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常月经周期包括增殖期、分泌期和月经期,受雌、孕激素调节。月经期雌、孕激素水平下调,子宫内膜功能层崩解、脱落,月经来潮后子宫内膜进行修复与再生。在增殖期,雌激素水平上调,使子宫内膜表面上皮、腺体、血管呈增殖性变化。在分泌期,雌、孕激素与其受体结合后,子宫内膜腺体出现分泌现象,血管进行性弯曲,间质疏松水肿。多种细胞因子和信号通路参与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子宫腺肌病患者异位膜及在位内膜组织中的水通道蛋白1(AQP1),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5例子宫腺肌病患者在位内膜、异位内膜组织中的AQP1,以21例正常子宫内膜作对照。结果子宫腺肌病患者异位内膜、在位内膜组织中的AQP1均较正常内膜明显升高(P均〈0.05)。异位内膜中的AQP1较在位内膜明显升高(P〈0.05)。增生期正常内膜组织中的AQP1与分泌期相比,增生期在位内膜组织中AQP1的表达与分泌期相比,P均〉0.05。结论子宫腺肌病异位和在位内膜组织中AQP1表达升高,且与月经周期无关。AQP1在子宫腺肌病的发生过程中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2例正常子宫内膜、41例子宫内膜增殖症(其中14例单纯型增生,19例复合型增生,8例不典型增生)、45例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P~(27)、细胞周期素(cyclinE)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P~(27)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增殖症和子宫内膜腺癌中表达率分别为100.0%、65.9%、42.2%,三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单纯型增生(SH)、复合型增生(CH)、不典型增生(AH)中的表达率分别为85.7%、68.4%、25.0%,SH与AH差异有显著性(P<0.05)。。cyclinE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增殖症和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0、26.8%和73.3%,前两者与后者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在SH、CH和AH中的表达率分别为7.1%、26.3%、62.5%,SH与AH差异有显著性(P<0.05)。认为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P~(27)与cyclinE蛋白表达存在负相关,P~(27)蛋白缺乏、cyclinE蛋白过表达引起的细胞周期失控与子宫内膜腺癌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小鼠白血病Cyclin G和其它相关蛋白表达及凋亡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在白血病细胞中细胞周期素zCyclin)G,Cyclin D,P16,P21,P53等基因的蛋白表达水平和白血病细胞周期变化。方法:建立白血病模型(L615);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小鼠的Cyclin G、P53、P21、Cyclin D、P16和C-fos、bcl-2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白血病细胞的凋亡率和细胞周期。结果;阳性组和复发组的Cyclin G、Cyclin D、C-fos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和化疗组(P<0.05),P16则相反(P<0.01);P21在四组中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阳性组和复发组P53的表达为阴性,而化疗组与正常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bcl-2四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化疗组和阳性组的细胞凋亡率均较正常组增高(P<0.05),且化疗组的凋亡率比阳性组的明显增高(P<0.01)。结论:白血病的发生、发展可能与Cyclin G、Cyclin D、C-fos基因的高表达,P16低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人类错配修复基因h MLH1、h MSH2蛋白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病灶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选择28例EMS患者的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组织作为病例组,其中Ⅲ期14例、Ⅳ期14例。选择因子宫肌瘤行子宫全切术的26例患者的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两组h MLH1、h MSH2蛋白的表达。比较两组h MLH1、h MSH2蛋白的阳性率,比较病例组Ⅲ、Ⅳ期患者h MLH1、h MSH2蛋白的阳性率。结果病例组、对照组h MLH1蛋白阳性率分别为71.4%(20/28)、30.8%(8/26),病例组h MLH1蛋白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1)。病例组、对照组h MSH2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53.6%(15/28)、57.7%(15/26),两组h MSH2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例组Ⅲ、Ⅳ期患者h MLH1、h MSH2蛋白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EMS组织h MLH1蛋白表达增高,h MLH1蛋白表达增高可能与EMS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6.
