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背景与目的:作为细胞骨架结构调节因子,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Tiam 1)与胃肠道肿瘤侵袭转移密切相关。本研究应用反义寡核苷酸(ASODN)转染技术,特异抑制胃癌细胞中Tiam1表达,进而观察对胃癌细胞体内、外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层粘连蛋白黏附法,由胃癌MKN-45细胞株(M0)中筛选获得高侵袭转移亚株(MH)。以脂质体介导将Tiam 1 ASODN转染至MH细胞中,并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定量细胞ELISA技术分别检测Tiam 1 mRNA和蛋白的表达。应用Boyden小室及裸鼠接种法分别观察ASODN转染后MH细胞在体内、外侵袭转移能力方面的改变。结果:应用0.43μmol/L Tiam 1 ASODN转染能特异性抑制胃癌MH细胞中Tiam1 mRNA和蛋白表达(0.162±0.018,0.982±0.119),与脂质体转染组(0.789±0.054,1.237±0.108)、正义寡核苷酸(SODN)-脂质体转染组(0.754±0.039,1.234±0.103)、未转染组(0.801±0.065,1.290±0.182)相比,分别约为后三者的20.2%~21.5%、76.1%~79.6%(P<0.05)。ASODN转染组细胞的体外侵袭、移行能力(10±3、21±9)较SODN转染组(27±10、56±13)、未转染组(26±6、53±12)明显受抑制(P<0.05),同时ASODN转染组细胞在裸鼠体内的肺转移率(1/5=20%)也较SODN转染组(4/5=80%)、未转染组(4/5=80%)显著下降(P<0.05)。结论:特异性ASODN转染可有效抑制Tiam1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并削弱其体内、外侵袭转移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Tiam 1)反义寡核苷酸(ASODN)转染对胃癌细胞骨架及裸鼠体内成瘤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层粘连蛋白黏附法,由胃癌MKN-45细胞株中筛选获得高侵袭转移亚株(MH)。以脂质体介导将Tiam1ASODN转染至MH细胞中,并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定量细胞ELISA技术分别检测Tiam 1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采用细胞骨架蛋白染色及裸鼠接种法分别观察Tiam1ASODN转染后MH细胞在骨架结构和裸鼠体内成瘤转移能力方面的变化。结果:应用0.43μmol/LTiam 1 ASODN转染可特异性抑制胃癌MH细胞中Tiam 1 mRNA和蛋白表达(0.162±0.018,0.982±0.119),与脂质体转染组(0.789±0.054,1.237±0.108)、正义寡核苷酸(SODN)-脂质体转染组(0.754±0.039,1.234±0.103)、未转染组(0.801±0.065,1.290±0.182)相比,分别为后3者的20.2%~21.5%、76.1%~79.6%(P=0.000、0.037)。同时ASODN转染组细胞在裸鼠体内的肺转移率25%(2/8)也较未转染组88%(7/8)、正义寡核苷酸组75%(6/8)显著下降(P=0.039),且其胞膜表面突起及伪足变稀疏或缩短、骨架结构紊乱程度减轻。结论:特异性ASODN转染可有效抑制Tiam 1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并削弱其体内侵袭转移能力,这可能是通过调整胃癌细胞骨架结构重组,降低其变形、游走能力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3.
KAI1基因对乳腺癌细胞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u D  Wang WX  Xu YQ  Jiang QY  Yang Y 《中华肿瘤杂志》2007,29(8):580-583
目的研究KAI1基因对乳腺癌细胞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应用脂质体法将pCMV-KAI1质粒转染人高转移性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中,免疫印迹方法检测蛋白表达;利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平板克隆形成实验、体外黏附及侵袭力实验判断细胞增殖能力及黏附、侵袭力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生长周期的变化。结果获得了稳定表达KAI1基因的MDA- MB-231乳腺癌细胞克隆。MTT法显示,转染KAI1基因组的集落形成率(25.33%±2.36%)较转染前(43.17%±2.75%)明显降低(P<0.05)。体外黏附及侵袭力实验表明,转染组的细胞黏附侵袭能力低于未转染组和转染空载体组(P<0.05)。流式细胞术显示,转染KAI1后,G_0/G_1期细胞数量增高,从36.78%±0.61%升高至64.00%±7.56%;G_2/M期数量降低,由17.88%±0.76%降至7.63%±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KAI1基因可以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黏附和侵袭能力,并可能通过调节细胞周期来影响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4.
