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观察15例病人围CPB期血浆内源性洋地黄样物质(EDLS)变化。结果:①EDLS麻醉后即下降,至主动脉开放前及心脏复跳后5分钟达最低值,心脏复跳后30分钟回升近麻醉前水平;②CVP、MAP与EDLS变化趋势一致,EDLS与CVP正相关;③主动脉阻断〈45分钟、心脏自动复跳病人与主动脉阻断≥45分钟、心脏除颤病人比较,主动脉开放前、心脏复跳后5分钟和30分钟三个时点的EDLS均相应较低。提示:EDL  相似文献   

2.
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直视手术对血浆内皮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先天性心脏病(CHD) 围术期血浆内皮素(ET) 的变化。 方法 将67 例行心肺转流术(CPB)的CHD 患儿按疾病种类不同分为3 组,室间隔缺损(VSD) 组、肺动脉高压(PH) 组和肺动脉狭窄(PS) 组;10 例正常儿童为对照组。对前3 组手术前后血浆ET 变化进行动态观测。 结果 PH 组和PS组术前ET 值即有升高,术后7 天仍较对照组为高;CPB30 分钟时各组ET 值均较术前为低;术前血浆ET 值与PS和PH 程度呈线性相关;PS组CPB 时间和主动脉阻断时间与术后1 小时ET 值明显相关。 结论 CHD 患儿手术前、后血浆ET 值均有变化,血浆ET 水平可作为监测肺动脉压力变化及CHD 手术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期间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讨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病人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变化和临床意义,对15例先天性心脏病和11例风湿性心脏病(男19例,女7例;年龄6~56岁;体重13~68kg)行CPB心脏手术的病人,采血用放免法测定CGRP含量。结果麻醉后转流前、阻断主动脉20、40分钟、开放主动脉即刻、开放后20、40分钟、术后6小时和术后10天共8个时点CGRP含量分别为2.392±1.375、7.482±6.793、4.666±2.712、6.540±4.500、7.826±7.269、9.289±4.976、5.242±4.014、3.983±2.887pmol/L。与转流前比较,CGRP含量在阻断主动脉至开放主动脉明显升高,开放主动脉40分钟达高峰(P<0.001),术后6小时稍有回落,但仍高于转流前(P<0.005),术后10天虽显著回落,但仍显著高于转流前水平(P<0.05)。结论:CPB期间CGRP升高对心肌有重要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应用内皮素(ET)拮抗剂及一氧化氮控制肺高压发展提供理论和临床依据。随机纳入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CPB)手术病儿42例,其中高肺血流量肺高压(HF)组23例,低肺血流量(NF)组19例。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比较围术期不同时间血浆ET变化。结果显示,停CPB15分钟和2小时后,HF组血浆ET水平均明显增高,而NF组与CPB前比较无明显变化;停CPB15分钟后两组动、静脉血ET浓度差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CPB对术前高肺血流量肺高压病例可致灌注后早期血浆ET增高,从而加重了ET对肺循环系统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体外循环围手术期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onWilebrandfactor,vWF)及血循环内皮细胞(circulatingendothelialcels,CEC)数的动态变化过程,探讨低温体外循环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于肝素化后体外循环前、转流30分钟、开放主动脉5分钟、停机、停机后4小时和术后第1天晨用酶联免疫法测定2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血浆中vWF浓度,同时用Percol密度梯度离心法对患者血中CEC进行计数和形态学观察。结果转流30分钟、开放主动脉5分钟、停机、停体外循环后4小时、术后第1天晨vWF水平和CEC数较体外循环前显著升高(P<0.05)。结论体外循环可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激活或损伤  相似文献   

