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赤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或川赤芍的干燥根。赤芍的主要成分为芍药苷、芍药内脂苷、氧化芍药苷等,通称芍药总苷,其中芍药苷是主要有效成分之一。赤芍药材及各种制剂均以芍药苷含量为质量控制标准。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肝炎合剂1号"中的赤芍、栀子、大黄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合剂中的芍药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为,该合剂中芍药苷的平均含量为0.0098mg/ml,得回归方程:Y=0.7759X-2.6823(r=0.9999,n=5)。  相似文献   

2.
产后益母丸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建立产后益母丸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的益母草、当归、川芎、赤芍、延胡索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芍药苷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显色清晰且阴性对照无干扰。芍药苷在0.01288~0.5152mg·mL-1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2.0%,RSD=1.6%。结论本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产后益母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
康瘫丸的质量标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冬云 《中国药师》2010,13(9):1265-1266
目的:建立康瘫丸的质量标准。方法:用薄层色谱法对康瘫丸中的黄芪、赤芍、羌活、当归进行定性鉴别;HPLC法测定制剂中芍药苷含量;检测波长230nm,流速1.0ml·min^-1。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芍药苷在21.6~216.0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5%,RSD为1.15%(n=6)。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可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脑血栓片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冯绍华  由会玲  张静 《中国药师》2005,8(9):740-742
目的:建立脑血栓片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该片中丹参、川芎和赤芍等有效成份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芍药苷的含量;结果:TLC色谱中均能明显地检出丹参、川芎和赤芍;芍药苷含量测定线性范围0.4~2.4μg,r=0.999 9,平均回收率99.97%,RSD=1.32%(n=5);结论:该检测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桃红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惠平 《中国药业》2006,15(12):20-21
目的 建立桃红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TLC法)对处方中的芍药、丹皮、益母草、生地、丹参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对芍药、丹皮中的芍药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在TLC图谱中可检测出芍药、丹皮、益母草、生地黄、丹参的特征斑点,芍药苷的线性范围是0.329-1.974μg(r=0、9995),平均回收率为99.0%,RSD=1.36%(n=5)。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桃红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医院制剂治偏痛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川芎和香附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芍药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样品的薄层色谱中均能检出川芎和香附;芍药苷进样量线性范围为0.50—5.00mg,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47%,RSD=1.50%(n=6)。结论所用方法简便可行、快速准确、重现性好,可很好地控制治偏痛胶囊的内在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肿痛消胶囊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肿痛消胶囊中当归、川芎、赤芍、续断、甘草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芍药苷的含量,色谱柱为ThermoODS柱(250mm×4.6mm,5μm),柱温为30℃,流动相为0.1%磷酸溶液-乙腈(83:17),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30nm,进样量为10μL。结果供试品溶液薄层色谱中,在与对照品溶液或对照药材溶液色谱相应位置上出现相同颜色的斑点,阴性对照品溶液无干扰;芍药苷质量浓度在20.5~123.1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8.95%,RSD为0.99%(n=5)。结论薄层色谱法斑点清晰特异性强,可用于肿痛消胶囊的定性鉴别;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便快速,精密度高,准确度、重复性好,可用于肿痛消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制定心脑康胶囊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何首乌、川芎、丹参、甘草、远志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方中赤芍的芍药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芍药苷在0.1592-0.796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7,平均回刷率为100.1%,RSD为1.7%。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地进行定性、定量检测,能有效地控制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郑航 《海峡药学》2011,23(1):48-50
目的建立艳友茶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三七、荷叶进行定性鉴别;用HPLC法测定芍药苷的含量。结果在TLC定性鉴别中三七、荷叶分离度好,专属性强;芍药苷在0.04704~5.88μg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9(n=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95%,RSD为2.16%(n=9)。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艳友茶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0.
逍遥丸质量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逍遥丸(浓缩丸)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制剂中的甘草进行定性鉴别;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芍药苷的含量。结果:TLC色谱中能明显地检出甘草;芍药苷进样量在0.25056~1.2528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Y=21.1215X+0.0996,r=0.9998,平均回收率为100.11%(n=5),RSD为1.04%。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1.
