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应用品管圈手法降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4 h出入量记录的缺陷率。方法依据品管圈原则与概念,执行品管圈的方法,查检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4 h出入量记录存在问题,根据80/20法则确立改善重点,计算目标值,经圈员脑力激荡分析原因及找出要因,根据三现原则进行真因验证;并拟定改善对策,主要对策有:提供出入量的提示牌,设计出入量记录流程图,设计出入量记录表单,提供充足称量工具,制定符合本病区的食物含水量表等。结果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4 h出入量缺陷率实施前为47%,对策实施后降至15%,圈员能力得到提高。结论运用品管圈活动可以降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出入量记录缺陷率,为医疗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老年危重病人液体出入量记录准确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运用品管圈方法选定主题,拟定活动计划书,进行现况调查,将2017年5月2日—2017年5月30日需记录24h出入量的老年危重病人305例累积记录频次为1 740例次设为开展品管圈活动前的现况,运用查检表对病区护士记录病人出入量现状进行调查,设定改进目标,采用鱼骨图解析出入量记录不准确的主要原因,并进一步找出真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持续改进。将2017年10月4日—2017年10月30日需记录24h出入量的老年危重病人301例累积记录频次为1 732例次设为品管圈活动后的情况。比较实施品管圈前后出入量记录的准确率。[结果]影响出入量记录准确性的原因包括测量工具不准确、记量标准不统一、记录表格设计不合理、病人重视度不够、护士过于依赖家属及护工等。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护士出入量记录的准确率高于活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提高了老年危重病人液体出入量记录的准确率,为医生准确判断病情提供保障,促进了病人的康复,提高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同时增强了护理人员主人翁意识,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营造了科室融洽的工作氛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心脏直视手术患者围术期出入量记录准确性中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运用品管圈方法选定主题,拟定活动计划书,进行现况调查,将2013年3月1~30日需记录24 h出入量的围术期心脏直视手术患者808例累积记录频次为4040例次设为开展品管圈活动前的现况,运用查检表对病区护士记录患者出入量现状进行调查,设定改进目标,采用鱼骨图解析出入量记录不准确的主要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持续改进。将2013年9月1~30日需记录24 h出入量的围术期心脏直视手术患者820例累积记录频次为4100例次设为品管圈管理后的情况。比较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出入量记录的准确性。结果:影响出入量记录准确性的原因包括:患者不重视、估算标准不统一、护士食物量估算差异大、护士出入量记录不顺利耗时长缺乏耐心及测量工具不统一等。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护士每次记录的不准确率明显低于活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品管圈活动提高了心脏直视手术患者围术期出入量记录的准确性,促进了患者的康复,进一步缩短患者的住院日,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王红梅 《妇幼护理》2023,3(21):5261-5263
目的 研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住院心衰患者出入量统计准确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心内科病房于 2022 年 4 月至 2022 年 6 月应用品管圈活动统计心衰患者出入量,在这期间选择 40 例住院心衰患者,设为观察组;2022 年 1 月至 2022 年 3 月进行品 管圈活动,采取传统出入量记录方式统计心衰患者出入量,在这期间选择 40 例住院心衰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出入量 统计准确率、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患者出入量统计准确率高于对照组 68.67%(P<0.05)。观察组沟通协调、 责任心、自信心、解决问题能力、工作积极性、团队凝聚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97.50%)高于 对照组(85.00%)(P<0.05)。 结论 住院心衰患者出入量统计中应用品管圈活动能提高统计的准确率,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汤翠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10):1362-1365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实践对提升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出入量记录准确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根据护理方案的区别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患者采用品管圈管理,而对照组患者则行常规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出入量记录准确率和护理质量,以及入院和出院时6 