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 毫秒
1.
史冬梅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0,20(6)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定量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分子链信号扩增技术(bDNA),检测172例乙肝患者血清中HBV DNA。结果各类型肝病患者血清病毒定量<0.7mmol/ml者所占各自比率分别为:急性88.0%,慢性32.3%,慢性重型66.7%,肝硬化19.4%,肝癌50.0%。46例慢乙肝肝活检显示:纤维化程度35岁以上组明显高于35岁以下组(P<0.01)。而96例慢乙肝病毒定量35岁以下组明显高于35岁以上组(P<0.01)。结论HBV的存在与复制是导致肝组织病变的最根本因素。 相似文献
2.
本世纪七十年代末,Galibert等应用DNA重组技术(DNA recombinat technology)将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基因克隆成功,标志着对HBV的研究进入分子生物学的新阶段。目前,对HBV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一个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分子杂交技术,该技术的主要原理 相似文献
3.
4.
5.
近年来 ,定量PCR检测技术不仅用于科研领域 ,也成为临床检验重要的检测手段。现将 16 9例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 )患者的血清HBVDNAPCR定量检测结果 ,结合临床资料 ,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检测对象 2 0 0 0年 10月至2 0 0 1年 2月 ,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各型乙肝患者共 16 9例 ,其中男 118例 ,女5 1例 ,平均年龄 37.3岁。按 2 0 0 0年全国病毒性肝炎治疗方案的诊断标准分型 ,急性肝炎 14例 ,慢性肝炎轻度47例 ,慢性肝炎中度 6 4例 ,慢性肝炎重度 16例 ,重型肝炎 8例 ,肝硬化 2 0例。1.2 检测方法 16 9例乙肝患者均作H… 相似文献
6.
819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与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为探讨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和HBV DNA的关系和意义,我们对819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与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收集1999年1月~2001年10月同时接受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和HBV DNA 2项检测的本院门诊和住院病人的血清,全部为静脉采血于一次性试管,当天分离血清,一份贮存于4℃冰箱用于检测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1周 相似文献
7.
《实用医技杂志》2019,(10)
目的比较慢性乙型肝炎与肝硬化患者血清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及乙型肝炎病毒(HBV DNA载量水平,探讨其与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经临床确诊的184例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炎后肝硬化的患者,根据临床诊断结果分为慢性乙型肝炎组和肝硬化组,各92例。所有患者均进行HBV DNA定量检测及乙型肝炎5项定量检测,对比2组患者血清HBsAg和HBV DNA载量水平及其相关性。结果慢性乙型肝炎组患者的HBsAg及HBV DNA载量水平均较乙型肝炎肝硬化组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sAg及HBV DNA载量水平在慢性乙型肝炎组及乙型肝炎肝硬化组中呈正相关。结论血清HBsAg及HBV DNA载量水平可有效反映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的情况,且HBsAg与HBV DNA载量水平之间存在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荧光定量PCR检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 DNA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HBV)DNA的含量,了解其与免疫学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和ELISA法,分别检测287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DNA含量和免疫学指标。结果287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检出HBVDNA199例,阳性率为69.34%(199/287);144例HBsAg、HBeAg、抗HBc三项阳性的血清,其血清中HBVDNA也全部阳性;而HBsAg、抗HBe、抗HBc三项阳性和HBsAg、抗HBc二项阳性的标本,HBVDNA的检出率分别38.9%(42/108)和37.1%(13/35)。结论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DNA的拷贝数与HBeAg密切相关,但系统转换不能说明HBV停止复制,而只是复制水平的降低而已。 相似文献
9.
10.
