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措施及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112例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病例,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外科治疗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后死亡14例,死亡率为12.50%;98例存活者随访3~36月,无远期死亡及并发症,生长发育良好;年龄、体重、体表面积,体外循环和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酸血症、使用临时起搏器及Aristotle评分等多项围手术期指标与预后相关。结论: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的危险因素与患儿自身情况及手术中多个环节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不同类型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efects, CHD)的环境危险因素,为深入研究CHD表型的危险因素提供方向,为预防CHD积累证据。方法:使用广东省CHD监测网2004年至2012年登记的来自于17个地市、34家医疗机构的3 038例CHD活产儿及其1∶1对照儿数据,先后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6类CHD的环境危险因素。结果:左向右分流类CHD的危险因素包括低出生体重(OR=2.63,95%CI:2.04~3.39)或巨大儿(OR=2.21,95%CI:1.47~3.32),早产(OR=1.95,95%CI:1.53~2.49),多胎(OR=1.99,95%CI: 1.22~3.26),产母教育程度低、产母为工厂工人(OR=1.62,95%CI:1.32~1.98),产次≥2(OR=1.38,95%CI:1.13~1.69),有异常生育史(OR=2.29,95%CI: 1.75~3.01),孕早期3个月曾有发烧(OR=2.38,95%CI: 1.26~4.48),病毒感染(OR=1.80,95%CI: 1.29~2.51),使用药物(OR=1.73,95%CI: 1.11~2.69),被动吸烟(OR=1.69,95%CI: 1.26~2.29),接触化学制剂(OR=8.71,95%CI: 2.33~32.58),居住装修6个月内的居室(OR=2.56,95%CI: 1.60~4.09)或居室距主要马路<50 m(OR=1.40,95%CI: 1.14~1.72),父亲为工厂工人(OR=1.46,95%CI: 1.23~1.73)。肺动脉流出道梗阻类CHD的危险因素包括活产儿低出生体重(OR=5.98,95%CI: 2.88~12.44)或巨大儿(OR=6.56,95%CI: 1.19~36.26),产母教育程度低、产次≥2(OR=2.08,95%CI: 1.03~4.22),孕早期病毒感染(OR=4.30,95%CI: 1.27~13.45)。左心室流出道梗阻类CHD危险因素为父亲为工厂工人(OR=6.01,95%CI: 1.05~34.59)。大动脉转位(transposition of the great arteries, TGA)的危险因素包括活产儿低出生体重(OR=12.93,95%CI: 1.14~146.26),产母教育程度低、职业为工厂工人(OR=3.69,95%CI: 1.53~8.91)。合并心内分流型CHD的危险因素包括产次=2(OR=3.45,95%CI: 1.42~8.38)。其他类CHD的危险因素包括巨大儿(OR=4.87,95%CI: 1.19~19.94)、产母既往有异常生育史(OR=2.96,95%CI: 1.14~7.68)、孕早期3个月有病毒感染(OR=4.92,95%CI: 1.56~15.47)、用药(OR=4.90,95%CI: 1.22~19.77)、被动吸烟(OR=10.31,95%CI: 1.25~85.05)。结论:不同CHD类的危险因素存在差异,深入研究CHD的相关环境危险因素及其影响机制需有针对性,预防CHD需特别注意避免影响多类CHD或临床治疗效果较差CHD类的环境危险因素暴露,并加强已暴露人群的产前检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运用Meta分析方法,分析中国先天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以期为中国先天性心脏病的病因研究和预防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中国生物医学文献、知网、维普、万方等中文文献数据库检索2005~2015年相关文献,对文献进行筛选、信息提取、质量评价,应用Stata12.0软件进行合并分析。结果共纳入37篇文献;包括全国20省(市、区)、病例组8588例、对照组12479例;纳入21个危险因素(5个孕前因素、16个孕期因素)。结论21个危险因素包括4个孕前因素,15个孕期因素,尚不能确认危险因素2个。前3位的危险因素及其 OR值和95% C I为:孕期糖尿病5.80(2.72~12.37)、孕期接触职业危险因素5.14(3.30~8.00)、孕前孕妇高龄4.96(1.45~16.97),尚且不能认为是危险因素及其 OR值和95% CI为:孕前体质指数高1.32(0.99~1.75),孕期住所离马路近1.36(0.50~3.71)。  相似文献   

4.