min步行试验(6MWT)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经品管圈护理干预后出入量记录的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入院时,两组患者的6MWT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出院时,两组患者的6MWT均有所提高,但研究组患者的提高更为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电话回访率、床旁护理落实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实践可明显提高患者出入量记录的准确性,保证护理干预质量,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有效提高24h出入液量记录准确率和缩短夜班护士统计24h出入量时间的方法。方法设2013年1—3月CCU患者的护理记录为对照组,采用传统记录出入液量方法进行24h出入液量统计;设2013年4—5月CCU患者的护理记录为试验组,采用累计叠加式方法进行24h出入液量统计。结果试验组24h出入液量统计的准确率为98.90%,高于对照组的96.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士每天为统计24h出入液量耗时(0.5±0.15)min,短于对照组的(34.0±6.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累计叠加式记录24h出入液量能提高统计的准确率,并缩短耗时,有效提高CCU护士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品管圈活动提高呼吸科体温单绘制准确率。方法运用品管圈手法,对呼吸内科2014年7月~12月体温单绘制进行查检分析,规范体温单绘制,提高体温单绘制准确率。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体温单绘制缺陷率由活动前56.5%下降到活动后的18.18%,体温单绘制准确率明显提高。结论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提高体温单绘制准确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静脉输液滴数准确率、使患者得到最佳药物疗效中的作用,以增强护士的责任心和提高工作效率。方法:科内12名护士组成品管圈,选定活动主题,拟定活动计划,分析现状及影响因素,圈员共同拟定对策并按计划实施,优化静脉输液流程,比较活动前后静脉输液滴数准确率,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进行质量改进之后,切实提高了静脉输液滴数的准确率,从改善前的58%到改善后96%,完成了目标设定值;由无形成果雷达图示,护士解决问题能力和运用品管圈手法均明显提高。结论:利用品管圈方法对急诊科静脉输液准确率进行质量改进,有利于提高静脉输液滴数的准确率,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 FMEA 模式分析对提高心内科出入量记录准确率的效果。方法运用 FMEA模式,寻找心内科出入量记录不准确的失效模式,从失效模式发生的可能性、被发现的可能性、失效的严重性三个维度进行评估,计算 RPN 值;风险优先排序;针对3项主要风险因素,制定改进方案,并追踪改良效果。选择应用FMEA 模式前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选择应用 FMEA 模式后30例患者作为试验组,对两组出入量记录的失误率及风险优先值(RPN)进行比较。结果实施 FMEA 模式后出入量记录失误率由26.67%降至6.67%,试验组3项潜在失效模式的 RPN 值也均低于对照组(均 P<0.05)。结论将 FMEA 应用于心内科出入量风险管理,前瞻性地查找出入量记录流程上的不足,制定并采取改良措施,能有效降低出入量记录的失误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活动在降低心力衰竭患者出入量记录错误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7-9月,江苏省徐州市中心医院心内科成立QCC小组,确定"降低心内科心力衰竭患者出入量记录错误率"为活动主题,进行现状调查,分析心内科心力衰竭患者出入量记录不准确的原因、制订对策,并进行持续改进。结果开展QCC活动后,心内科心力衰竭患者出入量记录的错误率由活动前的25.18%降低至活动后的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QCC活动的开展有利于降低心内科心力衰竭患者出入量记录的错误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床旁出入量记录表格在神经外科尿崩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2例神经外科尿崩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设计并采用床旁出入量记录表格进行护理过程控制,观察两组记录准确率、患者满意度和医生满意度。结果:实验组记录准确率、患者满意度和医生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神经外科尿崩症患者采用床旁出入量记录表格进行护理过程控制,有利于提高出入量记录准确性,及时准确提供动态医疗信息,调整治疗方案,促进患者尽快康复,提高患者及医生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品管圈联合电子护理文书系统在降低护士出入量统计缺陷率中的应用方法。方法:成立科室品管圈小组,通过品管圈的管理方法,查找造成出入量统计缺陷的真因,结合电子护理文书系统优化出入量统计流程,通过PDCA循环持续质量改进,调查活动前后出入量统计的缺陷率和医生对出入量统计的满意度。结果:出入量统计缺陷率由活动前的36.31%降至活动后的15.24%(P0.01),医生对护士出入量统计工作的满意度提高(P0.01)。结论:品管圈结合电子护理文书系统有效降低了护士出入量统计的缺陷发生率,提高了护士形象和参与护理质量管理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住院患者输入量统计准确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通过品管圈活动分析患者输入量统计错误的原因并进行改进,比较改善前、后患者液体输入量统计情况。