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3 毫秒
1.
Cheng Z  Kang Y  Wu QG  Dai LL  Song YN  Xia J  Si JM  Chen CY 《中华医学杂志》2011,91(42):2981-2984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诱导痰中高迁移率组蛋白B1( HMGB1)的表达及其与气道炎症的关系.方法 按标准纳入慢性持续期哮喘患者57例,稳定期的COPD患者30例,对照组(健康体检者)20例;完成哮喘控制问卷后,分别进行肺功能检测和诱导痰检查,记录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 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预计值),行诱导痰中性粒细胞分类计数,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诱导痰HMGB1水平.结果 哮喘组、COPD组诱导痰HMGB1水平分别为(291±55)、(511±39) ng/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5)ng/L(均P<0.01);在107例研究对象中,HMGB1的表达与FEV1%预计值呈反比;COPD组诱导痰HMGB1水平显著高于哮喘组(P<0.01).嗜酸粒细胞哮喘组与非嗜酸粒细胞哮喘组HMGB1水平分别为(290 +55)、(292±54) n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Ⅲ级COPD患者HMGB1水平分别为(526±29)、(541±29 )ng/L,显著高于Ⅰ级的(471±18)ng/L(均P<0.01).轻、中、重度持续期哮喘患者诱导痰中性粒细胞比例分别为(27±2)%、(36±4)%、(49±4)%,HMGB1水平分别为(227±16)、(312±14)、(347±11) 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哮喘及COPD患者诱导痰中HMGB1与中性粒细胞比例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880和0.132,均P<0.01).年龄、性别、嗜酸粒细胞比例均不是影响HMGB1表达的显著性因素,诱导痰中性粒细胞比例和FEV1%预计值与HMGB1表达水平关系显著(t=-3.059,P =0.005).结论 HMGB1在支气管哮喘及COPD患者诱导痰中呈高表达,对气道炎症有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缓解期哮喘和稳定期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吸入高渗盐水诱导痰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吸入沙丁胺醇200μg后10m in吸入3%的高渗盐水诱导痰。观察16例哮喘患者、14例COPD患者和11例健康对照者诱导痰前、后肺功能、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aO2)和不良反应,做诱导痰炎性细胞分类计数。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诱导痰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5(IL-5)的含量。结果:哮喘和COPD患者诱导痰前后肺功能、HR、RR和SaO2均无显著变化(P>0.05)。哮喘组患者诱导痰中嗜酸性粒细胞数(16.3±7.2)%显著高于对照组(0.7±0.6)%和COPD组(6.5±5.4)%(P<0.05),而COPD组患者诱导痰中中性粒细胞数(59.4±10.6)%显著高于对照组(25.1±6.1)%和哮喘组(28.7±7.3)%(P<0.05)。哮喘组诱导痰中IL-5水平(53.3±24.2)ng/L显著高于对照组(20.2±4.1)ng/L和COPD组(29.8±4.7)ng/L(P<0.05)。COPD组患者中性粒细胞数的百分比与基础第1秒用力肺活量(FEV1)间呈负相关(r=-0.58,P<0.05)。哮喘组和COPD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1.25%和42.86%,但轻微且均能耐受。结论:缓解期哮喘和稳定期中、重度COPD患者吸入高渗盐水进行痰的诱导是安全的。诱导痰的分析能反映哮喘和COPD的气道炎症特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度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诱导痰中白细胞介素-17(IL-17)的水平及其与炎症细胞和肺功能的关系. 方法:分别选择16例慢性持续期重度哮喘患者(哮喘组)、14例稳定期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COPD组)和12例健康对照(健康对照组),对其进行肺功能的测定和用诱导痰检查方法对痰炎性细胞进行分类计数,并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诱导痰上清液中IL-17、IL-6和IL-8的水平 .结果:哮喘组患者诱导痰中IL-17水平与COPD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COPD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哮喘组患者诱导痰中IL-17水平与中性粒细胞数和IL-8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2和0.71,P<0.05),与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呈负相关(r=-0.65,P<0.05).