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心钠素(ANP)、脑钠肽(BNP)、C型钠尿肽(CNP)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79例COPD患者和36例健康对照组血清ANP、BNP和CNP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COPD组血清ANP、BNP和CNP水平显著地高于健康对照组(t=3.6841,P〈0.01;t=11.70,P〈0.01;t=2.177,P〈0.05),但Ⅰ、Ⅱ、Ⅲ和Ⅳ级组间血清ANP、BNP和CNP水平方差检验无显著性意义(F=2.123、F=1.515、F=0.165,P均〉0.05)。相互间相关性分析揭示:ANP、BNP和CNP三者间均呈显著正相关(r=0.369,P〈0.01;r=0.354,P〈0.01;r=0.426,P〈0.01)。住院期间死亡的患者血清ANP、BNP和CNP水平显著地高于好转出院的患者(t=5.149,P〈0.01;t=4.875,P〈0.01;t=2.830,P〈0.01)。结论:COPD患者血清ANP、BNP和CNP显著升高,且与病人的稳定情况、肺动脉压力及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利钠肽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清利钠肽(ANP,BNP,CNP)水平的变化,及其与高血压分期和靶 器官损害间的关系。方法:放射免疫分析测定112例EH患者和47例非高血压患者的血清利钠肽(ANP,BNP, CNP)水平,并进行对照统计分析。结果:EH组血清ANP,BNP,CNP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均<0.01),而 且与平均动脉压成显著正相关(P均<0.01),但与体重指数无相关性意义,男女组间无统计学差异。Ⅰ、Ⅱ、Ⅲ期组 间平均血清ANP,BNP,CNP水平依次显著性递增(P均<0.05),不同分期的EH患者之间血清ANP,BNP,CNP水 平均有明显差异(P均<0.05)。EH患者中伴心脑肾并发症组血清ANP,BNP,CNP水平显著高于无并发症组(P 均<0.01)。结论:EH患者血清ANP,BNP,CNP水平显著增高,且与平均动脉压、高血压分期及是否伴有并发症 相关,提示ANP,BNP,CNP变化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高血压的靶器官损害相关并有助于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3.
慢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清ANP和BNP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慢性心房颤动(CAF)患者血清心房利钠肽(ANP)、脑利钠肽(BNP)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放射免疫分析测定102例CAF患者、40例无CAF患者和30例对照组的血清ANP、BNP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CAF组血清ANP和BNP水平均显著高于无CAF组和对照组(P均<0.01);无CAF组血清BN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但ANP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CAF组中ANP与BNP成显著正相关(P<0.01)。CAF患者中Ⅰ、Ⅱ、Ⅲ、Ⅳ级心功能组间平均血清ANP、BNP水平依次显著性递增(P<0.01)。住院期间死亡组血清ANP和BNP水平也显著高于好转出院组(P<0.05,P<0.01)。结论:CAF患者血清ANP和BNP水平显著增高,并随心功能分级依次递增,死亡组更高。  相似文献   

4.
慢性房颤患者TXB2、6-K-PGF1α和PGE2的变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慢性心房纤颤(CAF)患者血清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PGF1α)和前列腺素E2(PGE2)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放射免疫分析测定162例CAF患者、印例无CAF患者和40例对照组的血清TXB2、6-K-PGF1α和PGE2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CAF组血清TXB2水平显著高于无CAF组和对照组(P均〈0.01),6-K-PGF1α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PGE2三组间无显著差异(P均〉0.05),CAF组中TXB2与6-K-PGF1α成显著正相关(P〈0.01)。CAF患者中Ⅰ、Ⅱ、Ⅲ、Ⅳ级心功能组间平均血清TXB2和6-K-PGF1α水平均呈依次显著性递增(P均〈0.01),PGE2无显著性改变(P〉0.05);伴脑血栓组血清TXB2和6-K-PC-F1α水平均显著高于无脑血栓组(P均〈0.01);住院死亡组血清TXB2水平显著高于好转出院组(P〈0.01)。结论:CAF患者血清TXB:水平显著增高,并随心功能分级依次递增,伴脑血栓组更高,死亡组TXB2也明显增高;CAF患者血清6-K-PGF1α水平明显降低;PGE2则无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浆心钠素(ANP)、脑利钠肽(BNP)、C型利钠肽(CNP)在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时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正常对照组(9例)、2型糖尿病无血管病变组(34例)及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组(23例)血浆proANP、BNP fragment及NT-proCNP浓度,分析各组间血浆利钠肽水平的变化及相关因素。结果: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组血浆ANP、BNP明显高于另外2组(P<0.01),而血浆CNP明显降低(P<0.01),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组各亚组(微血管病变组、大血管病变组及微血管合并大血管病变组)间血浆利钠肽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组血浆ANP与BNP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309, P<0.05),ANP与CNP(r=-0.374, P<0.05)以及BNP与CNP(r=-0.653, P<0.01)间存在显著负相关。结论:血浆ANP、BNP及CNP的联合检测可以作为简便、价廉、可靠的糖尿病血管病变的筛选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了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治疗前后血浆ET-1和血清ANF、BNP和TXB2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对33例ACI患者进行了治疗前后血浆ET-1和血清ANF、BNP和TXB2检测,并与35名正常人作比较。结果:ACI患者在治疗前血浆ET-1、血清ANF、BNP和TXB2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经治疗后3个月与正常人组比较仍有差异(P〈0.05)。结论:检测ACI患者治疗前后血浆ET-1和血清ANF、BNP和TXB2水平的变化对疗效观察、预后判断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脑外伤患者血清及血浆相关标志物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血清NSE采用化学发光法;血浆ET、IGF-Ⅱ和CNP采用放射免疫分析。结果:NSE水平颅脑外伤轻型组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中型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重型组患者较正常对照组升高更为显著(P均〈0.01)。该指标水平的变化明显随病情的加重而呈递增性升高。ET水平的变化规律与NSE基本相同。IGF-Ⅱ的变化则显示轻型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中型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显著差异(P〈0.05);重型组则差异更为显著(P〈0.01)。CNP水平其测定值显示较正常对照组低;轻型组CNP水平降低不太明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而中型组和重型组两组患者血浆CNP水平均下降极为显著(P均〈0.01)。其递降规律与颅脑外伤的加重呈显著的平行关系。