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猴痘(MPX)是由猴痘病毒(MPXV)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病,猴痘病毒因分离于1958年丹麦哥本哈根实验室发热和痘疹的猕猴体内而得名。猴痘早期散发于中、西非洲人烟稀少的雨林地带,后多发生于刚果民主共和国,近年来,西非和中非人类感染猴痘病例的频率和地理分布有所增加。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起病突然、发热和全身不适,伴以皮肤出疹,但不易与天花、轻型水痘鉴别。除猴子外,其他灵长类动物和啮齿动物都可感染猴痘病毒。本综述旨在对猴痘病毒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以及病毒感染后的诊断、治疗和防治措施进行详细介绍,为积极防范和应对猴痘病毒的流行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猴痘是一种由猴痘病毒引起的人兽共患病,其作为一种自限性疾病,以往缺乏特异性药物。自2022年5月以来,在全球不同区域内人类猴痘病例明显增加。已有国家将针对天花的抗病毒药物(如替考韦马、布林西多福韦、西多福韦等)和痘苗免疫球蛋白作为猴痘特异性治疗药物,主要用于重症和高危人群。虽然天花疫苗接种可能对猴痘病毒具有保护作用,并可能改善临床症状,然而是否需要接种疫苗,需要根据易感者或者暴露者个体的免疫状态、被感染的风险、可能发生感染的严重程度以及是否可以获取抗病毒药物来综合决定。目前不同国家可获取的天花疫苗共有3种:JYNNEOSTM、ACAM2000?和安万特巴斯德天花疫苗,其中前两种目前被推荐用于猴痘的预防接种。疫苗接种策略包括暴露前接种、暴露后预防和密切接触者的环形疫苗接种。本文就猴痘的背景知识、流行病学、预防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能为猴痘的防治和应急管理工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6.
7.
8.
9.
10.
[目的] 探析中医药防治猴痘的内涵和可行性,为降低猴痘病毒传播造成的公共卫生压力及经济损失,制定验之有效的防治策略。[方法] 基于猴痘在全球多个非猴痘疫情流行地区暴发,参考国内外有关猴痘的相关报道及研究成果,梳理中医药千年来的防疫经验,据猴痘的发病特点和临床表现,分析猴痘在中医中所属范畴。研析古今疫病之相关文献,浅探中医药防治猴痘的方法。[结果] 中医学认为,猴痘属中医疫病之疮疹、痘疹范畴。笔者认为猴痘病因病机重点为正气亏虚、卫气不固(本虚),因不良性行为或其他接触条件触感外邪,即感“不正之气”,蓄于体内后发。猴痘病机有寒热之分,仍以热邪为主,在疾病防治过程中当以“透疹祛邪”为基,分期辨证施治,佐以清瘟解毒之法,强调扶正固本之重要性,关注预后,注重情志疗法,悉心防护。[结论] 中医药在疫疹的防治中确有优势,可以进一步推进科学研究,发挥好中医药的独特优势,为猴痘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降低公共卫生压力,促进疾病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2022年非典型猴痘在多个非流行国家暴发,全球累计病例达到21 775例。非典型猴痘暴发所涉及的大多数病例与性行为相关,但关于猴痘是否为性传播疾病目前无明确共识,我国目前发行的猴痘诊疗指南尚不排除猴痘为性传播疾病。本综述从猴痘的病例定义/诊断标准、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和公共卫生防控措施等角度,分析支持非典型猴痘是性传播疾病的证据与其他可能解释,旨在为我国猴痘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2003年5月中旬以来,在美国中西部爆发的猴痘,在美国公众引起很大的恐慌,目前已有81人染病,病例范围达7个州。中国卫生部对此积极做出反应,已向各地发出《卫生部关于做好猴痘防治准备工作的通知》。猴痘1958发生于实验室的猴中,1970年在扎伊尔,现刚果(金)发现首例猴痘患者,病例逐渐增多,并出现人传人病例; 相似文献
13.
近日,美国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CDC)对外发布了“接种天花疫苗以预防猴痘病毒感染”的临时性指南,建议参加猴痘暴发流行调研以及与护理受感染个体和动物相关的所有人员应接种天花疫苗以避免感染猴痘病毒。此外,CDC还建议那些曾与被确诊的猴痘感染病例或动物关系密切或亲密接触者也应接种天花疫苗;这些人可在暴露猴痘病例后的14天内接种疫苗。但田于天花疫苗并未获准用作猴痘的预防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深圳市龙岗区猴痘疫情的临床及流行病学基本特征,并综合进行分析讨论,为猴痘疫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3年6月龙岗区医疗机构发现的16例猴痘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病例的三间分布、高危暴露特点(接触对象、方式、地点等)、发病特点及就诊情况,并结合实际情况以及遇到的问题进行疫情防控相关讨论。结果 病例均为未婚青年男性、男男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疾病通过同性接触的人传人方式传播,感染来源为非固定性伴,暴露地点较为隐匿,潜伏期平均值为8.42 d;病例发现方式以主动就诊为主,为68.78%(11/16);首发症状以发热为主,为56.25%(9/16);主要症状为皮疹和发热,分别为100%和68.75%(11/16);发热到出疹的时间以0~3 d为主,占比90.91%(10/11);出疹部位涉及全身多个不同部位,出疹无特殊顺序;发病到就诊与发病到被发现的时间间隔相近,分别为5.91 d和5.94 d;病例多为HIV感染者,为68.75%(11/16)。结论 猴痘疫情在MSM人群中流行,通过男男性接触经人传人方式传播,但因性伴不... 相似文献
15.
猴痘是一种由猴痘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新发病毒性疾病。1970年在非洲首次发现人感染猴痘病毒。2003年通过国境口岸将患病动物传入美国,并发生美国人类猴痘暴发流行。本文就近年来对猴痘病毒人间传播病例的回顾性研究及检测方法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17.
实验室研究已证实猴痘病毒在美国暴发。猴痘是一种罕见的病毒性疾病,其临床症状与天花相似但很少致命。它多发干中非和西非,1958年因首次在实验室的猴子身上发现而取名“猴痘”。 相似文献
18.
猴痘(monkeypox,MPX)是由猴痘病毒(monkeypox virus,MPXV)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这一地方性病毒在2022年欧美地区多个国家暴发流行,且暴发初期的感染人群高度集中于有过男男同性性行为的群体。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起病突然、发热和全身不适,伴以皮肤出疹,易误诊为天花、轻型水痘。除猴子外,其他灵长类动物和啮齿动物都可感染猴痘病毒。本文对猴痘病毒的概况、流行病学特点、病毒检测方法、临床特征、诊断和预防等方面做一综述,为积极防范和应对猴痘病毒的流行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
鼠痘(Mousepox)是由鼠痘病毒(MPV)引起的实验小鼠的一种烈性传染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型,大部分为隐性感染。本病多呈爆发性流行,致死率极高,常造成全群淘汰〔1〕,给科研、生产带来极大的危害。1930年Marchal等发现在实验小鼠脚掌注射一种病毒可引起小鼠肢体脱落,他们便把这种疾病定名为“传染性脱脚病”〔2〕,1946年Burnet等用血凝试验证明MPV与牛痘苗病毒具有相同抗原关系。后来,Feuner把这种疾病改名为鼠痘〔3〕。本病遍及全世界,最早流行于欧洲和亚洲一些国家。美国曾报导几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