王美英 《安徽医药》2008,12(10):909-910
目的建立乳痹消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CL)法对处方中赤芍、延胡索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乳痹消胶囊中芍药苷的含量。结果TCL鉴别方法专属性强;芍药苷在0.25~5.0g·L^-1范围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9%,RSD=1.13%(n=6)。结论本质量标准可有效控制乳痹消胶囊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乐脉丸中赤芍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色谱柱为Waters Symmetry Shield RP18(5μm,3.9mm ×150mm);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13∶87);检测波长为230nm。结果芍药苷的进样量在0.20403~2.04032μg ( r =0.9999)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5%和100.3%,RSD分别为1.5%和1.4%(n=6)。结论 HPLC测定乐脉丸中赤芍的含量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作为乐脉丸中赤芍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3.
胡敏敏  张敏娟  金卓 《安徽医药》2013,17(3):391-393
目的对生津润燥合剂进行质量标准建立。方法采用TLC对制剂中玄参、赤芍进行鉴别;采用HPLC对生津润燥合剂中芍药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用TLC能检出玄参、赤芍,芍药苷在0.002~0.10 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4.83%,RSD为0.79%。结论该方法可靠,易操作,重现性好,专属性强,可用于控制生津润燥合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提高并完善阿归养血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白芍、黄芪、甘草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当归和川芎进行鉴别;同时采用HPLC法测定芍药苷的含量,色谱柱为Agilent TC-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10∶9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30 nm。结果 TLC法色谱斑点清晰,专属性强,重复性良好。芍药苷对照品进样量在0.048 56~0.971 2μg(r=0.999 9)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47%,RSD为1.23%(n=6)。结论 该方法简便、可靠、准确,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健脑灵片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愫青  叶莹  张俊 《中国药业》2009,18(5):21-23
目的建立健脑灵片的质量标准。方法用薄层色谱(TLC)法鉴别处方中的白芍、酸枣仁、当归、川芎;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白芍中芍药苷含量,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15:85),检测波长为230nm。结果TLC鉴别色谱特征斑点明显;HPLC法能准确测定芍药苷含量,芍药苷进样量在0.2116~3.3856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56%,RSD为1.80%(n=6)。结论所建立的TLC法和HPLC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健脑灵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控制医院制剂三痹消痛酒的质量,确保临床疗效。方法用薄层色谱(TLC)法鉴别白芍和三七,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芍药苷的含量。结果TLC法能明显检出白芍和三七;芍药苷进样量在0.325—0.975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1285 667.905X+5122.2621,r=0.99999(n=5),芍药苷的平均回收率为99.08%,RSD=0.47%(n=6)。结论所用定性定量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能较好控制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清脑宁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清脑宁颗粒中赤芍、当归、川芎、陈皮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清脑宁颗粒中芍药苷含量,色谱柱为岛津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05mol/L磷酸二氢钾(30∶70),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30nm。结果TLC法能鉴别出赤芍、当归、川芎、陈皮;芍药苷质量浓度在12~12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8(n=6)。结论建立的方法简便可行,专属性强,可用于清脑宁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8.
柴葛解肌汤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以亮 《中国药业》2012,21(18):49-51
目的对柴葛解肌汤配方颗粒进行质量标准研究。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柴葛解肌汤配方颗粒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白芍中的芍药苷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为Lichrospher C18柱(20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14∶86),检测波长为230 nm,柱温为30℃。结果薄层色谱鉴别中,柴胡、白芍的阴性对照品溶液对鉴别无干扰,斑点清晰,专属性强。芍药苷进样量的线性范围为0.243~1.215μg,平均回收率为98.53%,RSD为0.78%(n=6)。结论所用方法可行、重复性好,能有效控制柴葛解肌汤配方颗粒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乾元丸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TLC法鉴别制剂中牛蒡子、赤芍、连翘、牛黄、麝香,采用HPLC法测定牛蒡苷含量。结果:薄层色谱鉴别的5种供试品色谱,在与对照品或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均能显相同颜色的斑点;牛蒡苷含量测定平均回收率为98.32%,RSD为1.23%(n=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制订小儿健胃糖浆的质量标准。方法对山楂、麦冬药材进行薄层色谱鉴别;高效液相法采用双波长、梯度洗脱,同时测定白芍和牡丹皮中的芍药苷、陈皮药材中的橙皮苷含量。结果薄层色谱鉴别分离度好,专属性强,方法可行;含量测定在检测波长芍药苷(230nm)、橙皮苷(283nm)条件下,分别在7.68~491.76、7.66~491.72μg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11.305X-21.52、R2=0.9995(n=7),Y=16.843X+6.952、R2=0.9999(n=7),平均回收率为99.14%,RSD=1.99%、99.85%,RSD=2.57%。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数据精确、专属性强,可为提高小儿健胃糖浆质量标准提供合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