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经腹人路治疗胃底贲门癌的获益和指征。方法对1992到2002年间的78例经腹手术径路的胃底贲门癌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贲门癌切除后行手工或吻合器吻合。所有的患者均治愈出院,无吻合口漏、瘘的发生,无围手术期的死亡。结论经腹径路行胃底贲门癌的切除对高危病人来说是一个理想、安全的方式。  相似文献   

2.
贲门癌手术入路的选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贲门癌的手术入路。方法 对106例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手术切除67例,其中经胸腹联合切口40例,经左胸后外侧切口12例,经腹切口15例。结论 其中术式以胸腹联合切除为宜,合理选择左胸后外侧切口及经腹手术。  相似文献   

3.
残胃贲门癌残胃食管癌的外科疗效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报告残胃贲门癌残胃食管癌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1980年1月至2002年6月手术治疗30例残胃贲门癌或残胃食管癌病人。结果残胃贲门癌或残胃食管癌男性多于女性,初次胃部分切除手术距残胃癌的诊断时间平均为13.5年,70%为。BillrothⅡ式吻合者。30例均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结论胃部分切除5年以上出现上消化道症状的病人,应考虑残胃贲门癌、残胃食管癌的可能,争取早期诊断、早期施行手术。残胃贲门癌可行全胃切除,P形空肠袢代胃Roux-en-Y式吻合重建消化道具有储存食物、防止反流性食管炎的功能,同时可以切除足够长度食管,防止癌肿残留。残胃食管癌切除后可采用结肠代食管。残胃贲门癌和残胃食管癌的手术治疗可获得与原发性贲门癌和食管癌同样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食管癌贲门癌的手术入路比较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食管癌贲门癌的手术入路比较陈克能师晓天冯瑞庆食管癌贲门癌手术入路较多,合理的切口应尽可能满足原发肿瘤的彻底根治、引流淋巴结的彻底清扫、手术安全及低手术并发症率。现总结我们1991年11月至1998年3月手术切除2458例食管癌贲门癌的经验,对几种手术...  相似文献   

5.
李国锦  张卫  程振超 《腹部外科》2003,16(5):315-315
目的 探讨贲门癌经腹切除的有关问题。方法 通过对 1 38例贲门癌经腹切除病例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全组无死亡、无吻合口漏、陕窄及胸腹部其它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腹手术具有创伤相对较小 ,病人乐于接受的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腹腔镜肾上腺切除三种手术方式入路不同,各有其特点及适应证。经腰腹膜后入路借助水囊分离,完全腹膜外到达肾上腺,不受腹腔病变限制,对腹腔脏器干扰少。经侧腹膜入路游离翻开结肠,甚至肝脏及胰腺,暴露充分,视野开阔,经腹腔前方入路简捷,后腹膜切口局限,手术剥离范围小,适用于较小的腺瘤切除。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贲门癌患者经腹与经胸切除不同径路手术的治疗效果,总结其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0年1月至2005年1月对60岁以上贲门癌患者行贲门癌手术65例的临床资料,按手术径路不同分为两组,经腹贲门癌切除组:32例,男18例,女14例,平均年龄74岁;经胸贲门癌切除组:33例,男19例,女14例,平均年龄70岁。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生存率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腹贲门癌切除组患者切端癌残留2例,经胸贲门癌切除组患者手术死亡1例;经腹贲门癌切除组发生肺部并发症2例,经胸贲门癌切除组发生9例,两组患者肺部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两组患者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6.87%vs.42.42%,P=0.718)。结论经腹径路切除治疗老年贲门癌患者,符合肿瘤根治原则,具有切除彻底,安全有效和死亡率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一种巨大侵袭性垂体腺瘤的联合入路显微手术切除方法。方法1997年至2003年对14例体积巨大、肿瘤由鞍内向鞍上、第三脑室及侧脑室内生长的侵袭性垂体腺瘤,采用经侧脑室及经额下或经纵裂联合入路一期手术治疗。结果4例肿瘤全切除,9例次全切除,1例大部切除。本组病人无死亡结论选择合适病例采用一次性联合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巨大侵袭性垂体腺瘤,可以提高手术切除率,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9.
全胃切除术治疗贲门癌刘金余1979年11月至1993年11月,对73例贲门癌病人作了全胃切除术,其中男性54例、女19例。年龄34~73岁。按TNM肿瘤分期,Ⅲ期68例,Ⅳ期5例。手术方式66例经左侧胸腹联合切口,7例经腹部切口。单纯全胃切除9例,全...  相似文献   

