘤血管形成能力的基础调节及寻找新的血管形成抑制因子是今后肿瘤治疗领域需要解决的问题。肝癌是典型的多血管肿瘤,多数学者肯定微血管密度是肝癌病人预后的影响因素。本文还综述了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碱性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在肝癌诱导新生血管形成中的作用。针对肿瘤血和的肝癌实验必干预治疗表明抗肿瘤血管治疗是治疗肝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肿瘤生长和转移具有血管依赖性,应用肿瘤血管抑制剂改变肿瘤血管生长促进因子和抑制因子的平衡可有效地抑制肿瘤生长、转移和复发,是近年来肿瘤研究的新热点之一,也是肿瘤防治的又一条新途径。本文对肿瘤血管抑制剂的种类、各自的作用机理以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0引言 肿瘤血管生成这一概念是20世纪70年代由Folkmant提出,称为“血管生成开关”;当肿瘤体积达N2mm。时,肿瘤需要独立的血供,血管生成在维持肿瘤快速生长中起关键性作用[1]。肿瘤血管生成方式包括出芽式、套入式、血管生成拟态、马赛克血管等,其中出芽方式最早报道且适用于大多数肿瘤。该过程包括毛细血管基底膜降解,血管内皮细胞迁移、增殖、形成管状结构,基底膜形成以及血流贯通等诸多环节。该过程主要由血管调节因子(包括肿瘤血管生成因子和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因子)起中心调控作用,肿瘤细胞、炎症细胞可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和炎性因子,这些因子作用于肿瘤微环境中的基质细胞、纤维原细胞等,从而促进肿瘤血管或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当两者的平衡被打破,肿瘤血管生成因子占优势时,即发生肿瘤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10.
肿瘤供血血管为肿瘤细胞的形成起着转运营养和气体交换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肿瘤血管的形成是机体对肿瘤本身的血管形成机制和抑制血管形成机制的失衡造成的。肿瘤血管的形成包括内皮细胞增殖、释放蛋白酶、降解基底膜、内皮细胞黏附及移行并分化成成熟血管等一系列复杂的过程。许多细胞因子参与肿瘤血管的形成过程,本文着重从内皮素,CD105,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肿瘤干细胞以及新近提出的肿瘤拟血管等方面与肿瘤血管形成关系的机制进行综述。1内皮素与肿瘤血管内皮素(endothelin,ET)是一种由内皮细胞合成的生物活性肽,由21个氨基酸…  相似文献   

11.
肝癌是最常见、最致命的恶性肿瘤之一。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是公认的肝癌非手术治疗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TACE在阻断肿瘤组织血供的同时,也增加了肿瘤血管再生及形成侧支循环的风险。新生血管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关系密切。抗血管生成药能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迁移和增殖,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本文就TACE联合抗血管生成药治疗肝癌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重组人软骨调节素(chondromodulin,CHM)蛋白对骨肿瘤的治疗作用。方法:利用RT-PCR技术从人软骨组织中扩增出CHM—I基因片段,并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和纯化重组人软骨调节素蛋白,将重组蛋白与人脐静脉上皮细胞或MG-63骨肉瘤细胞共培养,观察其对内皮细胞形成管样结构和MG-63骨肉瘤细胞生长的影响;将重组蛋白局部注射裸鼠皮下肿瘤,观察其对肿瘤形成的影响。结果:获得纯化的重组人软骨调节素蛋白,该蛋白在体外可以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管样结构的形成而对肿瘤细胞的生长无影响;重组蛋白瘤内注射可以抑制肿瘤在裸鼠体内的生长。结论:重组人软骨调节索蛋白通过抑制血管形成而抑制肿瘤生长,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血管内皮抑素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淑芬  佟仲生 《中国肿瘤临床》2008,35(18):1076-1079
肿瘤血管生成及其生长、侵袭和转移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多步骤的调控过程。肿瘤生长及转移依赖于新生血管形成,抑制血管形成是抗肿瘤治疗的新方法。血管内皮抑素是一种新型内源性血管生成抑制剂,体内外试验证明其能特异性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与迁移,诱导其凋亡,从而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目的。有关血管内皮抑素的具体作用机制及信号传导通路尚不十分明确。同时其表达水平与肿瘤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可作为肿瘤的临床预后指标。血管内皮抑素的基因治疗与化疗、放疗、免疫治疗联合应用不仅显著增强其他治疗抗肿瘤效应,而且可减少其他治疗的毒副反应,显示出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其抗血管生成作用具有广谱、低毒的特点,更重要的是克服了肿瘤的耐药性,这对于人类最终克服肿瘤是非常重要的。多年来国内外对其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报道较多。本文就血管内皮抑素的结构、作用机制、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临床前及临床试验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根据作用机制及对血管抑制阶段的不同,肿瘤血管靶向治疗分为抗血管新生制剂和肿瘤血管阻断制剂.抗血管新生制剂旨在抑制肿瘤血管的新生,而肿瘤血管阻断制剂则通过快速而有选择性地损坏或阻塞已构建完成的肿瘤血管,使肿瘤血供受阻而引起肿瘤坏死.两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作用靶点、肿瘤类型及治疗时机上.  相似文献   

