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脑梗塞大多数是由于血栓性动脉闭塞所致。在血栓形成中要有血小板、凝血 -纤溶系统的参与。因此可以说 ,在急性脑梗塞的病态中血小板、凝血 -纤溶系统活化起着核心的作用。脑梗塞包括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ATS)、心源性脑栓塞 (CES)、腔隙性梗塞(L AS)及其他。现认为这些不同类型 ,血栓的参与及组成亦不尽相同。本文就血小板、凝血 -纤溶系统活化的检查所见按脑梗塞的不同类型分别进行说明。一、在导致脑梗塞中血小板、凝血及纤溶的作用1 .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 在动脉这样快速血液流动系统中形成血栓的过程 ,血小板活化扮…  相似文献   

2.
刘芳  陈谅 《日本医学介绍》2004,25(10):472-477
本来,因为①发病后的时间;②临床病型(动脉粥样硬化血栓性脑梗塞、腔隙性梗塞、心源性脑栓塞等);③机制(血栓性、栓塞性、血液动力学性,还有动脉源性栓塞、branch atheromatous disease等);④责任血管;⑤是否有出血性梗塞;⑥重症程度;⑦合并症,脑梗塞的急性期治疗是不同的。近期日本预计将公开发表首次制定的以事实为依据的脑卒中治疗指南2003,不仅证  相似文献   

3.
脑栓塞与脑血栓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心 《日本医学介绍》2002,23(10):466-467
根据脑血管闭塞的机制 ,脑梗塞可以分为脑栓塞和脑血栓形成两类。前者是身体其他部位形成的栓子造成脑血管闭塞 ,后者是由于动脉病变造成血栓形成而引起脑血管闭塞。近年来 ,又可根据血管病变及血管受累程度 ,把脑梗塞分为心源性脑梗塞 ,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塞以及腔隙性脑梗塞三种临床病型 (表 1 )。其中 ,心源性脑梗塞相当于前述的脑栓塞 ,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塞和腔隙性脑梗塞相当于前述的脑血栓形表 1 脑梗塞各临床病型的特征和治疗方案脑栓塞脑血栓形成心源性 动脉粥样硬化性 腔隙性 发生机制栓塞性血栓性 ,栓塞性或血液动力学血栓性…  相似文献   

4.
进行性脑梗塞的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进行性脑梗塞的病态在缺血性脑血管障碍中 ,多数为脑栓塞那样的突然一次发作完成的类型和像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那样 ,发病后呈阶段状或直线进展的类型。虽然笼统地说是进行性脑梗塞 ,其实包含多个类型 ,所以要首先对其病情进行早期诊断 ,目的是在可治疗的时间带内挽救患者生命 ,或防止发生严重后遗症的第一步。脑梗塞的发病机制大体上分为血栓性、栓塞性和血行动力学性 ,从临床角度可分为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 ( AT)、心源性脑栓塞 ( CE)和腔隙性梗塞 ( L a)等。其中呈进行性经过的以 AT为最多。血管闭塞部位可在颅内或颅外 ,…  相似文献   

5.
脑梗塞急性期的治疗棚桥纪夫脑梗塞的病型依据NINDS脑血管病的分类匾版分为①颅内或颈部大血管的粥样硬化所致的粥样硬化血栓性梗塞;②穿通枝细动脉硬化所致的腔隙梗塞;③心脏疾病所致的心源性栓塞。进一步可根据临床症状,检查所见(CT、MRI等)推断责任血管...  相似文献   

6.
青年脑卒中和心脏病木村和美青年人的脑血管病,有的与中老年的病因相同,但有时为特殊原因所致。脑血管病分为脑梗塞和脑出血,脑梗塞根据其临床病型又分为腔隙性梗塞、动脉粥样硬化血栓性脑梗塞、心源性脑栓塞及其它四个类型。其它的临床病型中,包括血液疾病、引起血管...  相似文献   

7.
血压的管理     
一、如何管理血压脑梗塞的超早期因有缺血病灶扩大的危险,一般禁止采用积极的降压疗法。但在心源性脑栓塞,异常的高血压可增加出血性梗塞的发生率,导致病情加重,故有的病例也要进行降压治疗。即根据脑梗塞的不同病型,选择不同的血压管理方法。二、高血压与脑梗塞1.作为脑梗塞危险因素的高血压 高血压是脑梗塞的最重要危险因素。长期高血压可致细小动脉硬化或促使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等主干动脉粥样硬化,结果将导致腔隙性脑梗塞、粥样硬化血栓性脑梗塞。2.脑血流的自动调节功能 人体对血压的改变有一种维持各器官血流量恒定,即自动调节功…  相似文献   

