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4):3253-3254
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脂肪肝患者及60例体检健康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将60例体检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将60例脂肪肝患者作为观察组,对脂肪肝患者及健康人群的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丙氨酸转氨酶(ALT)进行检验,观察脂肪肝患者及健康人群的AST和ALT水平的差异。结果观察组60例脂肪肝患者中,AST升高36例(60.0%),ALT升高34例(56.7%);对照组60例健康人群中,AST升高2例(3.3%),ALT升高3例(5.0%),观察组脂肪肝患者的AST及ALT升高人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对照组健康人群的AST和ALT水平分别为:(30.5±2.9)U/L,(34.6±2.0)U/L;观察组脂肪肝的AST和ALT水平分别为:(64.6±9.4)U/L,(79.9±7.6)U/L,观察组脂肪肝患者的AST及ALT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转氨酶水平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方法,指导临界值附近结果的分析判断。方法引入数学模型对血清中ALT临界值标本进行测量,分析不确定度分量来源并分别进行评定,进一步计算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结果该次检测不确定度结果为血清中ALT水平为(52.4±1.114)U/L,包含因子k=2,置信概率P≈95%。结论建立血液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程序,对于临界值标本结果的判断尤为重要,提高了检测结果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丙氨酸转氨酶(ALT)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探讨血站实验室建立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和程序。方法依据((JJFl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和《CNAS-GL05测量不确定度要求的实施指南》对ALT速率法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定,明确测量不确定度分量来源,采用不确定度A类和B类评定方法评定各不确定度分量,计算合成不确定度与扩展不确定度。结果献血者血浆ALT浓度为52.5U/L时,其扩展不确定度为U=3.31U/L(包含因子k=2,置信区间P=95%)。结论本实验室所建立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可分析不同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程度,有助于实验室提高检测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胆管炎(AC)患者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急性胆管炎患者112例作为AC组,另选取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的水平,以及不同严重程度AC患者血清ALT、AST的表达差异。结果 AC组患者血清中ALT和AS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轻度AC患者血清中AST和ALT表达水平低于中度AC患者,中度AC患者血清中AST和ALT表达水平低于重度AC患者。治疗后,AC组患者血清中AST和ALT表达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 0. 05)。AST和ALT联合检测诊断AC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7. 62%和97. 31%,显著高于单一指标检测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P 0. 05)。结论急性胆管炎患者血清中AST和ALT表达明显升高,ALT和AST的联合检测可作为急性胆管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的活性变化与脊髓半切伤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测定30只大鼠脊髓半切伤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中ALT和AST的水平以及10只对照组大鼠血清的ALT和AST的浓度。结果:脊髓半切伤大鼠急性期血清中ALT,AST活性分别为(51.01&;#177;11.08)和(56.08&;#177;20.12)nkat/L明显高于假手术组急性期活性[(36.01&;#177;8.79),(30.57&;#177;12.98)nkat/L,t=1.32,0.56,P&;lt;0.01]。脊髓半切伤大鼠急性期比恢复期血清中ALT和AST活性[48.05&;#177;18.06),(51.09&;#177;11.08)nkat/L]明显升高。结论:ALT,AST在脊髓半切伤急性期呈反应性升高,与脊髓损伤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谷丙转氨酶、超敏C反应蛋白及谷草转氨酶在急性阑尾炎患者中的检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4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按照手术后的病理结果分成轻型组(n=28)以及重型组(n=20),以同一时间就诊的腹股沟疝患者(n=25)当作腹股沟疝组。检测轻型组、腹股沟疝组、重型组患者的血清谷丙转氨酶、超敏C反应蛋白及谷草转氨酶水平。结果:轻型组、腹股沟疝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血清谷丙转氨酶、超敏C反应蛋白及谷草转氨酶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术前,重型组患者的血清谷丙转氨酶、超敏C反应蛋白及谷草转氨酶水平明显高于轻型组、腹股沟疝组(P<0.05),术后,重型组患者的血清谷丙转氨酶、超敏C反应蛋白及谷草转氨酶水平明显低于术前(P<0.05)。结论:谷丙转氨酶、超敏C反应蛋白及谷草转氨酶在急性阑尾炎患者中有比较高的检测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血站ALT检测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探讨血站实验室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方法。方法参照1995年国际标准化组织推出的《测量不确定度表述指南》与《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对本实验室献血者血清ALT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估。