6.
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30例先心病围术期血浆内皮素(ET)的浓度,结果显示手术前ET明显增高,其含量与肺动脉平均压(mPAP)呈正相关。ET浓度在体外循环(CPB)期间逐渐增高。ET浓度与CPB时间呈正相关。而在升主动脉开放后达高峰。说明ET增高与CPB期间肺循环中断血管内皮损伤及心脏缺血后再灌注等因素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低温全外循环(CPB)心内直视手术相中颅内静脉血中奋性氨基酸(EAAs)的变化及复温过程中应用异丙酚的作用。方法 择期心内直视手术病人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复温过程中经人工心肺机注篇是丙酚)。于麻醉诱导后CPB前(A)、降温33℃时(B)、低浊稳定期(C)、复温33℃时(D)、复温开始后1小时(E)和2小时(F)经颈内静脉逆行置管取血样检测血浆EAAs浓度。结果 甘氨酸(Gly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麻醉、心内直视手术及体外循环期间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变化及其与前列环素代谢产物(6-keto-PGF1α)变化的关系。探讨CGRP在心肌保护的意义。方法:应用放免法对15例心内直视手术患者的血浆CGRP和6-keto-PGF1α浓度分别在麻醉前、麻醉平稳后、转机前、转机中、转机后、术毕和术后第二天七个时间点进行动态观察。结果:(1)CGRP在转机中显著升高(P<0.05),转机后达峰值,并持续至术毕及术后第二天(上述均P<0.01);(2)6-keto-PGF1α在转机前及转机中显著升高,于转机后及术毕降低但仍显著高于基础值(上述均P<0.01);(3)CGRP与6-keto-PGF1α的变化规律不一致,两者无显著相关性(r=0.012,P>0.05)。结论:CGRP对体外循环期间的缺血,缺血后再灌注心肌细胞具有代偿性保护作用,这种作用与前列环素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心内直视术体外循环(CPB)对患者血浆前列腺素E2(PGE2)含量影响及PGE2与CPB后免疫功能关系,选择了30例心内直视术患者,分别监测术前、CPB60分钟、120分、术毕、术后第1、7、14天外周静脉血血浆PGE2水平和外周血淋巴细胞白介素-2受体(IL-2R)表达及诱生白介素-2能力变化。结果显示CPB中PGE2急剧升高,是基础值的10倍,术毕及术后第7天仍高于基础值(P〈0.05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低温体外循环(CPB)心内直视手术相中颅内静脉血中兴奋性氨基酸(EAAs)的变化及复温过程中应用异丙酚的作用。方法 择期心内直视手术病人3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复温过程中经人工心肺机注入异丙酚)。于麻醉诱导后CPB前(A)、降温33℃时(B)、低温稳定期(C)、复温33℃时(D)、复温开始后1 小时(E)和2小时(F)经颈内静脉逆行置管取血样检测血浆EAAs浓度。结果 甘氨酸(Gly)两组B、C、D点值均明显高于A 点;谷氨酸(Glu)对照组D点较A点明显升高;天冬氨酸(Asp)对照组D点较A 点显著升高,并明显高于观察组。结论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颅内静脉血EAAs浓度升高,复温过程中应用异丙酚可减少Glu、Asp 水平的升高,但对Gly 无影响。  相似文献   

11.
12只犬随机分为两组:内毒素休克组(ET),内毒素休克治疗组(FDP组)。麻醉后机械通气,分别插入动脉导管及 Swan-Ganz漂浮导管并联接于 BSM-8301J/K生理记录仪。外周静脉注射灭活大肠杆菌(2.7×1012/kg)。30、90分钟后FDP经外周静脉输入375mg/kg。ET组输入等容量平衡盐液。注射ET前、后1至8小时测血流动力学及心功能指标。结果。注射ET前两组各项指标间无明显差异,注射后CI、MAP、PAMP、PCWP、SVI、LSWI明显低于注射前,且ET组呈进行性下降,而FDP组则逐渐回升至正常水平。8小时死亡率FDP组明显低于ET组。这说明FDP通过改善心功能、恢复血流动力学对ET休克有较好疗效,能显著延长ET休克犬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12.
抑肽酶在体外循环中对内皮素和循环内皮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循环内皮细胞(CEC)和内皮素(ET)在体外循环(CPB)中的变化情况,以及抑肽酶对CEC和ET的影响。方法:20例心脏手术患者,分两组。对照组(n=10),用药组(n=10,CPB前用抑肽酶200万单位,CPB中用200万单位)。在术前、CPB前、CPB15分钟、CPB30分钟、CPB60分钟、术后1天、术后3天、术后5天抽血,测血中CEC和ET。结果:循环内皮细胞对照组和术前比较,C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重症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术期氧供需平衡和氧合状态的变化。方法:监测26例重症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术期氧供(DO2)、氧耗(VO2、氧摄取率(ERO2)、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和动脉血乳酸含量(ABL)的动态变化。结果:麻醉诱导后至CPB前(DO2)、VO2、ERO2均下降,SvO2升高,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显著或非常显著(P<0.05,P<0.01)。停CPB后20小时内DO2、VO2、ERO2持续升高,停CPB8小时内SvO2持续下降,ABL持续升高,与CPB前时值差异显著或非常显著(P<0.05,P<0.01)。结论:停CPB后氧供需平衡障碍、组织缺氧明显存在,且有在一定时间内加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葡萄糖-胰岛素-氯化钾(GIK)液对体外循环(CPB)期间胰岛素抵抗和内分泌代谢紊乱的防治作用。方法 将2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分为两组,GIK组和对照组各10例。GIK组于麻醉诱导后,GIK液按胰岛素每小时1U/kg体重持续静脉滴注,至主动脉阻断前滴完。在麻醉前、CPB前、CPB15min、开放升主动脉后5min和停机后20min采取血样,测定红细胞压积、血糖、胰岛素、C肽、生长激素和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进行体外循环(PB)病人围术期动脉血和冠脉血肿瘤坏死因子(TNF-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脂质过化物(LPO)及肌酸激酶-MB(CK-MB)的变化。方法 13例病人分别于CPB前、升主动脉开放后5min、30min、术毕、术后6h、术后18h采集动脉和冠状窦血样本,测定血浆TNFα、LPO的浓度及SOD、CK-MB的活性和动脉血气,测算不同时间点的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DO2),心肌TNF-α的净释出量(冠状窦内血液TNFα含量减去动脉血含量)。结果 血液的TNFα水平在开放升主动脉后至术毕前明显增高(P〈0.05),CPB期间心肌TNFα净释出量明显增高(P〈0.05);LPO在开放升主动脉后明显升高且持续到术后6h(P〈0.05),其峰值在开放升主动脉后5min;SOD含量逐渐下降并在  相似文献   

