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华玉玲 《当代护士》2017,(11):127-128
目的探讨振动排痰法在老年肺部感染患者气道护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12月收治的60例老年肺部感染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使用抗感染、雾化吸入、祛痰止咳平喘及配合手工叩背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将人工叩背改为高频机械振动排痰,观察比较2组排痰效果。结果机械排痰机的排痰效果明显优于人工叩击排痰法,两组的排痰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振动排痰法的排痰效果较好,能显著改善老年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机械振动排痰法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排痰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7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37例,试验组采用震动排痰机排痰,对照组采用人工叩背排痰,治疗10 d后观察两组患者的SaO2、PaO2指标、呼吸频率及X线胸片变化情况等。结果机械振动排痰机的排痰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试验组SaO2、PaO2和呼吸频率的改善效果也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呼吸道护理中机械排痰法的排痰效果明显优于人工叩背排痰,能有效减少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振动排痰法在新生儿气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需要气道护理的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人工叩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将人工叩背改为机械振动排痰;比较两组排痰效果。结果:观察组排痰后的p H值、氧分压(Pa O2)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Pa CO2)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罗音消失时间、气促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振动排痰法的排痰效果较好,能显著改善新生儿肺部感染的血气指标和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振动排痰法对外科术后ICU机械通气患者排痰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本科室收治的80例外科术后ICU机械通气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人工排痰法,观察组采用机械振动排痰法,比较2组的排痰效果、护理2 d后的血气指标、肺部感染率以及ICU停留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后2 d的排痰量均多于对照组,痰液粘稠程度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2 d时的Sa O_2、p(O_2)大于对照组,p(CO_2)小于对照组,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ICU的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振动排痰能够显著提高ICU患者的排痰效果,改善肺部通气,减少肺部感染,缩短ICU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新排痰手法对老年肺叶切除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78例行肺叶切除术的老年肺癌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胸外科术前常规护理,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常规叩背排痰方法,干预组患者采用人工胸部震颤定向挤推与叩背排痰法结合的新手法排痰,比较两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8%(8/35),干预组为9.30%(4/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排痰手法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老年肺叶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改良叩背护理法对老年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防治效果。方法将7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35例)采用传统叩背护理,观察组(n=35例)采用改良叩背护理。比较两组排痰前后血气指标、痰液黏稠程度、排痰量、肺部感染发生率、呼吸困难指数、住院时间及叩背舒适度。结果两组排痰后血气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PO_2、SaO_2血气指标改善程度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痰液黏稠程度、排痰量、肺部感染发生率、叩背舒适度、呼吸困难指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叩背护理法可促进老年脑卒中患者痰液排出,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提高叩背舒适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机械振动排痰在减少外科术后ICU机械通气患者肺部并发症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ICU收治的82例外科术后ICU机械通气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人工叩背排痰,观察组给予机械振动排痰,比较2组的排痰效果、撤机时间、肺部并发症及住ICU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排痰量多于对照组,呼吸频率小于对照组,排痰第5天时的SaO_2、p(O_2)大于对照组,p(CO_2)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听诊肺啰音情况好于对照组,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撤机时间、住ICU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振动排痰能够提高外科术ICU机械通气患者的排痰效果,减少肺部并发症,缩短住ICU的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行逆向机械振动辅助人工叩背排痰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82例行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91例。对照组采用机械振动排痰法,实验组采用逆向机械振动辅助人工叩背排痰法。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PaO2、PaCO2、SaO2、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发生率及机械通气时间。结果干预后,实验组PaO2、PaCO2及SaO2均好于对照组。实验组VAP发生率(7.93%)明显低于对照组(17.65%),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t=606.630,P=0.000)。结论逆向机械振动辅助人工叩背排痰可降低VAP的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振动排痰机排痰法与人工叩背排痰法在开胸术后病人排痰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开胸手术后病人随机分为人工叩背排痰组(对照组)和振动排痰机排痰组(实验组),均在常规翻身加雾化吸入的同时分别采用人工叩背或振动排痰机排痰,治疗后密切观察两组病人的排痰量及排痰时间.[结果]实验组术后4 d内排痰量显著多于对照组(P<0.01),且排痰时间实验组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开胸术后病人应用振动排痰机排痰效果显著,并可减轻护士工作强度.  相似文献   

10.
唐巍  韦燕  韦柳枝 《全科护理》2014,12(9):816-817
[目的]探讨振动排痰仪对老年肺部感染病人的排痰效果。[方法]按随机对照试验原则,将60例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人工叩背排痰和振动排痰仪排痰,观察两组病人治疗7d后日排痰量、动脉血氧饱和度、临床症状和体征。[结果]观察组病人的日排痰量、动脉血氧饱和度、临床症状和体征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适宜的体位,应用振动排痰仪对老年肺部感染病人进行排痰,效果优于人工叩击排痰。  相似文献   

