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王丽霞  赵峰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4):191-192
目的观察综合疗法治疗肝硬化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我科收治的89例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5例,给予左旋门冬氨酸鸟苷酸(雅博司)和复方甘草酸苷(美能),对照组44例,给予谷氨酸钠和美能,疗程均为7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氨浓度、血谷丙转氨酶(ALT)和血胆红素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湿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氨、血ALT和血胆红素均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各指标下降程度比对照组湿著(P〈0.05)。结论雅博司和美能综合疗法具有良好的疗效,能有效降低血氨、血ALT及胆红素。  相似文献   

2.
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慢重肝合并肝性脑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慢性重型肝炎合并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7例合并肝性脑病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接受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并评价患者治疗前后肝性脑病分级,检测治疗前后的肝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和血氨。结果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有效率(72.3%)明显优于对照组(44.0%),P〈0.005;治疗组肝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和血氨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无不良反应。结论门冬氨酸鸟氨酸可以有效治疗慢重肝合并肝性脑病。  相似文献   

3.
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5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患者的疗效。方法52例重型肝炎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血浆置换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氨、凝血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的总胆红素、血清转氨酶、血氨降低(P〈0.01),凝血酶原时间缩短(P〈0.01),凝血酶原活动度改善(P〈0.01),胆碱酯酶升高(P〈0.01)。52例重型肝炎治疗近期有效率为61.5%。结论血浆置换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对重型肝炎能够缓解病情,争取肝功能恢复的时间,有重要的辅助治疗作用。是否合并肝硬化腹水、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是影响存活率最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复合乳酸菌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方法将66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均给予支链氨基酸、门冬氨酸鸟氨酸、乳果糖等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合乳酸菌口服,每次2粒,每天3次。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血氨水平(62.50±15.85)umol/1,对照组血氨水平(71.27±13.25)umo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9.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合乳酸菌可增加肝性脑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刘静 《中原医刊》2007,34(8):77-77
目的探讨乳果糖、白醋稀释液灌肠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方法对55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对照组27例,两组均给予低蛋白饮食、保肝、降酶、退黄、抗肝昏迷药物应用,治疗组同时给予乳果糖、白醋、生理盐水,每日2次保留灌肠。结果治疗组病人血氨(NH3)、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总胆红素(TBiL)及神志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5.7%)高于对照组(66.6%)。结论乳果糖、白醋稀释液治疗肝性脑病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纳络酮治疗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纳洛酮治疗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及可能机制。方法:80例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两组,在针对病因及诱因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用纳络酮治疗;对照组用精氨酸治疗,观察其疗效,测定治疗前后血浆内啡肽(β-EP)水平及血氨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氨均明显下降,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浆β-EP水平明显下降,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纳洛酮治疗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疗效显著,推测其作用机理是纳洛中通过拮抗内毒诱发的内啡肽增加使肝必病病人的症状改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茵陈术附汤加味方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80例辨证属阴黄症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40例在采用西医复方甘草酸苷保肝、胸腺肽增加免疫力、血浆等营养支持治疗的同时,加用口服茵陈术附汤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西医治疗;观察2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及胆红素、凝血酶原活动度、血清白蛋白情况。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8周胆红素下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凝血酶原活动度、血清白蛋白较对照组上升(P〈0.05);治疗组主要症状改善时间较低于对照组改善(P〈0.05)。结论茵陈术附汤加味方治疗慢性重症肝炎阴黄症者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纳洛酮治疗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的疗效及机制,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62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42例,对照组20例。2组常规治疗相同,治疗组加用纳洛酮治疗,连用72h观察。对2组病例治疗前后血氨水平、意识变化、总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血氨水平、意识障碍程度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90.45%,对照组总有效率65.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治疗肝性脑病是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复方中药对亚临床肝性脑病(SHE)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52例肝硬化伴亚临床肝性脑病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肝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中药水煎剂。2周为1疗程,观察患者的数字连接试验(NCT)、脑电图(EEG)、肝功能、血氨等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的NCT时间、脑电图以及肝功能血氨等生化指标较对照组改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由虎杖、生山楂、酸枣仁、蒲公英、石菖蒲等组成的复方中药对亚临床肝性脑病患者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0.