15.
Li P  Yuan M  Xia H 《中华肿瘤杂志》1998,20(4):280-283
目的研究以肿瘤新生血管为靶,用抗血管内皮细胞单克隆抗体治疗实体肿瘤的可行性。方法裸小鼠移植人平滑肌肉瘤细胞,人肝癌细胞及人胰腺癌细胞,以抗血管内皮细胞的单克隆抗体BVE1或131I标记抗体BVE1腹腔给药,并与正常鼠IgG及131IIgG治疗对比,观察肿瘤体积变化,死后及活杀鼠进行病理学检查,计算瘤内微血管密度。结果肝癌、胰腺癌、平滑肌肉瘤组经抗体BVE1治疗后,抑瘤率分别为70.5%、48.7%和49.8%,并抑制了平滑肌肉瘤转移和降低了死亡率。131I标记抗体BVE1治疗组一次给药后抑瘤率达86.6%~82.2%,抑瘤生长率较单纯抗体组明显提高。病理检查证实,抗体BVE1治疗组肿瘤区毛细血管管壁变性,管腔阻塞,周围肿瘤细胞大片坏死。瘤内微血管密度明显低于未治疗组及鼠IgG组。结论抗增生血管内皮细胞抗体BVE1具有杀伤及抑制肿瘤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作用,从而导致肿瘤区毛细血管阻塞,阻断血供,抑制了肿瘤生长和转移,降低了死亡率。以之为载体偶联核素可增强此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新生血管为肿瘤生长、扩散和转移提供营养来源,是肿瘤生长和转移的推动力,并为肿瘤组织的增殖提供了基础。CD105是新生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标志物之一,标记具有增殖活性的内皮细胞,主要表达在肿瘤的新生血管。与以往泛血管内皮标记因子相比,CD105是一种敏感性较强的新生血管生成标志物,能更准确反映肿瘤的扩散速度和转移情况,可作为衡量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状态的指标之一。因此,以CD105为靶向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长的治疗肿瘤的新方法成为了目前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7.
血管内皮抑制素(endostatin)是继血管抑素(angiostatin)后发现的另一种特异性内源性血管生成抑制剂,能阻断促进肿瘤血管生长的多种途径,特异地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从而抑种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又具有抗瘤谱广、毒性低和无获得性耐药性等优点,而且与多种治疗方法联合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8.
Caveolin-1是细胞膜表面内陷结构Caveolae的标志性蛋白,识别并与多种信号蛋白分子相作用,在内皮细胞内表达量较高,在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和分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小鼠动物模型中对血管生成、肿瘤生长起抑制作用,有可能成为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靶蛋白。  相似文献   

19.
大量研究表明抗血管生成治疗与放疗、化疗、免疫治疗及其他抗肿瘤药物联合使用可发挥协同增效作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是一种泛靶点类抗肿瘤血管生成靶向药物,其可通过抑制或调节肿瘤血管生成的多条信号通路,抑制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同时诱导内皮细胞的凋亡,抑制血管通透性的增加,使肿瘤血管“正常化”,重塑肿瘤微环境,从而改善肿瘤的综合治疗疗效,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近年来,恩度用于治疗乳腺癌的研究逐渐增多,并取得了可观的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小。全文就恩度的作用机制及其在乳腺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旨在探讨恩度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前景及优化手段,以期为乳腺癌患者尤其是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带来更长远的生存获益。  相似文献   

20.
肿瘤血管生成拟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需要机体血液供应来满足生长的需要和进行播散。经典的血管生成理论认为:当实体肿瘤直径大于2mm时,需要诱导生成新的血管来获取血供,新的血管生成包括血管再生和血管形成两种方式,前者通过激活瘤体周围的宿主血管内皮细胞增生、迁移、芽生、向瘤组织内生长形成血管网;后者则是通过动员骨髓中血管内皮前体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