哮喘组和COPD组患者诱导痰中IL-8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哮喘组和COPD组患者诱导痰中IL-8水平与中性粒细胞数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8、0.64,P<0.05),与FEV1%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63、-0.58,P<0.05).哮喘组患者诱导痰中IL-6水平与COPD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COPD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慢性持续期重度哮喘患者诱导痰中增高的IL-17水平与其气道炎症和气流受限有关,且可能是通过IL-8途径实现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哮喘不同炎症表型的临床特征.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2年3月期间在本院就诊哮喘患者的病史,共纳入资料完整的患者287例,根据诱导痰炎症细胞分类不同将患者分为4组:嗜酸性粒细胞性哮喘(Eos)组(41.5%,119/287),中性粒细胞性哮喘(Neu)组(27.5%,79/287),寡细胞性哮喘(Pau)组(11.1%,32/287),混合细胞性哮喘(Mix)组(19.9%,57/287).对诱导痰细胞学检查和肺功能等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各组患者在性别、病程、发病年龄、特应性、吸烟、体质指数、ACT评分、规律使用吸入激素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诱导痰炎症细胞方面,Mix组炎症细胞总数显著高于其余3组(P<0.01).在Neu组和Mix组中,存在气流受限患者(FEV1占预计值<80%)的诱导痰中性粒细胞比例与FEV1占预计值百分率呈显著的负相关(r=-0.386 6,P=0.032).结论 哮喘患者存在不同的气道炎症表型,但其临床特征无显著差异.中性粒细胞炎症可能在哮喘气道阻塞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诱导痰在支气管哮喘气道炎症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诱导痰检测方法的可行性。方法:哮喘患者雾化吸入3%高渗盐水后取诱导痰,监测患者雾化前后症状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变化情况,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诱导痰中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活性。结果:诱导后FEV1与诱导前FEV1比较轻度下降,但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诱导痰中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活性分别为(67.1±9.5)%和(79.9±10.5)%。结论:诱导痰检测方法是一种安全、可靠、可行的检测气道炎症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白细胞介素特别是IL - 8以及中性粒细胞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道炎症过程中的作用 .分别测定 30例健康人和 6 0例稳定期COPD患者诱导痰中的IL - 1β ,IL - 6 ,IL - 8,TNF -α水平、痰细胞分类以及FEV1% ,比较两组人群各参数的差异及分析各参数间的相关关系 .结果 :在健康人组痰细胞分类中 ,巨噬细胞占 (5 5 5± 3 6 ) % ,而COPD组中性粒细胞占 (6 1 7± 1 9) % ,皆明显高于同组其他细胞 (P <0 0 5 ,P <0 0 1) ,COPD组痰液中IL - 1β ,IL - 6 ,IL - 8,TNF -α浓度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 (各项P值均小于 0 0 0 1) ;其中以IL - 8的升高最为突出 (q =8 5 4 4 ,P <0 0 1) .COPD组患者痰中IL - 8与痰中中性粒细胞分类比例呈显著正相关 (r =0 88,P <0 0 0 1) ;COPD组患者痰中IL - 8与患者FEV1%呈显著负相关(r =- 0 90 ,P <0 0 0 1) .结论 :诱导痰中IL - 8水平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是COPD稳定期气道炎症的特征 ,可作为观察疗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中性粒细胞性哮喘(NA)慢性持续期患者外周血、痰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及吸入治疗对其的影响.方法 未经过规范化治疗的慢性持续期哮喘患者26例,据诱导痰细胞分类计数结果分为NA组13例及嗜酸性粒细胞哮喘(EA)组13例,均给予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治疗,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时检测血、痰ECP水平,且检测NA组外周血及痰标本中炎症细胞分类计数及肺功能.结果 治疗前及治疗后,两组血、痰EC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月后两组血、痰ECP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NA组痰中性粒细胞(NEU)百分比、NEU计数较前降低(P<0.05),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最大呼气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PEF%)及75%和50%容量时的呼气流速-容量曲线较前上升(P<0.05),但血炎症细胞分类计数无明显变化(P>0.05).NA组血ECP水平与NEU百分比呈正相关(P<0.05);痰标本的ECP水平与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呈正相关(P<0.05),痰ECP水平、痰NEU百分比均与FEV1%、PEF%等呈负相关(P<0.05).