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青霉素对干化学法检测尿红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尿中青霉素对干化学法检测尿红细胞定性实验的干扰作用。方法将尿液、红细胞、青霉素按一定比例配制,用尿液干化学分析仪进行测定。结果尿中青霉素浓度达到2.5万单位/ml或更大时可使尿测定为‘+’的红细胞降低为‘±’,当尿中青霉素浓度达40万单位/ml,可致假阴性;当尿中浓度迭10万单位/ml,可使原测定‘++’的红细胞降低为‘+’,当尿中青霉素浓度达20万单位/ml或超过20万单位/ml,可使结果降低为‘±’,甚至出现假阴性;当尿中青霉素浓度达20万单位/ml,可使原测定为‘卅’的红细胞结果降低。结论尿液中的青霉素影响干化学法检测红细胞的定性结果,并随着尿液中青霉素浓度的增加,干扰度更加显著,甚至可致尿红细胞检测呈假阴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尿干化学法检测全阴性的标本是否应进行尿沉渣镜检。方法对2980例US-200尿干化学分析仪检测为阴性的尿液标本做尿沉渣镜检。结果对2980例US-200尿干化学分析仪检测为阴性的尿液标本做尿沉渣镜检。2980例尿液尿沉渣镜检结果:白细胞阳性140例,假阴性率4.70%(140/2980);红细胞阳性75例,假阴性率2.52oA(75/2980);尿干化学法对2980例尿液中红细胞、白细胞总的假阴性率为7.22%。上皮细胞检出61例,结晶检出12例。结论尿干化学法只能作为尿液检验的筛查试验,不能代替尿沉渣镜检,原则上应对每一份尿液标本进行尿沉渣镜检。  相似文献   

3.
干化学法与沉渣镜检法对比检测尿中红细胞和白细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迪瑞H-300尿液分析仪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法检测红细胞和白细胞的一致性。方法对3678例尿液分析仪干化学测定全部为阴性、619例测定为隐血±至++同时白细胞阴性的尿液标本做尿沉渣镜检。结果3678例阴性标本尿沉渣镜检检出白细胞每高倍视野5~30个以上206例,假阴性率占5.6%;红细胞每高倍视野3~15个115例,假阴性率为3.1%。在619例隐血阳性同时白细胞阴性的尿标本中,红细胞假阳性率为3.1%,白细胞假阴性率为5.5%。结论临床上使用干化学法做尿常规出现全阴性时,为了避免漏、误诊,必须进行显微镜沉渣检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用尿沉渣分析系统与干化学法检测尿红细胞、白细胞的临床应用。方法 随机收集527份临床尿液标本,同时用尿沉渣分析系统与干化学法对红细胞、白细胞等尿沉渣成分进行分析。以尿沉渣分析系统为基础,评价干化学法。结果 以尿沉渣分析系统为基础评价,干化学法检测红细胞假阳性率6.8%,假阴性率41.6%;白细胞假阳性率2.6%,假阴性率25.6%。对于白细胞检测,尿沉渣分析系统阳性率(34.2%)明显高于干化学法(13.9%)。结论干化学试剂带在尿液测定过程中易受各种化学因素干扰,造成一些假阴性、假阳性结果。尿沉渣分析系统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可靠。与干化学法联合应用,使尿液分析更加标准、规范。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尿液干化学法检测白细胞、红细胞。与尿沉渣人工镜检相比较,对干化学法产生的假阳性及假阴性结果原因进行探讨。方法收集本院随机新鲜尿液600例,分别进行干化学法检测和尿沉渣人工镜检其尿液中的白细胞、红细胞。结果干化学法白细胞检测结果的假阳性率为3.59%,假阴性率为16.2%,红细胞检测结果的假阳性率为13.3%,假阴性率为6.37%。结论干化学法检测尿红、白细胞有相当高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进行尿、液分析时应按标准化的要求进行外观理学,化学,显微镜检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尿液中自细胞(WBC)和红细胞(RBC)产生假阳性及假阴性结果 原因进行探讨.方法 2400患者第1次晨尿在2h内分别用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和离心镜检.结果 以镜检为对照,干化学法白细胞检测结果 的阳性符合率为85.07%,阴性符合率为95.60%.