陆荃  田德虎  张红 《山东医药》2011,51(30):6-8
目的观察子宫内膜异位症(EM s)患者在位子宫内膜组织中hMLH1蛋白的表达变化及hMLH1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52例(Ⅰ、Ⅱ、Ⅲ、Ⅳ期分别为9、16、12、15例)EM s患者及30例健康志原者(对照组)在位子宫内膜中的hMLH1,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法检测两组在位子宫内膜hMLH1启动子CpG岛甲基化情况。分离hMLH1启动子CpG岛甲基化异常者在位内膜中的腺细胞和间质细胞,采用MSP志愿分别检测两种细胞hMLH1启动子CpG岛甲基化情况。结果 EM s组中hMLH1蛋白表达减弱共6例,其中Ⅰ、Ⅱ、Ⅲ、Ⅳ期分别为0、0、1、5例,其余样本hMLH1蛋白表达均呈阳性;对照组30例无hMLH1蛋白表达减弱者,hMLH1蛋白表达均表现为阳性。EM s组中hMLH1启动子CpG岛部分甲基化3例,其中Ⅰ、Ⅱ、Ⅲ、Ⅳ期分别为0、0、0、3例,余均表现为非甲基化;对照组30例均表现为hMLH1启动子CpG岛非甲基化。EM s组Ⅳ期患者与Ⅰ、Ⅱ、Ⅲ期患者及对照组相比,P均〈0.05。3例hMLH1启动子CpG岛表现为部分甲基化者子宫内膜组织中hMLH1蛋白表达均减弱,其腺细胞中hMLH1启动子区表现为半甲基化,间质细胞hMLH1启动子区未见明显甲基化条带。结论 EM s患者在位子宫内膜组织中存在hMLH1表达减弱及hMLH1启动子CpG岛部分甲基化,主要集中在腺细胞,hMLH1异常与严重EM s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异位、在位子宫内膜组织中VEGF、sflt-1 mRNA表达变化。方法收集4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异位子宫内膜组织46份为异位组,在位子宫内膜组织32份为在位组,另收集30例非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VEGF mRNA、sFlt-1 mRNA,采用比较阈值法(2-△△Ct法)计算VEGF mRNA、sflt-1 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在位组VEGF 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异位组(P均〈0.05),对照组VEGFmRNA表达量高于异位组(P〈0.01);在位组内膜VEGF活性指数高于异位组和对照组(P〈0.05),异位组VEGF活性指数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内膜sflt-1mRNA表达量高于在位组和异位组(P〈0.05),在位组sflt-1mRNA表达量高于异位组(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异位、在位子宫内膜组织中VEGF、sflt-1 mRNA表达异常。sflt-1可能参与了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8.
吴建芳 《山东医药》2008,48(39):68-69
用ELISA法检测43例乳腺癌、12例良性乳腺肿瘤患者及12位健康成年女性查体者血清中Cyclin D1的水平。结果乳腺癌患者血清Cyclin D1水平明显高于良性乳腺肿瘤患者及健康查体者(P〈0.05),且术前明显高于术后(P〈0.05),临床分期Ⅱ期以上及发生淋巴结转移患者的血清Cyclin D1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认为患者血清Cyclin D1水平可作为评价乳腺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李慧莲  程艳 《山东医药》2008,48(15):92-93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27蛋白和细胞周期素(cyclin)E蛋白在20例正常子宫内膜(正常组)、20例子宫内膜复合性增生或不典型增生(增生组)及48例子宫内膜癌(内膜癌组)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正常组p27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增生组和内膜癌组(P均<0.01);cyclin E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增生组和内膜癌组,仅与内膜癌组有差异(P<0.01).认为p27蛋白、cyclinE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组织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有关;cyclinE的表达与病理分型有关;p27蛋白、cyclinE的表达呈负相关(P<0.01).认为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27蛋白表达下调,cyclinE表达升高.p27、cyclinE相互作用参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0.