乙型肝炎病毒(HBV)持续感染是引起乙型肝炎慢性化及肝炎肝硬化的主要原因。我国HBV感染率高,且每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展为肝硬化的发生率高达14%[1],HBV在肝细胞内复制引起一系列病理损伤是导致肝炎肝硬化的始动因子,目前关于慢性乙型肝炎血清HBV DNA水平与肝组织炎症的研究较多,但对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与肝纤维化指标研究不多[2]。我们对我院81例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与血清肝纤维化四项指标包括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Ⅳ-C)及Ⅲ型前胶原(PCⅢ)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应用Southern plot,对24例慢性乙肝患者(夫妇中至少有1个是乙肝患者)的流产绒毛、胎肝、胎儿内生殖系统组织进行HBVDNA检测和研究。22例流产绒毛中检出整合型合并游离型HBV DNA 1例,阳性率4.5%,2例胎肝DNA中检测出1例整合型合并游离型HBV DNA。以上结果除以分子生物学角度证实HBV宫内感染外,还高度提示:HBV存在经生殖细胞垂直传递子代的可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12周血清乙型肝炎病毒DNA(HBV DNA)水平变化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了84例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12周血清HBV DNA自发性变化的情况,并根据患者基线谷丙转氨酶(ALT)水平、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阴性及阳性分组,分析基线ALT水平、HBeAg阴性或阳性对HBV DNA下降水平的影响。结果:①HBeAg阳性组基线HBV DNA水平与12周时HBV DNA水平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BeAg阴性组基线HBV DNA与12周时HBV DNA水平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ALT〉5 ULN组基线HBV DNA水平与12周时HBV DNA下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LT≤2 ULN组基线HBV DNA水平与12周时HBV DNA下降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 ULN〈ALT≤5ULN组基线HBVDNA与12周时HBVDNA下降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乙型肝炎12周血清HBVDNA水平存在一定水平的下降,且与肝脏炎症程度有相关性,而与HBeAg阴性或阳性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血清乙肝病毒X基因的检测方法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血清乙肝病毒(HBV)X基因的检测方法及肝病患者X基因检测的意义。方法 通过PCR扩增法探讨HBV X基因的检测方法,对扩增产物的序列进行测序分析,并对30例肝癌及32例肝硬化患者血清HBsAg、HBeAg与X基因进行检测。结果经琼脂糖电泳与序列分析表明,扩增产物与X基因序列一致。血清学检测显示,2例肝癌与2例肝硬化患者血清中X基因检测阳性,但HBsAg检测阴性。结论 应用PCR法能在血清中扩增出完整X基因片段,为研究X基因的序列变化与肝癌发生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有效途径。部分肝病患者血清HBsAg阴性,但在血清中能检出X基因,提示肝组织中存在X基因整合。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血清HBV DNA含量的临床意义。方法血清HBV DNA定量检测采用荧光PCR法(FQ—PCR);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标记相应肝组织中aBcAg,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血清HBV DNA含量较低组(A、B组),肝组织中aacAg的表达呈阴性或少数阳性;而血清HBV DNA含量较高组(C、D组),肝组织HBcAg表达多数呈阳性或强阳性,随着血清HBV DNA含量的升高肝组织HBcAg表达强度和范围也随之增加。结论血清HBV DNA定量检测能较好地反映乙肝病毒在体内的复制状况。 相似文献
15.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分泌型IgA水平与HBV DNA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省鹤峰县人民医院检验科,鹤峰 445800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分泌型IgA(SIgA)水平与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含量的关系,为临床提供一个新的评价HBV复制状态及肝细胞损伤的指标。方法 100份经ELISA检测并确诊为乙型肝炎的患者血清用荧光定量PCR检测HBV DNA的拷贝数,用ELISA并经酶标仪定量其SIgA的量。结果 SIgA的含量与HBVDNA的拷贝数的对数呈正相关(r=0.69,P<0.01),在HBsAg( )/HBeAg( )/HBcAb( )组和HBsAg( )/HBeAb( )/HBcAb( )组中SIgA含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HBV DNA拷贝数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1)。结论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SIgA的含量在评价HBV的传染性及肝细胞损伤程度方面比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HBV-M)更灵敏、准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与乙肝肝硬化乙型肝炎病毒RNA(HBV RNA)和乙型肝炎病毒DNA(HBV DNA)之间的差异及相关性。方法 选取33例CHB为对照组,25例乙肝肝硬化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持续使用强效核苷及核苷酸类药物(Nucleostide Analogues,NAs)治疗半年以上,比较两组HBV RNA、HBV DNA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阳性率及表达水平。并采用Spearman法对HBV RNA、HBV DNA、HBsAg、肝功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在乙肝肝硬化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观察组HBV RNA、HBV DNA阳性率、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的表达水平均高于CH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之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HBV RNA与HBV DNA呈正相关(r=0.715,P<0.01),与其余肝功指标均无相关性(P>0.05)。