结论:血清NSE及血浆ET、IGF-Ⅱ及CNP的变化与急性颅脑外伤的病理生理过程关系密切,其测定对于早期评估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和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血清性激素与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发病与性激素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了87例男性EH患者及81例女性绝经后EH患者和相应正常对照组的血清性激素(LH、FSH、E2、P、T)水平,并进行高血压分期对照分析。结果:男、女EH患者血清E2、P、T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LH、FS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其中男性EH组FSH水平和对照组相比下降不明显(P〉0.05)。Ⅰ、Ⅱ、Ⅲ期EH患者性激素水平经F检验无显著差异(P〉0.05)。相关分析显示,男性EH组E2水平和女性EH组P水平与FSH、LH水平变化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结论:EH患者血清E2、P、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且E2、P与FSH、LH之间又无相关关系,Ⅰ、Ⅱ、Ⅲ期之间性激素水平又无显著差异。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变化可能是一个高血压独立的危险因子,可作为EH病部分病因的推测和提示。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了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治疗前后血清NSE、IL-8和CNP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免法对3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进行了血清NSE、IL-8和CNP的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在治疗前血清NSE、IL-8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而CNP水平又非常显著地低于正常人组(P〈0.01)。经治疗2周后则与正常人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血清NSE水平与IL-8水平呈正相关(r=0.6188,P〈0.01),与CNP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578,P〈0.01)。结论:检测血清NSE、IL-8和CNP水平的变化有助于估计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病情的轻重及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cy水平的变化和血浆血栓素B2(TXB2)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应用放免法和酶免法对3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了血清Hcy和TXB2检测并与35例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cy与TXB2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血清Hcy水平与TXB2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6132,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cy与TXB2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清C型钠尿肽(CNP)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测定了116例CHD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CNP水平,进行对照统计分析。结果:CHD组血清CNP水平显著地高于正常对照组(t=6.368,P<0.01),Ⅰ、Ⅱ、Ⅲ及Ⅳ级心功能组血清CNP水平显著高于好转出院组(t=8.452,P<0.01)。结论:CHD组血清CNP显著升高,并随心功能分级递增,死亡者增加更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外周血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其与血浆血栓素B2(TXB2)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应用放免法和免疫法对4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了红细胞免疫功能和血浆TXB2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RBC-C3bRR水平明显降低(P〈0.01),而血浆TXB2水平显著地升高(P〈0.01),RBC-C3bRR水平与TXB2水平呈显著的负相关(r=-0.3812,P〈0.05),RBC-ICRRR水平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与血浆TXB2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3682,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存在免疫调节的紊乱,免疫功能低下与血浆TXB2水平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宫颈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细胞角蛋白片段19(CYFRA21-1)和CA125进行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BNP和NSE含量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脑损伤患者血清脑钠肽(BNP)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的变化及其机理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对134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和4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BNP和NSE进行测定,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颅脑损伤后血清BNP含量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且伤情越重,BNP浓度越低;NSE含量的变化正好与之相反,且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负相关(r=-0.674,P〈0.01)。结论:血清BNP和NSE有助于估计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病情轻重及预后。  相似文献   

15.
血清NT-proBNP在高血压病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高血压病患者血清N端前体脑钠肽(NT-proBNP)的浓度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试验(ECMA)测定119例高血压患者及50名健康体检者的血清NT—proBNP浓度,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舒张早期速度峰值(E)/晚期速度峰值(A)比值,比较不同NYHA、LVEF、LVMI分级下NT—proBNP水平的差异,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ROC)。结果高血压病患者的血清kNT-proBNP水平为3.40,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1.42(P〈0.001),不同NYHA、LVEF和LVMI分组下的血清NT-proBNP浓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NT—proBNP诊断高血压患者心衰的AUC^ROC为0.863。多变量相关分析表明,血清NT-proBNP浓度与NYHA分级、LVMI、体重指数(BMI)之间具有良好的正相关性(r=0.581,P〈0.001,r=0.437,P〈0.001及r=0.352,P〈0.001),与LVEF分级、E/A比值之间呈良好的负相关关系(r=-0.361,P〈0.001和r=-0.626,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T-proBNP是高血压病患者发生左心室肥厚(LVH)强的预测因子(HR=3.392,P〈0.01),并与患者的临床治疗结局密切相关。结论高血压病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随着心力衰竭程度的增加而升高.可用来评价患者的心功能状况.且与临床预后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