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联合护理门诊在社区慢性伤口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9月医院-社区联合护理门诊收治64例慢性伤口患者,通过护理门诊、现场指导,微信及医联网远程会诊,疑难伤口多学科团队讨论,特殊情况转诊至医院治疗。结果 64例慢性伤口患者疮面完全愈合50例,愈合率78%。伤口愈合时间为(22.29±16.89)d;患者满意度达98%。结论医院-社区联合伤口护理门诊的建立,医院优质护理适当的技术下沉,既实现了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的延续,同时又促进了社区伤口专科护理的进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社区慢性伤口患者在治疗护理上存在的困难,提高了社区医院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2.
专科护理会诊在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非糖尿病专科糖尿病健康教育中专科护理会诊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分析2005年10月-2006年5月糖尿病专科护士对在非糖尿病专科住院的4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的专科护理会诊,总结专科护理会诊的成效。结果专科护理会诊实施后,2例提高了遵医行为,4例接受胰岛素治疗,纠正非糖尿病专科护理人员对糖尿病患者的不正确护理3例,建议请糖尿病专科医生会诊协助治疗的有5例,新发现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专科门诊就诊率100%。结论建立非糖尿病专科住院患者的护理会诊制度,解决了专科疑难问题,利于糖尿病患者的专科护理,提高了护理质量,体现了专科护士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护理会诊模式应用于医联体内专科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方法:江阴市人民医院在医联体模式下,构建专科护理同质化管理模式,建立医联体内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微信联系平台,实施静脉治疗、伤口造口、管道护理等专科护理技术及疑难并发症会诊指导,定期开展专科护理质量安全督查。比较患者在开展医联体护理会诊模式前后的护士工作能力;对100例患者的护理并发症发生情况调查;对100例患者发放护理满意度问卷。结果:开展医联体护理会诊模式后,各项护理工作能力评分均高于开展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展医联体护理会诊模式后的护理并发症较开展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医联体护理会诊模式后对护理的满意度较开展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会诊模式应用于医联体内专科护理管理中,能提高护士的临床护理能力,降低临床护理并发症发生率,且能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价。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微信在伤口护理会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护士进行培训,使护士掌握基本的伤口描述及正确的伤口评估方法,培训后使用微信作为伤口会诊工具,比较应用微信会诊前后伤口专科护士会诊工作量及微信应用效果。结果使用微信会诊后,床旁后诊数量较前明显减少(P0.05)。结论将微信引入到伤口护理会诊中,使伤口护理会诊变得更加方便快捷,提高了造口治疗师的工作效率,提高了患者院内伤口护理的连续性,并将伤口相关知识通过微信平台拓展至伤口护理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值得借鉴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伤口护理中心的建立和运行管理实践,进一步探讨造口治疗师工作模式和伤口护理中心运行管理方式.