8.
脑梗塞急性期的快速影像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占据脑卒中2/3的脑梗塞的急性期诊疗中,为选择适合各,临床分型的合理治疗方案,重要的是进行.庙床分类(主要分为粥样硬化血栓性脑梗塞、心源性脑栓塞和腔隙性脑梗塞等三大类型)。这时,通过各种影像诊断方法可以快速地进行临床疾病的分型和诊断。各种影像诊断方法大致分为发现脑组织病变的检查(CT和MRI)、了解脑循环动态的检查(SPECT和CT/MRI灌注成像)、发现责任血管病变的检查(DSA、MRA、3D-CTA等)。若想成功进行脑梗塞的急性期治疗,应快速进行影像检查,制定适合.临床病型诊断和病情的合理治疗计划。本文将介绍影像诊断在脑梗塞急性期的作用以及在判定是否溶栓治疗时特别重要的可逆性脑缺血的缺血半暗带(Ischemic penumbra)的影像诊断。  相似文献   

9.
内山  真一郎 《日本医学介绍》1998,19(12):562-562
脑卒中中唯脑梗塞和暂短性脑缺血发作(TIA)适宜用抗血小板疗法。美国国立神经疾病、脑卒中研究所的脑血管障碍分类第三版,将脑梗塞分成粥样血栓性、心脏栓塞性、腔隙性,其它性四种类型。粥样血栓性脑梗塞及其先兆TIA都是由主动脉弓、颈部、脑内主干动脉处的动脉...  相似文献   

10.
有关脑梗塞成因的新话题伊藤秦司等调查脑梗塞的成因对决定今后的治疗方针极其重要。可是,准确地检查可见除脑梗塞的临床分类的心源性梗塞症、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腔隙梗塞这三种类型外,还有原因不明的脑梗塞。有报告在NINCDS分类中其发生率约占40%。...  相似文献   

11.
抗脑水肿疗法的现状与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脑水肿就是指脑组织内有异常的水分贮留,使脑体积增加。脑水肿可见于各种病态,把因脑缺血引起的脑水肿称为缺血性脑水肿。尤其是在心源性脑栓塞或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在比较广范围梗塞时,可由于脑水肿而出现颅内压力增高,引起脑血流量减少,进而可促进脑水肿,严重时可引起脑疝危及生命。一、脑水肿的病态Klatzo把脑水肿分为血管源性水肿(vasogenicedema)和细胞毒性水肿(cytotoxicedema)(表1)。所谓血管源性水肿就是由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强导致血浆蛋白、水分及电解质等向血管外漏出,造成细胞外腔的扩大。细胞毒性水肿则主要是由于胶…  相似文献   

12.
血栓性脑梗塞和抗血小板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多数的脑梗塞都是由于血栓引起的动脉闭塞。因此可以说抗血栓疗法是脑梗塞的最根本的治疗方法。过去抗血小板疗法是在脑梗塞的慢性期以预防再发为目的而使用的,然而现已明确血小板的活化对脑梗塞急性期的状态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目前它又被作为脑梗塞急性期的治疗方法引起人们的重视。一、抗血小板疗法的理论根据在血液快速流动的动脉和小动脉系统形成血栓的过程中,血小板起着核心作用。其中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和其先兆暂短性脑缺血发作(TIA)也是在颈部大血管和脑内主干动脉粥样硬化斑的基础上,以血小板为主体形成的血栓,因此它是…  相似文献   

13.
头部外伤与凝血纤溶系统重症头部外伤会出现血小板减少、纤维蛋白原减少、PT降低、APTT延长、FDP增加等类似DIC凝血纤溶系统异常现象,但其病情经过一直未能解释清楚。以前只推测是因为脑内的大量组织凝血致活酶引起的血凝亢进、FDP增加引起的纤溶亢进。近...  相似文献   

14.
脑梗塞后急性期,此期如倣心脏手术,因多伴发心功能不全、重症感染和意识障碍等,因此,时间和适应证的选择直接影响预后。脑梗塞分为脑血栓和脑栓塞二种,心源性脑梗塞即脑栓塞,发病率占缺血性脑血管障碍的15%。基础疾病是①无瓣膜疾病的心房纤颤和合并心脏疾病的房颤;②风湿性心瓣膜病,特别是二瓣狭窄;③心肌梗塞;④心肌病;⑤感染性心内膜炎(IE);⑥非细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炎;⑦人工瓣膜;⑧心房粘液瘤;⑨二尖瓣脱垂;⑩反常性栓塞;(11)心脏起博器的应用。其发病率,非瓣膜病性房颤45%,急性心肌梗塞15%(3%/4周),左室瘤10%,风心病10%,人工瓣膜10%,其他。心源性脑梗塞患者心脏手术的适应证少,大多需内科治疗。一、左房血栓性脑梗塞1.二尖瓣狭窄:约20%(4%/年)发生脑梗塞,如合并心房纤颤、左室扩大、心功不全及左房血栓,则发生率增加。特别是有房颤比单纯狭窄危险性增加3~7倍。栓塞再发者约30~75%(10%/年)以第一年内最多。用抗凝治疗可减少再发率,但不能完全预  相似文献   