10.
陈万发罗强  范贵富 《消化外科》2006,5(2):110-110,124
贲门癌多采用经胸或胸腹联合手术治疗,手术创伤大,术后肺部并发症较多,部分心肺功能较差的老年患者因此而失去手术机会。本院外科2001—2004年经腹切除贲门癌2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食管癌贲门癌术后生活质量评价和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评价食管癌病人和贲门癌病人的术后生活质量,探讨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EORTC QLQ问卷表随访119例食管癌和贲门癌术后病人,对其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食管癌术后病人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和总体健康状况评分明显高于贲门癌者(P<0.05),而疲劳、失眠、进食习惯、体重减轻、反流、呕吐症状评分较贲门癌者低(P<0.05).食管大部切除组各项评分优于胃近端次全切除组(P<0.05).手术1年后,病人生活质量改善.发生手术并发症者生活质量较差.结论 食管癌病人的术后生活质量优于贲门癌者,手术方式、术后时间、术后出现并发症可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食管、贲门癌手术后并发症17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手术切除是治疗食管、贲门癌的主要手段。我院自1978年1月至2003年5月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不同民族的2019例食管、贲门癌病人施行了手术治疗,发生并发症共174例,现将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经小脑延髓裂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儿童第四脑室肿瘤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报道经小脑延髓裂入路显微外科手术切除儿童第四脑室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枕下正中切口、小脑延髓裂入路在手术显微镜下切除第四脑室肿瘤18例。结果 手术治疗18例,其中肿瘤全切除13例,近全切除5例。术后无l例出现小脑性缄默综合征。出现脑积水3例,2例经行侧脑室.腹腔分流后好转,l例因急性梗阻性脑积水死亡。结论 经小脑延髓裂入路,不需切开小脑蚓部,可避免损伤正常小脑组织,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有助切除第四脑室肿瘤,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同期肝切除联合经膈肌入路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治疗肝肺同时性转移癌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5-6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同期行肝切除联合经膈肌入路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3例病人的临床资料,通过手术相关指标和随访资料评价疗效。结果 3例病人均成功完成同期肝切除及肺切除术,其中肝切除时间分别为82、50、43 min,出血量分别为400、150、200 mL;肺切除时间分别为45、60、36 min,肺切除过程中的出血量分别为10、30、5 mL。无围手术期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于可切除的肝肺同时性转移的病人,同期肝切除联合经膈肌入路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报道经腹与后腹腔途径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的技术特点与操作体会.方法 从2001年7月至2006年8月,共收治46例肾上腺腺瘤患者,其中有分泌功能肾上腺皮质腺瘤38例,无分泌功能的腺瘤5例;嗜咯细胞瘤3例.平均年龄35岁(24~56岁),男28例,女18例.体积≤5 cm肿瘤31例;> 5cm肿瘤15例.4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经腹途径组和后腹腔途径组,分别按不同入路完成肾上腺切除手术.结果 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住院时间和术后恢复过程,经腹和后腹腔途径两组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经腹途径和后腹腔途径均可安全完成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手术.  相似文献   

