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4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电针治疗组(22例)和普通针刺组(22例),电针治疗组针刺双侧神门、足三里、三阴交及关元穴并以电针刺激,普通针刺组只对上述穴位针刺,两组每次治疗均为30min,隔日一次,1个月为1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别进行临床症状评分(Kupperman评分)及疗效指数计算。结果:电针治疗组总有效率95.5%,普通针刺组总有效率77.2%,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的Kupperman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电针治疗组在第二疗程后Kupperman分数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电针在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症状方面明显优于普通针刺,且安全有效无副作用,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运用Actiheart心电记录仪的短程记录,分析神门穴和非穴针刺对心率和心率变异性影响的差异,从而初步探讨神门穴的特异性。方法:60例健康受试者,为神门组和非穴组,分别针刺左侧神门穴和非穴,用Actiheart心电记录仪记录两穴针刺前10min,留针时10min和出针后10min的心率和心率变异性指标;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比较针刺神门穴和非穴对心率和心率变异性影响的差异。结果:(1)与针刺前比较,神门穴针刺留针时和出针后BPM下降幅度大(P均<0.01),出针后LF/HF升高幅度大(P<0.05);非穴组出针后lnHF明显增大,留针时和出针后HRV三角指数明显增大(P<0.01~0.05);(2)与留针时比较,2组出针后BPM上升幅度大(P均<0.01),神门穴针刺出针后lnHF降低幅度大,LF/HF升高幅度大(P均<0.01)。(3)与非穴组比较,神门穴针刺留针时BPM下降幅度大(P<0.01),RMSSD、lnLF上升幅度大(P<0.05);HRV三角指数两组在针刺前和出针后均有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通过分析针刺神门穴与非穴对心率和心率变异性影响的差异,初步肯定了针刺神门穴可...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刺、艾灸、针刺结合艾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30例)、艾灸组(30例)和针灸组(30例),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症状分级量化评分。结果与针刺组比较,艾灸组可以显著改善关节压痛(P<0.05),针灸组可显著改善患者关节肿胀度、双手握力(P<0.05或P<0.01)和疼痛评分;与艾灸组比较,针刺组可以显著改善关节活动度(P<0.05),针灸组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主次症、关节活动度和疼痛评分(P<0.05);针灸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针刺单用组和艾灸单用组(P<0.05或P<0.01)。结论针刺结合艾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具有显著免疫调节作用,改善受损关节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不同强度针刺远道腧穴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的疗效,并分析针刺强度与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将96例粘连期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强、中、弱、无刺激量4组,通过不同强度针刺远道穴位,配合肩关节运动,以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及肩关节疼痛评分等指标评价其疗效,并分析两者相关性。结果:第1疗程后,4组(强、中、弱、无刺激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疗程后,四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善疼痛方面,两疗程后比较,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1、2疗程后,强、中、弱组与无刺激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强、中度刺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善肩关节活动度方面,1、2疗程后,强、中度刺激量组与无刺激量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中、弱3组每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与针刺强度、疗程相关性分析显示,疗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强、中度两组与无刺激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弱刺激组与无刺激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粘连期肩周炎,采用中、强度针刺,增加治疗疗程,可提高临床疗效,更有效消除疼痛症状,改善肩关节活动度。  相似文献   

5.
针刺百会、神庭、神门为主治疗抑郁症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陈庆  庄子齐  龙伟芳 《新中医》2007,39(8):64-65
目的:观察针刺百会、神庭、神门为主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针刺百会、神庭、神门等穴位,隔天治疗1次,15次为1疗程;对照组30例,晨服百忧解10mg,每天1次,1月为1疗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76.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百会、神庭、神门为主治疗抑郁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头穴埋线疗法治疗失眠症33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头部穴位埋线治疗失眠症的疗效。方法:收集失眠症患者64例,随机分为埋线组33例和针刺组31例。埋线组采用头部穴位埋线治疗,选取百会、神庭、风池(双),每周施术1次,4周为一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针刺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选取百会、神庭、风池(双)、神门(双)、内关(双)、三阴交(双)穴,留针30min,每周治疗3次,4周为一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两组治疗后用国际统一睡眠效率值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进行疗效评估。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国际统一睡眠效率值及PSQ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P<0.01);埋线组在睡眠时间和睡眠效率的改善上优于针刺组(P<0.05),在入睡时间和PSQI评分方面两组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穴埋线疗法较传统针刺疗法能更好地改善失眠患者症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眼针治疗卒中后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卒中后失眠患者随机分为眼针组(30例)与常规针刺组(30例),眼针组针刺双侧上焦区与心区,常规针刺组针刺印堂、四神聪、安眠等穴位,每次20min,均每日1次,15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对两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及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眼针组总有效率为96.7%(29/30),常规针刺组总有效率为86.7%(26/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眼针组与常规针刺组治疗后PSQI总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0.01),眼针组在入睡时间、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评分方面改善优于常规针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针与常规针刺治疗卒中后失眠均有效,在缩短入睡时间,改善睡眠障碍与日间功能障碍方面眼针优于常规针刺。  相似文献   

8.