结果输入量统计准确率由实施品管圈活动前的65%上升到实施后的93.8%(P0.005),目标达成率为111.6%。结论正确运用品管圈方法可有效提高输入量统计准确率,使输入量统计工作流程化、规范化,提高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度,降低护理风险,减少医疗纠纷,同时提高圈员运用品管圈管理工具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品管圈小组活动减少术中巡回护士出入手术间次数的效果。方法:2015年3~8月由10名手术室护士组成品管圈,确定以"减少术中巡回护士出入手术间次数"为主题,应用品管圈对术中巡回护士出入手术间的次数进行原因分析,制定品管圈活动的对策并进行实施。结果:品管圈活动前术中巡回护士出入手术间的次数为4.02次/台,活动后次数为2.13次/台,此次活动目标的达成率为105%,进步率为47.01%。在品管圈活动中,圈员在品管手法、积极性、凝聚力、解决问题能力、责任感、沟通配合、愉悦感这7个方面均有提高。结论:通过品管圈小组活动,减少了术中巡回护士出入手术间的次数,提高了巡回护士术中的在岗率,保证了术中患者安全,提高了圈员对护理工作问题持续质量改进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放射危急值报告准确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定“提高放射危急值报告准确率”为该期品管圈活动主题,分析影响放射危急值报告准确率的主要原因,讨论并制订相应对策,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危急值报告准确率的变化。结果 通过品管圈活动改善,放射危急值报告准确率由活动前的72.53%提高至活动后的93.88%,全体圈员在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品管圈掌握手法上均有明显提高。结论 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放射危急值报告准确率,促使放射科提供更高质量、更高效率的医学影像服务,进一步提升患者后续诊疗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品管圈质量改进方法在提高急诊分诊准确率中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以"提高急诊分诊准确率"为主题,调查现状,分析急诊分诊不准确的原因,实施相应对策,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的分诊准确率和圈员的各项能力。结果:品管圈活动实施后,急诊分诊准确率由活动前的92.96%提高至97.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品管圈成员在责任心、自信心、积极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凝聚力、沟通协调、幸福感、品管圈手法8个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有效提高急诊分诊准确率,从而提高患者的就医安全,而且还有助于提高圈员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品管圈活动提高普外科病区体温表绘制准确率。[方法]按照品管圈活动步骤,即PDCA4个阶段,并运用品管圈手法如脑力激荡法,严格按照活动计划实施并收集资料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体温表绘制缺陷率由活动前64.2%下降到活动后36.08%,体温表绘制准确率明显提高。[结论]品管圈活动能促进护理质量管理水平全面提升,有利于护理安全,增强团队凝聚力和协作能力,圈员实施品管圈活动能力得到提高,有利于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8.
曹娟  张文霞 《当代护士》2018,(9):181-183
目的运用品管圈方法,探索提高老年住院患者口服药物准确性。方法科室成立品管圈小组,运用品管圈方法进行主题选定,拟定活动计划,利用查检表掌握现状,设定改进目标,采用鱼骨图解析主要原因,根据主要原因拟定对策并实施,对于效果显著的措施标准化后予以推广。结果应用品管圈方法后老年住院患者服用口服药物准确率由84%提升到94%。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有效减少了老年住院患者不准确口服药物的发生次数,强化了老年患者对口服药物知识的知晓率,提高了口服药物准确率,保证用药安全及治疗效果,同时也提高了科室质量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糖尿病患者足部护理依从性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4日-7月6日之间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糖尿病患者96人,运用品管圈手法,针对糖尿病患者,开展知识讲座、个体化指导、反复教育等措施。结果品管圈活动实施后,糖尿病患者的足部护理依从率从52.1%上升至81.3%,活动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提高糖尿病患者足部护理依从性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糖尿病患者饮食知晓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通过品管圈活动步骤,运用质量管理常用工具改进工作,对比糖尿病患者在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的饮食知晓率。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糖尿病患者饮食知晓率由12.5%提高至38.3%,圈员的工作热情、创新思维、个人表达能力、责任与荣誉、品管圈手法应用及团队精神均明显提高。结论品管圈活动提高了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知晓率,提升了护士运用管理工具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临床护理工作持续改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