16.
早期食管癌贲门癌27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期食管癌贲门癌27例诊治体会邵冲,叶玉坤,葛孝忠,汪栋,张斌食管癌贲门癌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对提高病人的生存率极为重要。自1985年6月至1993年1月,我们共手术切除早期食管癌贲门癌27例,占同期同类手术的3.7%。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27例中男1...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经腹经后纵隔进行贲门癌根治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26例贲门癌侵及食管下段的患者进行经腹经后纵隔贲门癌根治术,其中根治性近端胃食管切除9例,根治性全胃食管切除17例.结果 本组26例均成功完成经腹经后纵隔贲门癌根治术.平均手术时间:全胃切除(189±39)min,近端胃切除(153±35)min;平均手术出血量:全胃切除(200±80)ml,近端胃切除(168±76)ml;平均清扫淋巴结数:腹腔淋巴结(23.3±7.3)枚/例,食管旁淋巴结(4.1±2.0)枚/例.术后无吻合口出血、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发生,4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经治疗好转,所有患者恢复良好.术后随访5~51个月,4例出现肝转移,2例发生肺转移,其中1例死亡,其余患者情况良好,无吻合口癌复发.结论 经腹经后纵隔贲门癌根治术安全、可行,适用于膈肌没有受侵犯、食管受侵小于5 cm的胃上都癌.  相似文献   

18.
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对血流动力学及血气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探讨CO2 在腹腔和腹膜后腔内吸收对血流动力学及血气变化的影响 ,我们对 2 0例腹腔镜和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病人手术期间血流动力学和血气变化进行观察。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2 0例病人术前检查均无明显心肺功能异常。其中嗜铬细胞瘤 5例 ,皮质醇腺瘤 5例 ,醛固酮腺瘤 5例 ,节细胞神经瘤 2例 ,无功能皮质瘤 2例 ,髓质脂肪瘤 1例。经腹腔入路 (A组 ) 12例 ,男 5例 ,女 7例 ,年龄 34~ 6 6岁 ,平均 44岁。经腹膜后入路 (B组 ) 8例 ,男 3例 ,女 5例 ,年龄 30~ 6 5岁 ,平均 40岁。病人均采用全麻。CO2 灌注压力均为 15mmHg(1…  相似文献   

19.
为减轻对颞叶脑组织的牵拉,一个入路同时切除位于颅中窝、颅后窝及颞下窝的颅底肿瘤,作者采用经颧弓游离额下入路的手术方法.成功地对9例同时或分别位于颅中窝、颅后窝及顾下窝的肿瘤病人施行手术治疗.其中镜下全切6例,次全及大部切除3例。实践表明,经颧弓游离翎下入路对同时或分别位于颅中窝、颅后窝及颞下窝肿瘤显露满意,且对额叶脑组织的牵拉轻微,是一较为理想的显微颅底外科的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20.
经腹膜后与经腹腔入路腹腔镜下侧位肾上腺手术的比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比较经腹膜后入路和腹腔入路腹腔镜下肾上腺手术的方法、优缺点,总结腹腔镜下肾上腺手术的适应证、禁忌证以及2种入路手术的选择。方法 回顾分析1996年7月-2005年12月105例腹腔镜肾上腺手术经验,其中经腹腔入路50例,经腹膜后入路55例。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优缺点、中转开放手术率、手术并发症等指标。结果 经腹腔入路者5例(10%)中转开放手术,其中1例因为肝损伤,2例因发生肾上腺血管难以控制的出血,2例因粘连严重镜下难以分离;经腹膜后入路者2例(4%)中转开放手术,其中1例肾损伤,另1例暴露困难。余98例手术均成功。经腹腔入路手术时间50~180min,平均82min;出血量15~180ml,平均65ml;36h即下床活动;术后住院5~14d。经腹膜后途径者手术时间45~130min,平均60min;出血量15~100ml,平均30ml;24h后下床活动;术后住院3~7d。术中并发症:经腹腔途径者1例发生肝损伤,2例嗜铬细胞瘤患者发生难以控制的肾上腺出血;经腹膜后入路者中1例发生肾损伤。结论 腹腔镜下肾上腺手术应根据病变性质、肿瘤大小、位置及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手术入路,对体积较大、位于肾蒂前内方的肿瘤或血运丰富的嗜铬细胞瘤应采用经腹腔入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