针刺背俞穴为主治疗缺血性中风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针刺背俞穴为主与常规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瘀血阻络证)的疗效差异。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单盲对照试验方法分为背俞穴组(A组)、常规针刺对照组(B组)、非穴位针刺组(C组),每组40例。疗程4星期。观察三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记分)、血液流变学变化情况。结果三组治疗后各观察指标均有改善,A组中医证候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疗效总有效率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中医证候积分及神经功能积分降低值、Barthel指数记分提高、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针刺背俞穴为主治疗能明显改善中风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相对于常规针刺治疗及非穴位针刺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针刺内关穴联合穴位按摩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于2017年5月~2019年5月期间我院接收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02例,应用双色球法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西药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刺内关穴联合穴位按摩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心绞痛发作时间及次数,治疗前后的生存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8.0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43%,心绞痛发作时间及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躯体症状、心理状态、自理能力和社会关系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针刺内关穴联合穴位按摩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明显减少心绞痛发作时间及次数,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和评价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贴敷组和针刺组,两组治疗选取穴位均为子宫、肝俞(双侧)、肾俞(双侧)、三阴交(双侧),分别采用穴位贴敷疗法和针刺疗法,每日1次,10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两组治疗前后疗效、各症状积分、生存质量评分的比较。结果:穴位贴敷疗法可以明显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主要症状,总有效率为88.9%,与针刺疗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洪热汗出、感觉异常、眩晕症状的改善明显优于针刺疗法(P0.05)。贴敷疗法明显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生存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于血管舒缩维度、心理维度、生理维度的改善程度优于针刺疗法(P0.05)。结论:穴位贴敷疗法可以有效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症状,并可明显提高围绝经期女性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针刺治疗稳定性心绞痛30例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常佩芬 《针刺研究》2005,30(1):50-52
目的:比较针刺与药物治疗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差异。方法:随机选取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分为针刺组30例、药物组2 2例,分别比较治疗后两组症状、心电图及硝酸甘油停减情况。结果:症状疗效方面:针刺组有效率为90 .0 0 %,药物组有效率为81 .82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 .0 5 )。心电图改善情况两组未见明显差异。硝酸甘油停减情况:针刺组停药率为2 3.3%,药物组停药率为1 8.2 %,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针刺具有明显改善稳定性心绞痛症状的功效。  相似文献   

12.
赖新生  黄泳 《针刺研究》2006,31(1):54-57
目的:探讨百会、水沟、神门改善血管性痴呆(VD)患者认知功能的相对特异性。方法:50例VD患者,随机分为5组,分别施以针对偏瘫的常规穴位针刺,常规穴位加用百会穴,加用水沟穴,加用神门穴,加用百会、水沟和神门穴。治疗前后运用老年认知功能量表(SECF)进行测评,评分结果纳入统计学处理。结果:常规穴位加用百会、水沟、神门等穴位治疗后,SECF总分有显著提高;加用百会穴治疗后,VD患者的定向、瞬间记忆、长回忆、动物名、划销和计算、分类与类同等方面评分有明显提高;加用水沟穴治疗后,VD患者的定向、划销和计算、分类与类同等方面评分有明显提高;加用神门穴治疗后,VD患者的数字广度、动物名、分类与类同等方面评分有明显提高。结论:百会、水沟、神门能够改善VD患者认知功能,三穴虽然分别有各自的相对特异性,但联合运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中医不同疗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医不同疗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方法:通过电针内关穴、口服复方丹参滴丸及针药结合3种不同治疗方法记录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电图(ECG)和动态心电图(Holter)缺血性ST-T的改变,进行客观疗效比较,找出最佳中医治疗方法,并为电针内关穴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提供依据.结果:3种治疗方法均能不同程度地改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ECG和Holter缺血性ST-T,尤以针药组疗效显著(P<0.05或P<0.01).结论:(1)单纯运用电针或口服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稳定型心绞痛均有较好疗效,但针药结合效果更好;(2)电针内关穴对稳定型心绞痛具有良好的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14.
