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温胆汤(《千金要方》)由半夏、竹茹、枳实、陈皮、生姜、茯苓、甘草组成。后世多用以治热呕、吐苦、虚烦、惊悸不眠等证。笔者临床用此方加减治疗眩晕,效佳。例1 李××,男,68岁。1987年7月27日诊。患者素嗜烟酒肥腻,原有高血压,一周前眩晕发作,三天前因眩晕跌倒在地,左眼瘀  相似文献   

2.
付伟  余海保 《国医论坛》2004,19(3):33-34
温胆汤首见于孙思邈之《备急千金要方》,用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现临床多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之温胆汤,其由半夏、竹茹、枳实、陈皮、甘草、茯苓、生姜、大枣组成,较《备急千金要方》原方多茯苓、大枣而减生姜之量,主治肝胃不和、痰热内扰致虚烦不眠、呕吐、呃逆、惊悸不宁等症。笔者近年来用本方治疗脑血栓形成、耳源性眩晕、精神分裂症收效良好,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3.
温胆汤出《备急千金要方》,由半夏、竹茹、枳实、陈皮、炙甘草、茯苓等组成(《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有茯苓)。理气化痰,清胆和胃,主治虚烦不得眠,痰热上扰等疾。笔者用之治疗眩晕、心悸、呕吐、癫癎诸证,疗效较著。现举验案二则:  相似文献   

4.
<正>温胆汤出自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该方由半夏、枳实、竹茹、橘皮、生姜、甘草组成,具有温养胆气,和胃化痰之功,现在临床多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之温胆汤,组方在原方基础上加入利水渗湿的茯苓,调和脾胃的大枣,减少生姜用量而治痰热,使得本方具有理气化痰、清胆和胃的功效。用于治疗胆胃不和、痰热内扰之虚烦不眠、呃逆呕吐、惊悸不宁、眩晕、癫痫等病证。本人用该方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眩晕,效果显著,现举例如下。1脑供血不足引起的眩晕杨某某,72岁,脑梗塞病史,时常眩晕发作,表现为眩晕突然发  相似文献   

5.
温胆汤出自唐·孙思邈《千金要方》,由半夏、茯苓、陈皮、甘草、枳实、竹茹、生姜组成,功能清胆和胃,除痰止呕,其临床应用十分广泛,笔者用治眩晕、不寐等证,疗效显著,可见异病同治之一斑。例1:眩晕吴××,男,47岁,干部,1991年2月19日初诊。患眩晕证5年,每年发作2~3次,  相似文献   

6.
温胆汤出自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由陈皮、半夏、枳实、竹茹、生姜、甘草组成,用以治疗大病后虚烦不得眠。宋代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又加茯苓、大枣两味,用以治疗肝胃不和、痰热内扰、虚烦不眠或呕吐呃逆,以及惊悸不宁、癫痫等。近年来,笔者用其治疗眩晕、小儿呕吐、重舌  相似文献   

7.
温胆汤新用     
李新存 《新中医》1994,26(1):56-56
温胆汤新用李新存温胆汤首见于唐·孙思邈之《备急千金要方》,“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现临床多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之温胆汤,由半夏、竹茹、积实、陈皮、甘草、茯苓、生姜、大枣组成,较《备急千金要方》原方多茯苓、大枣而减生姜之量。主治胆胃不和,痰热内扰而致...  相似文献   

8.
温胆汤首见于唐。孙思邈之《备急干金要方》,“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现临床多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之温胆汤,由半夏、竹茹、枳实、陈皮、甘草、茯苓、生姜、大枣组成,较《备急千急要方》原方多茯苓、大枣而减生姜之量。主治胆胃不和,痰热内扰而致虚烦不眠、呕吐、呃逆、惊悸不宁等症。笔者近年用本方治疗心脑血管等疾病,收效良好,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9.
温胆汤首见于唐代孙思邈《千金方》,用治大病后胆寒不眠等症。《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用此治“热呕吐苦,虚烦,惊悸不眠,痰气上逆”等症,并曰“命名温者乃谓温和之温,非谓温凉之温也”。综观本方,具有燥湿化痰,理气和胃,清胆宁心之功效。笔者在临床中,凡辨证属于痰气郁结、气机不舒所导致的内科疾病,均以温胆汤为主治之,每收良效,兹举数例,以飨读者。1 心痹心痹临床常见胸闷如窒,痛引肩背,脘闷纳呆,形体肥胖,多痰,嗳气不畅,体倦乏力,夜寐不安,舌苔浊腻,脉滑。证属痰浊痹阻,胸阳不展,胃失和降。用温胆汤加远志、菖蒲等治之。有痰瘀并见者…  相似文献   

