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CT仿真内镜(CT virtual endoscopy, CTVE)对经蝶入路相关解剖结构的显示情况,为CTVE在经蝶手术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方法 15具血管灌注成人尸颅进行蝶窦的CTVE重建和内镜解剖,比较两者对解剖结构的显示情况。 结果 CTVE与内镜均能显示浅表的颈内动脉隆起、视神经管隆起、视神经管-颈内动脉隐窝、蝶窦开口、斜坡凹陷的三维解剖图像,两者间的显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传输函数设计技术(Transfer functions)、动态调高观察阈值,CTVE能显示鞍底深部的颈内动脉及视神经管、模拟部分手术过程,与内镜解剖所见类似。 结论 CTVE能显示鞍底浅表及深部重要结构的三维解剖图像,可用于指导经蝶手术的术前计划的形成及术中定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T仿真内镜(CT virtual endoscopy,CTVE)显示鞍底深部血管神经及其表面解剖标志在经蝶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28例垂体瘤经蝶手术中,利用Navigator Guide软件对术前垂体CT检查数据进行蝶窦CTVE重建,了解CTVE对鞍底血管、神经及其解剖标志的显示情况。结果 CTVE能以三维图像的形式显示颈内动脉隆起、视神经管隆起、视神经管-颈内动脉隐窝,三者的显示率分别为:43.4%(111例)、37.5%(96例)、57.0%(146例)。通过传输函数设计技术(transfer functions),CTVE能透视显示出增强的颈内动脉100%(256例),可观察到有43.8%(112例)中隔附着于颈内动脉的浅面。通过动态调高观察阈值,CTVE能显示视神经管99.6%(255例),可观察到约17.3%(44例)中隔附着于视神经管表面。结论在经蝶手术中,术前CTVE能以三维图像的形式显示鞍底深部血管、神经及其解剖标志;术中能指导对上述鞍底血管、神经的辨认及鞍底骨窗形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T仿真内镜(CT virtual endoscopy,CTVE)对蝶窦中隔的显示情况及其在经蝶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119例垂体瘤经蝶手术中,对术前常规垂体CT检查数据进行CTVE及多平面重建(Multiplannar reconstruction,MPR),比较两种方法对蝶窦中隔的显示情况。通过传输函数设计容积重建技术(transferfunction volume rendering,TFVR)透视鞍底,了解蝶窦中隔与鞍底神经、血管的解剖关系。结果CTVE能以三维图像的形式显示蝶窦中隔,在119例蝶窦中共发现蝶窦中隔82.3%(98/119例)、间隔64.7(77/119例)、间嵴115.9%(138/119例),蝶窦中隔以偏向外侧壁为主。通过CTVE的透视功能,可观察到有42.8%(42/98例)中隔附着于颈内动脉的浅面。通过调高观察阈值,可观察到约17.3%(17/98例)中隔附着与视神经管表面。结论CTVE能以三维图像的形式显示蝶窦中隔及其与深部颈内动脉、视神经管的解剖关系。CTVE可用于术前了解蝶窦中隔的解剖关系,指导术中对蝶窦、鞍底及鞍底血管位置的辨认。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的解剖标志,并将其应用于神经内镜经蝶垂体瘤手术.方法:8具成人尸头标本,模拟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鼻腔、蝶窦和鞍底分阶段观察并测量解剖标志;指导临床实施内镜下经鼻蝶窦垂体瘤手术10例.结果:内镜下经蝶入路可清晰显露各阶段解剖标志,蝶窦开口下缘距后鼻孔上缘为(15.4±1.8)mm;蝶窦开口中心点至鞍底中心点相距(13.4±2.1)mm;双侧视神经颈内动脉隐窝(OCR)连线中点至鞍底中心点距离(11.0±2.8)mm;鞍底均位于中线部位,以鞍底为中心,可看到鞍底前外方的视神经隆突,侧下方的颈内动脉隆突,前上方可见鞍结节,后方可见斜坡凹陷.10例内镜经蝶垂体瘤手术患者,肿瘤全切除7例(70%),次全切除3例(30%);术后患者临床症状都得到明显改善.结论:熟悉蝶鞍区结构的内镜下解剖关系有助于手术中准确定位,避免损伤重要的神经、血管结构,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便携式视频显微镜在经鼻蝶窦入路解剖研究中的应用。方法:新鲜和灌注固定的成人尸头标本各5例,在便携式视频显微镜下,经鼻蝶窦入路解剖观察蝶窦和鞍底。结果:便携式视频显微镜经鼻蝶窦入路能够清楚、逼真地显露蝶窦和鞍底。咬除蝶窦前壁,进入蝶窦,显露鞍底,可见视神经隆起、颈内动脉隆起,视神经一颈内动脉隐窝;磨除鞍底,切开硬脑膜,可见垂体。结论:便携式视频显微镜经鼻蝶窦入路可安全有效地显露蝶窦和鞍底。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三维CT观察,探讨垂体腺瘤患者蝶窦解剖结构改变及其经鼻蝶手术意义。 方法 选择东风医院神经外科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51例垂体腺瘤患者影像学资料。术前行鼻窦CT扫描,将CT扫描图像输入计算机,应用Mimics 15.0软件重建蝶窦分隔,观察并记录其数目、形态、偏向,术中所见与之对比;观察蝶窦的气化类型、颈内动脉隆突及裂隙和Onodi气房的出现率。 结果 本组51例患者中,蝶窦呈鞍前型3例,半鞍型12例,蝶鞍型18例,鞍枕型18例。蝶窦内无分隔1例,1纵隔36例,2纵隔11例,3纵隔2例;肿瘤充满窦腔、分隔数目无法判断者1例;横隔2例,斜型隔1例。分隔的前缘居中19例,偏左14例,偏右16例,分隔前缘遭肿瘤破坏,无法判断者1例。有5例共7侧蝶窦分隔的后缘附着于颈内动脉隆突。观察到颈内动脉隆突双侧12例,单侧2例;颈内动脉隆突裂隙5例。5例9侧存在Onodi气房。所有患者术中所见蝶窦内骨性分隔与术前三维重建图像一致,在蝶窦分隔的导引下均快速、准确地实现了鞍底的定位。 结论 CT三维重建技术能良好显示蝶窦内骨性分隔及蝶窦侧壁的隆突,有利于指导经鼻蝶手术中快速、准确定位。  相似文献   