钱伟  白桦  郝志晔 《陕西中医》2020,(11):1591-1594
目的:研究养心通脉汤对于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炎性反应指标、血栓素、血管内皮指标等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16例心绞痛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入选患者赋予随机数字后均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疗法的基础上予以自拟养心通脉汤治疗; 治疗3个月后,统计两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心绞痛发作情况,血清炎性反应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 血清血栓素B2(TXB2); 血管内皮功能指标: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VEGF)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38%)高于对照组(72.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与每次发作持续时间,血清TXB2、VEGF、NO、ET-1与TNF-α、hs-CRP表达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 首疗程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与每次发作持续时间,血清TXB2、VEGF、NO、ET-1与TNF-α、hs-CRP表达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养心通脉汤能够提高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减轻患者炎性反应程度、降低血栓素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5.
心绞痛综合治疗与单纯中药治疗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中药配合针灸、气功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研究中药、针灸、气功三者相结合与单纯中药和针灸对冠心病心绞痛的差异。方法 用温胆汤加味并配合针灸、气功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0例,并设单纯中药组30例、西药组30例作为对照;观察心绞痛症状、中医证候改善、动态心电图、血脂、血液流变学、抗氧化治疗等的变化。结果 综合治疗组心绞痛症状缓解率为80%,中医证候改善率为85%,与中、西药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左心室舒缩功能明显改善,与中药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与西药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血脂降低,与另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血液流变学有显著改善(P<0.01)。SOD及MDA治疗后亦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 综合疗法组疗效优于单纯中药组,在心绞痛缓解、心率改善、中医证候改善、血脂改善、抗氧化方面亦优于西药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体针与耳穴贴压并用方法与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经行头痛的疗效差异。方法:将8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治疗组采用经前调理和头痛发作时的分步治疗。经前调治:于月经前5d,选取耳穴卵巢、内分泌、肾、肝、脾、神门、皮质下进行贴压,直至头痛发作前;头痛发作时治疗:选取百会、太阳、颔厌、悬颅、率谷、风池、太冲、侠溪、三阴交穴进行针刺,1次/d,同时与耳穴神门、颞、肝、胆、皮质下、交感贴压并用,连续治疗5d。对照组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5mg/次,2次/d,服药10d。两组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经行头痛的各项症状指标变化,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及随访3个月头痛症状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第3疗程止痛起效时间较第1疗程明显缩短(P0.01);治疗组各疗程止痛起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各相应疗程(P0.01)。结论:体针与耳穴贴压并用治疗经行头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变异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其对血浆内皮素和一氧化氮的影响。方法:将变异型心绞痛患者62例随机分为针刺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予以硝酸酯、钙离子拮抗剂和阿斯匹林治疗4个星期,针剌组在西药基础上加针剌内关、三阴交、足三里、心俞、太冲和神门。结果:针刺组显效24例,有效6例,无效2例;对照组显效20例,有效5例,无效5例;针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x^2=95.4,P〈0.05)。针刺组治疗后,血浆一氧化氮为86.9&#177;23.15μmol/L,较治疗前63.8&#177;22.07μmol/L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925,P〈0.01)。两组治疗后血浆内皮素降低,较治疗前有明显差异(P〈0.01);针刺组治疗后内皮素降低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针刺辅助治疗变异型心绞痛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血浆内皮素和一氧化氮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温胆汤加减治疗痰瘀互结型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痰瘀互结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以针刺和温胆汤加减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安全性指标(血肝/肾功能指标)、中医证候评分、中医证候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加味瓜蒌薤白半夏汤联合针刺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和对血清指标的影响.方法:81例慢性稳定型心绞痛(CSAP)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加味瓜蒌薤白半夏汤联合循经取穴针刺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和安全性,并观察其对血清指标及血脂、血液流变学水平...  相似文献   

20.
采用针药并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辨证属心气亏虚兼痰凝血阏证患者31例,并与单纯针刺治疗组31例,单纯中药治疗组31例对照研究,结果表明,针药并用组我痛症状缓解率和缺血心电图改善率均明显优于单纯针刺治疗组和中药治疗组(P<0.05或P<0.01)。各组患者治疗前后ET、cGRP及TXA2、PGI2水平比较,针药并用组改善和调控上述指标的作用亦明显优于单纯针刺治疗组和中经治疗组(均P<0.01)。提示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以中医综合疗法为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