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目的]探讨清洁间歇性导尿技术配合饮水计划在神经源性膀胱病人中的应用。[方法]将138例神经源性膀胱病人按就诊顺序及病人意愿分为观察组72例和对照组66例,观察组实施清洁间歇导尿技术配合饮水计划,对照组给予常规留置导尿法。观察两组治疗2周、4周时膀胱容量、膀胱残余尿量、自主排尿量和泌尿系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治疗2周、4周后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P0.05),尿路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源性膀胱病人早期实施清洁间歇性导尿技术配合饮水计划,可明显降低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病人泌尿系感染发生率,促进膀胱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便携式膀胱扫描仪结合尿流动力学检查在患者间歇导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拟行间歇导尿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在尿流动力学检查指导下进行饮水计划和间歇性导尿,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便携式膀胱扫描仪监测患者尿量并开展间歇性导尿,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膀胱容量及残余尿...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延续护理对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间歇导尿依从性及膀胱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100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延续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最大膀胱测压容积、最大膀胱压力、最大排尿量大于对照组,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尿路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心理功能、物质生活、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饮水计划、间歇性导尿、膀胱训练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延续护理有利于提高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间歇导尿依从性及膀胱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一体化护理模式对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提高患者自我管理的依从性,为实施一体化护理模式提供了依据。方法将139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一体化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1个月后比较两组对神经源性膀胱知识知晓率、实施膀胱自我管理(间歇导尿、饮水计划、排尿日志)依从性、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1个月后掌握间歇导尿知识、合理执行饮水计划以及排尿日志的书写均比对照组有明显的提高(P0.05)。结论采用一体化护理模式大大提高了患者对膀胱管理的主动性和兴趣性,提高了自我管理的依从性,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王俊英 《当代护士》2009,(10):81-82
总结了62例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进行自我清洁间歇导尿的操作方法和注事意项,包括操作时尽量保持双手清洁,严格掌握导尿量和间隙时间,导尿后进行膀胱控制训练,执行严格的饮水计划。认为自我清洁间歇导尿可有效降低泌尿系感染发生率,促进自主排尿能力的恢复,减少残余尿量,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对脊髓损伤神经源膀胱患者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实施清洁间歇性自我导尿的管理方法与效果。方法对适宜进行清洁间歇性自我导尿的92例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教会其清洁间歇性自我导尿的方法以及指导患者学会自我管理。结果 95.00%患者及家属出院前均掌握了正确的清洁间歇性导尿的方法,依从性较好。出院后随访3个月,15.07%的患者出现泌尿系统并发症,达到良好预期效果。结论脊髓损伤患者对清洁间歇性导尿能进行良好的自我管理,能有效减少泌尿系统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膀胱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清洁间歇性自我导尿在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4例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留置导尿管及膀胱功能训练方法,观察组给予清洁间歇性自我导尿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干预4周后观察组的尿路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出院3个月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采用清洁间歇性自我导尿方法的效果优于常规留置导尿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精准化护理干预在神经源性膀胱管理中的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2017年7月-2018年6月收治瑞金康复医院神经源性膀胱患者30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予以精准化康复护理干预,对照组予以常规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间歇导尿的依从性、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在间歇导尿的依从性、患者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尿路感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精准化康复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间歇导尿的依从性,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以自我间歇导尿和饮水控制为核心内容的社区护理干预对女性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2012年3~7月,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收集吉首市5个社区53例女性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采用高校护理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联合,实施以定时自我间歇导尿和饮水计划为核心内容的社区护理干预模式,以WHO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评分为基础,增补神经源性膀胱常见并发症自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比较干预前后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和导尿相关并发症发生状况.结果 干预后本组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总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神经源性膀胱的典型并发症,如膀胱过度膨胀、尿失禁、尿潴留发生率显著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前后尿路感染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校护理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联合实施的以定时自我间歇导尿和饮水计划为核心的社区护理干预模式,有助于提高社区女性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减少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回顾分析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应用间歇性清洁导尿治疗的状况并评价护理干预对其疗效的影响。方法将93例应用间歇性清洁导尿法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46例和对照组47例,随访8周,分析总结护理干预对疗效和患者依从性的影响。结果 2组疗效均显著,但护理干预组较对照组膀胱残余尿减少显著,疗效更明显。结论护理干预在间歇性清洁导尿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孙红 《当代护士》2016,(2):37-38
