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了解青岛市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力资源现状,为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合理配置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员提供参考。方法 2010年7月,对青岛市109所乡镇卫生院的卫生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对乡镇卫生院的卫生人力总量、卫生技术人员的学历、职称及专业构成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青岛市乡镇卫生院在职人员总数为7 286人,每千人口乡镇卫生院人员为1.31人;卫生技术人员的学历以大专、中专学历为主,本科及以上学历占21.11%;卫生技术人员职称以中级和初级为主,副高级及以上职称仅占2.12%;医护比为1∶0.79;临床医师与公共卫生医师比为1∶0.20。结论青岛市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力资源总量偏低,人员学历、职称偏低,医护比例偏低,公共卫生人员配置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新疆地州市级卫生监督机构的卫生人力资源现状,为合理配置地州市级卫生监督人员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普查法对2009年新疆14所地州市级卫生监督机构进行调查,采用χ2检验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4所地州市级卫生监督机构的人员编制383人,在岗人员数372人;学历构成以大专学历为主占44.35%,其次是本科及以上占33.06%,中专为22.58%;专业构成以预防专业为主占46.51%;年龄分布主要集中于36~45岁年龄段,占42.47%。结论地州市级卫生监督机构卫生人员数量偏少,各机构间水平不全相同。建议制定市级卫生监督机构人员配置标准,合理配置人力,建设一支职业化的卫生监督队伍。  相似文献   

3.
钟晶  李栗  陈镕  郑玉建 《新疆医学》2011,41(7):21-24
目的:了解新疆地州市级卫生监督机构的卫生人力资源现状,为合理配置地州市级卫生监督人员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普查法对2010年新疆14所地州市级卫生监督机构进行调查,采用)(2检验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4所地州市级卫生监督机构的人员编制401人,在岗人员数385人;学历构成以大专学历为主占44.68%,其次是本科及以上占33.51%,中专为21.82%;专业构成以预防专业为主占48.05%;年龄分布主要集中于36—45岁年龄段,占40.52%。结论:地州市级卫生监督机构卫生人员数量偏少,各机构间水平不全相同。建议制定市级卫生监督机构人员配置标准,合理配置人力,建设一支职业化的卫生监督队伍。  相似文献   

4.
深圳社区慢性病防治队伍现状及建设对策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社区慢性病防治专业人员现状,探讨如何加强社区慢性病防治专业队伍人才建设,提高慢性病防治水平。方法随机抽样调查深圳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5名慢性病防治工作专业人员的基本情况,包括年龄、学历、专业、职称、工作稳定情况、编制类型。结果55名慢性病防治专业人员年龄构成:20~岁6人,30~岁45人,55~岁4人;学历构成:本科30人,专科9人,中专16人;专业构成:临床医疗50人,公共卫生3人,护理2人;职称构成:高级职称21人,中级职称23人,初级职称11人;工作稳定情况:频繁变更3人,每年更换3人,两年以上变更49人;编制类型:正式在编12人,聘用43人。结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性病防治专业技术人员存在学历参差不齐、职称低、专业人员少、正式工少、基本素质较差的特点。因此,卫生行政部门应采取稳定队伍、短期培训、在职学习等方式,培养一只基本素质强、专业水平高的队伍,提高社区慢性病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5.
赵源  宋沈超 《贵阳医学院学报》2012,37(5):510-512,516
目的:分析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检验人员配置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合理配置及开发检验人力资源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10年贵州省卫生事业统计报表资料,对省、地(州、市)、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检验人力资源状况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全省每千人口有疾控机构卫生检验人员0.012人,低于全国0.019人的平均水平;贵州省卫生检验人员以45~54岁为主,占39.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省、地(州、市)级分别占48.6%和56.7%,大专和中专学历占72.6%,高、中、初级、无职称人员的比值为1∶5.93∶9.86∶1.07;在所学专业构成上,医学技术专业仅占42.0%。结论:贵州省卫生检验人力总量不足,年龄趋于老龄化,人员专业素质偏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某省卫生监督机构卫生人力现状。方法 采用2006年某省卫生人力资源普查资料,运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某省卫生监督机构卫生人力现况进行分析。结果 某省卫生监督人员的学历偏低,以大专和中专学历以下为主,无职称人员过多。结论 某省卫生监督人员数量不足、整体素质偏低;建议增加卫生监督机构编制,加强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7.
青海省卫生监督员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青海省47个卫生行政机关,63个卫生专业机构的监督员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我省现有监督员489人,符合《中国2000年预防保健战略目标》(以下简称《目标》)中有关专职监督员的数量按辖区人口1/万比例配备标准。省级监督员年龄偏高,地市级及具区级年龄分布呈较为理想的“三角宝塔”。省级监督员大专以上学历者占59.72%,与《目标》要求相差甚远;地市级监督员中专以上学历者为98.94%,基本符合《目标》要求;县区级监督员学历偏低,其中有7名监督员无学历。专业分布不够理想,卫生专业人员比例偏低。  相似文献   

