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20例心肌炎患儿治疗前后的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进行检测,旨在寻求评价小儿心肌炎疗效的定量指标。结果显示主动脉瓣口的血流状态,心输出量,射血分数和二尖瓣口血流的E、A波比值及充盈分娄筠 能定量评价其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变化,尤其是主动脉瓣口血流的最大流速,平均加速度,二尖瓣口血流的E、A波充盈分类更为可靠。 相似文献
2.
27例小儿扩张型心肌病左室舒张心肌病患者分初次住院治疗17例为甲组,治疗1年以上13例乙组。甲组主要为舒缓障碍,E峰降低,A峰代偿性增高,E峰消失3例。其余为限制充盈型,E峰异常增高变窄;A峰降低,E/A增大。乙组大部分为假性正常型,恢复正常2例。舒张功能各指标参数与正常值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01,而两组间非限制型外均无差异,P〉0.05。 相似文献
3.
超声心动图评价新生儿窒息的左心功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应用超声心动图(UCG)对35例窒息新生儿进行左心功能测定,显示:窒息儿心内结构测定结果明同于正常对新生儿;窒息儿左室功能测定结果明显低于正常新生儿,将小于正常新生儿测的下限数作为判定左室收缩功能降低的标准,则窒息新生儿左室收缩功能降低的检出率为LVSV78.57%,LVEF100%SVI71.43%△D%100%,结果表明应用UCG评价新生儿窒息的左心功能是敏感而实用的监测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4.
应用超声心动图(UCG)对35例窒息新生儿进行左心功能测定。显示:窒息儿心内结构测定结果明显高于正常新生儿;窒息儿左室功能测定结果均明显低于正常新生儿。将小于正常新生儿测值的下限数作为判定左室收缩功能降低的标准,则窒息新生儿左室收缩功能降低的检出率为LVSV78.57%,LVEF100%,SVI71.43%,△D%100%。结果表明应用UCG评价新生儿窒息的左心功能是敏感而实用的监测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5.
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单纯室间隔缺损患儿的左室舒张功能刘晓勤郑德珍室间隔缺损(VSD)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儿的左室舒张功能至今了解极少。我们用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PDE)技术研究了婴幼儿单纯VSD左室舒张功能,并对其症状和体征的起因作了... 相似文献
6.
7.
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13例小儿扩张型心肌病(DCM)患儿左室收缩功能进行研究,结果显示EF、FS低于正常,LPEP/LVET高于正常(P<0.001),且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增大程度明显相关(r>0.9)。结果提示小儿DCM不仅存在收缩功能障碍,且与左室增大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8.
9.
10.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全容积成像技术在评价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患儿左心室整体和局部收缩功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73 例KD 患儿(无冠状动脉病变33 例、冠状动脉病变40 例)与35 例正常对照儿童进行M 型超声及RT-3DE 全容积成像技术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计算左室容积-时间曲线和节段的速度-时间曲线,比较无冠状动脉病变组、冠状动脉病变组及正常组间的各项指标。结果 常规M 型超声测量显示,冠状动脉病变组LEVF 低于无冠状动脉病变组和对照组(PP>0.05)。RT-3DE 测量的LEVF 3 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PPP结论 应用RT-3DE 全容积成像技术可以定量评价KD 患儿左心室整体和局部功能;此技术可为临床定量评价左心室整体、局部功能及心室协调性提供一种可行且准确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儿童少年期原发性高血压左室结构及心功能的变化,对高血压患儿靶器官异常进行评估.方法 应用超声心动图对47例儿童少年期原发性高血压患儿和62名健康体查者进行检查,测量其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变.结果 高血压组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D)、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T.D)、舒张末期左室内径(LVED.D)、收缩末期左室内径(LVES.D)、左室质量(LVM)、左室质量指数(LVMI)较正常组显著增高(P均<0.01),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较正常组降低(P<0.05).舒张早期充盈峰速度(E峰)较正常组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舒张晚期充盈峰速度(A峰)上升(P<0.05),E/A显著下降(P<0.01).11 例患儿存在左室肥厚(LVH),出现心脏构型改变.结论 在儿童少年期原发性高血压病中,作为病变累及的靶器官心脏存在结构和功能的异常改变.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述了5例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病的两维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特征。其中1例为孤立性二尖瓣瓣上狭窄环,1例法洛氏四联症伴肺动脉瓣缺如,2例左心室憩室,1例三尖瓣闭锁,大动脉换位伴左侧并置心耳。5例中3例经心导管及电影心血管造影证实;1例由尸检证实,而1例孤立性二尖瓣瓣上狭窄环已经外科手术治愈,并在继续随访中。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左室的舒张功能浙江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310003)龚方戚,康曼丽,鲍德国近年来应用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舒张期二尖瓣血流频谱参数,对许多疾病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但在先天性心脏病研究较少。本研究测定22例室间隔缺损(VSD)... 相似文献
18.
急性肾小球肾炎胸片和超声心动图动态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38例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AGN)早期同步作X线胸片和超声心动图等动态观察,首次检查平均病程4.4天。结果胸片33例示循环充血,32例心影增大,心胸比率54%,平均4.8天恢复正常。超声心动图22例左心房增大,12例伴二尖瓣返流,分别于5天和6.1天后消失。38例左心室功能均正常。以上改变和临床利尿消肿相平行。提示AGN早期心血管容量的超负荷导致了胸片和超声心动图的改变,后二者可作为AGN早期循环充血状态的常规监护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使用超声心动图动脉观察急性肾小球肾炎时冠状动脉内径的变化,分析引起冠状动脉扩张的原因。方法 160例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中检出冠状动脉扩张32例,男22例,女10例;年龄5.6~13a,平均8.5a。使用Acu-son128彩超仪,于急性期及恢复期分别检测2次。检测参数:左室内径、主动脉根部内径、左右冠状动脉起始部内径、计算冠状动脉内径与主动脉根部内径的比值(冠状动脉/主动脉)。结果 急性期3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动态观察急性肾炎患儿早期超声心动图,了解循环充血对心脏影响及该俭查在急性。肾炎时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6例急性。肾炎患儿早期同步作超声心动图动态观察,首次检查平均病程4.6d,并观察利尿消肿情况。结果超声心动图21例左心房增大,11例伴二尖瓣反流。分别于5d和6.2d后消失,左心室功能均正常,以上改变和临床利尿消肿相平行。结论急性肾炎早期心血管容量的超负荷导致了超声心动图的改变,此可作为急性肾炎早期循环充血状态的常规监护手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