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龙血竭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血竭为名贵中药材。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血竭具有抗氧化、抗细菌、抗炎、活血止血等多种生理活性[1~3]。血竭主要分布于非洲、澳大利亚和亚洲热带地区,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云南、广西、海南等地。我国国家标准[WS3-082(Z-016)-99  相似文献   

2.
徐曾涛 《北方药学》2015,(1):105-106
血竭(Dragon’s Blood, Resina Draconis)为广泛使用的一类植物药,作为传统中药使用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其味咸、甘,性平、温,归属肝经和心经,内服可活血、定痛、化瘀;外用可止血、生肌、敛疮,用于治疗跌打损伤、瘀血肿痛、症瘕痞块、胸腹刺痛、外伤出血、溃疡不敛[1]等。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卷34中以“麒麟竭”为正名,称之为“和血之圣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海南龙血树内生真菌A12的活性次生代谢产物。方法采用多种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的结构,采用滤纸片琼脂扩散法测定化合物抗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活性。结果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胞嘧啶核苷(1),尿嘧啶核苷(2),对羟基苯乙酸(3),对羟基苯乙醇(4),尿嘧啶(5),desacetylaustin(6)和thiomethisosildenafil(7)。结论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3和4具有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MRSA的活性,首次发现化合物7具有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  相似文献   

4.
试析国产血竭研究近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曾正 《中国药房》1992,3(1):45-46
本文简介了国产血竭的植物来源、提取加工过程、化学成份和质量分析以及国内应用的近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 血竭为传统名贵中药,龙血竭与血竭化学成分不同,药理作用各有侧重。临床应用时存在两者混用、乱用的现象。本文对两者的研究进展进行文献整理和比较,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血竭和龙血竭化学成分、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进行总结综述。结果 血竭主要成分为血竭素,而龙血竭中主要成分为龙血素A、龙血素B等。血竭对于活血、止血、镇痛、创面愈合等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龙血竭除了具有活血化瘀作用外,在抗真菌、抗炎等方面作用较强。结论 血竭与龙血竭虽均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多种疾病的治疗,但两者功效仍有较大差异,建议临床应用予以严格区分。  相似文献   

6.
曹峥 《中国实用医药》2009,4(2):220-220
本文就近年来对血竭的研究作一综述,概述血竭的化学成分及临床应用的最新成果与展望,着重介绍血竭及其制剂在心血管疾病、妇科病、糖尿病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血竭的化学成分与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就近年来对血竭的研究作一综述。概述了血竭的化学成及其临床研究的最新成果与展望,着重介绍血竭及其制剂在心血管疾病,肛肠疾病,妇科病,糖尿病,皮肤病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研究海南大风子Hydnocarpus hainainanensis (Merr.)枝条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 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海南大风子中分离得到了6个化合物, 经波谱分析鉴定为汉黄芩素 (1)、甘草素 (2)、sapinofuranone B (3)、(+)-yangabin (4)、对羟基苯甲酸 (5) 和β-谷甾醇 (6)。结论 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剑叶血竭素国产血竭中一个新的二聚查耳酮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研究国产商品血竭的活性成分。方法 用甲醇提取,SephadexL-20,MCIgel和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用现代波谱学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国产雨林牌血竭的甲醇浸提物中得到9个查耳酮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5-(2,4,4′-三羟基二氢查耳酮基)]-1-对羟基苯基-3-(2-甲氧基-4-羟基苯基)-丙烷(1),2′-methoxysocotrin-5′-ol(2),socotrin-4′-ol(3),2-甲氧基-4,4′-二羟基二氢查耳酮(4),2,4,4′-三羟基二氢查耳酮(5),2,4,4′-三羟基-6-甲氧基二氢查耳酮(6),2′,4′,4-三羟基查耳酮(7),2-甲氧基-4,4′-二羟基查耳酮(8),2′-甲氧基-4′,4-二羟基查耳酮(9)。结论 1为一新的查耳酮二聚体,命名为剑叶血竭素(cochinchinenin),2-9为首次从该血竭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研究海南核果木(Drypetes hainanensis)枝叶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多种色谱技术包括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半制备HPLC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利用波谱技术分析确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海南核果木枝叶的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二氢阿魏酸(1)、3,5-二甲基没食子酸(2)、原儿茶酸(3)、阿魏酸(4)、七叶内酯(5)、咖啡酸(6)。结论所得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白叶蒿的化学成分。方法:对白叶蒿全草的70%乙醇提取物及其极性部位进行系统化学成分分离,采用硅胶、ODS RP-18、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并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从乙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羽扇豆醇(1)、芹菜素(2)、木犀草素(3)、异鼠李素(4)、十七烷酸单甘油酯(5)、东莨菪内酯(6)、伞形花内酯(7)、山柰酚-3-O-鼠李糖苷(8)、山柰酚-3-O-葡糖苷(9)、山柰酚-3-7-二鼠李糖苷(10)、甘露醇(11)。结论:化合物111均为首次从白叶蒿中分得。该试验结果可为白叶蒿活性成分的进一步开发及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防己科千金藤属植物海南地不容(Stephania hainanensis H.S.Lo et Y.Tsoong)块根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方法分离单体化合物,通过其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罗默碱(roemerine,7)、荷包牡丹碱(dicentrine,2)、2-羟基-1-甲氧基阿朴菲(2-hydroxy-1-methoxyaporphine,3)、紫堇定(corydine,4)、异紫堇定(isocorydine,5)、去甲异紫堇定(norisocorydine,6)、牛心果碱((+)-reticuline,7)、蝙蝠葛任碱(menisperine,8)、去氢罗默碱(dehydroroemerine,9)、去氢异劳瑞宁碱(dehydroisolaurenine,10)、鹅掌楸碱(liriodenine,11)、青风藤碱(sinoacutine,12)、橙黄胡椒酰胺(aurantiamide,13)、赤酮甾醇(clerosteorl,14)、(24R)-5α-豆甾-7,22(E)-二烯-3α-醇((24R)-stigmast-7,22(E)-dien-3α-ol,15)。结论化合物3、6和7为首次从千金藤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16.
活血圣药——血竭研究综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李枫  张蓓雷 《上海医药》1998,19(8):33-34
血竭是珍贵的中药传统品种,其性味甘、温、咸、平、兼有活血化瘀、止血补血的功效。古代主要将它用于治疗跌打损伤、金枪等症,内科亦用之。此药在我国的记载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沈怀撰的《南越志》(公元5世纪60年代),该书称此药为“麒麟竭”(原书失传,公元779年唐朝李珣的《海药本草》及公元1578年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均有引述),后来。唐朝苏敬所著的《新修本草》(公元659年)中也有记述,因而血竭一药在我国的记载及应用至少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古人对血竭的效用极为推崇。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之为“活血之圣药”。他总结了前人的经验写道:“麒麟竭——多出大食国。”大食国是今东非阿拉伯国家的古名。他  相似文献   