16.
肾移植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和方法:40例肾移植病人在硬膜外麻醉胶放置Swan-Ganz导管行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分析。结果:硬膜外阻滞30分钟,MAP、CVP、体循环阻力(SVR)下降明显(P〈0.05),而其他指标无明显变化。髂内动脉阻断后,MAP、CVP逐渐恢复麻醉前水平,而肺循环阻力(PVR)则明显升高(P〈0.05)。提供肾血流20分钟内血流动力学变化较大。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显著增加(P〈0.01)  相似文献   

17.
为了分析体液表皮生长因子(EGF)含量与不明原因男性不育之间的相关性,本研究分别收集了37例男性不育患者的血液、精液和唾液,根据精子计数将患者分成3组:A组:<21×106/ml,B组:2140×106/ml,C组:>40×106/ml。根据精子活动率将患者分成4组:I组:020%,I组:21%~40%,II组:41%~60%,IV组:61%~80%。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精浆和唾液EGF浓度。结果:各组血浆EGF含量与对照比较无显著差异,A、B和C组的唾液EGF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而且A组精浆EGF也显著高于对照(P<0.05)。I、II和IV组的唾液EGF浓度都显著高于对照(P<0.05)。对照组的唾液EGF含量与精子数量呈显著负相关(r=-0.875,P<0.05)。唾液EGF(主要来自颌下腺)与精子发生有相关性。唾液EGF浓度异常与不明原因男性不育的关系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心脏CPB手术中病人动脉血一氧化碳(C0)的变化。方法 选择瓣膜置换术病人10例,于切皮前、CPB30min、心脏转律前、停机20min、术后4h、抽取动脉血样,采用柴外可见分光光度订检测血桨中CO的水平。结果 CO浓度在CPB开始后明显升高(P〈0.01),停机前、停机后20min及术后4hCO浓度均高于世皮前(P〈0.01)。且停机前血浆CO浓度与主动脉钳闭时间呈明显正相关(r=0.  相似文献   

19.
1,6—二磷酸果糖对内毒素休克犬TNF,MDA,SOD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1,6-二磷酸果糖对内毒素休克犬血浆TNF,MDA水平和RBC-SOD活性的影响,为FDP治疗ET休克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2只犬随机分成两组,内毒素休克组和内毒素休克1,6-二磷酸果糖治疗组,每组6例,外周静脉注射灭活大肠杆菌30分钟、90分钟后、FDP组输入7.5%FDP375mg/kg,ET组输入等容量平衡盐液。注ET前及注后2、4、6、8小时测CO及血浆TNF、MDA水平和RBC  相似文献   

20.
作者对15例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病人的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神经降压素(NT)和P物质(SP)进行测定,结果提示:(1)CPB手术病人术前ET含量明显高于术中及术后(P<0.01),开放循环心脏复苏后,体内ET含量达到了最低水平,回ICU及术后24小时,ET含量回升,但仍明显低于术前;(2)CPB期间CGRP无明显变化,术后24小时体内CGRP水平明显较术前及术中升高(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