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口腔肿瘤病房带教中贯彻优质护理理念的应用效果与优势。方法将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本科室实习的82例护生纳入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法;将2018年4月—2019年4月在本科室实习的82名护生作为观察组,以优质护理理念为指导进行临床带教;比较两组护生专科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沟通技能的考核成绩、患者满意度以及护生对带教模式、带教老师和学习效果的认可程度。结果观察组的专科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技能以及沟通技巧考核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科室患者对观察组的护理服务满意度(95.12%)高于对照组(79.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带教模式、学习效果的认可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应用于口腔肿瘤病房护理带教中,可显著增强护生对带教模式及自我学习效果的认可度,优化实习效果,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泌尿外科护理实习生(护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7年4月—8月在本科实习的23名护生为对照组,于2017年9月—2018年1月选取在本科实习的21名护生为研究组,对照组采取传统带教模式,研究组采取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对两组护生的出科理论考核、操作考核成绩及带教老师对护生的临床能力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护生的出科理论考核及操作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护生,带教老师对研究组护生的临床能力评定优于对照组,两组成绩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高了护生的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并大大提高了护生的临床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联合PBL教学模式在急诊科护生教学培训中的效果.方法 将2013年至2015年在本科实习的158名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跟班制教学模式,实验组采用临床路径联合PBL教学模式,对两组护生实习后的理论、操作、应急能力、对带教的满意度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实验组护生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应急能力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实验组对带教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急诊科护生应用临床路径联合PBL教学模式有利于护生尽快掌握护理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提高护生应急能力、综合能力及对带教的满意率,保证了临床护理实习带教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双向评价模式在提高血液内科护理带教质量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3月在我院血液内科进行实习的60名护生为观察组,选取2015年5月—2016年3月在我院血液内科进行实习的58名护生为对照组。对照组护生采取传统护理带教方法,观察组护生采用双向评价模式进行护理带教。比较两组护生理论知识、实践操作得分以及护生对带教老师临床带教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生理论知识、实践操作得分及护生对带教老师临床带教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向评价模式有利于提高血液内科护生实习积极性,提高护理带教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SBAR模式在妇产科护理临床带教中提升学生沟通能力与临床实践能力的应用效果,旨在为完善临床护理实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6—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妇产科病区实习的31名护生作为对照组,选取2018年6—12月在妇产科病区实习的30名护生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按照妇产科护理实习大纲要求采用一对一带教模式着重对实习护生进行妇产科理论和技能的培养,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开展SBAR模式临床带教。通过临床沟通能力量表、住院患者对护生满意度和临床实习成绩3个方面对两组教学模式在临床教学中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出科护生的临床沟通能力、住院患者对护生的满意度和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SBAR模式教学有助于培养护生的临床沟通能力,提高护生在临床实践中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实例警示教育结合标准化沟通在基层医院急诊护生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2014年度在本院急诊实习的89名护生作为对照组,2014年~2015年度在本院急诊实习的87名护生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按照教学大纲常规带教,观察组在常规带教基础上结合实例警示教育及标准化沟通模式。结果观察组护理纠纷、安全隐患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习结束后操作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实例警示教育结合标准化沟通在基层医院急诊护生带教中有利于护理安全管理,减少护生不良事件、安全隐患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手术室护理带教方法多已陈旧,本文旨在探究新型临床护理路径式带教在手术室护理教学中发挥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月在本院手术室实习的实习护生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其中对照组实习护生采用常规带教,观察组实习护生在常规带教的基础上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式带教,对比2组实习护生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护生实习效果。结果观察组实习护生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实习护生成绩(P 0. 05),观察组实习护生实习效果的各项评价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教学中,临床护理路径式带教模式可提升学生的临床综合技能和素质,改善教学质量,从而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教学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黄芬  游春凤  曹欢  符卓  胡海珍  辛洪霞  熊桂莲 《护理研究》2013,27(24):2676-2677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教学模式在本科护生病房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在病房实习的本科护生10人作为研究对象,选定均需轮转的2个病房为观察组,共20人次;另选均需轮转的2个病房为对照组共20人次。实习期间,对照组按照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带教;观察组按照临床路径教学模式进行实习带教。实习结束后,比较分析运用不同带教方法后护生的理论、操作成绩并应用临床实习环境评价量表进行测评。[结果]观察组实习护生出科理论与操作技能成绩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生对临床实习环境评价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将临床路径教学模式引入本科护生病房实习带教中,可使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具体化,可有效提高本科护生病房实习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黄娟  王在霞 《当代护士》2014,(4):157-158
目的:探讨分组责任包干制模式在普外科本科实习护生带教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2010年7月~2013年2月在本科实习的本科护生按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观察组护生实施责任包干制的护理模式,比较实习结束后带教老师对2组护生的综合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生的沟通技能、观察能力、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能力、操作技能、了解病情程度及患者对护生满意程度都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结论对普外科本科实习护生实施责任包干制的护理模式能提高护生的综合能力,增加其工作责任感和工作积极性,使其能更好的适应优质护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SMART原则在中医护理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9名实习护生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9名和观察组50名,对照组护生采用传统带教方法,观察组护生采用SMART原则进行带教,比较两组护生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及对带教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实习护生理论知识成绩、操作技能成绩、总评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98.00%的实习护生对带教满意,对照组85.71%的实习护生对带教满意。