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 中、西医学对心与脑的认识发展概述中医学奠基之作《黄帝内经》的脏腑学说及藏象学说 ,均认为“五藏六腑之大主”、“君主之官”心脏的功能既“主血脉”(如《素问·痿论》曰“心主身之血脉”等 ) ,又“主神明”(如《素问·灵兰秘典论》曰“心者 ,君主之官也 ,神明出焉”等 )  相似文献   

2.
"心主神明"与"脑主神明"的再认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首先分析了诸家对“心主神明”与“脑主神明”争论所存在的误区;其次阐明了“心主神明”并非《内经》原旨以及“神”、“神明”、“神志”的内涵;并揭示了“心神”与“脑神”的关系及其实质;最后结论说明“神明”之争是无价值的。心神说和脑神说可在“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理论中获得完美的结合。  相似文献   

3.
对"心主神明"和"脑主神明"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人体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探讨“心主神明”与“脑主神明”的联系与区别。从整体观看 ,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在脏腑系统属心 ,是“心主神明”的体现 ;具体而言 ,意识、思维属脑 ,是“脑主神明”的反映。从辨证论分析 ,心主“生命之神”,是生命活动的基础 ;脑主意识、思维等高级生命活动 ,是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两者结合 ,“心主神明”与“脑主神明”协同作用 ,才能发挥正常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4.
再论"心主神明"与"脑主神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主神明"与"脑主神明"的理论是目前中医界争论的焦点之一,临床上心血管病患者精神情志的异常表现,也受到越来越多临床工作者的关注,因此,阐明"心主神明"的现代生物学内涵不仅具有理论价值,而且具有临床指导作用.为"心主神明"提供科学而有力的依据,是目前中医基础理论研究者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从植物状态论“脑主神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理论上探讨“脑主神明”。自《内经》提出:“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奠定了“心主神明”的中医基本理论。“心主神明”即人的意识、思维、精神、情感等活动均归属于心的功能。但在临床工作中,人们发现急性颅脑损伤及多种疾病致脑损伤后,一部分患者出现社会功能完全丧失,即植物状态。病人虽然体温、呼吸、血压、心跳均正常,但意识丧失,无任何感知觉、记忆、思维、情感、意志、行为的功能,此无法用“心主神明”所解释,而正说明人体意识、思维、记忆、情感、精神等活动是有脑所主,即“脑主神明”。修正“心主神明”而倡“脑主神明”有利于完善和发展中医脑病学的理论,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6.
再议"心主神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帝内经》日“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中医的“心神论”由此而确立,这一理论不仅成为中医脏象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且为中医心理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基础。随着现代脑科学的飞速发展,部分人认为“心主神明”理论产生受历史条件限制,对脑认识不足,应是“脑主神明”,建立以脑为中心的五脏一体说。另外,又有人倡导“心脑共主神明”。面对众说纷纭的争论,笔者再次学习《内经》有关论述,略有所感,请同道斧正。  相似文献   

7.
从老年性痴呆的研究论“脑主神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宋琳  朴钟源  谢宁 《天津中医药》2007,24(2):133-134
从老年性痴呆(AD)研究的角度进行探讨,认为肾精亏虚为主的五脏虚衰是AD发生的病变基础,肾精充盛,髓海有余,脑主神明功能正常。反之,则发为痴呆。可知AD病位在脑。同时,具有补肾填精开窍的古方地黄饮子动物实验研究证实是治疗AD的有效方剂,对于探讨“脑主神明”说也提供了证据。因此,在从老年性痴呆的研究中应重新理清“心主神明”论,确立“脑主神明”说。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心主神明"与"脑主神明"的理论依据,认为"心主神明"论是建立在中医整体观念之上,说明五脏、心、精神活动之间关系的一种学说,对中医脑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但"心主神明"论也导致中医对脑这一重要的器官缺乏独立和完整性的认识。提出应当提倡"脑是主管知觉、运动、思维和记忆的器官"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关于“孰主神明”的争鸣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心主神明”观念的形成,乃是由心之于身,犹君主之于社稷国家的观念推论而来;在中医学中,脑连属于脏腑的“资格”都不具备,也就更谈不上将“主神明”的功能赋予脑了,故“脑主神明”“纵然能说必不能行”;“心脑共主神明”既无必要,也不可行。并对中医界热衷于“脑主神明”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反思。  相似文献   

10.
中医学认为“心主神明”。随着现代医学的传入和影响,“脑主神明”之说日盛。然观近年“心主神明”和“脑主神明”之争,多停留在引经据典和考证推理之上,从临床实践来论证的则少之又少。作者不揣愚浅,总结颅脑损伤之临床所见以论证“脑主神明”之说。  相似文献   

