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明英  孙利华   《护理与康复》2018,17(8):72-74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结合穴位贴敷在眩晕患者辨证施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5例眩晕患者按入院顺序分对照组62例和观察组63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耳穴压豆和穴位贴敷治疗。按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评定两组治疗有效率,采用汉化的眩晕障碍量表比较两组患者眩晕的影响程度。结果治疗有效率对照组80.65%,观察组93.65%,两组比较x2=4.73,P0.05;治疗后眩晕障碍量表评分对照组(9.87±3.32)分、观察组(4.73±4.55)分,两组比较t=7.211,P0.01。结论耳穴压豆及穴位贴敷用于眩晕患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耳穴压籽联合穴位贴敷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将120例高血压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A、B、C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A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耳穴压籽和穴位贴敷,B组给予耳穴压籽,C组给予穴位贴敷。观察治疗前后四组患者血压降低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后四组患者血压降低情况和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压籽联合穴位贴敷可明显改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情况,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对眩晕患者采用耳穴埋籽联合穴位贴敷的护理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眩晕患者,行常规西医疗法与护理干预的30例为对照组,行耳穴埋籽联合穴位贴敷护理干预的30例为观察组,对比两组不同护理干预后眩晕程度的改善效果,及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效果。结果 行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后,观察组眩晕程度改善效果明显,仅有6.67%(2/30)重度眩晕,与对照组的26.67%(8/30)重度眩晕相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中医证候积分症状改善效果明显,与对照组相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眩晕患者行耳穴埋籽联合穴位贴敷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眩晕症状,提升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穴位按摩及耳穴贴压王不留行籽对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10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在常规应用降压药的同时加用穴位按摩及王不留行籽耳穴贴压治疗.对照组常规应用降压药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压的变化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显著低于治疗前.降压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8%,对照组为88%,2组血压控制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症状疗效比较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穴位按摩及耳穴贴压可作为高血压患者的一种辅助降压手段,能有效地降低血压,尤其对改善头痛、眩晕、急躁易怒等症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各型便秘的疗效。方法:将80例便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并记录患者治疗14 d的每天排便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排便改善的情况。结果:治疗组便秘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能有效改善便秘,简便易行,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治疗便秘的疗效。方法:将80例便秘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40例采用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手段,观察并记录患者14天的每天排便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排便改善的情况。结果:治疗组便秘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能有效改善便秘,简便易行,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龙艳兰 《当代护士》2016,(1):103-104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配合穴位按摩应用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效果。方法将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常规应用降压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耳穴贴压配合穴位按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显著低于治疗前,降压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6%,对照组为90%,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贴压配合穴位按摩可作为高血压患者的一种辅助降压手段,能有效地降低血压,尤其对改善头痛、眩晕、急躁易怒等症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段金凤 《当代护士》2018,(6):146-147
目的探讨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内科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生活满意度、情感分值、健康指数及一般感情指数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可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在小儿肺炎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50例小儿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儿科常规护理及西医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儿科常规护理及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症状与体征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3%,高于对照组的84.0%(P0.05);观察组的发热、咳嗽、气喘、肺部罗音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良好,且操作简便易行,容易被患儿及家属接受。  相似文献   

10.
卫敏华  莫艳霞  赵红梅 《妇幼护理》2022,2(24):5791-5794
目的 探讨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在神经外科卧床清醒患者便秘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 2020 年 3 月至 2022 年 6 月期间 我院 56 例神经外科卧床清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28 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给予饮食指 导干预及腹部按摩,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生存质量以及不良 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 PAC-QOL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神经外科卧床清醒患者经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治疗,能提高临床治疗 效果,改善生活质量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耳穴贴压联合穴位贴敷在剖宫产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1月1日~12月31日收治的17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耳穴贴压联合穴位贴敷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且腹胀发生率、腹胀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产后3、5、10 d的产妇泌乳量、纯母乳喂养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血红蛋白下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剖宫产术后产妇实施耳穴贴压联合穴位贴敷可提高护理满意度,有利于产妇胃肠道功能恢复,提高母乳喂养率,使血红蛋白水平趋于平稳,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穴位敷贴配合耳穴贴压治疗眩晕病人的效果及护理。[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5年6月—2017年8月收治的78例眩晕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病人给予西医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病人给予穴位敷贴配合耳穴贴压治疗与中医护理。比较两组病人疗效,治疗前后采用中文版眩晕症状量表(VSS-C)测评眩晕症状改善情况,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6)测评负性情绪,采用纽卡斯尔护理满意度量表(NSNS)评价病人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1%,高于对照组的74.36%(P0.05);两组病人治疗后VSS-C、HAMA和HAMD-6评分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穴位敷贴配合耳穴贴压治疗眩晕病人可有效改善病人眩晕症状及负性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效果优于西医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慢性胃炎胃痛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80例慢性胃炎胃痛患者,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耳穴压豆及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疼痛评分及症状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及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慢性胃炎胃痛患者接受耳穴压豆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更有助于减轻患者胃痛程度,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耳穴埋籽联合穴位贴敷减轻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后腹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术后腹胀护理及指导,观察组予耳穴埋籽联合穴位贴敷进行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术后肠蠕动恢复和肛门排气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穴埋籽联合穴位贴敷能显著减轻急性阑尾炎术后腹胀程度。  相似文献   

15.