10.
温胆汤,首见于《备急千金要方》。言其“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此胆寒故也,宜服温胆汤。”其方由半夏、竹茹、枳实、橘皮、生姜、甘草组成。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之温胆汤在此方基础上增茯苓、大枣,而减生姜之量。其主治“虚烦不得眠”与之同。目前,高等医药院校教材《方剂学》之温胆汤(许济群主编),系选自《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述其功用为“理气化痰,清胆和胃”。“主治胆胃不和,痰热上扰。虚烦不眠,或呕吐呃逆,以及惊悸不宁,癫痫等证。”《医方集解》释义:温胆汤“乃以凉肺经之热,非以温胆经之寒也,以胆欲不寒不燥常温为侯耳。”并且,《方剂学》  相似文献   

11.
王安康主任医师从事中医工作30余年,学识广博,技艺精湛,尤其对内科各种疑难杂症的治疗有独到见解。现将王师运用温胆汤治疗疑难杂病的经验介绍于下。温胆汤(半夏、陈皮、茯苓、甘草、枳实、竹茹)最早出自唐·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原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眼”。《医宗金鉴》亦载温胆汤,但比原方多茯苓一味,主治热呕吐苦、虚烦、惊悸不眠、痰气上逆。王师在临床中运用温胆汤治疗因痰热所致的眩晕、胃痛、不寐、郁证、胸痹等,收到满意疗效,试举例说明。例1:眩晕张某,女,50岁,干部。主诉:眩晕反复发作10余年。此次因劳累过…  相似文献   

12.
《丹溪心法·头眩》指出:“头眩,痰挟气虚并火,治痰为主,挟补气药及降火药。无痰不作眩,痰因火动,又有湿痰者”。证之临床,因痰而致眩晕者颇为常见。痰在体内往往由于机体本身的阴阳盛衰而演变成寒痰或热痰,并可阻滞血流,而致痰瘀互结。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归纳为眩晕治痰四法,对治疗顽固难治之眩晕,每获良效。一、燥湿化痰法适用于湿痰内盛,滞于中面逆于上,干扰清阳之湿痰型眩晕。证见眩晕而头重如蒙,突然发病,如坐舟车,景物旋转,改变体位则眩晕加剧。常有胸闷不适,泛恶欲吐,甚或呕吐痰涎,多由于闻油腻厚味、腥臭而发病,口中粘腻,舌苔白腻,脉滑、弦或濡缓。用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加天麻、半夏、苡仁、泽泻、陈皮、车前子。《任应秋论医集》指出:“眩晕而  相似文献   

13.
<正> 温胆汤出自《备急千金要方》,是治疗胆虚痰热上扰而致虚烦不眠证的有效方剂,笔者在临床上运用该方治疗多种疾病,疗效满意,现简介如下。慢性胆囊炎宋××,男,42岁,1984年9月30日就诊。发作性右胁下疼痛近2年,伴厌食油腻、嗳气泛  相似文献   

14.
半夏能治夜不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版《中药学》教材“半夏”条云:“本品能燥湿和胃,与和胃安神之秫米配伍,可用于胃不和而卧不安,如半夏秫米汤。”其意思很显然,半夏本身并无安神助眠之能,而用治不寐,是与秫米相配之散。其实,半夏本身确有安眠作用,除了《内经》半夏秫米汤外,历代用半夏治不寐的方剂不乏其例。如《小品》流水汤,以半夏配茯苓、粳米,治疗虚烦不得眠。《千金》温胆汤是著名的治不寐效方,其用半夏配合降气清热化痰药,治疗胆虚痰热上扰,虚烦不得眠。《外台》在“伤寒门”亦收有半夏茯苓汤,用治伤寒不得眠。《古今医鉴》中有张小有名气、治“心  相似文献   