11.
沿支气管解剖走向叩击排痰法对肺部感染防控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沿支气管解剖走向叩击排痰法对肺部感染的防控效果。方法将100例自主排痰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沿支气管解剖走向叩击排痰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叩背手法,比较两组的排痰效果、肺部并发症发生情况、每次叩背患者感受和护士操作耐受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在排痰效果、肺部感染是否加重、每次叩背后患者感受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沿支气管解剖走向叩击排痰法对肺部感染的防控效果优于传统的叩背手法,同时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机械振动排痰法在提升患儿排痰效果和改善临床症状中的作用。方法将80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人工叩背排痰,观察组采用机械振动排痰,比较2组血气指标、排痰效果以及临床症状情况。结果观察组排痰后的p H值、p(O2)高于对照组,RR、p(CO2)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排痰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每日排痰量多于对照组,痰痂形成率低于对照组,肺罗音消失时间、气促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振动排痰法能够提高排痰效果,显著改善呼吸衰竭患儿的血气指标和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振动排痰机在预防颅脑重症患者合并肺部感染中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振动排痰机在预防颅脑重症GCS≤8分的患者合并肺部感染中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采用振动排痰机进行叩背,对照组采用人工叩背.10 d后通过体温、血常规、痰培养、胸片等判断患者有无出现肺部感染,同时记录每次叩背前后血氧饱和度及叩背处皮肤情况.结果 试验组肺部感染率21.6%,对照组54.3%,(P<0.01),2组存在显著性差异;2组叩背前后血氧饱和度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皮肤损伤5.4%,对照组为28.6%,(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振动排痰机及人工叩背均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血氧饱和度,但前者在预防颅脑重症患者合并肺部感染中的效果优于后者,且安全性高于后者,值得在神经外科护理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振动排痰机在预防颅脑重症GCS≤8分的患者合并肺部感染中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采用振动排痰机进行叩背,对照组采用人工叩背.10 d后通过体温、血常规、痰培养、胸片等判断患者有无出现肺部感染,同时记录每次叩背前后血氧饱和度及叩背处皮肤情况.结果 试验组肺部感染率21.6%,对照组54.3%,(P<0.01),2组存在显著性差异;2组叩背前后血氧饱和度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皮肤损伤5.4%,对照组为28.6%,(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振动排痰机及人工叩背均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血氧饱和度,但前者在预防颅脑重症患者合并肺部感染中的效果优于后者,且安全性高于后者,值得在神经外科护理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氧化雾化后翻身叩背腹部冲击法协助颈髓损伤患者排痰的效果。方法 64例颈髓损伤患者按随机排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氧化雾化吸入后进行翻身叩背、配合腹部冲击法排痰;对照组予以传统超声雾化吸入排痰。在不同方法干预并排痰5次后统计对比患者血氧饱和度、肺部听诊、咳嗽能力的变化。结果排痰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血氧饱和度上升例次(u=74.99,P<0.01),肺部听诊显效、好转例次(u=30.04,P<0.01)及咳嗽能力主观评价达完全、部分能力的例次(u=16.82,P<0.01),均优于对照组;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9.4%vs37.5%,P<0.01)。结论氧化雾化后进行翻身叩背,配合腹部冲击法排痰,能提高颈髓损伤患者的排痰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定位叩背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排痰效果。方法根据纳入、剔除标准,选择2017年1月—2018年6月入院,年龄40~80周岁的患者,临床上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感染、痰不易自行咳出、愿意配合叩背排痰并有自主咳嗽能力的222例患者,根据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108例,对照组患者114例,所有患者均予常规抗生素及氨溴索(90 mg/d)补液静脉滴注祛痰治疗7 d。两组患者均于第8天起实施对照研究,共实施5 d,每天叩背三次,每次10 min。对照研究于每日14∶00进行,对照组使用传统人工叩背法,实验组使用定位叩背法,比较两组患者每日实施叩背后的排痰量(口)。结果第1~2天两组痰量(口)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3~5天观察组的排痰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疲劳程度(13.16±1.91)高于观察组的(11.08±1.8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排痰治疗采用定位叩背排痰方法能有效促进患者痰液的排出,降低了护理疲劳程度,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振动排痰和人工排痰在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振动排痰器排痰法与人工叩背排痰法对脊髓损伤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排痰效果。方法将33例脊髓损伤并发肺部感染患者分为排痰机排痰组(n=18)和人工排痰组(n=15),分别采用振动排痰机排痰与人工叩背排痰,比较两组患者排痰前后肺部的听诊情况、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体温恢复正常的天数以及治疗前后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和胸片的情况。结果排痰机排痰组患者排痰后肺部的听诊情况好于人工排痰组(P〈0.05),而SpO2与人工排痰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过治疗后,排痰机排痰组患者的体温恢复时间较人工排痰组缩短(P〈0.05),胸片改善情况亦优于人工排痰组(P〈0.05)。结论振动排痰机的排痰效果优于人工叩背排痰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机械振动排痰法与传统手工叩击排痰法在ICU肺部感染患者排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0例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振动排痰仪进行机械振动排痰,对照组采用传统手工叩击排痰。3 d后比较两组患者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呼吸频率(R)的变化。结果:观察组SaO2,PaO2,PaCO2及呼吸频率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机械振动排痰效果优于传统手工叩击排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Ys800振动排痰机对重症脑卒中患者的排痰效果.方法:150例重症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76例和对照组74例,实验组采用Ys800系列多频振动治疗仪叩背,对照组采用手叩背排痰法,并比较两组的排痰量及排痰前后SpO2.结果:实验组排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排痰后实验组的SpO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有效率比较,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Ys800机械振动排痰机可有效预防及减少肺部并发症,减轻脑水肿,能够保证重症脑卒中患者的有效呼吸功能,争取最佳抢救时机.  相似文献   

20.
刘水莲 《当代护士》2016,(10):61-62
目的探讨G5振动排痰机在老年患者腰椎术后应用的疗效及优势。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10月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5例及对照组25例,实验组采用G5振动排痰机排痰,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人工扣背排痰。术后两组均采取使用抗生素、定时翻身、雾化吸入等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排痰前后末梢血氧饱和度、心率、呼吸的变化以及住院期间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12%,对照组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为25%,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排痰治疗前后两组末梢血氧饱和度均有改善,但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治疗方式对心率、呼吸的影响较对照组小。结论振动排痰机能有效降低老年腰椎术后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改善血氧饱和度,且使用过程中对于心率、呼吸的影响小,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小,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