目的:系统评价中国围产儿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其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国内26篇关于先天性心脏病发病危险因素的研究文献进行Meta分析?累计病例7 964例,对照12 929例?根据齐性检验结果计算各危险因素合并比值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95%CI)模型?结果:先天性心脏病各危险因素的OR值及95%CI分别为:流产史1.69(1.24~2.31)?环境噪音1.28(0.39~4.19)?孕期检查胎儿异常2.31(1.25~4.27)?孕期服用药物1.88(1.57~2.23)?接触有害物质3.46(2.11~5.66)?近亲婚配史2.88(1.88~4.40)?被动吸烟1.16(0.69~1.95)?孕早期精神因素2.58(1.36~4.91)?父亲饮酒1.88(1.44~2.45)?孕早期感冒3.06(2.17~4.32)?结论:流产史?孕期检查胎儿异常?孕期服用药?早期精神因素?父亲饮酒?近亲婚配和孕早期感冒是先天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先天性心脏病危险因素的1:2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索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的可能危险因素及其交互作用,评估各危险因素在先天性心脏病发生中的相对重要性,为先天性心脏病的预防和诊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1:2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对病例和对照的亲生父亲和(或)母亲,用统一的调查表进行现场询问。对所有研究因素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筛选,引入交互作用项,建立并评价最优回归模型。结果 研究共调查了72名病例和144名对照,进入分析的资料共66组。按a=0.10水准,用单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对51个研究因素进行初筛后确定16个可疑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最终筛选出本次研究与先天性心脏病发生有关的危险因素7个,各变量间不存在交互作用。这些因素按对先天性心脏病发生作用由强到弱依次为:孕生活事件精神刺激(z=3.20,P=0.0014)、本胎孕前妊娠次数(Z=2.62,P=0.0087)、孕早期感染史(Z=2.60,P=0.0094)、母亲最高学历(Z=-2.53,P=0.0114)、孕12周内感冒(Z=2.40,P=0.0163)、孕3个月内B超检查(Z=2.29,P=0.0223)和出生时是否缺氧或窒息(Z=1.98,P=0.0477)。结论 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按对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的作用强弱依次为孕生活事件精神刺激、母亲本胎孕前妊娠次数、母亲孕早期感染史、母亲最高学历、孕12周内母亲感冒、母亲孕3个月内B超检查和出生时是否缺氧或窒息,未发现这些因素间存在对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6.
于文兰  郑兴惠 《重庆医学》2021,50(6):937-940
目的 调查遵义市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CHD)发生率,探讨其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再利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20个变量进行分析,筛选出与CHD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从2484名新生儿中筛查出33例CHD患儿,其发生率为1.32%(33/2484),其中男13例,发生率为0.8...  相似文献   

7.
中国人群鼻咽癌发病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我国人群鼻咽癌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为今后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利用Meta分析方法分析国内9篇关于鼻咽癌发病危险因素的研究文献。结果鼻咽疾病史、家族癌症史、食用腌制食品、居室烟雾、吸烟和食用新鲜蔬菜水果的合并OR值(95%CI)分别为:16.72(6.17,45.34)、7.86(4.73,13.07)、3.00(2.32,3.89)、1.27(1.11,1.46)、1.93(0.99,3.77)和O.64(O.50,0.82)。结论鼻咽疾病史、家族癌症史、食用腌制食品和居室烟雾是我国鼻咽癌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食用新鲜蔬菜水果为其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4):108-114
目的探讨德阳市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的类型及可能的危险因素。方法随机选取本市2014年1月~2016年12月出生的250例先心病患儿为病例组,250例健康新生儿为对照组,通过问卷调查并对所有研究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与先心病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本市新生儿先心病发病率以室间隔缺损(31.2%)为主,其次为房间隔缺损(25.2%)、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19.2%)、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7.2%)、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5.6%)。先心病家族史、母亲吸烟、孕前及孕早期糖尿病、孕早期呼吸道感染和孕早期服用抗生素均是先心病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结论应加强孕期健康教育及产前筛查,提高产后诊治水平,降低先心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病例-对照调查、单因素分析和双重筛选逐步回归法进行资料处理,探讨了先心病致病危险因素。结果表明,先心病致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先心病家族史(相对危险度为11.0),孕期毒物接触(3.63)、孕期精神刺激(5.09)、孕早期感冒(4.13)。其中,室间隔缺损和房间隔缺损主要与前3者有关,法洛四联症主要与孕早期感冒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索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的可能危险因素及其交互作用 ,评估各危险因素在先天性心脏病发生中的相对重要性 ,为先天性心脏病的预防和诊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 1∶2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设计 ,对病例和对照的亲生父亲和 (或 )母亲 ,用统一的调查表进行现场询问。对所有研究因素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筛选 ,引入交互作用项 ,建立并评价最优回归模型。结果 研究共调查了 72名病例和 14 4名对照 ,进入分析的资料共 66组。按α =0 10水准 ,用单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对 5 1个研究因素进行初筛后确定 16个可疑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 ,最终筛选出本次研究与先天性心脏病发生有关的危险因素 7个 ,各变量间不存在交互作用。