Tiam1与胃癌侵袭及转移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检测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Tiam1)在正常胃黏膜组织、不典型增生组织、胃癌组织及淋巴结转移灶的表达,探讨Tiam11与胃癌侵袭及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2例正常胃黏膜组织、53例不典型增生组织、86例胃癌及40例淋巴结转移灶中Tiam1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因素间的关系.结果 Tiam1蛋白在正常胃黏膜组织中表达(11.9%)显著低于不典型增生组织(49.1%)、癌组织(83.7%)和淋巴结转移灶(90.0%),差异有显著性(P<0.01),且随胃癌组织浸润深度的增加及伴有淋巴结转移,Tiam1蛋白阳性率逐渐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但Tiam1蛋白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组织类型无关(P>0.05).结论 随着胃癌的侵袭及转移,Tiam1表达呈上升趋势,与胃癌进展转移呈正相关.Tiam1基因有可能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siRNA干涉胃癌细胞中Cul1蛋白表达,观察Cul1蛋白沉默对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探计其相关机制.方法:将siRNA转染胃癌细胞BGC-823和SGC-7901,设空白对照组和干涉组,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胃癌细胞BGC-823和SGC-7901中Cul1及PCNA蛋白表达差异.采用CCK8法检测胃癌细胞的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FCM)观察胃癌细胞周期变化.结果:利用siRNA干涉Cul1蛋白表达后,胃癌细胞BGC-823和SGC-7901中Cul1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涉Cul1蛋白后,其下游相关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也明显降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CCK8法检测胃癌细胞增殖活性显著降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流式细胞术观察胃癌细胞周期变化,Cul1蛋白干涉后G1期细胞明显增多,S、G2/M期细胞减少,BGC-823细胞增殖指数(PI)31.68±1.57,干涉Cul1蛋白后PI值为23.74±2.14;SGC-7901 PI值36.04士2.75,干涉Cul1蛋白后PI值为27.29±1.25;两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siRNA干涉人胃癌细胞BGC-823、SGC-7901中Cul1蛋白后,胃癌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其下游蛋白PCNA表达.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乳腺癌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rcinoma-associated fibroblasts,CAFs)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凋亡、黏附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首先,从6例乳腺癌病人肿瘤及癌旁正常乳腺组织块分别分离培养成对的CAFs和正常成纤维细胞(normal fibroblasts,NFs).然后,通过Transwell小室将CAFs或NFs与乳腺癌MDA-MB-231细胞体外共培养,进行增殖(MTT)、侵袭、黏附实验及流式细胞仪细胞凋亡检测.结果:MDA-MB-231与CAFs或NFs共培养后乳腺癌细胞的增殖活性显著增强(P<0.05).与NFs相比,这种差异在同CAFs共培养组更为明显(P =0.011).与CAFs共培养之后,MDA-MB-231的早期凋亡显著减少(P=0.026);而与NFs共培养之后则无显著差异.CAFs或NFs对MDA-MB-231细胞的细胞周期和晚期凋亡无明显影响.与CAFs或NFs共培养24小时后,MDA-MB-231细胞的侵袭、黏附能力明显增强,黏附数目为(34.7±4.84)个/视野(CAFs)和(20.16±0.09)个/视野(NFs),(P =0.000);侵袭数为(89±4.62)个/视野(CAFs)和(81.6±6.08)个/视野(NFs),(P<0.05).结论:CAFs能促进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增殖、减少其早期凋亡;同时对乳腺癌细胞的黏附和侵袭能力有促进作用.可是NFs的作用较CAFs为弱.有关CAFs影响乳腺癌肿瘤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的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去整合素Adinbitor对人胃癌细胞系MGC803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MGC803细胞经Adinbitor处理后,用结晶紫染色法检测其对纤维粘连蛋白(fibronectin,FN)和人工基质膜Matriger黏附能力的变化;聚碳酸酯膜浸润实验观察其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变化.结果:3 5 μmol/L浓度的Adinbitor对MGC803细胞黏附FN的抑制率为44%;对黏附人工基底膜基质Matrigel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F=144 31,P=0 000.