目的探讨综合治疗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40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首先进行尿动力学检查,对膀胱容量和压力进行评估,明确神经源性膀胱类型和安全性,根据患者残余尿量制定饮水计划、间歇导尿、膀胱再训练、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治疗时间为30~45 d,如仍不能排尿,则只能执行饮水计划和间歇导尿。结果 40例患者中痊愈1例(2.5%),显效8例(20%),有效31例(77.5%)。结论有效改善神经源性膀胱的排尿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规范便携式膀胱扫描仪在脊髓损伤患者残余尿液测定的可行性及临床实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前瞻性研究,将50例残余尿液量(PVR)≥100 m L的部分自主排尿脊髓损伤患者分为2组各25例。其中,研究组规范膀胱扫描仪的使用,当膀胱内尿液量≥400 m L,行间歇性导尿,临床治愈指标定义PVR量低于100 m L。对照组不对膀胱扫描仪的使用进行规定,比较2组的临床结局。结果 2组比较,平均尿液导出量研究组(427.5±30.5)m L、对照组(352.9±66.9)m L、推迟终止扫描天数研究组(2.6±1.3)d、对照组(9.5±6.2)d、过早终止扫描患者数研究组1例、对照组5例,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夜间扫描总量和夜间IC总量,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膀胱过度膨胀、脓尿、有症状尿路感染发生率2组相似。结论规范便携式膀胱扫描仪在脊髓损伤患者残余尿液测定的时机及频率,对间歇导尿时机及对膀胱扫描仪的合理使用的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自我间歇导尿联合膀胱功能训练对脊髓损伤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膀胱功能的影响。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84例脊髓损伤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9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留置导尿及膀胱功能训练,治疗组患者给予自我间歇导尿及膀胱功能训练。于入选时、导尿2个月后分别对2组患者膀胱功能进行评定。 结果2组患者分别经2个月导尿训练后,发现治疗组患者残余尿量[(80.6±16.7)ml]、尿路结石发生率(2.1%)及尿路感染发生率(2.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P<0.05),膀胱最大排尿量[(313.8±0.4)ml]则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P<0.05)。另外2组患者入选时均不能自主排尿,经2个月导尿训练后,发现治疗组恢复自主排尿的患者例数(46例)明显多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自我间歇导尿联合膀胱功能训练有助于脊髓损伤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膀胱功能恢复,减少尿路结石及尿路感染等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家属清洁间歇性导尿的不规范率。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降低患者/家属清洁间歇导尿的不规范率为活动主题,对病区从2013年3—8月在本科住院患者100例进行自我间歇导尿现状调查,找出病区患者/家属间歇导尿不规范率的真正原因为:护士巡视督导少,宣教形式单一;针对原因,加强护士巡视、督导力度;采取多样化形式完善清洁性间歇导尿资料,规范操作流程;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结果患者/家属间歇导尿不规范率由原来70%下降到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降低患者/家属清洁间歇性导尿不规范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膀胱扫描仪在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残余尿测定的相关性。方法:25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自行排尿后间歇导尿前采用膀胱扫描仪进行残余尿测定,随即间歇导尿测量实际尿量,比较二者之间的相关性与差异性。结果:128次膀胱扫描仪测得的尿量与间歇导尿测得的实际尿量成线性相关分析,相关系数为0.97,其中103次(80.4%)的测量误差在实际值的上下20%范围之间。结论 :膀胱扫描仪测定残余尿存在相关性,膀胱扫描仪对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间歇导尿具有指导意义,可减少盲目间歇导尿的次数,减轻尿路损伤和感染。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运用品管圈活动对间歇导尿患者执行饮水计划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按入院时间将我科100例脊髓损伤伴神经源性膀胱实施间歇导尿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饮水计划宣教,观察组采用品管圈活动模式管理患者执行饮水计划,即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主题选定进行现状调查、要因分析、制定对策并实施检讨。结果观察组患者执行饮水计划依从率(72.8%)显著高于对照组(4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落实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间歇导尿患者执行饮水计划的依从性,有利于膀胱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17.
王凤英 《华西医学》2011,(1):104-106
目的 总结脊髓损伤所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在排尿方式改变后自我护理的方法与经验.方法 2008年7月-2010年1月,通过制定个体化健康宣教计划、规律性饮水排尿方法、熟练的清洁间歇性导尿技术,指导和帮助患者掌握和进行自我排尿管理.结果 21例患者采用清洁间歇性导尿术,无一例出现严重的泌尿系感染、泌尿系结石、膀胱憩室、输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膀胱管理方案在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66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膀胱管理方案,包括饮水计划、间歇导尿计划及膀胱锻练计划3个方面。比较两组患者每次平均尿量、每天平均排尿次数、残余尿量及膀胱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每次平均尿量及每天排尿次数均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且残余尿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膀胱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膀胱管理方案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有良好的效果,易于操作,且不受医院环境和条件的限制,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  相似文献   

19.
神经源性膀胱是脊髓损伤常见的并发症,间歇导尿是国际尿控协会推荐协助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排空膀胱最安全的首选措施。笔者从导尿方式,导尿频次方法、尿管选择、预防处理尿路感染、管理依从性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促进间歇导尿在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普及化,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帮助患者更好地回归家庭和社会。  相似文献   

20.
针对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病人,入院后即刻使用便携式膀胱扫描仪监测残余尿量,操作方法简便,不侵入病人体内,无痛苦,且在床边操作,不增加病人转移,并能指导间歇性导尿,在实际工作中更容易被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