15.
脑梗塞后由于循环末梢发生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梗塞部位常呈苍白色,但由于某种原因,梗塞灶内如有出血时,故其部分或全部成为红色,称为出血性脑梗塞(hemorrhagic infarction)。脑栓塞的病理学改变比脑血栓易于观察,但不易做出临床诊断,而最近经CT 诊断甚为方便。出血性脑梗塞少见,但有时症状较重,特别是广泛梗塞时加之出血,可死于脑水肿。因此,为便于脑梗塞急性期的治疗,尤其是为了进行脑栓塞的抗凝疗法及脑血栓的纤溶疗法,应详细了解其病情变化。现对出血性脑梗塞的病情、诊断及临床问题阐述如下。出血性脑梗塞的病理肉眼所见的出血一般为梗塞灶内散在的点状或斑片状出血,部分可吸收,有的为广泛出血。容易发生出血的部位为皮质和基底节部(包括大脑白质)。显微镜下可见皮质和白质的渗出性出血。脑出血时血肿沿着神经纤维走行撕裂脑组织;而出血性脑梗塞为血管闭塞导致所灌注的神经组织全部坏死。因此,陈旧  相似文献   

16.
脑卒中的超早期治疗专辑──纤溶疗法与超早期治疗冈田靖等早在60年代就已开始尝试用血栓溶解疗法治疗急性期脑梗塞,但因有引起出血性梗塞或重度脑出血的危险,在日本,特别是对脑栓塞症,此疗法成为禁忌。现今认为对脑血栓症发病5天以内的患者,可给予小剂量(1日6...  相似文献   

17.
血栓溶解疗法(纤溶疗法)是作为急性心肌梗塞、脑梗塞、肺梗塞、肾梗塞等的梗塞和四肢动脉闭塞等的治疗方法而发展起来的。一直沿用下来的纤溶酶激活剂的尿激酶(UK)和链激酶,因为对血栓无亲和性,为了使其效果确实而必须直接注入到流向血栓的动脉(负责动脉)中,并且,在全身给药时,必须大量用药,因为使全身的纤溶系统亢进,而有出血等很多副作用。另一方面,在机体血管内皮细胞等处产生的组织性纤溶酶激活剂(TPA)对纤维蛋白的亲和力很强,在血栓部位可发挥强大作用,在不太影响全身纤溶系统的情况下即可溶解血栓,因而引进开发了DNA重组技术,即重组TPA(recombigrant TPA)。  相似文献   

18.
一般认为,癌症患者可出现凝血和纤溶异常。凝血活性亢进的结果是凝血酶迅速与血流中或血管内皮细胞上的抗凝血酶Ⅲ结合而形成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TAT);纤溶活性亢进的结果是纤溶酶和α_2抗凝血酶结合而形成纤溶酶-α_2抗凝血酶复合物(PAP);而D-二聚体为凝血活性亢进后所产生的稳定性纤维蛋白被纤溶酶水解后的降解产物,它能特异地反映继发性纤溶状况、评价凝血和纤溶性亢进的指标。本文以55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了D-二聚体、PAP、TAT,观察了肺癌进展(按T、N、M、分类)与上述指标的夫系。55例中男50例,女5例;平均年龄63.6岁;腺癌33例,鳞癌12例,小细胞未分化癌10例;Ⅰ期5例,Ⅱ期4例,Ⅲa和Ⅲb期21例,Ⅳ期25例。结果发现:  相似文献   

19.
一、腔隙性梗塞的定义和诊断标准 腔隙(lacuna)在拉丁语中意为小的空洞(cavity),病理学上指深部穿通支领域直径15mm以下的小梗塞灶.按1990年NationalInstitute of Neurological Disorders and Stroke(NINDS)脑血管障碍分类第Ⅲ版和1995年Donnan分类,腔隙性梗塞定义为"单一深部穿通支闭塞引起的小的梗塞":①临床呈Fisher记载的经典腔隙综合征;②CT或MRI检查发现深部穿通支领域与临床症状相符的最大径不超过15mm的小梗塞时方可诊断.仅有影像上穿通支领域小梗塞不能诊断腔隙性梗塞.Fish-er经典腔隙综合征是指表1所示临床病型,本文深部穿通支是指表2所示穿通动脉系.  相似文献   

20.
据报道,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患者凝血系统功能亢进,约有35%的病例会出现血栓症。其发病机制与血小板凝集功能亢进、高纤维蛋白原血症、纤溶系统功能低下有关。糖皮质激素(以下简称“激素”)的使用往往会加剧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