水丽君  孟艳  郑圣霞  黄存  钱易 《山东医药》2021,61(26):39-42
目的 观察氨肽酶N(ANPEP)干扰腺病毒感染人类子宫内膜间质细胞(hmESCs)后,细胞中子宫内膜容受性(ER)相关因子的表达变化.方法 用刮匙轻刮取得正常妇女子宫腔内膜组织,分离培养hmESCs.将细胞分为干扰组和空载病毒组,分别加入ANPEP干扰腺病毒和空载腺病毒.感染48 h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两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和ZO-1的表达特征,关注其临床意义。方法观察组为69例子宫内膜样腺癌术后患者,对照组为28例子宫内膜复杂性增生伴不典型增生患者,正常对照组为28例子宫肌瘤行子宫全切后的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3组中Occludin和ZO-1的表达均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结果 3组中Occludin和ZO-1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中Occludin和ZO-1的表达与肿瘤的转移密切相关,Occludin的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密切相关,二者均与患者的年龄、分化程度无相关性。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中Occludin和ZO-1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子宫内膜样腺癌中存在着明显的Occludin和ZO-1的低表达,两种蛋白异常表达在肿瘤的形成和进展中有一定的作用,二者有明显正向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2.
高甲科  李书忠 《山东医药》2010,50(15):37-39
目的探讨Ras相关区域家族1A(RASSF1A)、细胞周期素(Cyclin)D1蛋白在骨肉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RASSF1A、Cyclln D1蛋白在46例骨肉瘤组织(骨肉瘤组)及20例骨软骨瘤组织(对照组)中的表达。结果骨肉瘤组RASSF1A蛋白的阳性率(45.70%)显著低于对照组(95.00%),P〈0.01.Cyclin D1蛋白的阳性率(63.00%)明显高于对照组(25.00%),P〈0.01。RASSF1A、Cyclin D1表达呈负相关(r=-0.383,P=0.009)。骨肉瘤组低分化组织RASSF1A的阳性率明显高于高分化组织(P=0.009)。结论RASSF1A低表达与Cyclin D1高表达可促进骨肉瘤的发生发展,二者协同作用;二者联合检测能为骨肉瘤的早期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利的生物学信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芳香化酶在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体外培养正常和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采用RT-PCR技术检测其中芳香化酶的表达,发光免疫法检测雌二醇(E2)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细胞。结果正常子宫内膜间质细胞不表达芳香化酶及E2,细胞凋亡率为7.52%±0.62%;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芳香化酶mRNA为0.89±0.04,E2为(77.24±10.45)pmol/L,细胞凋亡率为1.20%±0.9%,其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正常子宫内膜间质细胞(P<0.05)。结论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可以利用芳香化酶合成内源性E2,从而促进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4.
刘胜  石建芹  孔维  赵淑敏 《山东医药》2007,47(32):50-51
将29只Wistar雌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5只。实验A、B、C组每日灌服米非司酮15mg/ml,分别用药7、14,28d;对照组灌服等量色拉油。电镜下观察超剂量米非司酮对大鼠子宫内膜上皮细胞超微结构影响。发现各实验组大鼠子宫内膜纤毛细胞纤毛减少,分泌细胞核可见核袋或假包含体,胞质发育较差,各种细胞器较少,可见巨大包含体;腺细胞次级溶酶体增多,有较多散在的糖原颗粒。认为超剂量使用米非司酮会使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发育迟缓,内膜上皮细胞也可能含孕酮受体。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E-钙黏素、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9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25例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和41例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的E-钙黏素与TGF-β_1。结果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和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E-钙黏素的阳性表达例数分别为29、18、23例,TGF-β_1的阳性表达例数分别为11、12、28例,不同组织间两指标相比,P均<0.05。E-钙黏素的表达与子宫内膜腺癌病理分级、FIGO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TGF-β_1的表达与子宫内膜腺癌肌层浸润深度、FIGO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在子宫内膜腺癌原发灶中E-钙黏素与TGF-β_1的表达呈负相关(Kappa=0.31,P<0.05)。结论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E-钙黏素的表达下降、TGF-β_1的表达升高,二者的异常表达与子宫内膜腺癌恶性程度、转移和浸润有关。  相似文献   

16.
