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肌梗死后左室室壁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冠心病左室室壁瘤(LVA)术后近期及中期疗效.方法总结21例左心室室壁瘤手术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左心室舒张末内径(72±14.5)mm,左心室射血分数0.33±0.12.冠状动脉单支病变6例,双支病变3例,3支病变12例.合并中度二尖瓣反流7例,二尖瓣及主动脉瓣中重度反流1例;合并梗死后室间隔破裂1例.术前心功能Ⅲ级15例,Ⅳ级6例.常规浅低温体外循环(32~34℃).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及室壁瘤切除术.结果LVA位于心尖部15例,前壁4例,后壁2例,有附壁血栓3例.LVA切除加二尖瓣及主动脉瓣置换1例,同时行CABG 20例,梗死部隔离并行CABG1例.全组无住院及术后随访死亡者.手术前后相比,左心室收缩末容量指数(69±18,42±16)、舒张末容量指数(118±51,79±2)、射血分数(0.33±0.12,0.49±0.10)及心功能分级(3.1±0.9,1.6±0.5)均有明显改善.结论冠心病室壁瘤切除术后疗效满意,同时再血管化,适宜的左室重建以及有效的心肌保护,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冠状动脉搭桥97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我院970例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CABG)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中的难点,总结围术期处理的要点,以提高CABG的疗效。方法1997年5月至2004年11月共行CABG 970例,其中停跳下行CABG 394例,不停跳下行CABG 382例,单纯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TMLR)30例,CABG TMLR 50例,CABG 瓣膜手术67例,CABG 室壁瘤手术41例,CABG 左房黏液瘤切除术2例,CABG 室间隔穿孔修补术2例,CABG 升主动脉成形术1例,CABG 纵隔内肿瘤切除术1例。结果平均冠状动脉搭桥数量为(2.8±1.0)支。住院期间死亡37例,病死率为3.8%。术后心绞痛症状明显缓解,生活质量较术前大为提高。结论合理地开展CABG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报告冠状动脉搭桥手术(CABG)治疗冠心病的早期结果及分析。方法:对31例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应用体外循环(CCABG)11例,其中并发室壁瘤4例,ASD1例,主动脉瓣置换术(AVR)术后左主干狭窄1例,主动脉窦瘤破裂1例;非体外循环(OPCABG)20例。结果:共移植血管81支,平均每例2.6支,术后需用IABP支持治疗2例,无围手术期心肌梗死,无早期死亡,31例患者术后心绞痛症状消失,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CABG手术治疗冠心病临床效果好,充分的术前准备,熟练的手术技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对高龄、多支病变、陈旧心梗及并发症心功能较差的患者仍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危重病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效果(附80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危重冠心病病人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5月~2005年4月80例高危冠心病病人行CABG的临床资料。80例病人平均年龄(66.2±8.5)岁。术前1月内急性心肌梗死14例,3例室壁瘤形成,1例为急性心肌梗死并室间隔穿孔、心源性休克。80例病人均伴有多项高危因素。体外循环下行CABG 62例;非体外循环下CABG(OPCABG)18例,其中7例为急诊手术。平均移植血管(3.2±1.1)支。结果围术期死亡4例,占5%。其中2例为急诊手术病人,1例OPCABG术后3 h突发心室颤动;1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室壁瘤、室间隔穿孔病人,术后3 d死于顽固低心排。1例术后5 d死于急性肾衰竭。纵隔感染伴真菌性败血症致死亡1例。其他术后主要并发症包括:低心排17例,明显影响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心律失常12例,肺部并发症16例,术后脑梗死1例,切口感染3例。随访时间3~50个月,98%的病人心绞痛消失,心功能Ⅰ~Ⅱ级。结论CABG治疗危重冠心病病人有相对较高的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应强调手术指征和手术时机的把握,加强围手术期的管理。  相似文献   

5.