这些因素按对先天性心脏病发生作用由强到弱依次为 :孕生活事件精神刺激 (Z =3 2 0 ,P =0 0 0 14 )、本胎孕前妊娠次数 (Z =2 62 ,P =0 0 0 87)、孕早期感染史 (Z =2 60 ,P =0 0 0 94)、母亲最高学历 (Z =-2 5 3 ,P=0 0 114 )、孕 12周内感冒 (Z =2 40 ,P =0 0 163 )、孕 3个月内B超检查 (Z =2 2 9,P =0 0 2 2 3 )和出生时是否缺氧或窒息 (Z =1 98,P =0 0 477)。结论 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按对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的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CHD)行体肺分流术后早期失败的危险因素。方法对接受体肺分流术的73例青紫型CHD患儿的病史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搜集患儿围术期的客观指标,分别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对体肺分流术后早期失败事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术后14例患儿发生早期失败。χ2检验结果显示:肺动脉闭锁/室间隔完整、年龄≤60 d、体外循环下手术、术中同期行肺动脉扩大术和术后正性肌力药物评分最大值(ISmax)>20是影响患儿早期失败的相关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中同期行肺动脉扩大术及术后ISmax>20是早期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存在体肺分流术后早期失败危险因素的青紫型CHD患儿,体肺分流术后早期应加强监护,以减少术后早期失败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比小儿重症及复杂先天性心脏病(CCHD)术后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与未发生ARDS的两组患 儿的临床资料,探讨重症及复杂先心病术后发生ARDS的危险因素。方法依据2011年ARDS的柏林定义,选取我院2009年1 月~2014年5月心外科收治的75例未发生ARDS的重症及复杂先心病患儿作为I组,同期发生ARDS的80例患儿作为Ⅱ组,对 比分析两组的临床资料,选取年龄、性别、体质量、术前氧分压及二氧化碳分压、术前及术后血白蛋白、术前及术后血肌酐、术前 左室EF等39 项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Ⅱ组死亡17 例,病死率21%。II 组中轻度ARDS 27 例,中度ARDS 25例,重度ARDS 28例。单因素分析发现,体质量、术前PCO2、术前左室射血分数、术后早期血清球蛋白、术中 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总量、术后8 h胸液量、术后8 h输血量、术后血白蛋白、术后血 肌酐、术后初始乳酸值、术后24 h最大乳酸增高率、术后24 h B型尿钠肽、术后24 h降钙素原、术后24 h C反应蛋白、术后24 h血 清前白蛋白、年龄、术前肺动脉压、术前肺部感染、术前凝血功能异常等23项指标在两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 回归分析表明,术中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术后24 h最大乳酸增高率、术后24 h降钙素原及术中出血量等5项指标是 CCHD术后发生ARD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RDS是重症及复杂先心病术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大大增加患儿的病死率。 根据其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术后24 h最大乳酸增高率、术后24 h降钙素原及术中出血量等可 以预测ARDS的发生并早期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利于提高CCHD患儿术后ARDS救治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环境因素与先天性心脏病的关系.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1∶2病例对照研究,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和正常儿母亲(123 名病例和246名对照)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先天性心脏病相关的环境影响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孕妇职业危险因素接触史(OR=4....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与先天性心脏病(CHD)发生有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按比例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安徽省蚌埠市16 698名0~5岁儿童中筛查出86例CHD患儿.采用1: 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照者为同性别、出生时间相差不超过1个月的健康儿童.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CHD的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最终筛选出与CHD发生相关的4个危险因素,分别为母亲孕早期接触有毒化学物、孕早期呼吸道感染、有不良生育史、居住地附近有河流,其OR值分别为1.745、1.747、1.644和1.487.结论 母亲孕早期接触有毒化学物或发生呼吸道感染、有不良生育史、居住地附近有河流是新生儿CHD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总结新生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CCHD)围术期神经功能特点及术后新发神经发育异常的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1月至2021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心脏重症监护中心收治的50例CCHD新生儿的围手术期资料,利用头颅超声、头颅CT/MRI、视频脑电图及临床症状进行术前和术后神经系统评估,任何一项有阳性意义即判定为神经发育异常。采用二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CCHD患儿术后新发神经发育异常的影响因素,并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影响因素对术后新发神经发育异常的预测价值。 结果 术前神经发育异常组22例(44.0%),正常组28例(56.0%),两组在性别、出生体重、入院年龄、胎龄、术前动脉血氧饱和度水平、是否早产、是否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是否呼吸机支持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新发神经发育异常组22例(44.0%),无新发异常组28例(56.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后24 h乳酸峰值(OR=1.537,95%CI:1.170~2.018,P<0.01)和术后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时间(OR=1.172,95%CI:1.031~1.333,P<0.05)是术后新发神经发育异常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术后24 h乳酸峰值预测术后新发神经发育异常的AUC为0.829,最佳截断值为4.95 mmol/L,诊断敏感度为90.9%、特异度为64.3%;术后ICU住院时间预测术后新发神经发育异常的AUC为0.712,最佳截断值为18.0 d,诊断敏感度为50.0%、特异度为96.4%;两者联合检测预测术后新发神经发育异常的AUC为0.917,诊断敏感度为95.5%、特异度为64.3%。 结论 CCHD患儿围术期神经发育不良风险较高,部分患儿术前已存在异常。术后24 h乳酸峰值和术后ICU住院时间是术后神经发育不良的危险因素,两者联合检测对术后不良神经发育结局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6.