结论 NA慢性持续期患者外周血及痰上清液中均有ECP表达,且表达水平与EA慢性持续期患者无差异,并与气流受限密切相关;联合吸入治疗初期对NA患者气道中性粒细胞炎症有一定作用,但尚不能降低ECP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的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气道炎症特征。方法:对63例稳定期COPD患者作肺功能测定和支气管舒张试验,并分别采用瑞氏染色、荧光免疫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诱导痰中细胞学计数、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和髓过氧化物酶(MPO)、白介素-5(IL-5)、白介素-8(IL-8)水平。选择30名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和2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结果:63例稳定期COPD患者中,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15例(23.8%)。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的COPD患者诱导痰中嗜酸性粒细胞(EOS)[(4.9±2.1)%]和ECP[(121.3±60.2)μg/L]水平显著高于支气管舒张试验阴性的COPD患者(P<0.05)和健康对照组(P<0.01),但显著低于哮喘组(P<0.01);患者诱导痰IL-5水平[(14.6±8.1)μg/L]显著低于哮喘患者(P<0.01),与支气管舒张试验阴性的COPD患者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诱导痰中性粒细胞数量[(58.1±14.3)%]、MPO[(521.9±98.5)μg/L]和IL-8[(30.2±12.7)μg/L]水平与支气管舒张试验阴性的COPD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显著高于哮喘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的COPD患者既具有气道嗜酸性粒细胞炎症特征,又存在气道中性粒细胞炎症。  相似文献   

9.
ICS对COPD患者肺功能和诱导痰炎症细胞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研究吸入性皮质激素 (InhaledCorticosteroids ,ICS)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肺功能和诱导痰中炎症细胞的影响。方法 :选择COPD患者 30例 ,采用自身治疗前后对照 ,检测肺功能用力肺活量 (FVC)和第1秒呼气容积 (FEV1) ;用诱导取痰法取痰标本 ,计诱导痰细胞总数及分类细胞百分比。结果 :ICS治疗COPD2 4周 ,肺功能无明显变化 (P均 >0 .0 5 ) ;诱导痰中细胞总数减少 (P <0 .0 5 ) ,中性粒细胞 (Neu)和嗜酸细胞 (Eos)分类百分数明显减少 (P <0 .0 1) ,巨噬细胞 (Am)百分数增高 (P <0 .0 5 ) ,淋巴细胞百分数无明显变化(P >0 .0 5 )。结论 :ICS治疗COPD2 4周 ,不能改善患者肺功能 ;可改善COPD患者的气道炎症。对COPD的预后有益。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和评价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痰细胞学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63例符合慢性咳嗽诊断标准的咳嗽变异型哮喘(CVA组,31例)以及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AECOPD组,32例)进行气道反应性测定、痰液诱导及诱导痰细胞学分类,并测定诱导痰上清液中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结果:咳嗽变异型哮喘组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0.186±0.163)×109/L、中性粒细胞(0.401±0.279)×109/L、ECP为(2.93±2.01)mg/L。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组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0.012±0.005)×109/L、中性粒细胞(0.555±0.288)×109/L、ECP为(0.36±0.28)mg/L。上述3个指标在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咳嗽变异型哮喘表现为痰嗜酸性粒细胞活化为主的多细胞炎症,痰嗜酸性粒细胞咳嗽变异型哮喘气道炎症中有较重要的作用,诱导痰细胞学分析对咳嗽变异型哮喘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索诱导排痰检查在阻塞性气道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慢性咳嗽患者65例,其中男20例,女45例,平均年龄(47±15)岁;哮喘患者80例,男29例,女51例,平均年龄(48±14)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68例,男46例,女22例,平均年龄(66±10)岁.进行诱导痰细胞学检查.结果 20.00%...  相似文献   

12.