17.
龙血竭的药理作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龙血竭为百合科植物剑叶龙血树的含脂木材经提取得到的树脂.其主要功能为活血散瘀,定痛止血,敛疮生肌.主要用于跌打损伤,淤血作痛,妇女气血凝滞,外伤出血,脓疮久不收口,现代临床还应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缺血性心脏病,急性心肌梗死,子宫肌瘤,子宫出血,促进愈合.  相似文献   

18.
忍冬花蕾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目的:对忍冬花蕾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寻找抗菌活性化合物。方法:采用溶剂分配法,硅胶柱层析进行成分提取、分离。运用UV,IR,MS,^1H-NMR,^13C-NMR及标准品对照等。结合文献对比确定其结构,并进行抗菌活性药理实验。结果:从忍冬花蕾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是木犀草素(Ⅰ),5-羟基-7,3′,4′,5′-四甲氧基黄酮(Ⅱ)、5-羟基-7,3′,4′-三甲氧基黄酮(Ⅲ),5-羟基-7,4′-二甲基氧基黄酮(Ⅳ)、槲皮素(Ⅴ)、忍冬苷(Ⅵ)、5,7,3′,4′-四羟基黄酮醇-3-O-β-D-葡萄糖苷(Ⅶ)、3-O-[α-L-鼠李吡喃糖苷(1→2)-α-L-阿拉伯吡喃糖基]-28-O-[β-D-葡萄吡喃糖基(1→6)-β-D-葡萄吡喃糖基]齐墩果酸(Ⅷ)、绿原酸(Ⅸ)、胡萝卜苷(Ⅹ)、蔗糖(Ⅺ)。结论:化合物Ⅳ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发现,化合物Ⅴ,Ⅵ、Ⅷ和Ⅹ为首次从该植物的花蕾中发现,一些化合物显示较强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9.
龙血竭的化学成分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裴宗弟 《黑龙江医药》2006,19(6):429-430
目的:依照龙血竭药材的国家标准规定的方法,对龙血竭原药材进行定性鉴别。方法:本文中实验方法主要采用硅胶柱色谱法,聚酰胺柱色谱法对龙血竭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TLC化学成分进行定性鉴别。结果:原药材在284nm±2nm处的吸收值在0.4以上,符合龙血竭药材国家标准中,在284±2nm处吸收值不低于0.4的规定。结论:依照龙血竭的国家标准对龙血竭药材作了定性鉴别。确定本次实验中所用原药材确定为龙血竭药材,并且质量合格。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黄花三宝木(TrigonostemonlutescensY.T.ChangetJ.Y.Liang)枝条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多种柱色谱技术对黄花三宝木枝条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的结构。采用滤纸片琼脂扩散法测定化合物的抗菌活性。结果从黄花三宝木中分离得到8个已知化合物,经波谱分析鉴定其结构分别为松脂醇(1)、丁香脂素(2)、ergosterolperoxide(3)、5-羟基-6,7-Z.甲氧基香豆素(4)、7-羟基-6-甲氧基香豆素(5)、丁香醛(6)、棕榈酸(7)和β-谷甾醇(8)。结论8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3、6和7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抗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2和6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aureus)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