先天性心脏病环境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目前与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相关的环境危险因素,为制定科学的预防措施及其病因学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对先心病组和对照组儿童的亲生父母亲进行统一的问卷调查。对所有研究因素经单因素分析和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与先心病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研究分析了207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和414名对照的资料,按α=0.05水准,用X^2检验对42个研究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初步筛选出14个可疑危险因素,再经二项分类Logistic逐步回归法,进行多因素分析,最终筛选出与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相关的7个危险因素,分别是母亲孕早期有不良精神因素(OR=5.767)、胎儿心律失常(OR=5.047)、孕早期饮酒(OR=4.869)、孕早期患呼吸道感染(OR:4.666)、孕早期接触有害物质(OR=3.731)、孕早期有噪音环境(OR:2.960)、母亲有不良生育史(OR=2.231)。结论怀孕早期是胎儿心脏发育的关键时期,母亲在孕早期有不良精神因素、饮酒、患呼吸道感染、接触有害物质、生活在噪音环境会增加胎儿发生先天性心脏病的风险。母亲既往有不良生育史及胎儿期发生心律失常,亦为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的危险因素。认识这些危险因素,加强孕早期保健防护、重视孕期产前检查对预防先天性心脏病发生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探讨先天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先心病)患儿体外循环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AKI)的危险因素, 以及血清microRNA-203(miR-203) 对AKI 的早期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6 年9 月—2018 年1 月 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住院的178 例先心病患儿,根据AKI 诊断标准将患儿分为AKI 组53 例和非AKI 组125 例。观察AKI 发生率,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 AKI 的危险因素,qRT-PCR 检测两组患儿术前,以及术后2、12、24 和48 h 的miR-203、肾损伤分子-1 (KIM-1)水平表达量。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术后2 h 血清miR-203 对AKI 的预测价 值,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术后48 h 内,53 例(29.78%)患儿发生AKI,125 例(70.22%)患儿 未发生AKI。AKI 组患儿年龄小于非AKI 组(P <0.05),术前紫绀型先心病比例、体外循环时间、阻断升主 动脉时间及采用间断性灌注4 ∶ 1 含血高钾停跳液(以下简称血灌)进行心肌保护的比例高于非AKI 组患 儿(P <0.05)。术后AKI 组患儿循环血中KIM-1 和miR-203 水平呈升高趋势(P <0.05),且术后12 h 血清 miR-203 水平达峰值,早于KIM-1 水平达峰时间。ROC 曲线分析,术后2 h 血清miR-203 截断值为1.700, 其预测AKI 发生的AUC 为0.851(95% CI :0.775,0.928),敏感性为85.42%(95% CI :0.825,0.874),特异 性为54.17%(95% CI :0.537,0.587)。经二分类变量Logistic 回归分析,年龄<4 岁[Ol ^ R=1.823(95% CI : 1.594,3.953),P =0.000]、紫绀型先心病[Ol ^ R=1.461(95% CI :1.254,1.726),P =0.005]、体外循环时间> 175.68 min [Ol ^ R=2.105(95% CI :1.587,5.265),P =0.000]、阻断升主动脉时间>101.45 min [Ol ^ R=1.217 (95% CI :1.082,1.339),P =0.000] 及术后2 h 血清miR-203>1.70。[Ol ^ R=1.331(95% CI :1.160 ,3.241), P =0.022] 是发生AKI 的独立危险因素;血灌心肌保护[Ol ^ R=0.729(95% CI :0.558,0.894),P =0.004] 是发生 AKI 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 先心病纠正术后AKI 的发生与患儿年龄、术前紫绀、体外循环时间、阻断升主 动脉时间、血灌及术后2 h 血清miR-203 有关,且术后miR-203 水平可作为AKI 发生的早期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