ROC曲线分析HBV RNA、HBV DNA与AST对乙肝肝硬化的鉴别诊断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46(95%CI:0.613~0.880)、0.729(95%CI:0.591~0.866)和0.640(95%CI:0.494~0.786),HBV RNA联合HBV DNA鉴别诊断乙肝肝硬化的AUC为0.754(95%CI:0.623~0.885)面积最大,诊断价值最高。结论 乙肝肝硬化与CHB的HBV RNA和HBV DNA水平存在明显差异,两者联合在CHB与乙肝肝硬化的鉴别诊断价值更高,HBV RNA可考虑作为常规检测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乙型肝炎肝硬化(HBV-LC)患者HBsAg定量和HBVDNA定量的变化及两者的相关性。
方法采集46例CHB轻中度患者(CHB-LM组),24例CHB重度患者(CHB-S组)和28例HBV-LC患者入院时及51例患者经核
苷(酸)类似物(NA)抗病毒治疗4.08±3.06 月时的血清标本;采用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HBsAg 水平,荧光PCR 定量检测
HBVDNA载量。多组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治疗前后比较采用Wilcoxon检测,相关
性分析采用Spearman检验。结果HBsAg和HBVDNA定量在CHB-LM组、CHB-S组和HBV-LC组中逐渐下降(χ2=12.537和
8.381,P=0.002和0.015);CHB-LM组和CHB-S组HBsAg和HBV DNA定量值均高于HBV-LC组(P<0.05);CHB-LM和CHB-S
两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0.649和0.032,P>0.05)。HBeAg阳性患者HBsAg和HBVDNA定量在CHB-LM组、CHB-S
组和HBV-LC 组中呈下降趋势(χ2=6.146,P=0.046 和1.009,P>0.05);CHB-LM组HBsAg 定量高于HBV-LC 组(Z=-2.247,P=
0.025)。HBeAg阴性患者HBsAg和HBVDNA定量在CHB-LM组、CHB-S组和HBV-LC组中逐渐下降(χ2=7.196和14.658,P<
0.05);CHB-LM 组和CHB-S 组HBsAg 和HBV DNA 定量均高于HBV-LC 组(P<0.01)。HBsAg 与HBVDNA 定量水平在
CHB-LM 组(r=0.389,P=0.009)、HBV-LC 组(r=0.431,P=0.022)中均呈正相关性;而在CHB-S 组中无相关性(r=0.348,P=
0.104)。与NA抗病毒治疗前相比,51 例患者治疗后HBsAg水平略有下降(Z=-1.050,P=0.294),而HBVDNA水平明显下降
(Z=-5.415,P<0.001);治疗后HBsAg定量与HBVDNA定量无统计学相关性(r=0.241,P=0.111);且两者治疗前后的差值也无统
计学相关性(r=0.257,P=0.085)。结论HBsAg和HBVDNA定量在CHB-LM、CHB-S和HBV-LC患者中逐渐降低,按照HBeAg
阳性和阴性分组后,这种趋势依然存在;HBsAg和HBVDNA之间呈正相关,但并非绝对平行。
相似文献
方法采集46例CHB轻中度患者(CHB-LM组),24例CHB重度患者(CHB-S组)和28例HBV-LC患者入院时及51例患者经核
苷(酸)类似物(NA)抗病毒治疗4.08±3.06 月时的血清标本;采用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HBsAg 水平,荧光PCR 定量检测
HBVDNA载量。多组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治疗前后比较采用Wilcoxon检测,相关
性分析采用Spearman检验。结果HBsAg和HBVDNA定量在CHB-LM组、CHB-S组和HBV-LC组中逐渐下降(χ2=12.537和
8.381,P=0.002和0.015);CHB-LM组和CHB-S组HBsAg和HBV DNA定量值均高于HBV-LC组(P<0.05);CHB-LM和CHB-S
两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0.649和0.032,P>0.05)。HBeAg阳性患者HBsAg和HBVDNA定量在CHB-LM组、CHB-S
组和HBV-LC 组中呈下降趋势(χ2=6.146,P=0.046 和1.009,P>0.05);CHB-LM组HBsAg 定量高于HBV-LC 组(Z=-2.247,P=
0.025)。HBeAg阴性患者HBsAg和HBVDNA定量在CHB-LM组、CHB-S组和HBV-LC组中逐渐下降(χ2=7.196和14.658,P<
0.05);CHB-LM 组和CHB-S 组HBsAg 和HBV DNA 定量均高于HBV-LC 组(P<0.01)。HBsAg 与HBVDNA 定量水平在
CHB-LM 组(r=0.389,P=0.009)、HBV-LC 组(r=0.431,P=0.022)中均呈正相关性;而在CHB-S 组中无相关性(r=0.348,P=
0.104)。与NA抗病毒治疗前相比,51 例患者治疗后HBsAg水平略有下降(Z=-1.050,P=0.294),而HBVDNA水平明显下降
(Z=-5.415,P<0.001);治疗后HBsAg定量与HBVDNA定量无统计学相关性(r=0.241,P=0.111);且两者治疗前后的差值也无统
计学相关性(r=0.257,P=0.085)。结论HBsAg和HBVDNA定量在CHB-LM、CHB-S和HBV-LC患者中逐渐降低,按照HBeAg
阳性和阴性分组后,这种趋势依然存在;HBsAg和HBVDNA之间呈正相关,但并非绝对平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不同临床分型与HBVDNA载量及肝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及速率法对482例慢性乙型肝炎(CHB)进行血清HBVDNA定量和ALT、AST检测,根据其临床分型分为e--CHB、e+-CHB,分别观察其与HBVDNA载量、ALT、AST水平关系。结果 e--CHB与e+-CHB相比,前者年龄远大于后者(P<0.01),血清HBVDNA载量低于后者(P<0.01),血清ALT、AST水平高于后者(P<0.01)。e--CHB组随血清HBVDNA载量升高,其ALT、AST水平进行性升高(P<0.05),e+-CHB组血清ALT、AST水平与HBVDNA载量无关。结论 CHB不同临床分型在病毒学、生化学存在明显不同,对于e+-CHB患者HBeAg阳性是判断HBV复制的良好指标,其体内HBVDNA载量与肝脏炎症程度无关。e--CHB患者体内HBVDNA载量与肝内炎症程度相关,应重视对e--CHB患者的随访和治疗。 相似文献
19.
PCR检测慢性肝炎患者血清和周围淋巴细胞中HBV D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结合 Southern Blot,DNA 探针杂交技术检测21例慢性肝炎患者血清和周围淋巴细胞中的乙型肝炎病毒(HBV)的 DNA,10例 HBeAg 阳性患者与6例抗 HBe 阳性患者的血清和(或)周围淋巴细胞中查到 HBV DNA。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