29例冠状动脉搭桥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冠状动脉搭桥 (CABG)手术后的早期效果。方法 对 2 9例冠心病患者施行CABG手术 ,其中 2 3例采用传统的体外循环心脏停跳的方法 (CCAB) ,6例采用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的方法 (OPCAB)。单用内乳动脉或同时使用大隐静脉桥 9例 ,单用大隐静脉桥 2 0例。同期合并手术 :二尖瓣置换 1例、冠状动脉内膜切除 2例、室壁瘤切除 2例、室间隔穿孔修补 1例。结果 手术后早期 2例死于室颤 ,4例死于重度低心排。其余 2 3例痊愈出院。结论 提高CABG术后早期生存率依赖于熟娴的手术技巧、尽量控制CPB时间和升主动脉阻断时间 ,早期发现和正确处理围手术期的各种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冠心病室壁瘤(LVA)的外科治疗临床经验和手术效果.方法 21例患者术前行冠脉造影均有病变,术前行心脏彩超提示室壁瘤形成,均在体外循环下行室壁瘤切除,并作左室成形加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其中1支桥2例,2支桥12例,3支桥4例,4支桥3例.左室血栓取出术9例.21例左心室室壁瘤患者,全部采用改良Dor法行左室成形手术治疗,同期行二尖瓣成形术1例,二尖瓣置换术1例.术中预防性植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2例,置入漂浮导管21例.比较其术前及术后心功能、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手术无死亡,围手术期死亡3例,1例死于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并大面积脑梗死,1例死于心律失常,1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余随访3~90个月,平均(26.7±21.8)个月,死亡1例(据家属称是死于脑梗死).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术前(56.7±7.0)mm,术后(48.0±2.7)mm(P<0.05).LVEF术前为0.35±0.05,术后为0.48±0.13(P<0.01).心功能(NYHA)术前平均(3.12±0.56)级,术后平均(1.97±0.06)级(P<0.01).术后并发症:低心排出量6例,心律失常11例,其中室性心律失常6例,肺部并发症9例,脑梗死1例,急性肾功能不全2例.结论 冠心病室壁瘤切除加适宜的左室重建术同时再血管化是治疗心肌梗死后室壁瘤的有效方法,可以取得较满意的手术效果.手术安全、可靠,可明显改善术后心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急性心梗并发室间隔穿孔外科治疗的临床经验和手术效果.方法总结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自2010年6月至2011年8月期间冠心病急性心梗并发室间隔穿孔及室壁瘤4例病例资料,均行IABP辅助,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室间隔穿孔修补及室壁瘤切除、线性修补术.结果 4例患者均康复出院.术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前提高,左室舒张末容积(LVDD)较前缩小,术前NYHA心功能Ⅲ~Ⅳ级,术后NYHA心功能Ⅰ~Ⅱ级,心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冠心病急性心梗并发室间隔穿孔合理选择手术时机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ABG)发展较快 ,手术病例明显增加。围术期处理在保证手术成功方面日显重要。我科自 1993年以来已开展 CABG 5 6例 ,现将围术期处理的经验总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研究对象 冠心病患者 5 6例 ,男 4 9例 ,女 7例。年龄35~ 78岁 ,平均 (5 6± 4 )岁。合并有陈旧性心肌梗死 16例 ,室壁瘤 11例 ,左室血栓 3例 ,术前心功能 (NYHA ) - 级 4 8例 , 级 8例 ,左室射血分数 (L VEF) 2 6 %~ 5 8%。既往有高血压病 18例 ,糖尿病 6例 ,上消化道出血 3例。1.2 方法 术前采用药物控制高血压 ,控制血糖浓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同期处理室壁瘤和瓣膜病变在冠心病外科治疗中的临床经验和手术效果。方法:对95例冠心病合并室壁瘤或(和)瓣膜病变患者在体外循环下同期实施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左室成形术及瓣膜置换(成形)术,比较术前、术后早期及晚期心功能。32例室壁瘤均采用Dor术治疗,二尖瓣成形术8例,二尖瓣置换术46例,主动脉瓣替换术16例,三尖瓣成形术18例,移植旁路血管2-4支/例。结果:全组手术后围术期死亡2例(2.1%),死于低心排综合征1例,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其他93例患者痊愈出院。术后随访86例,随访(50.6±19.2)月,死亡2例,失访7例。心功能NYHA分级从术前(3.05±0.55)级改善到术后早期(1.73±0.65)级、远期(1.61±0.67)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从术前(46.75±8.32)%提高到术后早期(55.09±6.72)%、远期(55.86±6.94)%。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由术前(60.53±8.14)mm减小至术后早期(52.79±6.61)mm、远期(54.37±6.23)mm,以上比较均为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对左心室腔、冠脉血管及瓣膜病变的同期干预能较好的改善心功能,近远期疗效显著,是冠心病合并室壁瘤及瓣膜病变外科治疗中非常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同期行左心室室壁瘤切除术的疗效。方法 2008年1月至2014年10月,对冠心病合并室壁瘤手术治疗的61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男性51例,女性10例;年龄(51.9+4.2)岁。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同期行线性缝合术30例,心内膜环缩成形术31例,血栓清除术18例。结果 术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较术前缩小;左心室射血分数较术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术期死亡2例,均死于严重低心排综合征。53例术后随访3-18个月,随访率87%,心功能I~II级,1例术后12个月死于左心功能衰竭。结论 根据室壁瘤的大小和病变程度合理的选择手术方式、有效的心肌保护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80岁高龄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中的治疗难点、围术期处理,以提高高龄冠心病患者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2001年4月—2006年12月62例≥80岁冠心病患者行CABG,男46例,女16例,年龄80~87岁,平均年龄为(82±2)岁。其中停跳CABG30例,不停跳CABG32例。结果全组行单纯CABG54例,CABG 二尖瓣和主动脉瓣置换(DVR)1例,CABG 二尖瓣置换(MVR)1例,CABG DVR 三尖瓣成形(TVP)1例,CABG 室壁瘤切除3例,CABG 激光心肌血运重建(TMLR)2例。共搭桥145支,胸廓内动脉桥41支,静脉桥104支。术后住院期间死亡6例,病死率为9.7%。术后心绞痛症状明显缓解。随访40例(71.4%),平均随访时间为(6.2±5.0)个月;6个月时,90.0%(36/40)的患者无心绞痛发作。结论≥80岁高龄冠心病患者行CABG是可行的,应重视围术期处理,及时处理并发症,不应因患者年龄大而放弃手术。  相似文献   

12.
