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王旭教授从肝脾肾三脏分期治疗甲亢突眼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方法]从甲亢突眼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转归、治疗方法与肝脾肾三脏关系方面论述王旭教授诊治甲亢突眼的学术观点及临床经验,最后列医案进行佐证。[结果]王旭教授认为本病的发病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其基本病机为"肝郁化火生痰,痰火上扰空窍,日久损及脾肾",痰浊瘀血是其重要病理因素,因此主张从肝脾肾分期论治甲亢突眼;常用清肝养肝、健脾祛湿、化痰祛瘀、滋补肝肾等治疗方法,临床取得满意疗效。[结论]王旭教授治疗甲亢突眼的临床经验行之有效,值得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足又称糖尿病肢端坏疽 ,属中医“消渴脱疽”范畴 ,是糖尿病常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今对其病因病机、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 糖尿病足的病因病机近年中医对此研究比较活跃 ,高忠梁[1] 认为该病是因消渴日久 ,阴损气耗而致气阴两伤 ,阴阳俱虚 ,脏腑功能失调 ,进而气血运行受阻 ,导致气机阻滞 ,湿浊内停 ,痰浊瘀血痹阻脉络。其中病久肝肾阴虚 ,痰浊瘀血痹阻四肢脉络是主要病机[1] 。刘毅斌[2 ] 认为患者普遍存在瘀血阻滞 ,脉络痹阻 ,又因外感邪毒 ,局部热毒蕴结而发病 ,其中气虚血瘀 ,瘀血阻滞 ,脉络痹阻尤为关键。熊曼琪[3 ] …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古今文献研究,对血脂异常中医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进行了初步探讨,指出血脂异常的病因为嗜食肥甘厚味,暴饮暴食,饮酒过度,脾、肝、肾三脏虚损;病机核心是脾失运化,肝失疏泄,肾失气化;病理产物为内湿、痰浊、瘀血。血脂异常乃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脾虚,累及肝、肾,其标为内湿、痰浊、瘀血流注于血脉,痰瘀互结,以致脉道不畅。中医治疗可以从脾、肝、肾入手,施以健脾益气、疏肝理气、补肾填精、化瘀祛痰之法。  相似文献   

4.
赵淳教授认为肝阳、肝风、痰浊、瘀血等相兼为患成为眩晕病主要病理机制 ,而肝脾肾三脏虚损或功能失调成为眩晕病发病的基础。提出眩晕病“通补”论治原则 ,以调理阴阳 ,补虚泻实为论治目标 ,拟滋养肝肾 ,填精生髓 ,补益气血 ,培土扶木为治本之法 ,平肝潜阳 ,豁痰行瘀 ,驱风通络为治标之术。痰浊瘀血 ,既是本病病因也是该病病理产物 ,把豁痰行瘀贯穿于治疗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吴金玉教授治疗慢性肾脏疾病的临床经验。[方法] 通过临床跟诊,收集整理并分析记录吴教授治疗慢性肾脏疾病的医案,查阅相关古籍和文献资料,阐述吴教授对该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分析其诊治思路,并附验案加以佐证。[结果] 吴教授认为,慢性肾脏病总以本虚标实为主,以脾肾亏虚为本,湿浊瘀血为标,在临床治疗中重视顾护脾胃,从脾治肾,同时兼顾补益气阴,而邪实中又以“瘀血”为要,擅用活血化瘀之法。所举医案中医辨病为水肿,属脾肾气虚、瘀血内阻之证,治以健脾益肾、活血祛瘀、益气养阴、标本同治,以后天脾气固补先天肾气,祛除湿浊瘀血,邪去正安,疗效显著。[结论] 吴教授辨治慢性肾脏疾病,详辨病因病机,标本兼治,治疗上以脾肾亏虚、湿浊瘀血为切入点,据证化裁,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学习和推广。  相似文献   

6.
从痰瘀论治高脂血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脂血症(hyperlipidemia,HL)即脂质代谢紊乱,是目前公认的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和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目前高脂血症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但近期的研究表明,中国高脂血症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偏低[1]。因此根据我国国情,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采取综合措施,降低其导致AS的危险性是我国心血管疾病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2]。现代中医学从病机角度认为,高脂血症属祖国医学“痰浊”、“瘀血”范畴。近年来中医药从痰瘀论治高脂血症的理论探讨和临床研究较多,现将近5年来的有关文献综述如下。1痰浊、瘀血与高脂血…  相似文献   

7.
中医治疗老年高脂血症八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饮食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极为普遍,高脂血症患者也随之日益增多。现代医学认为高脂血症是血浆中脂质和脂蛋白代谢紊乱的结果,它的发生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物质基础,与心脑血管疾病尤其是老年医学关系甚为密切,中医论治老年高脂血症的方法较多,究其规律,病性属阴阳虚实,病位在肝脾肾,后期往往涉及到心,病理变化多为痰浊与瘀血。临床常用的降脂方法有:l祛痰降法法高血脂为血中之痰浊。多因脏腑功能失调,脂类代谢紊乱,水液不能正常输布,停而成饮,凝聚成痰,精化为浊,痰浊内蕴,而成此症。临床多表现为形体肥胖,嗜食肥甘,头…  相似文献   