方法 通过规范治疗过程和操作标准,进行流程管理、耗材管理、会诊管理和风险管理,并开展延续护理.结果 一年间诊治患者13 650例次,病房会诊597例次;患者满意度为(92.00±2.56)%,慢性伤口的治愈时间为(32.12±2.24)d,治愈率为(90.17±1.18)%.结论 通过建立伤口护理中心,专职造口治疗师在提高专科护理质量和管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构建慢性创面多学科诊疗模式并分析其在伤口护理门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契合专科护理门诊发展方向,通过组建结构优化的慢性创面多学科诊疗团队,制定分工合理的多学科诊疗人员职责,建立明确的创面诊疗规范路径及诊疗范围,运行科学化慢性创面多学科诊疗流程,形成以伤口护理门诊为主导的慢性创面多学科诊疗模式。结果 :慢性创面多学科诊疗模式成熟运行后,2017年与2016年相比,疑难慢性创面全院医疗会诊量增加39.59%,其治愈率提升(P0.05);患者及医护人员满意度均提高(P0.05);伤口护理门诊护士发表论文、获得专利、获得护理新技术奖项数量明显增加;伤口护理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结论 :慢性创面多学科诊疗模式在伤口护理门诊中的实践,提高了创面治疗水平,提升了专科护理质量,促进了医护合作交流,有助于创新专科护理门诊发展模式,推进护理学科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联动模式在下肢静脉溃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7年1-6月,我院伤口专科团队与杭州某社区医院建立远程会诊合作,选取该社区20例下肢静脉溃疡患者,通过微信和电话开展远程护理会诊、严重感染伤口现场会诊、疑难伤口团队讨论、特殊情况转诊至医院治疗。结果 20例患者27处下肢静脉溃疡治愈26处,有效率96.3%,好转1处。伤口愈合时间为(53.2±20.7) d。2例患者转诊至医院治疗,其中1例在住院期间治愈,1例转回社区继续治疗。伤口专科护士现场会诊25次,远程会诊132次,主任查房6次。随访3个月,27处溃疡中,26处经治愈的溃疡均未复发; 1处溃疡由于慢性骨髓炎,导致伤口反复破溃、感染,在院进行清创、控制感染后转诊回社区继续治疗,由伤口专科护士指导社区医院采用湿性敷料加银离子治疗,溃疡较前有明显好转。结论医院社区联动模式可帮助下肢静脉溃疡患者实现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的延续,促进社区伤口诊疗的发展,提升专科护士的专业价值,推动医疗资源的均衡化和延续护理的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开设专科护理门诊的做法和成效。方法于2010年5月开设健康教育咨询门诊、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护理门诊和伤口护理门诊,7名专科护士以护理门诊为平台,每周利用1~2个半天时间开展专科护理工作。结果专科护理门诊开设以来,完成专科健康教育咨询244例次,PICC疑难置管28例次,导管维护118例次,各类伤口换药177例次,院内护理会诊22例次,家庭现场示教2例,接受院内护士培训86人次,接受院外进修护士培训2名。患者及家属对专科护士服务态度和技术水平的满意率达98%。结论开设专科护理门诊可以满足患者多元化的需求,有利于提高专科、专病护理的水平,推动护理学科专业化发展,最终造福于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医院皮肤护理工作小组,加强患者皮肤护理质量管理;提高护理人员伤口护理技能.方法:建立医院皮肤护理小组工作制度与会诊流程;确定成员;根据科室申请目的,完成会诊任务及伤口动态监控管理;协作护理质控管理;多种形式的培训指导,更新伤口护理知识技能.结果:会诊收集病例229例;伤口护理知识更新提高策略多样有效;积极促进护理质控;发表论文2篇;科研立题1项.结论:医院皮肤护理工作小组在伤口护理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可推动专科护理队伍建设,在院内外普及伤口护理知识,并引入循证护理理念.  相似文献   

10.
