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品管圈活动对我院2010年9-12月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进行SGA评分,选出营养不良的患者确认原因并实施改善方案。结果:实施相关护理对策后,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由68.75%降至21.88%。结论:品管圈活动可降低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王华锦 《当代护士》2018,(6):132-134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降低透析过程中低血压发生率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确定"降低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率"为活动主题,进行现状调查、分析原因、设定目标值、制订对策并实施。比较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低血压的发生率。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率从4.85%下降到1.98%,活动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不仅降低了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率,同时还提高了圈员的团队精神和质量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发生率中的应用。方法成立名为"动力圈"的品管圈活动小组,使用脑力激荡法,选定"降低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发生率"为主题,调查血液透析患者发生高磷血症的原因,结合文献进行分析,并设定目标,制定干预措施以及规范化流程,2016年11月至2017年4月为品管圈活动前,2017年5月实施品管圈活动,将2017年5—10月为品管圈活动后,比较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血液透析患者血磷水平发生情况、护士综合素质、患者高磷血症相关知识知晓率。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血液透析患者的血磷不达标率由60%降到34.67%;护士的综合素质各项评分均较活动前明显改善(P0.05);患者高磷血症相关知识知晓率较活动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降低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发生率,提升医护人员综合素质,提高患者高磷血症相关知识知晓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内瘘闭塞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2年12月到本科就诊的50例患者为对照组,2013年3月~2014年3月到本科就诊的50例患者为实验组,2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开展品管圈活动,即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立活动课题、进行现状调查、分析发生内瘘闭塞的原因、设定目标、制订对策并实施,比较2组血液透析患者的内瘘闭塞发生率。结果实验组血液透析患者内瘘闭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找出和分析发生问题的原因、设定目标、制订对策并实施,可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性改进,有利于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内瘘闭塞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QCC)在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AVF)扣眼穿刺硬结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QCC小组,选定"降动AVF扣眼穿刺硬结的发生率"为活动主题,使用自制调查表与头脑风暴法,找出影响AVF扣眼穿刺硬结发生的关键原因,并制定对策,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开展QCC后,AVF扣眼穿刺硬结发生率由61.75%下降至15.44%(P0.05)。结论:扣眼穿刺可以减少自体AVF血管瘤和狭窄的发生,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硬结的发生,从而导致扣眼祛痂不完整、穿刺点渗血、隧道炎性反应和感染、隧道闭合等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扣眼的使用寿命,通过开展QCC,降低AVF扣眼穿刺硬结的发生率,使扣眼的使用寿命得到延长,患者的透析质量和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8.
李家燕  胡琼燕  唐业莹  黄玲  吕海莲  彭小梅   《护理与康复》2016,15(11):1079-1081
目的观察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动脉瘤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选定降低动静脉内瘘动脉瘤发生率为活动主题,使用自制调查表与头脑风暴法找出影响动静脉内瘘患者动脉瘤发生的关键原因并制定对策,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动静脉内瘘动脉瘤发生率从30.26%下降至15.51%,活动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品管圈活动能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动脉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闭塞发生率的影响。方法血透室内部5名护士自愿组成一个"圈",确定"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闭塞发生率"为活动主题,对活动前后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闭塞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并制订和落实整改措施。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动静脉内瘘闭塞发生率显著低于活动前(P0.05);各位成员的团队精神、专业知识、人际关系、护理品质意识与脑力开发等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闭塞发生率,延长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品管圈管理在降低无肝素血液透析凝血发生率中的应用。