8.
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病的主要病理基础,属中医“痰浊”、“血瘀”及“眩晕”、“胸痹”、“中风”等范畴。笔者总结了近几年有关中医药治疗本病的相关报道。多数学者认为其病因病机为肾虚及肝、脾功能失调,而产生痰浊、瘀血的本虚标实之证,治疗方面以辨证分型论治.自拟方治疗和以“祛痰化湿”治则为主治疗。据报道均有较好的疗效。可见中医药在治疗高脂血症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值得在统一分型标准和疗效客观指标的情况下,进一步探讨和研究,使祖国医学有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患者寿命的延长·本病的发病率也明显提高。现将近几年来中医药对该病的临床研究情况综述如下;1病因病机本病的基本病机特点是“本虚标实”。其认识主要有以下几种:时氏[1]认为:本虚为气阴两虚.可向脾肾阳虚、肝肾阴虚、阴阳两虚转化.标实为挟瘀血、水湿、浊毒等;居氏[2]例认为本病的病机为肾虚挟瘀或脾肾阳虚挟瘀,或肝肾阳虚挟瘀;高氏’‘’认为以阻虚为本,日久阴损耗气.阴报政阳·可见气阴两虚,气虚血瘀贯穿本病始终;王氏*‘认为本病早期多后气阴两虚,久则脾肾两虚…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足的病因病机近年来中医对糖尿病足的研究比较活跃。有人认为该病是因消渴病日久,阴损气耗而致气阴两伤,阴阳俱虚,脏腑功能失调,进而气血运行受阻,致气机阻滞,湿浊内停,痰浊瘀血痹脉络。其中病久肝肾阳虚,痰浊瘀血痹阻四肢脉络是主要病机。有人认为患者普遍存在瘀血阻滞,脉络痹阻,又因外感邪毒,局部热毒蕴结而发病,其中气虚血瘀、瘀血阻滞、脉络痹阻尤为关键。有人认为本病属于虚标实之证,以气阴两虚为本,瘀血、热毒为标,以气虚血瘀、阳气不达为病机关键。总之,各家一致认为其病机关键是气阴两虚,痰浊,瘀血痹阻脉络。中医药治疗(1)综…  相似文献   

11.
高脂血症为中老年人的多发病证。主要表现有,不同程度的头晕、头痛、耳鸣、胸闷、心悸、健忘、神疲、乏力、纳呆、肢麻、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或弦细,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明显增高等。本病属中医学“痰浊”、“血瘀”范畴。由于中老年人五脏渐亏,脾气本虚,或因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伤及脾胃,或嗜酒无度,酿湿生痰导致痰浊内生,痰必致瘀,瘀阻脉络以致血脉瘀滞而出现高脂血症。根据患者症状,舌脉等征象,中医认为其病机多为本虚标实之证,以肝肾阴虚、肺脾气弱为本,痰浊壅盛、瘀血阻滞为标。治当益肝肾、健脾胃、补气血、化痰浊、通经络、祛瘀血、降血脂。  相似文献   

12.
抑郁症临床分为初、中、末三期,初期病位在肝脾,病变涉及少阳,病性为实,主要病机为肝失疏泄、脾失健运;中期肝气郁滞较重,其病位涉及肝胆脾胃,病性亦为实证,主要病机为肝气郁滞,可伴痰浊内生;末期虚证多见,病位涉及心肺肝肾等,可兼痰浊瘀血阻滞,也有因虚致实之证.  相似文献   

13.
王晖教授治疗高脂血症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晖教授学识渊博,精研歧黄,博采众方,屡起沉疴.笔者侍诊近两年,窥得王老师治疗高脂血症经验一斑,今撰小文,以飨诸位学友. 1 病因病机 高脂血症属于中医"痰浊"范畴,常因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少劳过逸,脏腑功能失调,浊脂留滞于血脉所致.王老师认为高脂血症病机虽然复杂,但不外于"脾肾气虚,气机不利,清浊混杂,痰浊瘀阻"之根本.<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津四布,五经并行."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输布水谷精微于五脏和经脉,脾气不足,脾不布津,津聚为湿,湿聚成痰,痰浊成脂;脾不散精,精微不布,津凝为浊.肾为后天之本,主津液,肾气不足,蒸腾无力,脾失温煦.运化无权,膏脂不化,浊凝成痰,而成高脂血症.  相似文献   