按照三级护理查房对象、参加人员、时间与方法等相关内容,在慢性伤口专科护理小组开展三级护理查房,提高了慢性伤口专科护理小组专业技术水平,提升了专科护理质量,有效地发挥了专科护理小组各级护理人员的作用,促进了慢性伤口专科护理的发展,同时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非腹膜透析专科腹膜透析护理中专科护理会诊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分析2010年5月—2013年4月腹膜透析专科护士对在非腹膜透析专科住院的56例腹膜透析病人进行的专科护理会诊,总结专科护理会诊的成效。[结果]专科护理会诊的实施,提高了非腹膜透析专科护士腹膜透析相关知识及操作技能的掌握,建议请腹膜透析专科医生会诊协助治疗的有38例,纠正非腹膜透析专科护理人员对腹膜透析病人的不正确护理9例,提高了治疗及护理效果。[结论]建立非腹膜透析专科住院病人的护理会诊制度,解决了腹膜透析专科护理问题,使腹膜透析病人得到同质护理,提高了护理质量,体现了专科护士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糖尿病专科护士在提升医院糖尿病专项护理水平中的作用和地位。方法:在以糖尿病专科护士为核心的护理团队共同努力下,该院成立了院内糖尿病护理小组,定期组织糖尿病专项护理质量检查,开展糖尿病护理会诊,开设糖尿病专科护理门诊,开展护理科研,牵头组建了镇江市糖尿病健康教育者网络。结果:经培训后护理小组成员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考核结果均较培训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该院非内分泌专科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教育总体满意度由培训前的56%上升到培训后的92%;非内分泌专科病区糖尿病专项护理质量检查的均分由基线71分上升为92分;2010年完成院内疑难护理会诊59次、院外护理会诊3次、健康教育门诊328人次;2位糖尿病专科护士申报的护理科研项目均获得了基金资助。结论:糖尿病专科护士是提升医院专项护理水平的重要因素,充分发挥其作用可提高全院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出院延续护理在慢性伤口病人中的应用。[方法]对27例慢性伤口未愈合病人采取定时到医院复查或由家属带伤口照片等资料到医院复诊,由造口治疗师指导护理的方法实施延续护理。[结果]病人伤口顺利愈合24例,伤口缩小、变浅后失访2例,未愈合1例。[结论]对出院的慢性伤口病人实施延续护理有利于伤口的愈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发展专科护理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成立专业护理小组,落实护理会诊制度、层级管理与管床责任制,开设专科护理门诊,设立专科护士岗位.结果 7个专业护理小组运作良好,全院年护理会诊数量逐年增多,日专科护理门诊量30~40例;护嘱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护理差错及护理投诉逐年减少;护士离职率逐年下降;护士对专业护理小组、护理会诊和专科护理门诊等工作表示认可.结论 发展专科护理有利于提高护士专业水平与职业归属感,更好地为病人提供优质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15.
苏艳桃  郑惠霞 《全科护理》2013,11(23):2159-2160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在痔疮病人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痔疮病人80例,随机分为早期护理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护理,早期护理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早期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程度和抑郁程度、术后排尿排便困难程度及术后自理能力恢复情况,并调查两组病人出院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早期护理组的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首次排尿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视觉评分法(V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早期护理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2.5%比5.0%,P<0.05);早期护理组可完全自理的病例及对护理工作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缓解痔疮病人术后疼痛和改善病人术后情绪状态,明显减少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更好地促进病人术后自理能力恢复和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6.
护理干预在行消化道手术病人切口感染预防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预防消化道手术病人切口感染的效果。[方法]对2008年6月—2010年6月在本院行消化道手术的356例病人进行术前、术后护理干预,包括加强营养支持、心理护理、做好肠道准备、注意切口护理和合理应用抗生素等。[结果]术后15例发生切口感染,切口感染率为4.2%。术后切口感染与病人全身健康状况、医务人员素质及应用抗生素等方面有着重要关系。[结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可以通过改善全身状况、充分做好肠道准备、合理应用抗生素、严密观察病情、注意切口护理等干预方式,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率。  相似文献   

17.
黄艳芳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9(16):1275-1275,1278
目的探讨提高基层医院护理专科水平的方法。方法针对基层医院医疗专科分科不细和专科护理发展问题,设立专科护理管理委员会,成立专科护理小组,明确工作目标和方法,发挥专科护理小组的作用,制定专科护理指引和专科培训计划,参加护理会诊和护理疑难病例讨论,指导临床护理工作。结果提高了专科护理质量,解决临床护理疑难问题。结论专科护理小组的成立及良好运作,能有效提高护理专科水平和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The physical, emotional, and financial costs of caring for patients with chronic, nonhealing leg wounds are substantial. In fiscal year 2001, the home care department of a large Veterans Affairs medical center in the Pacific Northwest spent nearly half of its annual budget on veterans needing wound care. 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s describe a practice improvement project designed to improve the wound care management of homebound veterans with chronic, nonhealing lower extremity wounds using a research-based protocol and consultation by a certified wound care specialist, as well as the effect of this program on home care expenditur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