老年哮喘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和肺功能鉴别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索老年哮喘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临床特征的区别和肺功能检查在鉴别诊断中的重要性。对象和方法:对本院2000年1月-2002年12月期间门诊和住院部收治的长期咳嗽、咳痰和气促,院外和普通内科诊断为COPD的106例老年(>65岁)患者进行系统的临床、肺功能、治疗后随访的观察。依据可逆性气道阻塞的判断标准,以治疗后肺功能(FEV1)的改善>15%和绝对值增加>200mL作为哮喘的标准。以规范使用平喘治疗3个月后仍然有呼气流速受限(FEV1/FVC<70%)为判断COPD的标准。分析单纯老年哮喘、哮喘合并COPD和单纯COPD的临床特点和肺功能的差别。结果:在106例患者中,22例(20%)为单纯老年哮喘、26例(25%)为哮喘合并有COPD、58例(55%)为单纯COPD。3组均以咳嗽、咳痰和气促为主要临床表现。单纯和合并哮喘者中,有发作性喘息表现者只有38%。肺功能检查治疗后的反应是鉴别诊断和客观判断疗效的重要措施。结论:老年哮喘与COPD的临床表现相似,漏诊率高,肺功能检查和动态观察治疗后的变化规律是重要的鉴别诊断措施。有必要普及肺功能检查,尤其是支气管舒张剂吸入试验和治疗后的肺功能动态观察,提高老年哮喘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与COPD和支气管哮喘重叠综合征的患者不同的临床特征。【方法】39例单纯COPD患者与15例COPD和支气管哮喘重叠综合征的患者,进行肺功能测试、动脉血气分析、血清免疫球蛋白E、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检查。在给予吸入皮质激素(inhaled cocorticosteroid,ICS)治疗后进行肺功能检查及痰液中炎症细胞的分析。【结果】ICS治疗后,COPD和支气管哮喘重叠综合征组患者第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orced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提高显著高于单纯COPD组,痰液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显著高于单纯COPD组,且FEV1的提高和痰液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的增多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COPD和支气管哮喘重叠综合征患者有其不同的临床特征,ICS对这类患者的治疗有效,痰液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很可能是对于ICS治疗反应的良好预测因素,但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去证实。  相似文献   

14.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2012,125(23):4277-4282
Background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is a progressive disease associated with a cellular inflammatory response mostly concerned with cigarette smoking. Chemokine receptors CCR1/5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inflammatory cells recruitment in the lung of COPD patients.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impact of cigarette smoking on the expression of CCR1/5 on inflammatory cells in induced sputum,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ceptors expression and COPD severity.
Methods  Differential cells in induced sputum were counted and the optical densities of CCR1 and CCR5 on inflammatory cells in induced sputum from COPD patients (n=29), healthy smokers (n=11), and nonsmokers (n=6) were measured using immunocytochemistry. Concentrations of CCL3, the ligand of CCR1/5, in supernatant of induced sputum were detected by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Results  The expressions of CCR1 and CCR5 on inflammatory cells in healthy smoker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nonsmokers, and the expression of CCR1 in patients with COPD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when compared with nonsmokers but not healthy smokers. The expressions of CCR1 and CCR5 on inflammatory cells in severe and very severe COPD patients were higher compared with mild and moderate COPD patients. CCL3 level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total cell counts in induced sputum and smoking history, and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percentage of predicted FEV1.
Conclusions  Cigarette smoking could increase the expression of CCR1 on the inflammatory cells. Both CCR1 and CCR5 expressions on the inflammatory cells in induced sputum could be associated with COPD severity.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白介素-8(IL-8)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气道炎症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酶不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10例COPD急性发作期和10例正常对照组及血清的IL-8水平。结果 COPD患者痰IL-8水平为(1982.24±901.07)ng/L、血清IL-8水平为(668.16±398.05)ng/L,明显高于正常人痰(769.6±570.14)ng/L及血清(117.78±12  相似文献   

16.