结果献血者血清ALT浓度为20.9 U/L时,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0.7 U/L,取95%置信水平,包含因子k=2,扩展不确定度为1.4 U/L。构成不确定的分量中,校准品浓度分量所占比例最大,为96.18%。结论该测量不确定度评估方法简便易行,可用于血站实验室。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的活性变化与脊髓半切伤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测定30只大鼠脊髓半切伤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中ALT和AST的水平以及10只对照组大鼠血清的ALT和AST的浓度。结果:脊髓半切伤大鼠急性期血清中ALT,AST活性分别为(51.01±11.08)和(56.08±20.12)nkat/L明显高于假手术组急性期活性犤(36.01±8.79),(30.57±12.98)nkat/L,t=1.32,0.56,P<0.01犦。脊髓半切伤大鼠急性期比恢复期血清中ALT和AST活性犤48.05±18.06),(51.09±11.08)nkat/L犦明显升高。结论:ALT,AST在脊髓半切伤急性期呈反应性升高,与脊髓损伤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加味四逆散对脂肪肝大鼠血清肝功能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加味四逆散对脂肪肝大鼠模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影响。方法 采用复合致病因素造成大鼠脂肪肝模型,以加味四逆散为治疗组,脂必妥片作对照,研究加味四逆散对模型大鼠血清肝功能酶活性的影响。结果 模型组大鼠血清ALT和AST升高,加味四逆散能明显降低血清ALT和AST活性。结论 加味四逆散对肝细胞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乙肝患者血清HBV-DNA的表达与肝纤维化及转氨酶之间的关系。方法对361例标本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HBV-DNA;放射免疫法检测该批标本血清中透明质酸(HA)、黏层蛋白(LN)、Ⅲ型前胶原肽(PⅢNP)、Ⅳ型胶原(Ⅳ-C)4项肝纤维化标志物;对其中267例利用连续监测比色法检测血清中的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结果在HBV中低复制组中,随着患者血清HBV-DNA对数均值上升,肝纤维4项的水平浓度也随之递增;而在HBV高复制组里,患者肝纤维4项水平随病毒复制量增加而有所降低。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T、ALT两种转氨酶在HBV-DNA阴性对照组与阳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HBV-DNA表达阳性的各组中,乙肝患者血清HBV-DNA的载量与AST、ALT两种转氨酶的浓度无关(P>0.05)。结论 HBV复制与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存在相关性,但不呈直线相关关系;乙肝患者的HBV-DNA复制状态尚不能与肝转氨酶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两种生化检测系统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尿素氮(UREA)、肌酐(CREA)、葡萄糖(GLU)的可比性。方法应用极差检验比对方案,选取患者血清样本,分别在Hitachi 7600生化检测系统、Olympus AU640生化检测系统进行ALT、AST、UREA、CREA、GLU测定,计算极差(%),以1/3个体生物学变异作为临界差值可接受标准,判断两种检测系统检测结果之间的可比性。结果⑴同一质控水平,两种生化检测系统测定各项目的变异系数(CV)较大值与较小值之比均2,符合极差法要求。⑵ALT比对样本范围分别为29.6~44.4U/L、106.1~159.1U/L,AST比对样本范围分别为29.0~43.4U/L、119.4~179.0U/L,UREA比对样本范围分别为5.9~8.9mmol/L、15.4~23.0mmol/L,CREA比对样本范围分别为100.0~150.0μmol/L、292.1~438.1μmol/L,GLU比对样本范围分别为5.6~8.4mmol/L、12.2~18.4mmol/L。⑶血清ALT、AST、UREA、CREA、GLU在低值水平、高值水平的极差(%)均临界差值可接受标准。结论两种生化检测系统测定血清ALT、AST、UREA、CREA、GLU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常用肝功能项目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中的变化及临床检测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0年6月在医院建档的健康孕妇60名纳入对照组,同时抽取该时间段内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60例纳入病患组,分别检测两组血清总胆汁酸(TBA),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AST/ALT比值,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移酶(γ-GT),对比两组数据。结果 病患组TBA(66.23±10.65)μmol/L、ALT(134.23±25.47)U/L、AST(146.34±12.54)U/L、AST/ALT比值(1.03±0.14)与对照组(3.45±0.34)μmol/L、(35.34±5.37)U/L、(13.45±5.45)U/L、(0.36±0.2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638、29.428、75.284、20.563,P <0.001);TBIL (12.34±8.13)U/L、DBIL (4.23±1.87)U/L、ALP (185.12±12.87)U/L、γ-GT (37.45...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ALT活性浓度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初步探讨血站实验室对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方法依据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测量不确定度要求的实施指南》及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等其他不确定度指南文件,采用A、B类评定方法对血站献血者标本ALT活性浓度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定。结果血清ALT活性浓度为40.1 U/L时,ALT活性浓度扩展不确定度为U=2.2 U/L(包含因子k取2,置信区间95%)。结论本实验所使用的方法可以对ALT活性浓度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定。  相似文献   

14.