假阳性率为4.40%,假阴性率为14.93%;红细胞检测结果 的阳性符合率为93.60%,阴性符合率为86.22%,假阳性率为13.78%,假阴性率为6.40%.结论 干化学法尿红细胞和白细胞检查可作为筛选试验,不能完全代替显微镜检查,当两种方法 检测结果 不符时应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尿液干化学法和尿沉渣镜检两种方法检测红细胞、白细胞进行比较.方法 尿干化学分析仪使用Bayer CLINITEK500,尿沉渣镜检使用奥林巴斯显微镜,随机检测本院门诊患者新鲜尿液标本600份,对尿液红细胞、白细胞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尿液干化学法和尿沉渣镜检两种方法检测白细胞的符合率为:干化学阳性符合率85.14%,阴性符合率96.60%,假阳性率为3.40%,假阴性率14.86%.尿液干化学法和尿沉渣镜检两种方法检测红细胞的符合率为:干化学阳性符合率92.78%,阴性符合率91.13%,假阳性率8.87%,假阴性率7.22%.结论 干化学法检测尿液红细胞、白细胞快速、简便,适用于过筛,但此法假阳性和假阴性较高,不能完全取代尿沉渣人工镜检.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尿液中自细胞(WBC)和红细胞(RBC)产生假阳性及假阴性结果原因进行探讨。方法2400患者第1次晨尿在2h内分别用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和离心镜检。结果以镜检为对照,干化学法白细胞检测结果的阳性符合率为85.07%,阴性符合率为95.60%,假阳性率为4.40%,假阴性率为14.93%;红细胞检测结果的阳性符合率为93.60%.阴性符合率为86.22%,假阳性率为13.78%,假阴性率为6.40%。结论干化学法尿红细胞和白细胞检查可作为筛选试验.不能完全代替显微镜检查,当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不符时应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常用的尿蛋白定性检测方法进行评价,分析干化学法检测尿蛋白出现假阳性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 500份随机尿标本分别采用干化学法及磺基水杨酸法定性检测尿蛋白,对2种方法检测结果不一致的标本采用Modular P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尿蛋白定量测定,确定阴、阳性结果,针对其主要影响因素(潜血、尿pH值)设计模拟实验,分析干化学法出现假阴性或假阳性的原因。结果采用干化学法与磺基水杨酸法同时检测2 500份随机尿标本,2种方法结果一致(包括相差一级)的有2 391份(95.64%),结果不一致的有109份(4.36%),2种方法检测结果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测结果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尿液中红细胞≥1×10~5时,干化学法会出现假阳性;当尿液pH值在7.0~8.5之间时干化学法易出现假阳性,而当pH值≥8.5时则可能出现假阴性。结论尿液中红细胞及尿液pH值会干扰干化学法定性检测尿蛋白,使其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临床实验室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关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AX4280全自动尿液干化学法仪(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检测白细胞、红细胞结果的异同。方法对3 200份尿液标本同时进行干化学法分析和尿沉渣显微镜检查。结果以尿沉渣镜检法为标准,尿干化学法白细胞假阳性率为2.41%,假阴性率为7.33%,符合率为90.26%;红细胞假阳性率为13.45%,假阴性率为1.05%,符合率为85.50%。两种方法检测尿中红、白细胞的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液分析仪不能取代显微镜检查,应做尿沉渣镜检以防漏检。  相似文献   

11.