马岩霞  贾慧英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1):2611-2612,2615
目的:探讨高渗盐水支气管激发试验联合诱导痰检查对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诊断价值及不典型哮喘的诊断和治疗意义。方法:按照慢性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对96例慢性咳嗽患儿行高渗盐水支气管激发试验同时诱导痰检查。结果:96例慢性咳嗽患儿咳嗽变异性哮喘41例(41/96,43%),感染后咳嗽34例(34/96,35%),上气道咳嗽综合征12例(12/96,13%),心理性、精神性咳嗽9例(9/96,9%),高渗盐水激发试验阳性39例(41%),高渗盐水激发过程出现哮鸣音32例(33%)。高渗盐水激发试验同时进行诱导痰,标本合格者50例,痰嗜酸性粒细胞(EOS)增高32例占64%(32/50),平均(34.4±25.8)%。其中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儿EOS平均(40.37±30.38)%,感染后咳嗽(PIC)患儿EOS平均(14.6±13.9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3.136,P=0.004)。所有患者诱导痰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高渗盐水激发试验反映气道高反应性特异性高,联合诱导痰检查可提高儿童咳嗽的病因学诊断,对儿童哮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治疗、预后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高渗盐水支气管激发试验同时进行痰诱导检测可行性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诱导痰中CD40和CD86的变化,分析CD40和CD86在CO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以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以无COPD者健康人作为对照,采用沙丁胺醇加高渗盐水超声雾化吸入方法诱导排痰,以流式细胞技术(FCM)检测痰液中CD40及CD86水平。同时,常规方法测定肺功能FEV1%及FEV1/FVC。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和吸烟无COPD组相比,所有COPD患者,无论GOLD分级水平高低,CD40和CD86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有显著统计学意义(〈0.01)。COPD患者中,随着GOLD分级水平增加和FEV1%降低,CD40和CD86水平逐渐降低,与FEV1%呈明显负相关。结论 COPD患者气道内DCs数量的明显增加,且与COPD病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髓过氧化物酶(MPO)、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在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ACO)患者气道炎症中的 作用及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入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哮喘、ACO患者及正常人各20例,行肺功能检查测定第 1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呼气流量峰值、最大呼气中期流量。COPD组及ACO组利用COPD患者自我评估测试进行临床 症状评估,哮喘组及ACO组采用哮喘控制测试进行哮喘控制评估。诱导痰检查留取痰液,行细胞分类计数并计算中性粒细胞 比例及嗜酸性粒细胞比例,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痰MPO、ECP水平。结果ACO组自我评估测试评分较COPD组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P>0.05),但哮喘控制测试评分较哮喘组减小(P<0.05)。ACO组第1秒用力呼气量、呼气流量峰值、最大呼气中期流 量较哮喘组减小(P<0.05),用力肺活量较COPD组增大(P<0.05)。ACO组痰中性粒细胞比例较哮喘患者增大(P<0.01),痰嗜酸 性粒细胞比例较COPD组增大(P<0.01)。ACO组痰MPO水平较哮喘组增高(P<0.05),痰ECP水平较哮喘组及COPD组均增 高(P<0.05,P<0.01)。ACO组痰MPO水平与痰中性粒细胞比例呈正相关(r=0.8358,P<0.01),与自我评估测试评分及第1秒用 力呼气量无相关性(P>0.05)。ACO组痰ECP水平与痰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呈正相关(r=0.4666,P<0.05),与哮喘控制测试评分及 第1秒用力呼气量呈负相关(r=-0.4966,P<0.05;r=-0.4610,P<0.05)。结论ACO患者气道炎症同时存在中性粒细胞性炎症及嗜 酸性粒细胞性炎症,痰ECP水平与哮喘控制水平及阻塞性气流受限程度均存在一定的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