急性肺血栓栓塞患者血清转氨酶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急性大面积、次大面积、非大面积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治疗前后以及不同药物、不同给药方式之间血清转氨酶的变化。方法将明确诊断为PTE的519例患者分为为大面积(54例)、次大面积(195例)、非大面积PTE(270例)。大面积、次大面积PTE患者采用溶栓治疗,非大面积PTE患者采用抗凝治疗。按中心随机方法,溶栓药物分别应用尿激酶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抗凝药物分别为普通肝素和低分子肝素。结果(1)大面积PTE患者治疗前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74±33)IU/L、(88±40)IU/L]明显高于次大面积PTE[(52±21)IU/L、(43±18)IU/L]、非大面积PTE[(38±13)IU/L、(35±11)IU/L](P<0.05);(2)非大面积PTE应用普通肝素患者治疗后7d血清ALT(84±39)IU/L明显高于应用低分子肝素患者(67±26)IU/L,(P=0.045)。(3)519例PTE患者45例估测肺动脉收缩压(P)≥80mmHg者、169例治疗前存在右心运动功能减弱者以及48例预后不良者中血清ALT升高者分别为17例(41.5%),76例(45.5%),26例(54.5%)(P=0.049,P=0.037,P=0.022)。结论(1)急性PTE患者可出现血清ALT、AST水平升高。(2)非大面积PTE患者应用抗凝治疗,普通肝素较低分子肝素更易引起血清转氨酶的升高。(3)血清ALT的升高与PTE患者的估测肺动脉收缩压、右心运动功能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29岁,87kg,167cm,因"孕39+2周,见红10h,不规律下腹痛3h"于2011年9月29日入院。既往体健,月经规律,G3P0,停经50多天自测尿HCG阳性,超声提示双胎妊娠(LOA/RSA),早孕反应轻,胎心正常。孕期定期产前检查,孕5个月例行产检发现肝功能异常,谷丙转氨酶(ALT)138mmol/L,谷草转氨酶(AST)72mmol/L,肝脏超声未见明显异常,未行治疗,孕6个月出现双下肢水肿,血压正常,复查肝功能正常。入院前近3~4d感觉乏力,嗜睡,偶有头痛,肝肾功能检查示多项异常,ALT380U/L,AST189U/L,总胆红素(TBIL)48μmol/L,葡萄糖(GLU)3.7mmol/L,血凝常规多项异常,  相似文献   

16.