文圣恩 《基层医学论坛》2012,(29):3842-3843
目的探讨酪酸梭茵联合乳果糖治疗轻微型肝性脑病(MHE)的疗效。方法将98例在我院住院的经智力测验(数字连接试验)诊断为轻微型肝性脑病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应用酪酸梭茵1次1.26g,早晚各1次,联合乳果糖1次30mL,1d3次;对照组只应用乳果糖1次30mL,1d3次。比较2组治疗后测定数字连接试验、血氨、内毒素及治疗期间肝性脑病的发病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数字连接试验、血氨、内毒素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肝性脑病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酪酸梭茵联合乳果糖治疗轻微型肝性脑病能降低血氨、内毒素,减少数字连接时间并降低肝性脑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分析中药灌肠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3年02月~2016年02月期间,从我院收治的肝性脑病患者中选取9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9例,两组均给予相同的内科综合治疗,再给予对照组患者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而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再加用中药灌肠,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血氨水平均明显下降,且治疗组下降趋势更明显,差异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患者清醒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临床效果总有效率高达91.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47%,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灌肠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有利于稳定患者血氨水平,缩短患者清醒时间,延长患者生存期,充分显示了中西医结合优势,造福大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促醒汤保留灌肠联合西药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病例来源于2012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肝性脑病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2组均采用降低血氨生成,祛除诱因,降低血氨,保护肝脏,禁止蛋白质摄入、出现脑水肿者采用甘露醇脱水、补充人血白蛋白、血浆和支链氨基酸,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静脉滴注醒脑静以及门冬氨酸鸟氨酸;观察组联合使用促醒汤,间隔12 h,早晚灌肠治疗。2组均治疗1周。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扑翼样震颤消失时间及苏醒时间,治疗前、治疗后3 d、5 d、7 d血氨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68%,高于对照组的75.61%(P0.05);观察组扑翼样震颤消失时间以及苏醒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较,2组治疗后3 d、5 d、7 d患者血氨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促醒汤保留灌肠联合西药治疗肝性脑病,可有效促进血氨排出,加快恢复苏醒,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健脑通络膏方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脑病二科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60例既符合中医中风病肝肾亏虚兼痰瘀阻络证,又符合西医脑梗死的诊断标准.病程〉2-4周、不伴意识障碍的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患者。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健脑通络膏方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规范化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健脑通络膏方,两组疗程均为28天。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后行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肝功、肾功、心电图,观察治疗前后中风病中医证候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的变化。结果:健脑通络膏方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中风病中医证候评分、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在以治疗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死亡病例,无发生明显的不良事件和不良反应。结论:健脑通络膏方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有较好的疗效,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治疗手足部慢性角化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8例手足部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中西医结合组。中药组外用自拟中药煎剂熏洗,西药组外用丙酸氯倍他索软膏,中西医结合组采用中药组与西药组两种疗法相结合进行治疗结果:中西医结合组临床总有效率为100.0%,西药组为61.5%,中药组为80.0%。中药组与西药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7);中西医结合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西药组(P=0.000),高于中药组,但差异无显著性(连续校正x^2检验,P=0.026)。结论:中药熏泡配合糖皮质激素外用可显著提高手足部慢性角化性湿疹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讨论肝炎肝硬变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多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48例肝炎肝硬变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均先行内科保守治疗,采用垂体后叶素加西咪替丁或洛赛克。无效者采用食道胃底曲张静脉硬化剂治疗(EIS)或套扎治疗(EVL),或经颈静脉途径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结果:48例中采取内科保守治疗有效27例(56.3%)。