迁移实验结果显示,1 1、3 3和5 5 μmol/L Adinbitor组迁移细胞数分别为(78 00±2 36)、(57 00±1 41)、(33 50±1 52)个,与对照组(90 00±3 1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43 59,P=0 000.侵袭实验结果显示,1 1、3 3和5 5 μmol/L Adinbitor组浸袭细胞数为(72 00±2 61)、(60 17±3 19)、(38 00±2 61)个,与对照组(95 33±1 8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03 47,P=0 000.结论:去整合素Adinbitor具有抑制MGC803细胞侵袭迁移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E2F-1对胃癌细胞侵袭转移影响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E2F-1对人胃癌细胞MGC-803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利用脂质体将pCMV-E2F-1-HA质粒和pCMV-HA质粒分别转染人胃癌细胞MGC-803,应用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MGC-803细胞中E2F-1基因的表达;应用体外侵袭实验、迁移实验、细胞基质黏附实验和克隆实验分别检测E2F-1对胃癌细胞MGC-803的侵袭力、迁移力、黏附能力和增殖力的影响。结果:转染pCMV-E2F-1-HA质粒的MGC-803细胞检测到E2F-1的表达;转染pCMV-E2F-1-HA质粒的MGC-803细胞的侵袭力、迁移能力和增殖力较转染pCMV-HA质粒的MGC-803细胞和未转染的MGC-803细胞明显降低(P<0.05),细胞黏附能力未见明显变化,P=0.072。结论:E2F-1高表达对人胃癌细胞MGC-803的生物学特性有较大的影响,具有抑制其侵袭转移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刘畅  张珉  田兴 《肿瘤学杂志》2019,25(5):436-441
摘 要:[目的] 探讨黏蛋白16(MUC16)对人胆囊癌细胞NOZ增殖、侵袭、转移的影响以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通过慢病毒转染体系,构建过表达MUC16的人胆囊癌细胞株NOZ,以及空病毒质粒转染细胞。MTT实验检测过表达MUC16对细胞体外增殖能力的影响;划痕实验和Transwell迁移小室实验检测过表达MUC16对细胞体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黏附实验检测过表达MUC16对细胞黏附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MUC16调控NOZ细胞生物学行为可能的通路机制。[结果] MUC16过表达细胞系生长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MUC16转染NOZ细胞系体外迁移能力、划痕愈合能力以及黏附能力均较空质粒对照组细胞增强(P<0.05);MUC16可明显提高MMP2、MMP7、p-Akt蛋白的表达以及PI3K激酶的活性(P<0.05)。[结论] MUC16可以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增加胆囊癌细胞体外的增殖、侵袭以及转移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1,IGF-1)作为体内重要的促有丝分裂原分子,可能与恶性肿瘤的转化及转移相关,但是目前有关IGF-1的表达与胃癌细胞迁移、侵袭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研究IGF-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表达对人胃癌HGC-27细胞体外增殖及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检测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2014-05-10-2016-05-10胃癌手术切除78例胃癌组织、30例癌旁正常组织及体外不同胃癌细胞系中IGF-1的表达情况.针对IGF-1基因序列,设计发夹RNA(short-hairpin RNA,shRNA)干扰序列并构建干扰载体,转染胃癌HGC-27细胞.荧光实时定量PCR及蛋白质印迹技术分别检测转染干扰载体后HGC-27细胞中IGF-1的表达情况.细胞增殖-毒性检测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 8,CCK-8)、划痕实验及Transwell侵袭实验分别检测下调IGF-1对体外细胞HGC-27增殖及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显示,低分化胃癌组织中IGF-1阳性表达率为76%(29/38),高、中分化为53%(21/40),癌旁正常组织为27%(8/30).不同胃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IGF-1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66,P<0.01.并且其表达与胃癌的病理分期(x2=7.430,P=0.007)、组织分化(x2=4.618,P=0.032)等病理因素相关.体外不同胃癌细胞系中IGF-1均呈现高表达,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利用干扰载体能够有效下调胃癌细胞HGC-27中IGF-1在mRNA及蛋白质水平的表达.与空载体转染对照组和野生型HGC-27细胞比较,IGF-1表达下调明显抑制胃癌细胞的体外增殖和侵袭、迁移能力.结论 IGF 1在体内胃癌组织及体外胃癌细胞中高表达,下调IGF-1的表达能够抑制人胃癌细胞HGC-27的增殖及体外侵袭、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