尿白细胞、红细胞干化学法检测与人工显微镜检查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健辰  戴芬 《检验医学》2010,25(3):182-184
目的通过尿液干化学法检测白细胞(WBC)、红细胞(RBC),与人工显微镜检查作比较,对干化学法产生假阳性及假阴性结果原因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收集本院门诊患者新鲜尿液标本500份,分别采用干化学法检测及人工显微镜检查其尿液中WBC、RBC。结果以人工显微镜检查为对照,干化学法WBC检测结果的阳性符合率为84.23%,阴性符合率为95.68%,假阳性率为4.31%,假阴性率为15.77%;RBC检测结果的阳性符合率为93.7%,阴性符合率为86.27%,假阳性率为13.72%,假阴性率为6.29%。结论干化学法检测尿液WBC、RBC快速简便,适用于检测尿液WBC、RBC的过筛,但此法假阳性与假阴性较高,不能完全取代人工显微镜检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尿液干化学法检测白细胞(WBC)、红细胞(RBC),与人工显微镜检查作比较,对干化学法产生假阳性及假阴性结果原因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收集本院门诊患者新鲜尿液标本500份,分别采用干化学法检测及人工显微镜检查其尿液中WBC、RBC。结果以人工显微镜检查为对照,干化学法WBC检测结果的阳性符合率为84.23%,阴性符合率为95.68%,假阳性率为4.31%,假阴性率为15.77%;RBC检测结果的阳性符合率为93.7%,阴性符合率为86.27%,假阳性率为13.72%,假阴性率为6.29%。结论干化学法检测尿液WBC、RBC快速简便,适用于检测尿液WBC、RBC的过筛,但此法假阳性与假阴性较高,不能完全取代人工显微镜检查。  相似文献   

13.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utility of performing urine cultures on biochemically negative urine specimens and details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policy to cancel these cultures. Four reactions of the Multistix SG (Bayer, Elkhart IN) urine dipstick (protein, occult blood, leukocyte esterase, and nitrite) were used as biochemical indicators. A three-month retrospective study examining the results of 843 urinalysis/ urine culture pairs indicated that one-third of these cultures were probably unnecessary (negative dipstick/negative culture). Based on these results, a policy was implemented to screen those urine samples having both a urinalysis and urine culture ordered. Over a six-month period, 6,192 urine specimens were evaluated. Of these, 36% (2,260 cultures) were cancelled. Of the 3,932 samples cultured 22.4% (883) were true positives (positive dipstick/positive culture) while 31.6% (1245) had a positive dipstick but grew organisms considered contaminants. The false positive rate was 40% (positive dipstick/negative culture), and the false negative rate was 6%. Implementation of this policy reduced the number of urines cultured by 36%.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尿干化学法检测尿白细胞(WBC)与人工显微镜检查作比较,分析导致干化学法检测假阴性及假阳性的原因。方法收集1 036例患者新鲜尿液,分别用干化学法检测及人工显微镜检查,对其中WBC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以人工显微镜检查作为确证标准,干化学检测尿WBC的假阴性率为9.36%,假阳性率为5.41%。结论干化学法检测尿WBC简便快速,但有相当高的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进行尿液分析时应按标准化的要求进行外观、理学、化学及显微镜检查。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制定针对UF-1000i尿液分析流水线(由UF-1000i尿流式分析仪和AX-4030尿干化学分析仪组成)自动化检测结果的尿液镜检复检规则.方法 收集2009年9月至2010年2月解放军总医院尿液常规标本共2 839份.首先利用UF-1000i尿液分析流水线对2 839份尿液标本进行有形成分分析(包括RBC、WB...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液有形成分的结果。方法收集430例尿液标本,分别采用手工尿沉渣镜检和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的方法对尿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进行检测,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阳性率、符合率及相关性。结果以手工尿沉渣镜检结果为金标准,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的假阳性率分别为3.85%、12.17%和11.82%;两种检查方法在检测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84、0.977和0.803。结论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液有形成分具有简便、快捷的优势,但仍存在一定的假阳性率,尤其是红细胞和上皮细胞的检测结果需结合镜检进行判断。  相似文献   

17.
尿液红细胞多种检测方法在肾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尿干化学分析、全自动尿液有形成分定量分析及尿沉渣活体细胞染色显微镜镜检三者组合为尿液红细胞多种检测方法综合分析在肾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德国Miditron Junior Ⅱ型尿液分析仪进行尿液化学分析;采用UF-100型全自动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简称:UF-100)对尿中红细胞定量分析;采用活体细胞染色技术,在相差显微镜成像系统下对尿液中各种红细胞形态进行观察识别。结果尿干化学分析、全自动尿液有形成分定量分析及尿沉渣活体细胞染色显微镜镜检三者有机地组合为尿液多种检测方法综合分析,提高了尿液分析的检验质量、工作效率和实验室诊断水平,弥补了上述各实验方法学的不足。结果为肾性疾病诊断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客观指标,是值得在临床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