无效21例(43.7%)中,3例行TIPS,止血有效,但2例于半年内死于肝性脑病,1例发生分流道阻塞;6例行EIS或EVL,止血有效;死亡12例,其中死于失血性休克4例,死于肝性脑病6例,死于肝肾综合症2例。结论:肝炎肝硬变并发上消化道出血,采取内科保守治疗,大多可取得良好疗效。无效者可采用EIS、EVL、TIPS能快速有效地控制出血,TIPS由于其术后肝性脑病及分流道再阻塞发生率高,中远期疗效不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药汤剂联合纳洛酮治疗一氧化碳中毒所致迟发性脑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中药组、西药组及联合组,每组各100例。中药组:(1)采用高压氧治疗;(2)采用中药汤剂治疗,中药汤剂药物组成:党参15 g,当归10 g,黄芪30 g,五味子10 g,枸杞15 g,何首乌25 g。随证加减:痰火扰心者加黄芩、胆南星各12 g;脾虚痰浊者加茯苓15 g,白术12 g,胆南星12 g;血瘀气滞者加红花、赤芍各9 g;脾肾亏损者加枸杞、杜仲、怀牛膝各12 g。每日1剂,早晚两次服用。西药组:(1)采用高压氧治疗;(2)采用纳洛酮治疗,每日3次,8 mg融于质量分数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联合组:(1)采用高压氧治疗;(2)采用中药汤剂治疗;(3)采用纳洛酮治疗。应用长谷川痴呆量表(hastgawa dementia scale,HDS)检测所有患者治疗前后智力变化以及P300潜伏期作为临床疗效判断标准。结果:300例患者均完成治疗,与中药组和西药组相比,联合组的临床疗效较优(χ2=46.892,P0.001);HDS评分显著提高(P0.05);P300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结论:中药汤剂联合纳洛酮治疗一氧化碳中毒所致迟发性脑病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香砂六君子汤辨证加味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以及香砂六君子汤对中医证候和胃镜检查结果的疗效区别,探讨现代医学模式下中医药的临床治疗优势并指导临床实践。【方法】将90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片联合多潘立酮片治疗,4周为1个疗程,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者加用阿莫西林胶囊、甲硝唑片,1周后停用抗菌素,1个疗程结束后评估证候积分及复查胃镜。治疗组在对照组方案的基础上加用香砂六君子汤辨证加味治疗。【结果】(1)中医证候疗效: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66.7%,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胃镜疗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为68.9%,治疗组的胃镜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2种疗效评价方法评价结果比较:经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胃镜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974,P0.05),而对照组2种评价方法的疗效未表现出统计学差异(Z=-0.662,P0.05),表明治疗组应用中医药治疗对证候的改善效果尤其明显。【结论】相对于单纯的西药治疗,香砂六君子汤辨证加味联合西药能明显提高慢性胃炎的治疗效果;中医药对证候的改善具有更好的效果,在以证候尤其是患者自我感觉不适为主要表现的情况下,中医药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9):131-134+138
目的 观察使用自拟化痰祛瘀方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伴肺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8年6月~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60例西医诊断明确的OSAHS合并COPD急性加重伴肺性脑病患者,中医辨证为痰瘀互结,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西医常规治疗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试验组使用西医常规治疗联合无创呼吸机,同时服用化痰祛瘀方治疗,疗程为15 d。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睡眠监测指标、血气分析指标和治疗效果情况。结果 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夜间睡眠时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以及血氧饱和度低于90%时间所占总睡眠时间百分比,治疗后血气分析中的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肺性脑病均有明显改善,且试验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化痰祛瘀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可显著改善OSAHS合并COPD急性加重的临床症状,改善呼吸衰竭,有效治疗肺性脑病。  相似文献   

19.
李昊 《海南医学》2011,22(2):29-30
目的观察中医药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06年1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126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中医药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组)各63例,治疗周期均为8周,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28例,显效25例,总有效率为84.1%;对照组治愈11例,显效29例,总有效率为6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观察组复发3例(复发率为4.8%),对照组复发14例(复发率为2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医药治疗胃溃疡效果理想且复发率低,可以作为治疗胃溃疡的主要方法使用。  相似文献   

20.
谢家泰  刘思纯 《中外医疗》2016,(27):131-134
目的:探讨丙泊酚在肝性脑病狂躁期中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方便选取2010年1月一2016年4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三明第一医院消化内科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科40例临床表现为狂躁的肝性脑病住院患者,随机分成2组,在饮食控制和内科药物治疗基础上,观察组20例给予丙泊酚,初始静脉推注丙泊酚100 mg,继而根据患者狂躁程度的不同以0.3~4 mg/(kg·h),持续或间歇静脉泵入;对照组20例给予地西泮5~10 mg肌注或缓慢静推。观察不同药物治疗患者的镇静效果、肝功能及血氨变化。结果观察组20例患者应用丙泊酚治疗全部可达到满意镇静效果,住院期间未发现肝性脑病加重及肝功能恶化表现;而对照组只有5例镇静效果满意,6例患者狂躁无明显改善,9例治疗期间出现肝性脑病进一步加重及肝功能恶化,7例血氨明显升高,2例死亡。结论丙泊酚可安全有效用于肝性脑病狂躁期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