7.
背景:正确掌握蝶窦的断层解剖是临床经鼻-蝶入路的关键。 目的:观测蝶窦断层解剖结构,为经鼻-蝶入路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 方法:采用CT扫描技术和断层解剖方法,对60例CT扫描头颅和20例尸头进行观察。 结果与结论:①蝶窦冠状断面显示视神经和海绵窦,两侧视神经和两侧颈内动脉间距分别是(16.02±3.47),(17.23±3.64) mm。②正中矢状位,蝶窦口距离颅前窝底、蝶窦底、蝶窦后壁和前鼻棘分别是(9.57±2.51),(12.75±3.64),(23.42±4.36),(57.82± 3.94) mm。前鼻棘距离鞍底中心(71.98±6.12) mm。③CT扫描可见“3房”“4房”蝶窦。提示蝶窦的断层解剖能为临床医生提供相应指导。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临床单纯内镜或内镜辅助下经鼻一蝶窦入路至颅底中央区的手术提供解剖学标志和参数。方法:乳胶灌注汉族成人尸头湿标本10例,在神经内镜下及手术显微镜下模拟经鼻-蝶窦入路至颅底中央区的手术,按手术步骤分鼻腔内、蝶窦内及蝶鞍和周围结构3部分进行观察和测量。结果:蝶窦是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中的关键结构。蝶窦后壁常见的解剖标志有鞍底、斜坡凹陷、视神经颈内动脉隐窝、颈内动脉隆起、视神经隆起、蝶骨平台;其中,斜坡凹陷是确定鞍底最可靠的标志。此入路可分别向前、中、后颅底方向扩展,内镜下可清晰显露硬脑膜下及海绵窦内部分结构。结论:采用内镜经鼻-碟窦入路是显露颅底中央区病变的良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蝶窦的CT与断层解剖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有关蝶窦手术提供解剖学和影像学资料。方法:采用CT技术和断层解剖方法对15例尸头和50例颅骨标本蝶窦的形态、类型、径线、毗邻等进行了观察。结果:蝶窦的前后径大于上下径,上壁和前壁较苤,下壁和后壁较厚。在蝶窦CT水平层面上可清楚显示其气化类型,前、后壁,两侧壁及中隔的位置、厚度、毗邻;在冠状层面上可显示上、下壁的厚度及上壁与垂体、颈内动脉的关系。蝶窦内可见管型视神经管隆起和管型颈内动脉隆起,其出现率分别为23.8%和21.9%。视神经管隆起仅见于发育良好的鞍前型和全鞍型蝶窦。发育良好的枕鞍型和全鞍型蝶窦的后壁较薄,最苤者仅为0.6mm。结论:蝶窦的气化程度差异较大,视神经、颈内动脉可向窦腔内突入。发育良好的枕鞍型和全鞍型蝶窦与脑干间仅隔以纸样薄骨板。经蝶窦入路手术,应控制手术操作范围,避免损伤毗邻结构。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内窥镜卜经鼻蝶入路进行视神经管减压的手术方法建立解剖学基础。方法:选用8例成人头颅标本在内窥镜下进行解剖观察。模拟内窥镜下经鼻蝶于术入路,分别采用经鼻中隔旁入路、经中鼻道入路、经中鼻四切除三种手术入路对蝶窦外侧壁和后壁进行解剖观察。打开蝶窦前壁后进入蝶窦,咬除蝶窦间隔,去除蝶安粘膜,暴露蝶窦后壁和后外侧壁,对视神经管及周围结构进行逐层解剖。结果:在蝶窦后壁和外侧壁的所有解剖标志中,视神经-颈内动脉隐窝是相对恒定的解剖标志,在视神经管区各层中该隐窝是恒定的唯一骨性解剖标志。视神经-颈内动脉隐窝毗邻视神经、海绵窦、海绵窦内颈内动脉、眼动脉、动眼神经,是视神经管内段和颅内段的分界。两侧视冲经-颈内动脉隐窝的连线是鞍结节的投影。结论:视伸经-颈内动脉隐窝在视神经管减压术中是非常重要的解剖标志。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成年国人颞骨内部解剖结构的CT重建图像,为临床耳显微外科及神经外科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15名健康志愿者应用Picker5000螺旋CT机,平行于听眦线扫描,应用VoxelQ工作站进行多层面重建(multi planar reconstruction,MPR),表面遮盖重建(surface shaded display,SSD)及仿真内窥镜成像(CT virtual endoscopy,CTVE),多角度旋转观察颞骨内部解剖结构。结果:MPR能在不同切面显示耳蜗、半规管、内耳道及面神经管垂直段等结构,显示率为100%;SSD能清晰显示颞骨重要的骨性结构,如内耳门、颈静脉孔等,冠状位切割后的SSD图像能生动地显示锤骨、砧骨的立体形态及空间关系;CTVE可模仿内窥镜从外耳向中耳移动,清晰显示骨性外耳道、鼓室内侧壁及听骨链等结构。结论:MPR可行多方位重建,有助于耳颞部病变的全面了解,是轴位CT良好的补充;SSD、CTVE可准确、立体的观察颞骨内部解剖结构,对临床诊断、手术方案的设计、医学教学等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为翼腭间隙通道及其邻近结构病变的影像诊断和内镜手术提供解剖学资料。 方法 选取志愿者40名,在螺旋CT机上沿眦耳线(CML)连续扫描,将原始图像数据输入CT三维重建工作站,采用多平面重组技术(MPR),沿翼腭间隙各通道长轴和垂直于各通道长轴分别进行CT图像重建。观察翼腭间隙通道的位置、形态及毗邻结构,测量其径线。 结果 MPR重建CT影像可清楚显示翼腭间隙通道的圆孔、翼管、蝶腭孔、眶下裂、翼上颌裂、翼腭管、腭大管、腭小管、腭鞘管和犁鞘管的位置、形态及其毗邻结构,左、右侧翼腭间隙通道呈对称性分布,各径线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圆孔、翼管、腭鞘管和犁鞘管位于蝶窦周围,可轻度或明显凸入蝶窦腔内。圆孔和翼管分别位于蝶窦腔的上、下方,长度(4.05± 0.81)mm和(14.49±1.60)mm,冠状重建影像可较清晰显示其位置关系。 结论 翼腭间隙通道的CT三维重建对翼腭间隙通道及其邻近结构病变的影像诊断和内镜手术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相关解剖定位标志在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腺瘤显微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62例垂体腺瘤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手术,术中根据蝶嵴、蝶窦开口、蝶窦中隔、鞍底隆凸等解剖标志进行定位。结果:蝶嵴是术中确认手术入路中线的可靠标志,蝶窦开口是蝶窦前壁的重要标志,鞍底隆凸可作为蝶窦腔内鞍底定位标志。62例术中依靠相关解剖标志,均准确定位蝶窦及鞍底,未出现偏差。肿瘤全切除52例,次全切除5例,大部分切除4例。1例部分切除,无死亡病例。结论:熟悉相关解剖标志,有助于该术式的准确定位,从而安全实施手术。  相似文献   