14.
高脂血症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类代谢性疾病。冯玲教授认为本病多因“郁”作祟,认为本病之“郁”即因脏腑气血失和,水谷精微输布不畅,膏脂郁于脉中而酿生脂浊,包括气滞、痰阻、血瘀等病理要素。气郁致浊是本病的核心病机。本病主要病位在脾,与肝、肺密切相关。因此,冯玲教授提出了以“宣畅气机,散郁泄浊”为基本治则辨治本病。一方面,通过运脾土、疏肝木等方法内燮升降以畅气机、泄郁浊。另一方面,运用汽疗调脂法外开玄府以宣气机、散郁浊。内外同调,散郁行滞,泄浊降脂,临床治疗高脂血症效果较好。文末另附验案一则,以期为临床防治高脂血症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关键病机是“诸湿肿满,皆属于脾”。五脏脏气相通,传变有次,心受脾逆传而来的病气,即子病传母,而后又传心所克之肺,将病邪留止在生己之肝脏,终于己所不克之肾脏,即“脾病”导致“心病”。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发病早期,心脏舒张功能减退,导致脾肺气虚、痰浊内生,治应健脾益肺、祛痰消肿,可选参苓白术散肺脾同治;发病中期,随着肺循环瘀血的加重,导致肝脾不和、瘀血内停,治应理脾疏肝、散瘀行血,可选四逆散调脾疏肝;发病晚期,肺循环和体循环瘀血同时存在,导致脾肾阳虚、水饮泛滥,治应温脾暖肾、温阳化饮,可选真武汤温脾暖肾。  相似文献   

16.
痛风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代谢性风湿病。金明秀教授认为,痛风性关节炎多以毒邪为患,毒邪侵袭或损伤经络,导致经脉痹阻不通。其病机为脾肾亏虚为本,湿热、痰浊、瘀血痹阻为标,属本虚标实之证,以脾肾亏虚,毒邪痹阻为病机特点。急性期治疗以清热祛湿化痰活血排毒为大法,慢性缓解期以伏毒内蕴为基本病机,以补益脾肾、化浊解毒为主要治则。遵循以上治则辨证论治,遣方用药,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痰是脏腑功能失调,或疾病过程中由于水液代谢障碍而产生的病理产物。这种病理产物一旦形成,同时又作为新的致病因素引起更广泛的病理变化,具有病种广泛、复杂多变、病症怪异等临床特点。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不节均可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气机升降失常、水液代谢障碍而成为痰。在五脏之中,痰的形成与肺、脾、肾三脏关系尤为密切。故有“百病兼痰”、“痰为百病之母”、“怪病多痰”之说。近几年来,现代医学对痰的认识不仅仅是“有形之痰”,更重要的是“无形之痰”、“微观之痰”,对痰证的本质有了更深的研究,现将近年来的有关研究成果综述如下。1痰证与血液流变学《内经》云:“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入于脉,化以为血。”《血证论》提出:“血积既久,亦能化为痰水。”可见机体气机调畅,则津液化生为血液;病理条件下,气机逆乱,则津液溢出常道便成痰浊,故中医素有“痰血同源”、“津血同源”、“痰瘀同源”之说。当内外病邪致机体血行失常,使血液生理功能不良,或完全丧失而变为痰浊,痰浊既成,又可防碍血流的正常运行。因此,不少学者认为血液流变学异常可能是中医痰证的本质之一。陈氏等[1]认为,血浆粘度增高可引起血液的粘滞性增加,使血液流动缓慢,血管内压增高,这一血液流...  相似文献   

18.
慢性肾功能衰竭辨治理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临床表现来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病位虽然在肾,但其病理当责之于脾肾亏损.二脏功能共同失调的结果。而另一方面所表现的瘀血之象,是脾肾亏损日趋严重,致使湿浊泛滥.瘀血内阻所致,故认为脾虚肾亏是本病病机的根本.瘀血湿浊只为其标:在治疗此病时,应以健脾补肾、活血泄浊为法则,用药遣方攻补兼施,才能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9.
偏头痛的中医病因病机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中医学认为偏头痛病因病机复杂,症见多端,但不外外感和内伤两大类,多因风、寒、湿、痰、瘀以及肝、肾、脾、胃等脏腑功能失调受损,复感外邪而诱使发病,导致清阳不升,浊阴不降,甚至气机逆乱,湿邪流注,痰浊内蕴,瘀血阻络,寒凝气滞,脑脉失养,气机不畅而发为头痛.  相似文献   

20.
乳腺增生病中医治疗近况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乳腺增生病属于中医"乳癖"的范畴.中医学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是肝气郁结,痰凝血瘀,冲任失调[1];其中冲任失调为发病之本,肝气郁结、痰凝血瘀为发病之标,病位在肝脾肾,病性是本虚标实.张鲜桃[2]、郭四红[3]、苏瑛[4]认为肝郁气滞是乳癖发生的主要原因,许履和[5]根据本病乳房胀痛结块、胸闷嗳气等症于情绪抑郁、月经来潮时加重,认为本病病机在肝,肝与冲任相互影响,肝气不舒,冲任失调,经水一行,肝气得舒,固诸症皆减,故治法上以疏肝解郁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