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例一:张某,男,20岁。1952年11月2日7时初诊。病史:患者10天前,因患外感,周身疼痛,恶寒,用红糖、干姜煎汤发其汗。汗出后,恶寒,身痛减轻,但不欲进食。每天,饮大量凉水,已6日不大便。昨晚,突然头痛,牙痛,鼻出臭气熏人,至凌晨神昏不识人,上下口唇黑而且硬,日延医5人,皆言不治。查体:牙龈边缘有腐烂,部分色转为紫黑,按之坚硬,并有恶臭味,舌质紫黑,苔黄而干,脉沉数有力。辨证:患者初患冬温之邪,失治误治,贻延日久,遂致温邪化热,内热蕴伏,热酿毒邪,邪毒内犯阳明经之故。尔成走马牙疳矣;《医宗金鉴·外科》云:“牙疳龈肿出臭血,穿破腮唇腐黑凶。”治宜:清热解毒,攻下降火。 相似文献
2.
3.
4.
5.
6.
7.
我在临床上曾遇到两例罕见的下颌震颤,经针刺治愈,迄今未有复发,报告如下: 例1 潘某,女,18岁,务农。 1974年3月17日初诊:下颌震颤5天,近两天来加重,伴口苦、胸闷、嗳气,睡时症状消逝。已经西医内科、五官科检查,未发现其它阳性体征。望切:舌质淡而苔薄白,脉弦细。辨证:肝气不柔,肝风上逆。治则:舒肝理气、平肝熄风。取太冲(双)、风池(双)、合谷(双)、下关(双)、上廉泉。留针每10分钟运针一次,半小时后震颤减轻,50分钟后症状消 相似文献
8.
针刺拔罐疗法又称刺血拔罐疗法,术者使用特制的放血针具三棱针刺于身体一定穴位,再行拔罐,放出少量血液,以达到治疗急症的目的.本法简单易行,起效迅速.现举数例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10.
中风后遗症是针灸临床上的常见病,但目前临床报导以对症施治为多,缺少标本兼顾,辨证施治的经验介绍。本人继承先师陆瘦燕老师的经验,采用标本兼顾法治疗本病,有较好的疗效,兹报导验案两例如下: 相似文献
11.
12.
内关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络穴,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阴维脉;主治以心胸胃和神志方面疾患,如心绞痛、心悸、胃痛、呕吐、呃逆、癫狂、昏迷等.笔者临床观察,该穴除了上述主治的几种病症外,对于癔病性昏厥、暴怒失音、岔气、落枕疗效亦佳.兹举典型病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14.
针刺治疗急症在我国历代医著如《内经》《针灸大成》等均有记载。因其快速、简便、疗效显著,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兹举典型病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余从医数十年间,针刺井穴治疗急症甚多,谨举其验察。一气厥验察 59年在门诊曾治一壮年,形体粗壮因与邻居争吵,突然昏倒人事不省牙关紧闭,手足厥冷,扬手掷足,烦燥不安,四日不语、未进汤、脉沉状。综观脉证,审证求因,诊断为气厥。针人中、合谷、内关未见疗效。以针重刺隐白竟霍然而愈。二中风验案廿年前曾遇一老妇、素体肥胖、肝阳偏亢,时值仲春,餐桌食鱼之际,突然昏迷倾倚于墙隅,口噤不开,喉中痰声大作,两手握固,呼之不应,叫之不醒,其女邀余急诊。诊见其面赤形丰,四肢抽动,痰涎从齿缝间出,手足厥冷,脉弦大滑实。诊断为中风闭证。急取十二并点刺出血,顿时神清,口开抽止。一年后随访未发。 相似文献
16.
针刺治疗急症验案二则410005湖南中医学院附二院吴清明笔者曾时常以针灸救急,多数效果满意,现介绍典型验案二则,供同仁们参考。一、重症病经:柳××,女,27岁,医师。1984年3月26日就诊。诉素有痛经史,今又因月经将潮而发少腹及腰骶疼痛,开始较轻,... 相似文献
17.
18.
重症肌无力是神经肌肉间兴奋传递发生障碍的疾病,在现代医学中分为眼肌型、球型、躯体型三类。作者采用针刺疗法,调整肝脾肾三脏和疏调眼区经脉之气,曾治愈两例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患者,兹报道如下: 例1 李×,女,10岁。1975年8月11日初诊:两月前突然右上眼睑下垂,几天后左上眼睑亦下垂, 相似文献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