14.
蝶窦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为经蝶手术安全切除鞍区肿瘤提供解剖学参数。方法 对 2 0例经 10 %福尔马林溶液固定成人尸头的蝶窦进行观察和测量。结果  80 %蝶窦为全鞍型 ,其中 12 5 %为鞍枕型 ;仅 2例蝶窦中隔位置居中 ,占 10 % ;鞍底骨质厚度平均为 0 9mm ,其中≤ 1mm者占 5 5 %。颈内动脉在蝶窦内形成隆凸者占 4 5 %。结论 蝶窦中隔不能作为术中中线定位的惟一标准 ;鞍底向两侧扩大时要注意勿损伤颈内动脉海绵窦段  相似文献   

15.

Purpose

OC and ICA are important structures in sellar region, the injury of ICA and optic nerve can be the severe complications in the operations related to sellar region such as the transsphenoidal surgery and extended transsphenoidal surgery. So knowing their position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stable structures in sellar region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he aim of our study is to provide specific and comprehensive data about the location of OC and ICA in sellar region in order to guide the surgeons through difficulties in surgeries related to sellar region.

Methods

Computer topographic angiography (CTA) images of 200 individuals were reviewed, the measurement was performed on coronal, sagittal and axis planes after multiplanar reformation (MPR). We located OC by the tubercular recess (TR) and the top edge of sphenoid sinus, we located ICA by the midpoint of sellar floor (SF) and the top edge of sphenoid sinus.

Result

OC can be located by TR and the distance between OC and sagittal midline; ICA can be located by midpoint of SF and distance between ICA and sagittal midline; ICA has stationary relationship to ACP.

Conclusion

Knowing the anatomical position of OC and ICA and the positio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and the sellar region is of great importance in the surgeries related to the sellar region such as the trans-sphenoidal approach to pituitary and extended transsphenoidal surgery to non-pituitary adenoma les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