崔勤涛  付庆林 《中外医疗》2011,30(9):20-21,23
目的探讨影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近期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为冠心病患者的术前和术后处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8月至2009年10月收集的172例CABG患者的临床及相关资料,对可能导致术后近期死亡的影响因素进行回顾性多因素分析。结果 172例患者中,早期死亡21例,死亡率12.2%。围手术期心梗、术前心功能不全、左室室壁瘤、体外循环下手术对CABG术后近期死亡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心梗、术前心功能不全、左室室壁瘤、体外循环下手术是影响CABG术后近期死亡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崔会丽  杨秀玲  贾宏  孙子兰 《医学争鸣》2004,25(20):1920-1920
临床资料 我科1996-01/2003-12行老年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共106(男78,女28)例,年龄60~78岁,体质量55~95kg.绝大多数患者术前冠状动脉造影显示3支或3支以上冠脉血管严重狭窄.术前合并高血压30例、糖尿病17例、高脂血症23例、慢性支气管炎2例、有脑梗死史3例,心功能Ⅱ级38例,Ⅲ级42例,Ⅳ级26例.106例患者全部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其中单纯CABG72例,CABG合并二尖瓣置换15例,合并主动脉瓣置换5例,合并左房黏液瘤摘除2例,合并室壁瘤切除12例,每例患者搭桥2~6支不等,共搭桥360支.术后监护中发生早期低心排综合征4例,肺炎3例,胸部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总结21例冠心病室壁瘤(LVA)的外科治疗临床经验和手术效果。方法:21例患者术前行冠脉造影均有病变,术前行心脏彩超提示室壁瘤形成,均在体外循环下行室壁瘤切除,左室成形加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其中1支桥2例,2支桥12例,3支桥4例,4支桥3例。左室血栓取出术9例。21例左心室室壁瘤患者,全部行改良DOR法行左室成形手术治疗,同期行二尖瓣成形术1例,二尖瓣置换术1例。术中预防性植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2例,置入漂浮导管21例。比较其术前、术后心功能、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手术无死亡,围手术期死亡3例,1例死于术后急性肾衰并大面积脑梗死,1例死于心律失常,1例死于多脏器衰竭。余随访3-90个月,平均(26.7±21.8)个月,死亡1例。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术前(56.7±7.0)mm,术后(48.0土2.7)mm(P<0.01)。LVEF前为(0.35±0.05),术后为 (0.48±O.13)(P<0.01)。心功能(NYHA)从术前平均(3.12±0.56)级,术后平均(1,97±0.06)级(P<0.01)。术后并发症:低心排6例,心律失常11例,其中室性心律失常6例,肺部并发症9例,脑梗塞1例急性肾功能不全2例。结论:冠心病室壁瘤切除加适宜的左室重建术同时再血管化是治疗心肌梗死后室壁瘤的有效方法,可以取得较满意的手术效果。手术安全、可靠,可明显改善术后心功能。  相似文献   

15.
芮志良  俞珊  高峰  刘晓飞  江龙 《北京医学》2000,22(6):330-332
目的 完善左室室壁瘤的手术治疗。方法  2 8例左室室壁瘤病人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单纯室壁瘤心外折迭术 1例 ,室壁瘤切除后三明治缝合术 2 0例 ,心腔内成形术 7例。所有病例术中均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人均搭桥 3.1± 1.2支。其中左室壁激光心肌再血管化 15例 ,人均打孔 2 9.8± 9.5个。结果  2 7例手术成功 ,手术死亡 1例 ,术后低心排 5例。心绞痛明显缓解 ,心功能得以改善。结论 左室重建 ,冠脉搭桥和激光打孔并用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6.