侯咪红  宋红娜   《护理与康复》2017,16(7):766-769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将124例冠心病患者分为4组,即A组(常规护理)、B组(常规护理+耳穴压豆)、C组(常规护理+穴位贴敷)、D组(常规护理+耳穴压豆+穴位贴敷),每组31例。干预期间观察临床症状,并在入组前及出院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以及健康调查简表进行评价。结果 D组护理有效率93.55%高于B组77.42%、C组77.42%、A组61.29%,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健康调查简表各维度评分4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干预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对冠心病患者的护理效果确切,有助于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陈聪 《当代护士》2017,(11):106-107
目的探究耳穴埋籽联合穴位贴敷法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LC治疗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耳穴埋籽联合穴位贴敷法。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后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耳穴埋籽联合穴位贴敷法能有效缓解LC患者术后疼痛,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血压穴位贴敷治疗有效贴敷时间。方法将150例高血压患者分为5组(编号为1、2、3、4、5组)第1组到第4组为观察组,除常规高血压治疗外,使用穴位贴敷辅助治疗高血压。第1组每次贴敷时间为4h,第2组每次贴敷时间为6h,第3组每次贴敷时间为8h,第4组每次贴敷时间为10h。第5组为对照组,仅按常规治疗高血压。观察穴位贴敷治疗作为高血压辅助治疗的效果;对高血压患者穴位贴敷治疗不同贴敷时间(4、6、8、10 h )的治疗效果,贴敷中出现的异常情况(敷贴脱落、药物渗漏、皮肤过敏反应)的发生率进行观察分析。结果穴位贴敷4h降压治疗效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穴位贴敷6h、8h、10h降压治疗效果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显著意义,而穴位贴敷6h、8h、10h各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贴敷治疗中异常情况发生率比较:药物渗漏、皮肤过敏反应各组无差异;敷贴脱落在穴位敷贴10 h组发生增多。结论穴位贴敷治疗作为高血压辅助治疗效果显著;穴位贴敷治疗的时间在6h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耳穴埋籽联合穴位贴敷缓解肛肠疾病术后疼痛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2年9月~2013年8月收治的68例肛肠疾病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采用耳穴埋籽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低于干预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讨论采用耳穴埋籽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能有效缓解肛肠疾病患者术后疼痛,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可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9.
吴玲芳  程海英   《护理与康复》2022,21(1):51-53+57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对突发性聋患者的疗效。方法将92例突发性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干预,干预时间为28 d。结果观察组疗效总有效率(84.09%)高于对照组(50.00%),经比较Z=4.005,P<0.001;观察组平坦下降型与全聋型患者听力有效率较对照组提高(平坦下降型:Z=3.032,P=0.002;全聋型:Z=3.361,P=0.001)。两组护理服务满意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56,P=0.031)。结论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可改善平坦下降型与全聋型患者听力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大黄穴位贴敷配合耳穴压豆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治疗效果。 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就诊的150例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根据患者的意愿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大黄穴位贴敷配合耳穴压豆的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排便情况和焦虑、抑郁情况。 结果 实验组排便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Z=-5.350,P<0.001),首次排便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焦虑、抑郁评分也明显低于对照组。 结论 大黄穴位贴敷配合耳穴压豆能有效改善老年功能性便秘,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