方法:成立品管圈,确定降低无肝素血液透析凝血发生率为本次活动的主题,应用品管手法对我科无肝素血液透析凝血发生情况进行查检、分析,确定凝血的真因,拟定和实施对策并进行各项对策的效果确认。结果:开展品管圈后我科无肝素血液透析凝血发生率由41.03%下降到15.28%,有效减少了无肝素血液透析凝血发生率,提高了圈员的团队精神和质量管理能力,并修改了无肝素血液透析执行流程和无肝素血液透析管路预冲流程。结论:品管圈活动对降低无肝素血液透析凝血发生率有较好的较果,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急诊留观患者跌倒发生率中的作用。方法 成立“HOPE”圈,按主题选定、活动计划拟订、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解析、对策拟订、对策实施与检讨、效果确认、标准化、检讨和改进等10个步骤实施活动,达到了降低跌倒高危患者跌倒的发生率。结果 急诊留观患者跌倒发生率由改善前的8例降至改善后的4例,下降幅度:50%,目标达成率=100%。结论 开展品管圈活动,不仅降低了急诊留观病人跌倒发生率,保证了患者的安全,同时还提高了圈员的质量管理意识、创新意识及组织策划能力防范,避免不必要的医患纠纷,减轻患者的医疗经济负担,为医院节约了成本。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精神科患者噎食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查阅了本院2014年3月1日—2018年4月30日期间发生噎食的13例患者,运用根因分析、对策拟定和效果评价等品管手法.结果 实施品管圈活动后,精神科患者的噎食发生率从0.83%下降到0.13%,患者进食时走动或说话从62.5%下降到8.8%,患者进食时间从人均8.16 min延长到10.13 min,护士噎食风险评估正确率从45%提高到87.5%,患者对噎食知识的知晓率从37.5%提高到60%.结论 品管圈活动降低了精神科患者噎食的发生率,优化了饮食发放流程,同时提高了医护人员的风险预判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QCC)在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QCC小组,选定主题后拟定活动计划书,采用"三现"原则进行现状把握,根据现状把握的结果设定目标,进一步分析住院患者发生跌倒的原因、要因和真因,制订对策并实施;比较活动前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团队成员能力改善情况。结果: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由活动前的0.43‰降至0.19‰(P0.05);团队成员的凝聚力、圈员责任心、解决问题能力、品管手法等均得到提升。结论:正确运用QCC工具可有效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并能提高圈员品质改善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肝移植术后患者口腔真菌感染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确立活动主题,分析原因,拟定计划,运用PDCA循环原则来制订对策,进行活动观察和效果确认。结果品管圈活动前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肝移植术后患者口腔真菌感染发生率降低(P0.05);品管圈成员个人及团队能力得到提高,进步率达88.00%。结论通过对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有形成果及无形成果各自对比,证明其能有效降低肝移植术后口腔真菌感染发生率,既取得了医疗效果,又显著提高了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降低肠内营养患者腹泻发生率效果观察。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运用PDCA循环方法,确定"降低肠内营养患者腹泻发生率"为活动主题,进行现状把握、设定目标、分析原因并制定对策。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肠内营养患者腹泻发生率由28.0%降低至13.5%。结论:品管圈活动可降低肠内营养患者腹泻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降低肠内营养(EN)患者腹泻发生率的效果。方法:由10名胸外科护士自愿组成QCC,活动主题为降低EN患者腹泻发生率,按照QCC活动步骤实施和评价,比较活动前后EN患者腹泻发生率及圈员自我评价。结果:活动后EN患者腹泻发生率降于活动前(P0.01);活动后圈员自我评分高于活动前(P0.05)。结论:开展QCC活动可以降低肠内营养患者腹泻发生率,提升护士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失禁性皮炎(IAD)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通过活动步骤,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分析引起IAD的原因,针对原因选择干预措施进行改进,并比较活动前后IAD的发生率、治愈率。结果:品管圈活动后IAD发生率由12.3%降为7.6%,治愈率由54.4%提高至97.9%(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降低了科室IAD的发生率,提高了治愈率,提升了专科护理工作质量,提升了护士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骨科患者外周静脉炎发生率。方法成立品管圈,选定活动主题,拟定活动计划,分析现状及影响因素,圈员共同拟定对策并按计划实施,比较活动前后骨科外周静脉炎发生率,护士对静脉输液治疗相关知识认知,静脉治疗评估等,从而确认活动效果。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骨科患者外周静脉炎发生率由7.89%下降到3.15%,护士对静脉输液治疗相关知识认知提升。结论品管圈活动不仅降低了骨科患者外周静脉炎发生率,还提升了护士主动关注静脉治疗意识和静脉治疗风险意识,规范了静脉输液流程和静脉治疗行为,增强了人性关怀能力与评判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中的应用。方法应用品管圈,以如何降低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率为活动主题,分析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护理对策,并按照PDCA循环进行持续质量管理。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老年住院患者的跌倒发生率从0.42%下降到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能提高患者安全性,增强护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降低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