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急性脑梗死(ACI)是一种严重损害人类健康的神经系统常见病、多发病,起病较急,致残率高,病死率高[1].超早期静脉溶栓是ACI最有效的治疗措施,但颅内出血、再灌注性脑损伤、溶栓后血管再闭塞等并发症,严重影响着治疗的效果.本科对接受超早期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的ACI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2003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对3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于发病6小时内给予溶栓治疗,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刘云平 《护理研究》2012,26(33):3147-3148
脑梗死也称脑卒中,是指脑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动脉管腔狭窄阻塞使相应的脑组织供血障碍,从而形成血栓或栓塞,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软化甚至坏死。临床症状一般表现为言语不清、肢体瘫痪等,其关键治疗措施是再通血管。循证医学证据表明溶栓是治疗脑梗死的最佳选择[1]。该疗法可有效避免或减少  相似文献   

5.
急性脑血性脑梗死的静脉溶栓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惠芳 《新医学》1998,29(7):389-390
  相似文献   

6.
刘秀英  沈春华  费网华  施巧华  成琳 《全科护理》2021,19(36):5146-5148
目的:深入了解急性脑梗死重组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病人抢救的护理体验,以提高护理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60例急性脑梗死rt-PA静脉溶栓病人抢救护理过程,以参与过该过程的12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质性研究的现象学方法,对护理人员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利用Nvivo 11软件整理访谈资料,采用Colaizzi7步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归纳和分析.结果:通过对12名参与急性脑梗死rt-PA静脉溶栓病人抢救护理人员转录稿的编码、摘录、解释,总结归纳为3个主题:溶栓前高效护理操作是保证治疗时间窗的关键;缺乏对于并发症早期识别的方法;对于rt-PA静脉溶栓病人的护理需家属配合.结论:加强护理人员对护理流程及操作准确、熟练的实施,提高其对病人家属的健康宣教能力,并创建更多并发症早期识别的方法为临床护理工作中针对性实施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可有效提高急性脑梗死rt-PA静脉溶栓病人抢救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脑梗死是指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局部性脑细胞缺血性坏死。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卒中的发生率逐年增高,其中,脑梗死约占全部脑卒中的80%,若治疗不及时,存活的患者多遗留严重的后遗症,多数患者可能复发,复发的病死率更高,给家庭乃至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此,加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急性脑梗死病人超早期静脉溶栓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4年9月的发病在6 h 内的16例急性脑梗死病人,经确诊后立即给予静脉溶栓治疗,护理方面积极配合,给予严密的病情观察和细致的护理。[结果]16例溶栓病人中,溶栓后2 h,有效12例,占75%,无效4例,占25%。出院时,5例基本痊愈,无后遗症;10例有效,1例无效,所有病人均无出血及溶栓并发症。[结论]急性脑梗死病人应用尿激酶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疗效较好且安全可靠,通过对溶栓病人的病情观察及护理,可协助溶栓治疗的顺利完成,保证溶栓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优化后的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急性脑梗死(ACI)溶栓治中的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回顾性研究选择2018年6月—2019年6月本院神经内科住院,确诊急性脑梗死并用阿普替酶(rt-PA)静脉溶栓患者为优化前组.选择2019年7月—2020年07月确诊AIS并用阿普替酶(rt-PA)静脉溶栓患者为优化后组,各25例.优化前组按照传统的临床护理路径护理,优化后组后组则对传统的临床护理路径进行优化.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入院到静脉溶栓治疗时间、平均住院费、治疗前,治疗一周后NIHSS评分、溶栓治疗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优化后组优于优化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化后的临床路径对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更受益,不但让患者赢得时机,也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提升了患者住院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急性心肌梗死(AMI)后使用溶栓等方法,使闭塞血管再通,能迅速恢复梗死区的血流灌注,可缩小梗列面积,但在血管急性再通时,极易发生再灌注性心律失常(RA),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我院于2003年4月。2006年4月使用路呼通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性,72岁。因右上腹胀痛7天,加重并巩膜黄染1天于2001年4月18日入院。既往有“冠心病”病史十年余。查体:体温37.8℃,脉搏90次/min,呼吸19次/min,血压128/83mmHg(1mmHg=0.133kPa),全身皮肤及巩膜中度黄染,双肺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率90次/min,律齐,心音低钝,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右上腹及剑突下压痛并有肌紧张,莫菲氏征阳性,肝脏于锁骨中线肋下2cm胸骨旁线肋  相似文献   

12.
曹俊梅 《天津护理》2021,29(3):314-315
总结31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联合动脉取栓术患者的护理.术后做好神经功能的监测、高血压的护理、躁动的护理、心理护理及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循证医学证据表明溶栓是治疗脑梗死的最佳选择[1]。该疗法的机制是在缺血脑组织出现坏死之前溶解血栓,使闭塞的脑血管及时得以再通,减少或避免因缺血缺氧而导致脑组织不可逆性的坏死,临床时间窗一般是3~6 h。2005年1月—2009年7月行静脉溶栓治疗76例,收到良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15.
16.
超早期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是在发病4.5 h内给予溶栓药物,目的是早期再通闭塞的脑血管,使局部缺血脑组织在出现不可逆性损害之前获得再灌注,以期迅速改善症状,降低脑梗死的致残率.2009年6月~2010 年3月,我科采用r-tPA静脉内治疗超早期(4.5 h 内)脑梗死患者9 例,经精心治疗与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肌的急性缺血性坏死改变,是内科常见的一种急性疾病,死亡率高。在基层医院,静脉溶栓是目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首选方法,它是通过静脉给药途径使溶栓药物浓度达到峰值,从而溶解冠状动脉内的血栓,以达到治疗的目的。我院内科2000年1月~2005年3月对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了溶栓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在护理方面也取得了宝贵的经验,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期间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本院就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n=51)和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n=51)。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04%(50/51),与对照组总有效率86.27%(44/51)比较,显著升高(P <0.05)。护理后两组CSS评分均不同程度降低(P <0.05),ADL评分均不同程度升高(P <0.05),且观察组CSS评分降低更为显著(P <0.05),ADL评分升高更为显著(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76%(6/51),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7.45%(14/51)比较,显著降低(P<0.05)。结论:整体护理在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期间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尿激酶对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溶栓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脱水、抗凝、扩血管治疗,溶栓组另给予尿激酶治疗,2周后评价治疗结果。结果:溶栓组基本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43.33%和86.67%,对照组基本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26.67%和66.6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尿激酶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超早期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尿激酶(100万u~150万u/人次)超早期治疗急性脑梗死溶栓组30例,并设立同期对照组29例.在治疗前后对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状态评分)、并发症、CT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溶栓组在不同时间的治疗显效率都明显增高(P<0.05).治疗组并发脑出血2例,1例因左额顶叶出血并发脑疝死亡(死亡率为6.64%);对照组并发梗死后出血1例,因大面积脑梗死并发脑疝死亡2例(死亡率为6.9%).结论:超早期(6小时以内)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明显,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