凌庆  陈华蓉  汪涛  赵萍  温定国 《河北医学》2010,16(6):686-688
目的:总结成人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的临床经验。方法:2002年4月至2010年2月共施行CABG术212例,同期行心脏瓣膜20例,升主动脉带瓣管道置换6例,室壁瘤切除8例,房间隔缺损(ASD)修补术2例,粘液摘除术1例,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PTCA)后再狭窄、堵塞35例,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致心脏破裂修补术4例。结果:本组住院死亡9例(4.2%),死亡原因包括:急性心梗行支架置入术后低心排在主动脉球囊反博仍无效下急诊搭桥术2例(1%,2/5),肾功能衰竭2例(1.5%),严重心律失常1例(1.5%),严重肺部感染致败血症,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0.4%)。随访147(69.3%,147/212)例,随访时间6个月至7年,死亡3例,原因均为严重心律失常。大多数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心功能(NYHA)Ⅰ级95例,Ⅱ级65例,Ⅲ级41例9例,Ⅳ级2例。结论:CABG手术随着手术和术后治疗经验的成熟,其安全性越来越大,已成为冠心病患者较为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但由于心脏介入手术的普及,由其并发症而需急诊搭桥的病例有所增加,这部分手术死亡率较择期手术高。  相似文献   

17.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1996 - 0 1/ 2 0 0 0 - 0 2共有 99(男 6 4 ,女 35 )例高龄患者在体外循环 (CPB)下行心内直视手术 .年龄 6 0~ 78(平均6 5± 4 .3)岁 ,体质量 5 5~ 95 (平均 6 8± 14 .5 ) kg,体表面积1.5~ 2 .1(平均 1.7± 1.2 ) m2 ,病种及手术方法包括 DVR6例 ,CABG4 5例 ,CABG+室壁瘤切除 2例 ,CABG+左房粘液瘤切除 2例 ,CABG+MVP3例 ,CABG+AVR2例 ,搭桥根数 1~ 6 (平均 3.5 )支 ,左房粘液瘤切除 5例 ,ASD修补 1例 ,VSD修补 +AS加宽 1例 ,瓦氏窦瘤合并 VSD修补 1例 ,MVR14例 ,AVR9例 .心功能 级 18…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冠心病(CAD)合并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IMR)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27例CAD伴IMR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其中中度返流18例,重度9例。22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 二尖瓣成形术(MVP),其中2例同时行Dor’s手术;另5例行CABG 二尖瓣置换术。术中术后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共6例,均为射血分数<0.40患者。结果术后早期死亡2例,其余25例均痊愈出院。随访6~60个月,术后早期超声心动图示左室舒张末内径和左房舒张末内径均较术前显著缩小(P<0.05),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均为Ⅰ~Ⅱ级。结论CAD伴中度以上IMR应同时手术处理二尖瓣关闭不全,CABG MVP是一种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冠心病(CAD)合并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IMR)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27例CAD伴IMR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其中中度返流18例,重度9例.22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二尖瓣成形术(MVP),其中2例同时行Dor's手术;另5例行CABG+二尖瓣置换术.术中术后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共6例,均为射血分数<0.40患者.结果 术后早期死亡2例,其余25例均痊愈出院.随访6~60个月,术后早期超声心动图示左室舒张末内径和左房舒张末内径均较术前显著缩小(P<0.05),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均为Ⅰ~Ⅱ级.结论 CAD伴中度以上IMR应同时手术处理二尖瓣关闭不全,CABG+MVP是一种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冠状动脉搭桥同期行瓣膜置换术近期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病,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同期行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及瓣膜置换术的安全性及适应证。方法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心血管外科自2001年5月至2004年12月间,在中低温体外循环下完成12例冠心病合并瓣膜病变、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同期施行冠状动脉搭桥和瓣膜替换手术。12例中男8例,女4例,年龄52~78岁,平均64.5岁。3例以多年风湿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为主诉,近年出现胸痛,手术前冠状动脉造影发现冠状动脉病变;9例以心肌缺血症状为主诉,同时合并瓣膜病变。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单支病变1例,双支病变3例,3支病变8例。合并原发性高血压8例,糖尿病6例,心力衰竭病史5例,心房颤动7例。手术前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45~87 mm[(56.7±77)mm],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24%~67%(50.3%±11.7%)。心功能NYHAⅠ级1例,Ⅱ、Ⅲ和Ⅳ级分别为8、2和1例。12例患者中MVR(二尖瓣置换)+CABG 9例,AVR(主动脉瓣置换)+CABG 2例,DVR(双瓣置换)+CABG 1例。结果全组术后恢复顺利,随访3个月至2年无1例死亡。结论年龄超过50岁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无论有无心绞痛症状均需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决定是否同期行CABG;冠心病合并二尖瓣中到重度反流及主动脉瓣严重钙化者,应同期行瓣膜置换术。对于冠状动脉病变与瓣膜病变同时存在的病例,2种手术同期进行可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