王美丽  吴中明  王欢  王玉 《山东医药》2011,51(52):4-6,I0001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17β-雌二醇(E2)对雌激素受体(ER)阴性的子宫内膜腺癌细胞系JEC体外生长的影响。方法选用人子宫内膜腺癌细胞系JEC进行体外培养,加入含不同浓度E2的培养液,采用MTT比色、流式细胞术和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的方法,观察子宫内膜腺癌细胞系JEC细胞的增殖活性、细胞周期时相变化及Ca2+的变化。结果不同浓度的E2作用JEC细胞1、2、3 d后,其OD值和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作用4、5 d后10-7、10-8和10-9mol/L组OD值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10-7mol/L组在第5天OD值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10-7mol/L E2作用JEC细胞4、5 d后,G0/G1、S+G2/M期细胞比例有所变化,但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10-7mol/L的E2作用JEC 4 d后Ca2+的平均荧光强度值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ER阴性的JEC细胞生长可受到雌激素的调控,一定浓度的雌激素对ER阴性JEC细胞生长的调控可能与细胞内Ca2+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maspin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9例子宫内膜腺癌(腺癌组)、10例不典型增生(增生组)及15例正常子宫内膜(正常组)组织中的maspin蛋白和VEGF-C。结果腺癌组maspin、VEGF—C蛋白阳性率分别为57.1%、49.0%,增生组分别为40.0%、20.0%,正常组均为0。各组相比,P〈0.05。maspin表达与子宫内膜腺癌病理分期有关(P〈0.05),VEGF—C表达与子宫内膜腺癌淋巴结转移、组织分级及肌层浸润有关(P均〈0.05)。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maspin、VEGF-C的表达呈正相关(r=0.519,P〈0.05)。结论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maspin、VEGF-C高表达,在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浸润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E2F-1)和细胞周期因子(CyclinD1)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子宫内膜癌、32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E2F-1、CyclinD1的表达。结果正常子宫内膜标本中E2F-1、CyclinD1均无表达,子宫内膜癌组织中E2F-1与CyclinD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33%(35/60)、60.00%(36/60),子宫内膜癌组织中E2F-1、CyclinD1的表达均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P均<0.05)。两者的表达与肌层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及病理分期有关(P均<0.05)。E2F-1与CyclinD1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组织中E2F-1、CyclinD1均呈高表达,且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PCOS患者分泌期子宫内膜AngⅡ及AT2的表达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其2型受体(AT2)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分泌期子宫内膜中的表达变化。方法12例曾接受促排卵治疗、基础体温双相的PCOS患者为A组,其中6例行诊断性刮宫(诊刮)术者为B组;10例月经正常的育龄妇女作为对照(C组)。于经前2~3d测血清生殖激素及子宫动脉和子宫内膜螺旋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Vs)、舒张期末血流速度(WD)、阻力指数(RI)。同日B、C组行诊刮术,测子宫内膜AngⅡ及AT2。结果B组子宫内膜腺上皮AngⅡ灰度值低于C组,(P〈0.01),其孕酮(P)显著低于C组(P〈0.01),腺上皮AngⅡ与P呈正相关(r=0.969,P〈0.05),其子宫内膜螺旋动脉管周基质细胞AngⅡ与螺旋动脉RⅡ呈正相关(r=0.989,P〈0.05)。A组子宫内膜螺旋动脉显示率低于C组(P〈0.05)。C组螺旋动脉Vs与其管周基质细胞AT2呈正相关(r=0.731,P〈0.05)。结论PCOS患者经促排卵治疗后,分泌期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AngⅡ的表达高于正常,可能与P较低有关;分泌期子宫内膜血供较少,与螺旋动脉管周基质细胞AngⅡ及AT2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0.
岑戎  吕婵  王荟 《胃肠病学》2015,(1):62-64
病例:患者女,42岁,已婚已育。因间断性下腹痛伴黏液血便3年,加重2个月于2013年11月2日收治入院。入院时一般情况可,大便1次/d,排出不畅,带黏液血便。查体:心肺未见异常,腹平软,下腹部见纵形手术瘢痕,无压痛、反跳痛,未扪及腹部包块,移动性浊音(-)。肛检示距肛门口约4~5 cm处截石位12~2点可及一隆起灶,质硬、固定,表面欠光滑,结节状,局部压痛,指套染淡红色血迹和黏液。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