[结论]SMART原则具有明确教学目标、量化教学成果、保证教学质量的优点,优于传统带教模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叙事性带教方法在本科护理实习护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在骨科实习的64名护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人;观察组采用叙事性带教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实习3周后,发放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了解护生对叙事性带教方法质量反馈情况;比较两组护生出科的综合成绩。[结果]75%的护生认为叙事性带教方法可提高护理人文素养、职业认同感、学习兴趣、沟通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观察组护生各种考核成绩均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叙事性带教法能提高护生的人文素养,提高护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护生的临床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等综合能力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开展护理实习生全程导师制的效果,全面提高临床教学质量及确保护理安全.方法 将2009级138名护生设为观察组,2008级113名护生设为对照组.对照组实施传统带教模式,观察组采用全程导师制带教模式,1名带教老师与1名护生构成全程导师教学模式,由导师负责其实习期间的督导及检查工作.护理部使用护生对带教老师评价表及带教老师对护生评价表,每月实施双向评价,并将两组护生全年考核成绩进行比较;统计全院护理不良事件,将2008级与2009级护生发生一般差错、安全隐患及护理投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开展护理实习生全程导师制后,护理实习生各项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开展前(P<0.01或P<0.05);护理差错及投诉的发生显著低于开展前(P<0.01或P<0.05).结论 护理实习生全程导师制的开展,全面提高了护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了临床教学质量及减少了护理差错、护理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临床路径在护理实习带教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护理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6名护校学生(下称护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8名采用传统的带教方法。观察组28名按照临床带教路径制定带教要求对护生进行临床实习带教。两组均于各个实习阶段末进行考核和问卷调查收集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观察组各个实习阶段护生对带教的满意率、患者对护生的满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理论和操作考试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临床路径带教可使护生尽快掌握护理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同时护生对带教的满意率及患者对护生的满意率均明显提高,保证了临床护理实习带教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实施不同护理临床带教模式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5~10月期间在我院实习护生30人为对照组,选取2008年11月~2010年4月实习护生30人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模式,实验组采用改进带教模式,比较两组护生带教满意度情况、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考核情况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实验组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且患者满意度较高.结论:改进带教模式效果较好,在提高带教质量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元化教学方法在消化内科护生临床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消化内科2017年7月至2019年3月实习护生108名作为研究对象,2017年7月至2018年5月54名护生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带教方法; 2018年6月至2019年3月54名护生作为观察组,采用多元化带教方法,即构建愉快和谐的科室学习氛围、一对一带教、实习手册的应用、多种能力的培养、分期教学法等。比较两组护生出科时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病例分析得分和护生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出科考试理论和操作考试成绩、病例分析得分、综合成绩及护生对带教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多元化教学法在消化内科护生临床实习带教中的应用,可强化护生对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掌握,提高护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情景式模拟教学联合微信群在急诊实习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6月—2016年5月实习的42名护生作为对照组,将2016年6月—2017年5月实习的42名护生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法,观察组采用情景式模拟教学联合微信群的教学方法,比较两组护生在出科理论考核成绩和操作技能成绩及对带教方式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生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成绩、对带教方式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情景式模拟教学联合微信平台用于急诊实习护生的带教方式明显优于常规的带教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阶段性目标教学联合情景模拟训练在心胸外科实习护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在我院心胸外科实习的21名护生设为对照组,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我院心胸外科实习的25名护生设为研究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带教方式,研究组实施阶段性目标教学联合情景模拟训练。比较两组护生专业理论知识、临床操作技能、综合能力成绩。结果研究组常见疾病、发病机制、术前访视内容、并发症、出院宣教评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临床应变能力、案例分析能力、护患沟通能力、无菌操作技术评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主动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知识理解能力、职业素质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评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在心胸外科实习护生中应用阶段性目标教学联合情景模拟训练,可有效提高其专业理论知识、临床操作技能及综合素质,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PBL教学法在急诊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提高实习护生的急诊科相关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方法对2006-2007年在急诊科实习的54名护生(实验组)实施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并与采用传统带教方法的51名护生(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出科理论考试与操作考核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对PBL教学法的评价均较高。结论PBL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实习护生急诊科相关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护理本科生分别在护理部及病房进行护理管理实习的效果。方法2006年7月至2009年5月有护理管理实习要求的本科护生112名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56名安排在护理部,由护理部人员进行带教;对照组56名安排在病房,由护士长进行带教,时间均为1周,结束后分别对112名护生进行理论知识考核和问卷调查。结果实验组护生出科考试成绩经t检验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的问卷调查结果经χ2检验,在护理部实习的效果优于在病房(P<0.01)。结论通过调查发现,护生在护理部进行护理管理实习的满意度明显高于病房,为今后各护理院校对有护理管理实习要求的护生安排实习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任红梅  曾伟 《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4):116-117
目的:探讨系统化整体护理带教模式在儿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0年1~6月在我科实习的30名护生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模式;将2010年7~12月在我科实习的30名护生作为实验组,采用系统化整体护理带教模式,以"护理程序"为具体带教步骤进行带教。出科前由带教老师、患方对护生的实习效果进行10分制评价。结果:实验组护生的责任感、临床观察、沟通交流、护理动态文书书写、创新性思维、患方满意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系统化整体护理带教模式提高了临床护理教学的质量,适应了新的护理模式,受到了护生和患方的认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