孙春玲  韩辉 《临床荟萃》2013,(11):1220-1221
目的以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肌酸激酶(CK)升高为肝脏损伤和非特异组织损伤(肌肉、脑等)的标记物,研究肝脏损伤和非特异组织损伤与主动脉夹层患者Stanford分型和住院期间转归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57例主动脉夹层患者ALT、AST和CK水平与Stanford分型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ALT和AST的水平与Stanford分型无关。A型患者CK水平(1 267.20±160.21)U/L明显高于和B型患者(167.23±30.32)U/L(P<0.05)。病死组患者ALT(56.32±12.24)U/L vs(28.34±9.74)U/L,AST(36.73±5.64)U/L vs(77.45±22.53)U/L和CK(1 134.30±433.53)U/L vs(864.23±110.45)U/L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均P<0.01)。结论 Stanford A型夹层因损伤的范围广泛,比B型夹层更易发生组织损伤;在夹层患者出现肝脏等组织损伤预示较高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检测临床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甲状腺激素T3、T4及促甲状腺素(TSH)含量,进一步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损情况与甲状腺分泌功能的关系。方法收集2009年1-4月79例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例组)血清标本,分别检测其ALT、AST、甲状腺激素T3、T4及TSH含量。以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差异及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AST为(87±113)U/L、ALT为(135±241)U/L、AST/ALT为0.97±0.57、TSH为(1.63±1.29)mU/L、T3为(1.61±0.52)ng/mL、T4为(10.7±2.9)μg/dL,对照组分别为(23±5)U/L、(18±5)U/L、1.31±0.26、(2.13±0.90)mU/L、(1.19±0.16)ng/mL和(8.6±0.9)μg/dL,两组各指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所有指标均正常的共有6例(7.6%),有73例(92.4%)存在不同程度的指标异常;在68例AST/ALT比值降低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3.2%)中,伴有单纯T4升高的有11例(16.2%),单纯T3升高的有4例(5.9%),T3、T4同时升高的有11例(16.2%),T3、T4同时升高且TSH降低的有2例(2.9%),1例T4升高且TSH降低(1.5%),1例仅TSH升高(1.5%);在4例AST/ALT比值正常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5%)中,有1例T3、T4同时升高且TSH降低,1例T3和T4同时升高,1例单纯T4升高,1例单纯TSH降低;有1例仅AST/ALT比值升高而其他项正常。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除AST/ALT比值异常外,还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甲状腺激素指标异常,其原因可能与慢性乙型肝炎应用干扰素治疗时甲状腺功能受损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利用含磷酸吡哆醛的Bergmerger改良法的试剂测定血清中的丙氨酸转氨酶(ALT)活性,并与国内不含磷酸吡哆醛的方法作比较,观察磷酸吡哆醛在ALT活性测定中的作用,并建立该方法的参考值。方法用国际临床化学家联合会(IFCC)推荐的Bergmerger改良法与国内试剂同时测定146例患者血清的ALT值,并收集126名健康体检者血清用Bergmerger改良法测定ALT活性,建立该方法的参考值。结果Bergmerger改良法与国内试剂比较其ALT活性增加近20%~50%,参考值范围为:男0~52U/L,女0~42U/L。结论磷酸吡哆醛能有效地激活ALT活性,用含磷酸吡哆醛的Bergmerger改良法测定ALT活性,更能准确地反映患者血液中ALT的实际含量,用该方法测定ALT活性必须建立其相应的参考值。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67岁,咳嗽、咳痰、发热8 d余。既往身体健康。体格检查:体温38.9℃,双下肺闻及少许湿啰音,心界向左下扩大。心电图:Ⅰ度房室传导阻滞。血常规:白细胞8.9×109/L,单核细胞85%,血红蛋白99 g/L。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139 U/L,谷草转氨酶(AST)127 U/L。血沉:99 mm/h。C反应蛋白:100.5 mg/L。超声心动图示:左房增大约43 mm,主动脉窦部及升主动脉增宽,分别约为46 mm、38 mm;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增厚,分别约为13 mm、12 mm;主动脉窦内可见一大小约2.4×3.9 cm团状低回声附着,病灶充满无冠窦,累及左冠窦及右冠窦,左、右冠状动脉开口处显示不清;主动脉瓣为  相似文献   

20.
临床生物化学实验室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临床生物化学实验室肌酐(Cr)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探讨医学实验室认可工作中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方法和程序。方法以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提供的《测量不确定度要求的实施指南》为基础,参考其他测量不确定度指南文件,对本实验室血清Cr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估。结果血清Cr浓度为59.65μmol/L时,所有不确定度分量影响的合成不确定度为2.69μmol/L,取95%可信区间,包含因子k=2,则血清扩展不确定度U=5.38μmol/L;排除生物学变异和分析前因素后,其他不确定度分量影响的合成不确定度为0.75μmol/L。结论我们所建立的测量不确定度评估方法简单方便,能分析不同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程度,可用于医学实验室认可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