11.
关梓桐  徐雅 《世界中医药》2014,9(9):1243-1246
根据中医对"神"定义的不同概念,来阐述"心主神明""脑主神明""心脑共主神明"这三个学派的学术观点及论据。并赞同从神的不同角度来分别阐述心主识神和脑主元神的"心脑共主神明"的观点。认为此观点更符合临床实验研究,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从脑主神明角度论针灸治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脑主神明的理论,分析针灸治神与脑主神明的关系。指出脑主神明对治神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并提出了治神的具体要求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3.
《山东中医杂志》2017,(11):948-950
目的 :对5年内收治的800例诊断为小儿脑性瘫痪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求小儿脑瘫治疗新思路。方法 :结合中医"脑主神明"理论的发展轨迹,对800例小儿脑瘫患者病例的证型、疗效以及患者性别、年龄对疗效的影响进行回顾性研究,主要药物有脑康灵胶囊内服。结果:采用补脑开窍、舒筋活络法在治疗小儿脑瘫上总有效率达到95%,患儿性别因素对治疗效果影响不大,患儿年龄对治疗效果有显著影响,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结论:脑主神明理论指导下的补脑开窍、舒筋活络法治疗小儿脑瘫值得临床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14.
络脉是经脉系统的分支,具有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的作用,在支持气血运行方面呈现双向流动的特性,具有物质交换和新陈代谢的功能。脑为诸阳之会,脑络纵横交错,脑络渗灌气血以充实脑髓并敷布阳气以温煦脑神,为"脑主神明"提供物质基础和源动力。病理情况下脑络不通,毒邪内生,而致"毒损脑络"。"毒损脑络"病机学说不仅应用于中风病机研究中,而且拓展到痴呆等其他脑病中,推动了中医脑病病机理论的发展。新近发现脑内存在"胶质淋巴系统",是星形胶质细胞介导的脑脊液-脑间质液的交换流动系统。胶质淋巴系统把脑脊液中的葡萄糖、脂质、电解质和载脂蛋白E等营养物质和神经活性物质运送到脑组织,也能清除脑内代谢产物(如乳酸)、可溶性蛋白(如β-淀粉样蛋白和Tau蛋白)和异物,这是维持脑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液体流动系统。胶质淋巴系统的发现为神经系统疾病病理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可能成为脑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等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干预的新靶点。作为脑内广泛分布的代谢废物排出途径和物质运送系统的胶质淋巴系统可能是"脑络"病变的生物学基础,是中西医对"毒损脑络"认识的交叉点,从胶质淋巴系统探析"毒损脑络",有可能为揭示"毒损脑络"的现代内涵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15.
从神明的含义,心主神明的理论来源、心的功能定位和物质基础等方面来阐释心主神明理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观察铝暴露后大鼠记忆行为学、电生理长时程增强(LTP)、神经生化(ERK含量)变化,探讨铝物质对学习记忆的影响作用机制,并为中医理论"脑主神明"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方法:实施铝暴露:给大鼠自由饮用不同剂量AlCl3溶液。观察鼠Morris水迷宫行为学表现、细胞外微电极记录各组海马DG-CA3途径的LTP(长时程增强)、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Blot)方法测定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s)活性。结果:对照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的行为学表现、LTP、Western-Blot ERKs表达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铝在体内蓄积可以影响大鼠的学习记忆,并为中医理论"脑主神明"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7.
《黄帝内经》要求医者在针刺时"守神",要有极高的专注力,做好针刺前的解释安抚工作,诊察患者精神状态以及详细问诊病史对于疾病性质及预后的判断有重要意义。针对经络气血虚实的情况,通过不同针刺的手法调理,从而达到"神气乃平"的状态。《黄帝内经》中针刺用神的理论贯穿于针灸医生诊治患者的整个过程,这就要求针灸科医生做到安患者之神以求患者配合,察患者之神以便明晰病情,守医者之神以至神情专注,并通过调患者之气以达调神之目的。  相似文献   

18.
就“脑主神明”与王新陆先生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今庸 《天津中医药》2008,25(5):353-357
"心主神明"、"脑主神明"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通过引用大量原文及临床经验对"脑主神明"的理论从历史渊源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论述,阐明了对"脑主神明"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9.
"心主神明"是中医藏象学说的经典立论,本文从心主神明中医理论渊源,心主神明基础心主血脉,血与脑,血管内皮细胞及内皮细胞因子与神经细胞,临床证据等角度论述对"心主神明"理论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双心疾病常伴有失眠,而失眠是加重双心疾病病情的重要因素。双心疾病伴失眠的基本病机为心"主神明"和"主血脉"功能的受损,一方面,正气不足,心神失其濡养而失眠;另一方面,气滞、痰浊、瘀血等病因阻塞脉道,阴阳不得相交而失眠,即"神明之心"和"血脉之心"同时受扰,故治疗上提倡以安神为要,双心同调。采用抗栓1号方补虚活血以安心神,柴胡疏肝散合半夏厚朴汤加减解郁化痰以通血脉,同时重视调和阴阳及情志疏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