8.
辛雅菊 《卫生职业教育》2010,28(23):121-122
目的了解临夏州各级医院人力资源现状,为发展地区卫生事业和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计人力资源调查表,采用实地调查方法,对临夏州各级医院在职人员数量、年龄、学历、职称和专业构成现状进行调查。结果临夏州每千人口拥有各级医院卫生技术人员1.90人;临床医学专业人员所占比例为53.3%,护技药人员占29.0%;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占18.0%,中级及以上职称人员占24.6%。结论临夏州卫生技术人员短缺,学历、职称层次较低,专业结构不合理。建议地方政府积极推行人事制度改革,多渠道解决人才短缺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青海省海东地区乡镇卫生院工作现状,为制定基层卫生发展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青海省海东地区所属3县18个乡镇卫生院相关人员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乡镇每千人拥有卫生人员数0.63;以女性为主(性别比为1:1.60);平均年龄为(35.16±13.82)岁;平均从业时间为(17.63±9.75)年。学历以中专及以下和大专学历为主,职称以初级和无职称为主(均接近或超过60%);医护比为1:0.45。招聘人员所占比重较大(32.8%),无证行医现象严重(41.81%)。不同专业每人日均工作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工作时间最长的是兼职人员,其次依次为药剂、医生、护士和检验人员。结论:青海省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员数量不足;卫生人员年龄、学历、职称低,性别比不合理;无证行医人员所占比重较大;卫生队伍相对不稳定;人员配置不合理,且工作中存在相互交叉,卫生人员的工作量不饱满。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青海省海东地区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力资源现状,为合理配置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力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海东地区乐都县、互助县、湟中县部分乡镇卫生院(卫生服务中心)在岗的卫生技术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三县被调查乡镇每千人拥有卫生人员数为0.63人,卫生技术人员中女性居多,男女性别比例为1:1.60;平均年龄为(35.16±13.82)岁;平均从事专业时间为17.63±9.75年;学历层次乐都县卫生技术人员拥有中专及以下学历者占多数,互助县和湟中县则是拥有大专学历者占多数,三县乡镇卫生院(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服务从业人员的职称以初级和无职称为主,均接近或超过60%,医护比为1:0.45。结论:海东地区乡镇卫生院卫生服务人员存在学历层次偏低、职称结构及医护比例不合理、全科医生和公共卫生人员严重短缺等问题,应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1.
冯夏云 《安徽医学》2013,34(5):647-649
目的了解潜山县公共场所卫生状况,为改善公共环境质量和开展有效监督提供依据。方法对公共场所用具和卫生设施随机采样进行大肠菌群及致病菌检测。结果对41家公共场所经营单位的公共用品随机抽样检测,检出大肠菌群的有11家单位。结论应加大对公共场所经营者和大众的公共场所卫生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提升相关经营单位软硬件质量,充分发挥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卫生监督员的作用,同时加大监管和检测力度。  相似文献   

12.
颜蓉 《中外医疗》2009,28(20):4-4
目的了解辽宁省各级医疗机构卫生消毒与灭菌质量,以便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力度。方法用现场采样和调查方法对县级以上部分医疗机构进行了监测。结果诊所内空气消毒质量平均合格率仅在76.24%~86.09%。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合格率在95.03%-99.25%之间。各项监测指标从2004~2008年有逐年提高的趋势。结论宜宾市翠屏区各级医疗机构以室内空气卫生合格率最低,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效果仍有部分不合格。  相似文献   

13.
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对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导师建设存在着导师队伍素质有待提高、导师量化考核体系不够科学、专业学位指导教师群体较少、导师动态评价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从制定科学合理的量化考核指标体系、遴选专业学位指导教师、加强导师培训等方面着手加强导师队伍建设,能够有效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4.
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对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导师建设存在着导师队伍素质有待提高、导师量化考核体系不够科学、专业学位指导教师群体较少、导师动态评价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从制定科学合理的量化考核指标体系、遴选专业学位指导教师、加强导师培训等方面着手加强导师队伍建设,能够有效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5.
梅县1998~2006年狂犬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梅县1998~2006年狂犬病流行特征,提出控制对策。方法 收集梅县1998~2006年狂犬病病例资料,抽查犬密度和犬免疫情况。结果 犬密度为22.22/100人,犬是主要传染源。1998~2006年全县共发生狂犬病18例,平均年发病率为0.3323/10万,病死率100%;男性高于女性;农民占发病人数的66.67%;多数病例没有进行伤口处理及免疫(77.78%)。结论 犬密度高,犬免疫率低;暴露后处理不完善,是导致梅县狂犬病发病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梳理并分析了同济大学医学院医学博士生导师2015至2018年队伍特征和招生现状。结果显示,博士生导师年龄、性别、职称特征分布相对平衡;导师招生呈集聚趋势;临床医学各学科招生差异明显,博士生导师与博士生规模不相匹配、分布不均。统筹学科资源、优化招生配置是充分提升博士生导师师资建设和博士生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镇安县医务人员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情况及其对艾滋病健康教育的需求,为在医务人员中进一步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2007年6月,对镇安县627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医务人员的一般情况;艾滋病基本知识和职业知识;对艾滋病防治有关问题的态度及行为;艾滋病知识来源。结果医务人员对艾滋病基本知识总体掌握较好,但缺乏职业知识。医务人员对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的态度比较消极,部分存在恐惧和歧视心理。医务人员的艾滋病相关知识多来自于大众媒体,对专业防治教育有较强需求。结论应有所侧重地加强艾滋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努力消除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和恐惧,通过加强多种形式的艾滋病知识培训,进一步做好职业知识教育。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我国普通高校研究生导师队伍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医科院校导师评价体系。评价体系将导师的师德师风、学术水平、综合素质、培养能力在指标中得到全面地体现,并建立奖惩机制,实现研究生导师岗位动态管理。指出该体系有利于督促导师积极履行职责,保证导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石家庄市免疫规划工作人员现状,为优化我市预防接种单位人员结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组织全市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填报相关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石家庄市从事免疫规划工作2 376人,其中疾控机构141人,免疫规划人员职称构成以初级为主(82.87%),城市接种单位高、中级人员比例高于农村接种单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山区县免疫规划人员配比偏低。结论石家庄市基层接种点人员业务素质有待提高,山区县需适当增加免疫规划服务人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