15.
<正> 眩晕一证,早在《内经》中就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的记载。后世医家又在《内经》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新的见解和认识,使之不断充实和丰富。如金·刘河间认为风火可以致眩;元·朱丹溪认为风痰可以致眩;明·张景岳则认为眩晕可以因虚而成。他们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出发,阐明了眩晕证不同的病因病理,指导着临床实践。基于上述情况可知,眩晕的形成主要与风、火、痰、虚四个方面的因素密切相关。从临床实践观察来看,除因风、火、痰致眩不计外,还须进一步重视因虚致眩的问题。所谓“虚”,它既指出阴虚,也概括了阳虚(当然气血双虚也是致眩的因素之一)。如阴虚有热而致眩晕的,治宜滋阴清热;阳虚而致眩晕的,则非用补真阳、祛浊阴的办法不可。所以我们在临证时,既要在重视阴虚致眩的同时,务必还要把阳虚致眩的因素也重视起来。今就本人在临证常用近效术附汤治疗阳虚眩晕证的过程,并附医案介绍如下,仅供参考。患者吴××,女,43岁,家属。自述眩晕  相似文献   

16.
蒋健 《辽宁中医杂志》2008,35(9):1409-1410
温胆汤出自《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由半夏、陈皮、茯苓、竹茹、枳实、甘草以及姜枣组成。本方是从《备急千金要方》温胆汤变化而成,原方较本方少茯苓、大枣,而生姜则重用四两,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此胆寒故也”。后世减生姜用量而治痰热,方名仍称温胆,但功用实为清胆。黄连温胆汤出自《六因条辨》,乃温胆汤去大枣、加黄连而成,进一步加强了清胆的作用。本方功用理气化痰,清胆和胃,主治胆胃不和,痰热内扰证。该证临床表现颇为多彩,诸如胆怯易惊,虚烦不宁,失眠多梦,呕吐呃逆以及癫痫等等,  相似文献   

17.
王艳  杨小军  张福利 《新中医》2014,46(3):217-219
<正>温胆汤首见于南北朝姚僧垣所著的《集验方》[1],后为《千金要方》和《外台秘要》引用,到宋代陈言在原温胆汤基础上加茯苓、大枣进而形成了新的温胆汤,并作为十大名方而沿用至今。温胆汤在《千金方》中主要治疗痰饮留于少阳的"胆寒证",如其载:"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此胆寒故也,亦服温胆汤方。"后陈言将其所治之证进一步发展,由原来的少阳痰饮证扩展为"心胆虚怯、触事易惊、气郁生痰诸证"的痰证。明清时医家对温胆汤有了更全面的认识,除将其治疗范围扩大为痰湿、痰热、湿热证外,亦将其代表之法提炼为分消走泄法。正如叶桂在《温  相似文献   

18.
李涛 《新疆中医药》2010,28(3):86-86,F0003
温胆汤出自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由陈皮、半夏、茯苓、甘草、竹茹、枳实、生姜组成,具有理气化痰、清胆和胃之功效,原用于治疗胆经虚热或痰热上扰所致的虚烦不眠、惊悸或呕恶之证。本方组方严谨精当,燥湿化痰功效确切,笔者用治多种内科杂病;每获良效,兹选举验案如下。  相似文献   

19.
温胆汤一方(牛夏、陈皮、茯苓、甘草、枳实、竹茹)首见于唐孙思邈之《千金方》,但方中有生姜而无茯苓,用治大病后胆寒不眠之症。然后世方书记载,多与此见解相反,如汪昂《医方集解》有云:“胆为清静之腑,又气血皆少之经,痰火扰之则胆热而诸病丛生矣,非因胆寒而与为之温也,正欲其温而不热,守其清静之故”。说明所谓“温”者,是因胆热而设,以胆欲不寒不燥,  相似文献   

20.
温胆汤源于唐·孙思邈的《千金方》,主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本方由半夏、陈皮、茯苓、甘草、竹茹、枳实组成。综观药物组成,是以半夏、陈皮、茯苓、甘草四味药燥湿化痰,和胃止呕,加入竹茹清膈上之热,枳实除三焦痰壅,相济相须,如是则不寒不燥而胆常温矣,故名曰温胆。临床应用治疗胆腑痰热上扰之虚烦不得眠,惊悸,胸闷,口苦呕涎,头目晕眩、幻见、幻闻、幻觉等症,疗效颇佳,现举案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